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内的古民居,从历史文化分类,有几个著名的街区是大家所熟悉的:一是夫子庙,那是六朝金粉地,朝廷显贵,社会名流居地;二是老门东,明清商贾民居;三是颐和路公馆,民国公使达官贵人居所。</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熙南里街区,与以上不同,是平民化的历史文化休闲街区。</p> <p class="ql-block">面向中山南路的“熙南里”牌楼</p> <p class="ql-block"> 熙南里街区在南北向的中山南路,与东西向的昇州路交汇的西北角,与夫子庙和老门东是斜对面,习惯称“老门西“。中山南路与昇州路明清以来本是商业繁华地区,民国时期也是灯红酒绿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昇州路街面的民国建筑</p> <p class="ql-block">还原旧时的街面灯市</p> <p class="ql-block"> 在熙南里西边是千年古街“大板巷”,因有一家是做大板生意的,俗称“大板巷”。这是手工作坊一条街,为平民百性和手艺人的作坊,称土街,只有官办的才叫“市“。直到现在市民只要有一个家传手艺,便能在此谋生。</p><p class="ql-block"> 在熙南里核心地区有一个南京最大的明清私宅“甘熙宅第”,是南京首屈一指的甘氏名门望族,梨园世家,书香门第。深宅大院,号称“九十九间半”,现在是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博物馆所在。</p><p class="ql-block"> “熙南里”地名,熙南,指甘熙故居以南,里,古时指小街坊。我曾有两篇文章《千年古街大板巷》和《甘熙宅第》专门作了介绍,不再赘言。</p> <p class="ql-block">大板巷牌楼</p> <p class="ql-block">甘熙宅第熙南里南门</p> <p class="ql-block"> 熙南里街区泛指大板巷与甘熙宅第地在内的外围地区。街区立足于保护传统历史风貌、街巷肌理和建筑空间。书店、文化展示、咖啡、酒吧、文创零售一应俱全,引进名家大师工作室,打造集旅游、文化、商业等多功能有机结合的综合体验区。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及旅游消费集聚区。</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南京老字号“绿柳居”、“桂花鸭”、“六华春”、附近还有清真的“李记牛肉馆”,“章元板鸭”店和“安乐园清真馆”等等,生意兴隆。各色茶馆,小吃,糕点,面点也有些名气。但有些名字也很奇特,什么“老舍茶馆”、“拿破仑糕点”等等,有些标新立异。</p> <p class="ql-block"> 建筑是可触摸的历史,熙南里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尽量保留了明清及至民国以来的古建筑,修缮也保留原有风格,留存了一个城市真实的记忆。甚至于老地名,都隐藏了历史文化故事,如“南捕厅”、绒庄巷,红土桥、七家湾、评事街等等,每一个街名都有一个故事。例如“评事街”倒不是议事论理的地方。元朝蒙古族官定居于此,喜欢吃牛羊肉,穿皮衣,于是有了“皮市街”,后来就叫“评事街”。</p> <p class="ql-block">主要历史建筑都有南京文物标识牌</p> <p class="ql-block"> 时值夏季,藤本植物长势旺盛,有紫薇、牵牛花、凌宵花等。它们攀援到窗户、门头、屋檐甚于房屋瓦面,形成了特有的“空中花园”,是熙南里街区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因为熙南里有夜市,为市民及游人休闲之所,在灯光的照射下十分漂亮!有诗曰:</p><p class="ql-block"> “奋力攀援向碧空,</p><p class="ql-block"> 花开万朵似霞红。</p><p class="ql-block"> 青藤更有登天志,</p><p class="ql-block"> 欲把芬芳送玉宫。”</p><p class="ql-block"> 焦作市.西坡居士《咏凌霄花》。</p> <p class="ql-block"> 一个古城的改造,应尽量保存其历史文化,熙南里街区的改造是一个典范。那天正是我八十一岁生日,我和老伴特地到此美食一条街犒劳自已,並用手机随兴拍摄。其间一副对联引起了我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百业齐兴名都繁会喜闻见,</p><p class="ql-block"> 千秋一脉雅韵弦歌贯古今。”</p><p class="ql-block"> 我常来熙南里,市井百态,寻常生活中,“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