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防控之手足口病

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1-2岁婴幼儿)。</p> <p class="ql-block">一、好发年龄</p><p class="ql-block">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在3岁以内更常见,考虑和6月龄之后,母亲经过胎盘传给孩子的抗体逐渐消退,孩子自己的免疫力弱抵挡不住病毒侵袭有关。最早的,现在在1月龄左右的孩子就发现有手足口病了。当然,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也可能感染。有时候一人得病全家感染。</p> <p class="ql-block">二、好发季节</p><p class="ql-block">该病全年都可以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但有逐渐提早的趋势。在南方地区以春夏为主高峰,秋冬季节为次高峰。进入5月后,南方地区开始进入高峰期,北方病例逐渐开始增多。该病流行季节可能和肠道病毒喜欢湿热环境有关。传染性强,多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p> <p class="ql-block">三、手足口病怎么传染给孩子的?</p><p class="ql-block">主要传播途径是肠道病毒可以通过胃肠道也就是粪-口传播,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也比较复杂。还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者黏膜、疱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目前还不明确是否可以经过水或者食物传播。</p> <p class="ql-block">四、手足口病的具体症状有哪些?</p> <p class="ql-block">五、怎么预防手足口病?</p><p class="ql-block">与其生病后治疗,不如做好预防不生病,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鼻涕)、口水、大便、皮肤的疱疹里面都有病毒,并且排毒期非常长,所以得好好预防。病人感染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但经呼吸道排毒时间有2-3周,经粪便排毒可长达2-3月之久,地面、墙壁、玩具上也有病毒附着。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以上物品,另外,还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所以做好以下下措施,能大大降低手足口的发病率,减少宝宝痛苦。</p><p class="ql-block">1.避免接触病人。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从而避免感染。</p><p class="ql-block">2.洗手。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孩子们喜欢到处乱摸,手上就会有肠道病毒,之后手抓食品时,或者孩子吃手玩时,就会感染生病。</p><p class="ql-block">建议在饭前,便后,孩子在外游玩回家后都要洗手,并且要使用七步洗手法好好洗哦,平时使用肥皂洗手就行,在怀疑接触病人后,因为肠道病毒对酒精不敏感,不要使用酒精基的洗手液,可以选择使用肥皂或者含氯的洗手液洗手。</p><p class="ql-block">3.注意食品卫生。被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上会含有肠道病毒,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给孩子吃生的蔬菜;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p><p class="ql-block">4.不要乱舔东西。小宝宝都喜欢舔玩具,而留在玩具上病毒可能存活数天,健康宝宝舔到有病毒的玩具时,就非常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了,所以不要让宝宝舔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哦,自己的玩具可以舔。</p><p class="ql-block">5.生病后要隔离。不仅要预防孩子感染,当孩子生病时,也不要出去感染别的小朋友,建议把生病的孩子限制在家里面,至少等到身上的疱疹里面的液体都干了(大约1周)才能出门接触别的小朋友。</p><p class="ql-block">6.大人回家洗脸、洗手后接触孩子。大人也会感染肠道病毒,多是无症状感染,但是有传染性,病毒在大人呼吸道、手上存留着,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另外,再强调一点,家长们给孩子换完尿布后,也一定要洗手后再去照顾别的孩子,准备饮食哦。</p><p class="ql-block">7.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病毒的密度也高,所以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一定不要凑热闹,别带孩子去拥挤处玩耍。</p><p class="ql-block">8.接种疫苗。目前只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单价疫苗,EV71疫苗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EV71疫苗是非免疫规划疫苗,如需接种,可到红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910345、北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710466、红宝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882335、红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沿江服务站6855088预约接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