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是作者内心激情的外在体现,心灵是诗歌的惟一的源泉,社会生活只会起到感发心灵的作用,本身并不是诗的源泉。诗是火,是岩浆!内心种种激情的冲突,总有一种激情战胜理智,最终让你不得不拿起笔来,只有这个时候,你写出来的才可能是真正的文学经典。诗不但是心灵的产物,更是个人主义的产物。诗,一定要写我们自己内心所独有的东西。最好的诗应该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p> <p class="ql-block">学诗,要走正道。入门一步走差,以后弊病无穷。目前大部分初学格律诗的人,多从绝句入手,以为此体最省力,仅四句,一首七绝才二十八个字,随便凑一凑就成了。殊不知绝句是一种“写成容易写好难”的体裁。正因为它简短,所以最难藏拙,不像律诗倒还能以对仗来遮饰。</p> <p class="ql-block">红楼梦里黛玉就讲学诗先当学五律,再则学七律,次则学七绝,是学诗的不二法门。古代塾师授诗,大多也是如此。所以我一直主张,学格律诗要从律诗开始,咱们众创网校律绝提高班授课就是先从五律写作开始的。咱们众创网校自去年6月成立以来,已经有两期对联初级班、两期绝句初级班与一期律初级班顺利毕业,今年3月份开始的词初级班正在学习中,学习周期长达一年。七绝易学难精,故学诗,建议诗友们先由王维五律入手,次学杜甫之七律,而七绝作法,我以为不可学李白,因为李白是天才,他的诗是天籁,绝不可学。而应当学一位清人:王渔洋。王渔洋绝非天才,但他的七绝富丽精工而有神韵,即是从学问中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七绝先从立意和选材谈起吧!</p><p class="ql-block">立意,通俗的说就是你这首诗想要说些啥,要表达啥主题。通常要求立意要新,要远,要高……。立意后就是选材了!要围绕咱们要表达的主题选材,所选材料必须为主题服务。</p><p class="ql-block">以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为例,看人家是如何围绕主题去选眼前的景,再利用眼前景支撑起主题意境的。</p><p class="ql-block">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p><p class="ql-block">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p><p class="ql-block">立意: 诉别情</p><p class="ql-block">惜别情所选意象 ----月、影、江 、 水、船、三峡。</p><p class="ql-block">由意象构成的意境 </p><p class="ql-block">----山月高悬,影落江水。孤帆急发的峨眉山的秋夜图。作者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诗中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这就是如何围绕主题去用意象构成意境的技巧。</p><p class="ql-block">可见:当我们确定好写作目的和主题后,要围绕立意去选材料。诗无非情与景也,即用眼前的景抒发自己情感。围绕主题去选眼前的景,所选景物必须为主题服务。再利用眼前景支撑起主题意境。</p> <p class="ql-block">章法亦称结构,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写诗都有章法的。绝句章法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叫“起、承、转、合。”</p><p class="ql-block">起承转合,是历代诗文作者在创作时总结出来的诗文结构方式之一。最早由元代范德玑的《诗格》提出,他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p> <p class="ql-block">“起”是开始,就是把你想要说的事情或者想表达的意思,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承接上一层而展开,包括顺接、反接和以类连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是转折,从另一方面立论。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当然也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合”是全诗的结束。作诗要形散而神不散,不能把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针对上面描述的内容作“集中”的表现,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所以,诗中的“起承转合”,讲的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和如何收尾的结构问题。一首好的绝句,它的起承转合,要做到环环相扣。</p><p class="ql-block">下面具体说说绝句的起承转合:</p><p class="ql-block">建议大家记住绝句开局口诀:</p><p class="ql-block">首句开启意平平,次句承前缓步行。</p><p class="ql-block">三句转折崎岖见,四句收合要点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起】</p><p class="ql-block">起的法子比较多,或写景起,或者叙事起,或者抒情起,还有明起,暗起,反起,陪起,兴起等等。这些呢,要看什么题目,就预备如何写法。</p><p class="ql-block">大体的说,起句以写景为多,叙事抒情次之。写景之所以多,是因为因景生情,或借景抒发情怀,或借景怀古。或借景伤今,或借景怀人,初学要巧妙的利用写景在一、二句将时间(切忌直说)场景人物(可用省略主语的办法)施事行为等等做一个简单交代就行。等以后熟练了,可以利用其他法子,比如渔洋十二法,或者绝句五十六法,甚至作诗百法。</p><p class="ql-block">一二句如何做一个简单交代呢?