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30日至5月19日历时20天,我们一行56人,随户外群,从银川出发途径陕西、山西、河北,游走华东(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各省的名山——黄山、雁荡山、普陀山、三清山、大佛山、花果山,探寻古镇、名寨,了解民风、民俗,品尝美食、佳肴,影响、感受最深是扬州瘦西湖,风景秀丽,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终身难忘!</p> <p class="ql-block">扬州游感</p><p class="ql-block">王钧(枫叶🍁)</p><p class="ql-block">舂末夏初江南游,</p><p class="ql-block">连理结伴下扬州。</p><p class="ql-block">碧水清波瘦西湖,</p><p class="ql-block">园林之盛花含羞。</p><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舟船过,</p><p class="ql-block">亭阁廊台烟雨楼。</p><p class="ql-block">野鸭天鹅成双对,</p><p class="ql-block">情人月下暖三秋。</p><p class="ql-block">2023.5</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西北,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的"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上园林,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清乾隆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成为扬州雍容华贵的象征。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现有游览区面积100公顷左右,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和扬州园林特色的国家重点名胜区”。她虽不像杭州的西子湖、济南的大明湖那样声名赫赫,却也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在瘦西湖“L”形狭长河道的顶点上,是眺景最佳处。由历代挖湖后的泥堆积成岭,登高极目, 全湖景色尽收眼底。文人雅士看中此地,构堂叠石代有增添,至清代成为瘦西湖最引人处。有“ 湖上蓬莱”之称。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点明扬州园林之妙在于巧“借” :借得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岭上为风亭,连同岭下的琴室、月观, 近处的吹台,远景近收,近景烘托,把整个瘦西湖景区装扮的比借用的原景多了许多妩媚之气。</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景区现有:御码头、五亭桥、西园、冶春园、绿杨村、卷石洞天、西园曲水、四桥烟雨、虹桥、长堤春柳、叶园、徐园、长春岭、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梅岭春深、湖上草堂、绿荫馆、吹台、水云胜概、莲性寺、凫庄、五亭桥、白塔晴云二十四桥景区等景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p> <p class="ql-block"> 扬州瘦西湖的美主要在于蜿蜒曲折,与杭州西子湖相比,一个如丰满秀丽的雍容少妇,一个似修长清丽的窈窕淑女。瘦西湖以“瘦”为特征,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行船其间,景色不断变化,引人入胜风韵独具而蜚声海内外。瘦西湖风景区是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将扬州西湖与杭州西湖作了对比,写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且为人们所首肯,至今闻名全国。</p> <p class="ql-block">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曾是扬州“西园曲水”“翔凫”石舫上的一副对联,此联是清人刘春池所撰,当代著名书法家沈觐寿所书。此联运用对比、夸张、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诗画扬州的旖旎风光。这短短的十四字联,将瘦西湖风景长卷浓缩其中,花之媚,柳之柔,楼之高,台之阔……多么令人神往! 这副对联又是一幅长卷,在人们的眼中次第铺展。你不妨以乾隆水上游览线的开端御码头为起点,沿冶春,傍红园,经丁溪,穿虹桥,然后依长堤,越徐园,在四桥烟雨小憩,接着转过小金山到莲花桥,再至二十四桥向北达平山堂坞,到达大明寺。沿湖两岸,亭台映影,楼阁增辉,各园相连,景色各异。</p> <p class="ql-block"> 五亭桥,别名莲花桥,是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内的桥梁,具有重要文化和历史价值,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桥”。五亭桥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模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建造。这座桥梁不仅是交通设施,也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审美价值成为一处著名的观光景点。</p><p class="ql-block"> 五亭桥的全长约为57.99米,宽度在6.16至18.77米之间。它跨越的是瘦西湖的水道,连接着瘦西湖的白塔和月观。桥上有五个亭子,每个亭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用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系统。五亭桥的设计融合了南北方的建筑风格,既展现了江南的秀丽,又体现了北方的稳健。此外,桥上的亭子还进行了精心的彩绘装饰,增添了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五亭桥在中国古代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扬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当地人民骄傲的象征以及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五亭桥以其独特的结构、精美的雕刻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扬州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 五亭桥的最佳游览时间为春季和秋季,此时气候宜人,适合户外活动。游览时应遵循一定的路线和时间顺序,以确保能够充分欣赏到五亭桥的风采。同时,游客应遵守相关规定,爱护环境,维护文物的完整性。五亭桥不仅是一个观赏的对象,也是一个反映地域文化特征的艺术品,它在多个方面展示了扬州的魅力和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 扬州瘦西湖白塔,又称普济寺塔,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内,是中国四大名胜之一瘦西湖的一座著名景点。白塔始建于清乾隆前期,重修于乾隆四十九年即1784年。这座塔是清朝时期仿照北京北海白塔所建,高约27.5米,塔身洁白如玉,顶部为绿色琉璃瓦。</p><p class="ql-block"> 白塔不仅是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扬州的象征之一。它在瘦西湖的景观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湖光塔影的代表,也是扬州历史文化的见证。白塔的建成与扬州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传说。据《扬州画舫录》记载,乾隆皇帝在一次南巡时,曾在瘦西湖五亭桥畔感叹缺少一座白塔,随后盐商们为了博得皇帝欢心,据说曾连夜用盐包堆砌而成白塔。这种说法虽然带有一些传奇色彩,但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对文化建设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如今,扬州瘦西湖白塔已成为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登上白塔,可以远眺瘦西湖的美景,也可以近观塔内的文物,感受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桥,也称为廿四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它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二十四桥是一座单孔拱桥,以其汉白玉栏杆著称,栏杆优雅如同玉带般飘逸,桥身形态宛若彩虹般卧波。整座桥梁的长度为24米,宽度为2.4米,共有24根栏柱,以及24级台阶,这些设计均巧妙地与“二十四”这一数字相对应。</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为了提升城市景观并纪念这一历史文化遗迹,扬州市对二十四桥进行了修复和重建,将其纳入瘦西湖西部的长堤景观之中。这样的举措不仅增强了城市的文化气息,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二十四桥现在是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成为扬州文化的象征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