参观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

我是一个兵

<p class="ql-block">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为姚远利先生由爱好而集藏,以科举匾额为主要展品的非国有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该博物馆位于高碑店文化街内,不过一进入文化街就使我眼前一亮,街边都是书画类的商铺,很有特色,在这里能使你感受到浓浓的文化艺术气息。科举匾额博物馆门面不大,庭院优雅别致,颇有江南园林的风韵。四周的仿古建筑便是展厅。</p> <p class="ql-block">馆内内容丰富,从古至今的科举制度、人物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还涵盖了对科举制度的深刻分析,展示了各式匾额。参观这家博物馆的确很长知识,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科举匾额博物馆占地3000平方米,共分五个展厅,第一展厅介绍科举制度的渊源,第二展厅为生员(秀才)匾额厅,第三展厅是举人厅,第四展厅是进士厅,第五展厅主要展示与科举有关的榜书。收藏了500余方明清科举匾,其中石刻匾额近50方,数量之多,在中国尚属首家。</p> <p class="ql-block">馆中还收藏有明清32名状元题写的匾额40余方,13名榜眼题写的匾额,12名探花题写的匾额。年代最久的状元匾额为明永乐十六年,距今589年。收藏的元代科举门,系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走出励志堂,右侧一面墙是仿照古代科举揭榜制作的金榜,也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幅金榜。以朱红墙面为背景,张贴在彩棚内的的金榜显得格外庄严大气。左侧的一个个的小隔间则是仿照古代科举考试的考场建造的。然后来到了仿照古代的学堂建造的“郁文堂”,古香古色的桌椅、方正毛毡、遒劲笔锋,令我感受到了国学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来到了位于院子最后方的展厅,展厅一层以文武状元为主题,陈列了一系列的匾额和相关展品;二层则以展示状元个人事迹和匾额为主,让我了解到了很多这些状元们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按照行家的说法,观赏牌匾有“五看”,这就是:一看科名,二看题匾人,三看书法,四看国学,五看制匾工艺。确实如此,这些凝聚着厚重历史文化沉淀的古代遗存匾额,透射给我们的不单是匾额上的字,更重要的是这些匾额背后所承载的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进士李鸿章所题“贡元”牌匾,浑厚大气,刚劲有力,这书法写的相当不错。还有就是“状元及第”,这块额十分难得(一般是横为匾,竖为额),四周都装饰有龙纹,估计是皇帝授予新科状元的(上面有“殿试钦点第一甲第一名”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这个科举匾额博物馆中,还有不少匾额是为庆贺某人科举得中,或为祝寿而题写的,匾额上的内容都是赞誉夸奖的用词,但让人读起来文雅含蓄,很有韵味。比如,考中了秀才也值得夸耀一番,写的牌匾“秀士流芳”镶嵌于大门上,那真是万世荣光。</p> <p class="ql-block">还有许多匾额寓意深刻,就不一一在这里赘述了。通过这些匾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触摸历史、感知历史的脉络,为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科举制度也提供了祥实的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通过参观使我对科举匾额文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中国的科举匾额文化所深深折服。我认为,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一个伟大创举,它为中国的皇权政治制度准备了大量人才,奠定了一千多年的统治基础,也造就了独特的中华文化。对于历史的客观存在,简单地评说功过是非没有多大意义,无视和否定固然也是不对的,盲目崇拜复古也是错误的。只有正确认识它形成发展的原因和对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则是我们所应该做的。虽然科举制度有它的弊端,但是那种层层选拔,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