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div>我们在瓦卡鲁岛上呆了五天四晚。有朋友问我,呆在这样的小海岛上5天会不会闷?我是一点也没有觉得闷,还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但是不如让我们来盘一盘,究竟在岛上都干啥了。<br></div><div><br></div><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躺平看海景</font></b></h1></div> <div><br></div><div>海岛最不缺的当然是海景。从日出看到日落,从水屋看到沙滩。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云层的堆起坍塌,海水不断变换着色彩,绘成时而明艳时而忧郁的画面。<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横屏看一下海岛全貌</h3> <div><br></div><div>就在水屋周围,经常有”访客“,比如礁鲨和魟鱼。往往一不注意这些家伙就从阴影里冒出来,慢悠悠地游过眼前。<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由于水面的波纹照片里看不太清楚,但其实水里藏着条小鲨鱼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魟鱼的泳姿十分优雅,可以称得上风度翩翩</h3> <div><br></div><div>不管是大晴天的艳阳高照,还是下雨前的风云变幻,都是摄人心魄的美景。比如五天里唯一的一场大雨,竟然先上演了龙吸水的奇幻场景,然后天空漏了个大洞,雨水从洞中倾盆而下。让我不得不相信是有龙神做法。<br></div> <div><br></div><div>每晚的日落是最让人感动的时刻。夕阳把海水彻底改变了色调,不再是冷调的蓝色,而是温暖的金黄或是优雅的粉色。伴着酒吧里传出的乐声,汇成一曲动人的爵士乐。<br></div> <div><br></div><div>太阳落到海平面下,没有月亮的宁静夜晚,走在无人的沙滩上,天上无数颗星星装点着夜空。想把这一刻的星空撕下一片,藏进兜里。<br></div> <div><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浮 潜</font></b></h1><br><br><br>瓦卡鲁岛周围有好几个适合浮潜的地点。两个蓝洞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还有船码头附近的珊瑚礁边沿,能见度很好,鱼超多。<br></div> <div><br></div><div>瓦卡鲁的蓝洞大约有20米深,从水面能隐约看到洞底沉寂的白沙。蓝洞中几乎看不到生物,一片死寂,漂浮其中仿佛海水的压力都变大了,原来寂静会如此可怖。蓝洞边沿的珊瑚礁则是完全不同的景象。阳光透过海水的折射洒在珊瑚礁上,泛起一波波的涟漪;大大小小的鱼类围着珊瑚礁愉快地游动、觅食,热闹非凡;更有群居的鱼聚在一起,游动间形成旋风般的堡垒,不惧任何可能的威胁。<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光透过海水的折射给鱼儿们描上了金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鱼群抱团取暖让人有点头皮发麻</h3> <div><br></div><div>浮潜时常能看到鲨鱼,突然从远处的深蓝游到身前,又迅速地游走,好像是来看看这个人类是否合口。其实礁鲨个头比较小,不会攻击人类。在这片海中,我就是最大的鱼。虽然游速很慢,泳姿也不够优雅,但也没有鱼敢惹。<br></div> <div><br></div><div>在芭环礁离瓦卡鲁不远有个著名的浮潜圣地 – 哈尼法鲁湾。每年的6月到10月,大量的浮游生物会吸引成群的蝠鲼和鲸鲨在此觅食。蝠鲼的体型是鳐鱼中最大的,它喜欢拍打船只的底部,甚至用它的头鳍把自己挂在锚链上拖着小船跑。渔民以为是魔鬼在作怪,所以叫它魔鬼鱼。其实这些恶作剧只是蝠鲼在玩耍。可惜这次还没到季节,只好留给下次来跟它们见面了。<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哈尼法鲁湾中的魔鬼鱼(图片来自网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除了魔鬼鱼,在哈尼法鲁湾还可能看到这个大家伙 - 鲸鲨(图片来自网络)</h3> <div><br></div><div>除了浮潜,在瓦卡鲁还可以玩一些水上运动。比如皮划艇、海钓、拖拽滑翔伞、风帆和水肺潜水等等。在岛上的水上运动中心可以免费借用浮潜装备和皮划艇。我们就滑着皮划艇到岛礁边沿的沙洲上玩,顺便到蓝洞的另一侧浮潜。本想在沙洲上休息野餐的,但实在是太晒了,只好潜潜水就回返。<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以租酒店的船出海海钓,或是观赏夕阳</h3> <div>在马尔代夫玩,防晒真的要特别注意。我们已经很小心地穿着长袖泳衣,但浮潜两次下来,还是把腿晒伤了。跟我们同机来瓦卡鲁玩的上海小伙伴更是身上都晒红了。<br></div> <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骑自行车环岛</font></b></h1><br><br>每天早餐前,我们都会骑上自行车环岛一周。伴着清晨的鸟鸣,轮胎轧过沙土时发出沙沙的愉悦声响,时常碰到正在打扫落叶的员工,腼腆地向我们点头致意。环岛的道路保留着雨林的环境风貌,却又整洁舒适。树木掩映间是通向沙滩别墅的小路。相比水屋,沙滩别墅更隐秘,空间更大一些,也许下次来的时候可以住上两晚。<br></div> <div><br></div>每次的环岛骑行都会在有机农场停一下,这里种的很多蔬菜都会出现在客人的餐桌上。我们努力地辨认农场里种的植物,和早餐与晚餐所吃的食物进行比对。 <div><br></div><div>漫步在清晨的沙滩,凉爽的海水冲过脚面,脚底细腻的白沙沁水后又软又有弹性,好像变成了流态固体。沙滩上遍布贝壳,而每个贝壳里,都住着个寄居蟹。它们在我走过时迅速地收起腿脚,藏在自己的房子里,却不满于我把它们的房子拿起,挥舞着钳子冲出来抗议。它们不知道的是,旁边那个头发长一点的生物已经看上了它们的房子,发出了拆迁的命令。<br></div> 寄居蟹一生要换无数次房子,但是合适的贝壳可遇不可求,特别是比较大的贝壳。寄居蟹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互相掐架抢房子有之,大蟹传帮带给小蟹也有之。所以我们的上海邻居找到的两只大寄居蟹十分难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寄居蟹相比,栖息在海边石缝中的螃蟹更警惕有力,和我们斗智斗勇一个早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藏在沙子里的沙蟹个子虽小却跑得飞快</h3> <div><br></div><div>离酒店前台不远有一口井,据说是在瓦卡鲁早期还是椰树农场时,护林员挖掘的淡水井。有了这口井,人类才可以在这个离世的小岛上生活,所以它被称为“瓦卡鲁之心”。现在成为了人们的许愿池,用贝壳代替硬币,抛向井内许下愿望。<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玩的东西太多,只好再分出一篇。所以明天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