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读书笔记分享 生生不息小组

杨流

<p class="ql-block">杨流老师:</p><p class="ql-block"> 本次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耗时两个月,受益匪浅,对指导生物学科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2022年版课标》的整体设计思路包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实现“减负增效”的突破,生物学教育关乎国家安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用大概念统整课程内容,以学习主题作为框架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教学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育人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生适应未来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维度,描述了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等正确价值观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等必备品格,以及生物学关键能力和社会责任。核心素养是此次生物学课程标准设计的基础和宗旨,也是课堂教学实践的根本方向与总体要求。</p><p class="ql-block"> 以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以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为标志的教学是我国生物学教师落实《2022版课标》的新任务,而高质量地完成这样的任务绝非易事,我们应该持续努力,初中生物学教学一定可以迈上全新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朱樱桃老师:</p><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读后感《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这本书,分别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理念与目标,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解读以及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实施与展望三个方面详细的解读了新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的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p class="ql-block"> 在本书的上篇——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理念与目标中,书中重点阐明了新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变化和核心素养的课程宗旨。新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变化是:在课程方案方面,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在课程标准方面,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断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新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生物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在本书的中篇部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解读中,在本书第四章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内容结构分析中,分别阐述了六个主题的内容分析,针对各个主题的内容分析,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很好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同时。对于“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内容分析部分,也让老师解开迷思,如何备课这部分内容,如何在课程中设计这部分内容,组织进入平时的教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导和思考方向。其中,新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是: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学发展三个方面,以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为主线,从微观到宏观、个体到群体、多样性到统一性等视角,系统构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选取以下7个学习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人体生理与健康”“遗传与进化”“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从内容结构来看,“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与其他6个学习主题构成了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在课时安排方面,这7个学习主题的总课时数应与课程方案相一致,前6个学习主题约占总课时数的90%,“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约占总课时数的10%。每个学习主题都包括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其中,内容要求部分以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的形式呈现相应的概念体系,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业要求部分对学生学完相应主题的内容后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表现提出具体要求;教学提示部分包括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和学习活动建议,这些内容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拓展和补充。</p><p class="ql-block"> 在本书的下篇部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实施与展望中,给出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建议、课程评价与考试命题等部分,帮助老师更好的依据新课标来备课,以及更好的为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做好准备,更好的指导了生物教学。但是,对于对于新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还是仍然要持续的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以后生物教学的指导方向,不断优化教学。</p> <p class="ql-block">徐小伦老师:</p><p class="ql-block"> 对《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课程目标:1、提出核心素养理念→素养为本。2、科学课程核心素养①科学观念:在理解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形成对自然现象的总体认识,②科学思维包括:模型构建,推理论证,创新思维,③探究实践包括:科学探究,工程实践,自主学习,④态度责任包括:兴趣,科学态度,健康生活,社会责任,3、围绕核心素养确立科学目标①总目标: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②具化总目标:制定学段目标。</p><p class="ql-block"> 认识课程内容:1、以学科核心概念组织课程内容,2、核心概念反映了科学概念,3、学科核心概念的发展是进阶的,4、学科核心概念的素养功能—学业要求教学。</p> <p class="ql-block">寸燕萍老师:</p><p class="ql-block"> 经过对2022年初中生物新课标的认真研读,我有以下几点感想:</p><p class="ql-block"> 1.坚持核心素养导向,表达育人为本。这也是新课标中最大的变化。2011版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目标。而2022版的初中生物课程目标提出了义务教育生物学的四大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社会责任,表达生物学科育人价值的奉献。核心素养的实质就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逐渐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行与价值观念。</p><p class="ql-block"> 2.倡导用大概念或任务组织课程内容。新课标中给出具体知识点相应的情境素材建议来指导该教学方法,它是基于学生的有序理解采取的新思路、新做法,在此根底上再分解出课时目标、内容和任务。新课标中特别强调了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的学习主题。</p><p class="ql-block"> 3.建立超越知识点目标的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绩表现,反映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不是具体的知识点,而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可直接指向一般教学作出评价与反思。</p> <p class="ql-block">洪秋月老师:</p><p class="ql-block"> 2022年生物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2022版)主要体现了以下变化和特点:一、完善和明确培养目标,注重科学素养的达成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的培养目标细化为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生物学课程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是由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内容组成。</p><p class="ql-block"> 二、优化生物学课程内容,注重小初稿学习的衔接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体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以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为主线,从微观到宏观、个体到群体、多样性到统一性等视角,以学习主题为单位构建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设计充分利用我国生物学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经验,使初中阶段的生物学学习与小学、高中阶段有效衔接、循序渐进、连贯一致,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思想观念和科学本质。</p><p class="ql-block"> 三、促进教学方式深度变革,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选择恰当的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类学习活动等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能力。新增“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理解科学、技术、工程学、数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并尝试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设计和制作,尝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高艳娇老师:</p><p class="ql-block"> 《2022版课标》的整体设计思路包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实现“减负增效”的突破,生物学教育关乎国家安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用大概念统整课程内容,以学习主题作为框架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教学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九个方面。其中探究实践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课标指出“探究实践是源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现实需求,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完成实践项目的能力与品格”,这是第一次将工程学引入中小学教育,对初中生物学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要求,也是新的挑战,但对于学生来说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工程学教育可以对学生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和科学的学习能力,也促进了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教育的整合与实施,还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的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p>

生物学

课程标准

素养

义务教育

课程内容

课程

学习

学生

核心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