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福建行(四)

肖韦

<p class="ql-block"><b>福州大榕树</b></p><p class="ql-block">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里有一棵超级大榕树,之所以用超级来形容它的体格,是因为这棵榕树太大了,它的树杆直径有约3米,需要六个人以上才能将树合抱,树下可供一千余人乘凉。</p> <p class="ql-block">  这棵大榕树有两个名字,低调的名字叫“福州第一榕”,高调的名字叫“中国榕树王”。据资料介绍,这棵榕树的种植时间在北宋治平年间,在福州知府张伯玉的植树运动下,诞生了这棵榕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凌空俯视千年古榕,大榕树用它那巨大的身躯证明独木也能成林,并以一己之力,荫蔽一方天下。</p> <p class="ql-block">  镜头下移,看看这茂密的树冠,是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最好诠释。</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榕树,在享受大榕树给予的阴凉时,也看到了它不堪负重的年迈身躯,被众多圆柱形物体支撑着。</p> <p class="ql-block">  这张图片看的更明显一些。为了保护这棵千年古榕,工作人员用钢筋混凝土,打造了很多仿树木形状的支撑物来保护古榕树。这些支撑物都是根据古榕树的枝干在不同位置的粗细和高低设计和制作的,可谓量身定制。我把这些支撑物戏称为“古榕拐棍”。</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我拍摄的一组不同角度古榕各枝干的图片,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古榕拐棍”所处的位置和妙用。</p> <p class="ql-block">  古榕树现场的介绍牌匾是这样描述它的:“该树树龄约千年,胸围9米,树冠投影面积约1300平方米,如祥云般错落有致的分布,宛如天然巨型盆景……”。</p><p class="ql-block"> 用尽最优美的词语来表达福州民众对千年古榕深深的爱恋。</p> <p class="ql-block"><b>罗星塔</b></p><p class="ql-block"> 福州闽江岸边的罗星塔始建于宋代,明代万历年间被毁,随后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又在原有塔基上重建,塔高30米通体为花岗岩材质,造型为八角七层石塔。由于罗星塔是世界港航图中著名的标志,因此被誉为“中国塔”。</p> <p class="ql-block">  走近观赏,即被这幅对联所吸引。看了介绍才知道了它应该这样读。上联:朝zhao朝zhao朝chao, 朝zhao朝chao朝zhao夕。下联:长c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消。十足的咬文嚼字。</p> <p class="ql-block">  传说“柳七娘”为纪念冤死的亡夫建造了此塔。寓意造七级浮屠,可超度亡灵。</p> <p class="ql-block">  罗星塔景区作为福建“中国船政文化景区”的主景区,在塔下周边还建有一些中国船政发展历史的雕塑群。这是“同舟共练”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  这两组雕塑的名字想不起来了,就叫它“浴血奋战”吧,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还看到一幅非常好的画作,名字叫《在闽江上》。画中展示了1869年的夏天,罗星塔下桅杆林立,中国商船与外国运茶帆船自由贸易的繁荣景象,见证了福州马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在罗星塔北侧的闽江马尾处,陈列着那个年代中国海政(船政局)所属的一号船坞,在与法国入侵的海战中沉没,这艘是复制品,我们需要铭记那段历史,让历史不再重演。</p> <p class="ql-block">  走近看看。回望历史,今天的中国已由弱变强。</p> <p class="ql-block"><b>中洲岛</b></p><p class="ql-block"> 这里曾经是闽江上的一个沙洲,清代“五口通商”之后,逐渐在此处设置了领事馆、商社、教堂和医院,十九世纪末清政府在这里增设了海关,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这张图片的右侧即是闽江上的中洲岛。</p> <p class="ql-block">  将中洲岛与闽江两岸联通的大桥叫解放大桥,主桥部分由五个彩虹拱门组成,从中洲岛的尾部横穿并跨越闽江。</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全国各地最多的路是中山路,那么最多的桥应该就是解放桥了。</p> <p class="ql-block">  放飞无人机,俯瞰横穿中洲岛尾部的解放大桥。</p> <p class="ql-block">  旋转镜头俯瞰中洲岛,因飞行高度受限,无法拍全整个中洲岛,但解放大桥位于中洲岛尾部,跟上一张俯瞰图组合起来看,也能呈现出中洲岛的全貌。中洲岛好似闽江上航行的一艘巨轮。</p> <p class="ql-block"><b>三坊七巷</b></p><p class="ql-block"> 在福州的繁华闹市区,有一片古代的建筑群被非常完好的保存下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坊七巷”。之所以大名鼎鼎,是因为从这里走出了众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洋务运动的沈葆桢;开启近代思想启蒙的严复;辛亥科命的林觉明;新文化运动的冰心等等,三坊七巷可谓是名人辈出的宝地。</p> <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的中轴线是南北走向的南后街,从南后街的南口进入后,左侧即西面依次排列三个坊;右侧即东面又依次排列七个巷,组成了一个有200多座房屋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南后街牌楼</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翻拍的三坊七巷平面图。这片古建筑群始建于晋,在唐五代得以完善,明清时期则迎来了它的鼎盛时代。占地600多亩的三坊七巷那时是官宦名流的重要聚集地。据介绍,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既然这里名人荟萃,那就从名人印记中去了解这个历史文化街区吧。林则徐纪念馆是在1905年建成的“林文忠公祠”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文忠是清咸丰帝赐予林则徐的谥号。</p> <p class="ql-block">  进了第一道门,即是公祠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  林则徐史绩展是这里陈列的主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  进入正厅树德堂,林则徐的坐像上方悬挂着两块牌匾,分别是“福寿”和“功资柱石”,这是清道光皇帝喜闻广东抗英初捷时赐赠给林则徐的。</p> <p class="ql-block">  沈葆桢的故居正在修整中,无法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严复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林觉民故居和冰心故居在同一处院落。篇幅有限,这三故居就不展开介绍了。</p> <p class="ql-block">  放松休闲一下,看看三坊七巷的街景吧。</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三坊七巷南后街的灯光成了这里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哪个坊,还是哪个巷,都站立在南后街的两侧,静静地等待着游人的观赏。</p> <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看到一个影城。</p> <p class="ql-block">  “拾块大洋”的牌子,引起了我的好奇,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里还有一个茶社,这广告做的还挺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  走近看看,无论图片还是广告语都体现着过去那个年代的小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这次来闽很喜欢吃鱼丸汤,看到这家店面有卖,那就歇歇脚吧。</p> <p class="ql-block">  店家的门面不大,但桌布到挺有情调。</p> <p class="ql-block">  夜已深,三坊七巷南后街的游人也渐渐稀少了。今晚也是我此次在闽的最后一个夜晚,历时十五天的福建行也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在旅行路上,看美丽中国,我仍将继续前行,朋友们,下次旅行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