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电影

<p class="ql-block">⭐️我是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普洱市思茅区人,那时思茅城很小,城区总人口不过1-2万人,物质与文化生活都十分贫乏,能看场电影是件最享受的美事啦,主要靠去驻思城的各部队去看。</p><p class="ql-block">⭐️当时思茅城驻军很多,对于孩子们来说,部队多的好处之一,就是有电影看。常去看的有思茅军分区,现阳光悦城位置的83部队(后驻独立师),机场旁的3993和2461部队。</p><p class="ql-block">⭐️部队多数放露天电影,方便老百姓一起观看。虽然电影数量少,一个月还是能看上几场;谁要是错过观看,因部队多,同一个影片会轮着放,第二天第三天换个部队还能观看到。那时的军民关系如一家人,逢年过节部队会到街上打扫卫生;地方也会杀猪慰问解放军,军地关系特别友好。</p><p class="ql-block">🌸一、把位子</p><p class="ql-block">⭐️一旦某部队今晚要放电影,消息会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思城旮旮旯旯,大家都迫不及待盼着早点去把位子看电影。</p><p class="ql-block">⭐️把位子就是看露天电影时,由于没有坐位,需要自带凳子观看;而想要有个离银幕正一点,观看距离好一点的位置,就需要提前去占位,这就叫把位子,多由孩子们来实施!</p><p class="ql-block">⭐️把位子是有规矩的,中间是部队观看位置,不能把,谁把了也白把,部队一来,就把你撵走了;只能把靠近电影幕前面和留给部队位置的两边。也有图省事不带凳子的,就席地而坐了;甚者,就到银幕后面看反片,结果电影里的一切都是反的,如照镜子,左手变右手,特别是文字变反后,不易识别,因别扭而少有人去看。</p><p class="ql-block">⭐️吃完晚饭,把位子的孩子们,就带着父母和兄弟姐妹们坐的几个小凳子,从四面八方朝着部队放映点汇聚;一路上热热闹闹、说说笑笑,开心得不得了。到点后就一字排开,候着家人们到来,候着电影的放映。</p><p class="ql-block">⭐️有时,也会出现XX部队今晚放电影假消息,把位子就会把个寂寞,返回时自嘲:今天看了场《白跑战士》。</p><p class="ql-block">🌸二、拉歌</p><p class="ql-block">⭐️放映前,部队都会提前到达,有时还要举行拉歌比赛。拉歌调很多,常唱的有《南泥湾》,如:一连呀嗬嗨,老大哥呀嗬嗨,欢迎你们唱一个呀,嗬呀嗨,唱一个呀嗬呀嗨…或者说:铁打营盘流水的兵,某连的歌儿我们爱听,欢迎你们来一首,听得我们不愿走等等。连对连、班对班的拉歌现场,歌声嘹亮、此起彼伏、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拉歌的目的就是比士气、比组织指挥、比整体配合;激发战士荣誉感、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部队战斗力! 拉歌活动,有效贯彻了毛主席教导部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革命精神!</p><p class="ql-block">🌸三、电影后遗症</p><p class="ql-block">⭐️放起电影,喧闹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瞬间溶入到影片故事情节中。看过的人,会骄傲的当起解说员;看完电影回家路上,大家还在回味电影情节,争论某个细节和不同看法,以致于久久不能入睡。</p><p class="ql-block">⭐️那时影片不多,看上电影的机会更少,都很珍惜,也看得特别投入,投入到能与电影中人物命运共悲喜程度。记得,70年代初,观看朝鲜影片《卖花姑娘》时,主人公花妮一家的苦难命运,让银幕下观者哭声一片,放一场哭一场,这样的观映效果,现已很难遇见!</p><p class="ql-block">⭐️那时的电影除剧情感人外,演员的演技个个一流。为演好一个角色,演员会长时间投身到真实场景中亲身感悟,由此才创造出许多大师级演员,如演正面人物的于洋、王心刚、张瑞芳、王丹凤、秦怡等老师,演反面人物的陈强、程述、方化老师等等。</p><p class="ql-block">⭐️那时影片中许多对白,由于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都能记住;平时会经常模仿,或者生活中引用。例如:电影《小兵张嘎》中“别说吃你几个烂西瓜,老子在城里吃馆子也不问价”;电影《闪闪红星》中“我胡汉三又回来啦!电影《渡江侦察记》中“黄河黄河,我是长江我是长江”;电影《地道战》中“你滴高家庄,我滴马家河”;电影《南征北战》中“张军长,请你看在党国的份上,赶快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 这些对白,都是人人口中高频率模仿句。</p><p class="ql-block">⭐️那时每部电影插曲,大家都会哼唱。例如:电影《地道战》主题歌《太阳出来照四方》;电影《洪湖赤卫队》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由朝鲜伟大领袖金日成编剧,金正日亲自导演,影响特别巨大的红色经典影片《卖花姑娘》主题曲《卖花歌》;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敢叫日月换新天》;二战片南斯拉夫《桥》中《啊,朋友再见》等等,大家张口即能唱。</p><p class="ql-block">⭐️那时,人们还会把几十个影片名编串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形成接龙游戏,朗朗上口。如:我叫《卖花姑娘》,家住《鲜花盛开的村庄》,爸爸是《轧钢工人》,妈妈是《南江村的妇女》,为了《打击侵略者》,我参加了《地下游击队》…</p><p class="ql-block">⭐️人生就是一段旅程,不同时期出发的人们,看到的风景必然是不一样的。虽然,今天的电影和电视剧多到数不胜数,高档舒适的电影院,不用再去把位子了,露天电影更是少见了!然而,我还是想把曾经看露天电影的经历,分享给当代人,不忘过去,感恩前辈,共享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思茅城洗马河夜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