为三四句做好铺垫就行,下面举例李白《送汪伦》和《下江陵》这两首的一、二句来说明</p><p class="ql-block">李白乘舟将欲行 (时间)</p><p class="ql-block">忽闻岸上踏歌声 (场景与地点的描写)</p><p class="ql-block">朝辞白帝彩云间 (时间地点场景)</p><p class="ql-block">千里江陵一日还 (施是行为)</p><p class="ql-block">再来看一首明起的例子:</p><p class="ql-block">虢国夫人</p><p class="ql-block">杜甫</p><p class="ql-block">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p><p class="ql-block">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p><p class="ql-block">开门见山,就是明起。</p><p class="ql-block">虢国夫人承主恩——开门见山说得到皇帝的恩赐,平明骑马入宫门——承主恩的结果,就是可以骑马入宫,无上的荣耀。却嫌脂粉污颜色——从骑马入宫的行为,转向对夫人容貌的描写。 淡扫娥眉朝至尊——合的很简洁,也是对上一句作交代,嫌脂粉污颜色,那怎么办呢?淡扫娥眉,不用脂粉。</p><p class="ql-block">朝至尊,接应首句的“承主恩”。</p><p class="ql-block">而且敢于“淡扫娥眉朝至尊”,更体现了她在皇帝面前的随意和任性,更表现出了她的受宠之深。</p><p class="ql-block">结构很明显``跟完美的跳水动作一样,一气呵成。起句直接点题 就是明起。</p> <p class="ql-block">【承】</p><p class="ql-block">在绝句中是第二句;好的承句一般来说比较少,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写绝句,重心在转句或者结尾。</p><p class="ql-block">诗学概要里说到:诗之承接之法,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p><p class="ql-block">承句的主要作用在于连贯气脉,使诗读来应该流畅、酣畅。承句的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也对应了上面的“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刚我们说了起句有多种起法,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其表现力不一样,表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把过度的任务全部交给下句了,这就要求承句对上句的表现做出修正。或者做出补充,这就要求一二句之间要一个紧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起句是暗起,承句就担负说明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举例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 这个起句就是暗起,只是说明了作者的处境。在看承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则进一步说明了心境,与上句的关联很紧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说紧密了。一个人在异乡,总是会想念自己的家乡,一碰上节日这种相思更家迫切 。所以说承句承的相当紧密,上句可以联想到下句。</p><p class="ql-block">承句要承的贴切,自然。这个理解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这句话说明了承句的写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是举例:</p><p class="ql-block">闺怨</p><p class="ql-block">王昌龄</p><p class="ql-block">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p><p class="ql-block">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p><p class="ql-block">凝妆,很庄重的打扮。一个年轻的留守少妇,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登上高高的翠楼,意在突出“不知愁”,语气流畅连贯,情景自然真切。这个承句就很完美。</p><p class="ql-block">写绝句承一定要紧,要巧。一气贯注是承句的最终目的。诗的气脉是否流畅,描写是否生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气贯注是否巧妙。通常来说:起句可以抽象一点,承句要具体一点。</p><p class="ql-block">诗学概要里还说了;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就是说作诗要虚实结合。这就要求诗人的眼界和手法都要宽,要多样,想象力要丰富。</p> <p class="ql-block">【转】</p><p class="ql-block">转句,有承上启下之作用,有首尾相连之功用, 要把前面诗句的意境进一步拓宽,要为后面的诗句做铺垫。作用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是指必须转出新意,必须使读者眼前一亮,让读者有读完全诗的强烈欲望。自古论绝句章法者,比如渔洋十二法,主要是强调绝句的功夫在第三句。唯有转得好,才能翻出新意来,如此绝句的神韵才能绽放出来。杨载云:“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述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为顺流之舟矣。