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仅仅40年时光,谁能想到:当年求人装电话,现如今一部手机联天下。时光荏苒,自1970年就业电信部门,从事通信工作45个年头,亲历和见证了通信行业的巨大变化。回望通信40年的发展足迹,数数曾经留下的脚印。因篇幅略长,故分作上下篇。</p> <p class="ql-block">(向老设备告别留影。1988年5月,运行了58年的步进制电话交换机被先进的程控设备所替代。随后可用设备支援了兄弟地、市,部分机器进入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上篇:</p><p class="ql-block">一.序言</p><p class="ql-block">二.求人安装电话</p><p class="ql-block">三.传统业务的离失</p><p class="ql-block">下篇:</p><p class="ql-block">四.BP机移动通信开端</p><p class="ql-block">五.“大哥大”当初的移动电话</p><p class="ql-block">六.互联网+</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P机移动通信开端</p><p class="ql-block">1986年山东第一个人工无线寻呼系统在青岛正式开通。无线寻呼使传统的通信有了质的变化。最初的寻呼机(BP机)只能单一显示来电号码,当机主人接到信息后,就会找电话给对方回电话。有了寻呼机,只要在一定范围内,都能寻呼到你。这也是无线移动业务的开端。除发送回电号码外,有人通过寻呼台还会发送特定的数字,以数码代表相互间约定的简单意思,便可省去回电话。如用“520”表示“我爱你”,大概就是由数字寻呼机时期创始吧。汉字显示寻呼机的出现,人们可通过寻呼台发送汉字信息(短信),就又改变了人们“数字传情”的情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90年代的无线寻呼台)</p> <p class="ql-block">当初的BP机售价并不便宜,数字机在八九百元,汉字显示的接近两千块钱,是当时一个工薪族好几月的工资,但发展异乎寻常的快速。1986年寻呼业务刚开通时,青岛寻呼机号码仅为2位或3位,到了1998年邮电分营已达到7位数。不仅邮电部门开办寻呼业务,一些单位和部门也建起了规模不一的寻呼台。上世纪末,青岛市有一定规模的寻呼台就有20多家。BP机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移动通信最初的需求。10年间,寻呼机从时髦产品和起初托关系的紧俏商品,成为了普通大众的通信工具,“有事呼我”一度成为流行语。但是昙花一现,手机和手机短信的出现,完全替代了BP机功能,因此BP机在不足20年的时间内便被淘汰。</p> <p class="ql-block">BP机的出现,使得大街小巷的公用电话多了起来。在固定电话还未完成普及的期间,寻呼业务也让公用电话一度成为新宠,并给代办商家带来不错的收入。一段时间申请安装公用电话也是托人找关系的热门。公共场所、街道路边投币、磁卡各式公用电话也应运而生、快速增加。</p> <p class="ql-block">(1990年代配合寻呼机的需要,公用电话应运而生、遍布城区)</p> <p class="ql-block">“大哥大”当初的移动电话 </p><p class="ql-block">1991年青岛出现第一批移动电话,体积笨重、而且只能打电话,俗称“大哥大”的摩托罗拉便携电话。当年“大哥大”裸机加入网费在2.5万元左右,除月租费外还是双向收取通话费,外出还要缴纳漫游费,一个月的电话费要数百元甚至更高。虽然售价高、通话费用高,但当初想买到“大哥大”也不是容易事,曾经一个购买名额会被炒到几千块钱。首批上市的“大哥大”多是被外企,个体老板所购得。“大哥大”使用的是模拟信号,通话质量差,由于电话和基站数量少,最初只能在青岛市内通话,还不能发短信。在大多市民还在使用公用电话、BP机对外联系的时代,能持有“大哥大”多是身份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大哥大”出现的同时,也是固定电话供需矛盾逐步解决,电话走入普通百姓家庭的时期。</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90年代末,移动通信进入二代数码技术阶段,以诺基亚、菲利普、三星等为代表的手机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移动终端开始向小型化和智能型改进。随后,多功能的数码手机快速取代并彻底淘汰了笨重、功能单一的“大哥大”。2001年6月“大哥大”正式退出了青岛通信舞台。</p> <p class="ql-block">(1992年5月,青岛市举行特殊电话号码拍卖,某农工商以11万元,拍下908888的电话号码)</p> <p class="ql-block">进入新世纪,手机进入普及阶段。此期间,移动电话与老大哥固定电话分营,2003年老大哥推出了“小灵通”,作为固定电话业务的延伸,由于其资费低廉和低辐射环保,受到市民的青睐,在不长的时间内,用户就超过百万,不少使用过“大哥大”的移动老客户,也换成了小灵通。至2008年通信行业重组,主营传统业务的老大哥再度经营移动电话业务,小灵通最终转网,完成了特定时期固网的移动通信使命。此刻3G技术的应用和手机越来越智能,为移动通信的大普及迎来了美好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2000年代小灵通宣传广告)</p> <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手机已成为人们须臾离不开的伴侣。不少人从睁开眼便看手机,吃着饭看、乘车看、走着路还看、甚至开车等红灯也要瞅几眼....直至抱着手机睡觉,手机已在代替亲情。</p> <p class="ql-block">(地铁车厢内的不分年龄的手机族)</p> <p class="ql-block">互联网+</p><p class="ql-block">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简单音频、电码方式,电子邮件、QQ、微博、微信、抖音、短视频等新兴通信业务多种多样,这些借助于网络发展起来的通信新手段,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天下大事,融入世界。