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正值夏季,气温较高。体温调节功能较弱的人群,是中暑的易感人群。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做好夏季的防护工作,中二班为大家准备了夏季防暑小常识,一起来看看吧。</p> 中暑类型 <p class="ql-block">1.先兆中暑。会出现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等症状,但因为这些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不易引起大家的重视。</p><p class="ql-block">2.轻症中暑。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以及体温升高等症状。</p><p class="ql-block">3.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p><p class="ql-block">(1)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可能与体内严重的钠流失(大量出汗和摄入低张液体,如白水)和过度通气有关。</p><p class="ql-block">(2)热衰竭。其症状可能包括大量出汗和脉搏加快。</p><p class="ql-block">(3)热射病。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死亡率高达 60%。表现大多有高热、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p> 中暑后的急救方法 <p class="ql-block">避免中暑的重要一步也是第一步:脱离中暑环境。一旦发现自己或有人中暑,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p><p class="ql-block">1.搬。停止活动,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全身衣物。如果条件允许,可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 16-20 摄氏度,平躺后并抬高下肢 15-30 厘米。</p><p class="ql-block">2.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擦身并持续扇风,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散热。</p><p class="ql-block">3.补。快速补液,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以喂其喝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p> 防患未然,有备无“暑” <p class="ql-block">1.遮阳避暑。遮阳伞、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p><p class="ql-block">2.及时补水。夏日户外活动时,配备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冰镇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p><p class="ql-block">3.储备解暑药。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p><p class="ql-block">4.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不过,蛋奶以及鸡、虾、鱼等白肉还是要吃的,且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p><p class="ql-block">5.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有慢性疾病以及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要增强防护意识。</p> <p class="ql-block">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容易滋生、繁殖。预防夏季传染病,家长朋友们可以这样做:</p> <p class="ql-block">1.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均衡饮食,适量运动。</p><p class="ql-block">2.保持居住环境卫生整洁,勤清洁、常通风,勤晒被褥,定期对玩具进行消毒。</p><p class="ql-block">3.传染病高发期,不要带幼儿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p><p class="ql-block">4.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居家营养饮食,食物必须烧熟煮透,特别是贝类海产品。引导幼儿不暴饮暴食,少食生冷食品。</p><p class="ql-block">5.关注幼儿身体状况,一旦幼儿出现呕吐、腹泻、出疹、发热、流涕等异常情况,请家长及时带幼儿到正规医院就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