这段话很好理解,意思就是,绝句的功夫在第三句,如第三句转得好,那第四句就顺流而出。那第三句如何才叫转得好呢?我引用我的好友玫瑰雨的一句话“就是要一二句和第三句离婚,但离后又必须藕断丝连,不能跑的没影,失去他们的感情联系。”也就是四个字哈“若即若离”。</p><p class="ql-block">举例:</p><p class="ql-block">送魏二</p><p class="ql-block"> 王昌龄</p><p class="ql-block">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p><p class="ql-block">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p><p class="ql-block">全诗写:在橘柚飘香“江风引雨”之时,作者和友人“醉别江楼”。这时诗人既未接写二人情深意切的难舍之语,也未写离别之景,而是“巧妙地在第三句宕开一笔,精巧虚拟出与友人的别后之景: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愁绪萦怀,辗转难眠,让人悟出不言之言,味出之旨,云外之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转句有多种技巧和方法,简单介绍三种:</p><p class="ql-block">1、退一步转法</p><p class="ql-block">赤壁</p><p class="ql-block">杜牧</p><p class="ql-block">折戟沉沙铁未销,试将磨洗认前朝。</p><p class="ql-block">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p><p class="ql-block">怎样呢?肯定又会有另外一种结局:</p><p class="ql-block">“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个就是退一步了。退一步转法,能够使诗的含义更深刻,内容更丰富。</p><p class="ql-block"> 2、反转法</p><p class="ql-block">——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p><p class="ql-block">春思 </p><p class="ql-block">贾至</p><p class="ql-block">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p><p class="ql-block">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p><p class="ql-block">起承“草青花艳,有色有香”乐趣丛生。而转句忽言有愁,是全反上文之意,即为反转法。</p><p class="ql-block"> 3、扩转法</p><p class="ql-block">——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这个也是很常用的。扩转法更注重于视野的转变和拓展。</p><p class="ql-block">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p><p class="ql-block">杜牧</p><p class="ql-block">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p><p class="ql-block">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p><p class="ql-block">这个诗前面写实景,后面转到没有看到的虚景。妃子笑,送荔枝的人肯定看不到。作者也看不到,只能是想象妃子见到鲜嫩的荔枝或许会笑一下。这个转法很多的,好多诗都用到了。转要俏、要妙、要新。</p><p class="ql-block">你看看这个转,转的多突然却不脱离主题。</p><p class="ql-block">新诗没改成,跟年轻的姑娘头未梳好比喻在一起。感觉好害羞一样呢 。读来倍感亲切。也就是说,语言断了,但是意思没断。</p> <p class="ql-block">【合】</p><p class="ql-block">绝句的合句(结句):是诗的宗旨所在,在写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所谓“凤头、豹尾”,就是说起句要尽可能漂亮,结句必须尽可能有力。</p><p class="ql-block">结的意思就是收,就是必须使一首诗完整的展示出来,把所有的诗意表达出来。当然,要有余味,但这个余味是在文字中蕴涵的,需要读者体会的。从诗的结构来看,必须完整。</p><p class="ql-block">简单的说就是扣到主题上。因为绝句字少,或二十八字,没有更多的文字空间让你去充分地表达你的情感主题,所以必须要做到句绝 而意思不能绝。如何才能意思不绝,那就得在合句抓人眼球,让人读之有味可品。绝句是诗中的偏师,要出奇制胜制胜,多用险招,也是结句句绝而意不绝的一条法门。 绝句的最大特点就是含蓄,要做到含蓄,结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首诗,结句抓人眼球的精彩是神来之笔。如李白的《玉阶怨》</p><p class="ql-block">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p><p class="ql-block">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p><p class="ql-block">五绝与七绝 他们的文理是相通的。全诗在说怨,但偏不说出怨,合句--玲珑望秋月 以无聊凝望的情结,给我们一种悠然不尽的感情上的暗示,幽怨之意见于言外,句绝而意不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常规的起承转合以外,绝句的章法还有这么几种:递进式、并列式、两分式、混合式、连承法、连转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