30年前谁能料想到,轻轻地敲敲键盘或在手机屏幕上点击几下,就能跟国内外的亲朋好友面对面交谈,电商就能让世界各地物品送到家,又能让商品销往世界。如今网上浏览、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办公、网上授课、网上就医.....,点菜、打车、送外卖....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互联网+已包罗万象。微博、微信、短视频、抖音....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今天的人们已离不开强大的通信网络--互联网。</p> <p class="ql-block">我是在1994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不久,开始认识和接触网络(互联网,那时叫作因特网Internet)。1996年参加了邮电部安保司在西安举办的计算机应用培训班。那时上网的用户主要依靠计算机(电脑),由电话线接入,采用ADSL拨号上网。当初的用户还很少,上网速度很慢,能够浏览的信息也少,而且多数是境外网站。那时不像现在有包月套餐,上网的费用也很高。我认识互联网是配合相关部门维护网络和信息安全。</p> <p class="ql-block">1997年开始,互联网(又称宽带)用户发展进入到快速阶段。邮电部门通过开展专项工程,大力推进城乡宽带业务发展。不仅是城市,在农村开展了村村通、宽带状元村镇等推广活动。1998年单位曾联合厂家定制了部分电脑,以奖励补贴的方式,让电脑与宽带率先走进员工家。同期,微波、国际海缆、卫星、光纤等传输技术的开通应用,提升了网络质量和带宽速度,为互联网快步走入百姓家发挥了巨大作用。 借助3G业务开通,智能手机让亿万用户体验到现代通信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2008年中国网民首次超过美国。短短几年内,网络成为了最热门词汇。</p> <p class="ql-block">自1995年中国公众互联网建成进入社会化应用阶段,到今天不足30年。而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经,已经使整个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商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彻底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消费、沟通、出行的方式。今天的互联网已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让我们再回首一下我们曾一同走过的互联网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1997年网易公司创立;次年第一个电子邮箱诞生(网易163)。</p><p class="ql-block">1998年搜狐、腾讯、新浪创立。</p><p class="ql-block">1999年第一个即时通工具诞生(OICQ),后改名腾讯QQ,风靡全国;阿里巴巴在杭州成立,电子商务概念初生。</p><p class="ql-block">2000年第一款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诞生。</p><p class="ql-block">2002年博客网成立,个人门户兴起,互联网门户进入2.0时代。</p><p class="ql-block">2003年淘宝网上线,成为全球最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p><p class="ql-block">2007年电商服务业确定为国家重要新兴产业。</p><p class="ql-block">2010年团购网站兴起,团购成为城市一族最潮的消费和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2011年微博迅猛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日益深入,政务微博、企业微博等出现井喷式发展。</p><p class="ql-block">2012年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过台式;微信朋友圈上线。双11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p><p class="ql-block">2013年余额宝上线。</p><p class="ql-block">2015年提出“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p><p class="ql-block">2016年互联网直播、网红等热词“风靡全国”, 短视频造就第一网红</p><p class="ql-block">2017年微信推出看一看,搜一搜;“智慧”概念兴起并应用。</p><p class="ql-block">2018 物联网概念兴起。</p> <p class="ql-block">4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这40年我国的通信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由落后快步赶超了发达国家的通信能力与技术。我们正处在通信技术不断更新、进步的新时代。互联网的用处还会越来越强大,功能会越来越多,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网络通信必将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我们祝愿中国通信业、中国互联网历史巨轮继续快速向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