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 <h1>昨晚蔡教授微信于我:“今天听说张传晓老师2021年就走了(表情符合手)”,我很震惊。一是觉得张老师才退休,二是现在都2023年过半了。于是我赶紧微信宣传部的房老师,回复“是的”,但她说是去年的事(张老师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任上退休的)。我再问了离退休工作处的葛主任,证实张老师于2022年9月16日不幸离世,享年73岁。</h1><h1>我与张老师谈不上熟悉,但认识。他长期供职于学校宣传部,声名在外。早先,我在教研组上班,不太了解学校发生的事,都是看每周的“校报”,也关注政论性小栏目“周五谈”(杂文吧),觉得文风实诚,笔锋也刚柔相济,几乎每篇必读,很是“正能量”。当然,我不知道作者是谁,因为他们都用笔名。</h1><h1>2001年7月,我调去了档案馆工作,要涉及到联系各部门的归档,就与张老师有了接触。记得有一次去材料学院“检查”归档材料,他慎重其事地接待了我们,还详细介绍了他建立网络,责任到人的做法,给我印象很好,觉得他做事很认真。</h1><h1>记不得具体日期了,有一次他悄么声息地来到我办公室,说顺路走过,上来看看。我受宠若惊,赶紧请他入座。闲谈中,得知他已退休,且不住在学校附近,故不常来学校。因为说起退休,我就问起了他的年龄,还开玩笑说“我们都是50后”,不过他是50头上的,我是59末脚的,相差整10岁。</h1><h1>这次聊得蛮久的,我也知道了他们宣传部写“周五谈”作者的真名,他自己曾经用过“解春”“冯毅”“叶韵”(“白水”是他的前任周积泉部长的)。还有学校校歌《明天的希望》其创作过程(后来,我从继教院诸葛枚老师手里征集到了校歌的原稿,起先冠名《雕刻金色的时光》,上有“张传晓词”“朱良镇曲”字样,不过,张老师的名字上划了两杠,歌词与现在的几乎一模一样,但现在署名“集体作词”),他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包括请人作曲。也了解到他为书记校长们挑灯夜战写稿子的辛劳。临别时,我想送一本《履痕》给他,他说看过了,蛮好的,不容易。他走后,我似乎有点明白他要“上来看看”的由头了。</h1><h1>与张老师有交集的还有一件事,就是20091210学校收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编委会通知(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十一五”国家级重大出版工程),要求撰写老校长“张江树传文”,学校最终将此重任批给了档案馆,我就斗胆为之。还好有张老师先前撰写的“张江树小传”(4000字),我作为参考,于20100322在他退休前的一周完成了该项写作任务(近万字)。</h1><h1>曾听说过张老师是烈属,他父亲张又新是地下党,刚解放就牺牲了。从张老师写的“周五谈”(161篇约10万字,历时15个春秋),我觉得他是一个积极向上、刻苦钻研、热爱学习的文化人。我将这些文字整理出来,(留存)分享给后人(校报是公开发行的,只是现在较难看到看全),算作我对张老师的怀念!</h1><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0628陆宪良匆之</h3> <h5>△ 1998年12月25日学校发起校歌征集,这可能是张老师主创的原稿(翌年1月19日经校党委常委会讨论正式定名为《明天的希望》)。</h5> <h5>△ 20090702时任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传晓在八角厅演唱《亲吻祖国》</h5> <h1>出人名难<br>校报刊登的文章应该尽量多出人名,这是陈敏恒院长一再强调的观点。通过典型人物,褒是贬非,弘扬正气,抨击歪风,我们编报人员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然而,有时出人名却又何尝维艰啊!<br>一篇列名表扬稿见报后,有时竟会引得闲言鹊起,出现意料不到的说三道四。嫉妒语、嘲笑语,挖苦语无所不有,无怪不少教职工在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总一再请求不要写他们的真名实姓。<br>报道失实,编辑室理应受责,可事实并非如此,也常要承受一些莫名的压力。什么“校报如此轻率点名,会引起工作上或人事上的矛盾……”等等。毫不虚夸地说,每期校报出版后,总有一些闲言碎语纷至沓来。难怪编辑同志总是谨小慎微,以免惹是生非。<br>表扬人难,批评人更难,点名批评则难上加难。且不说写一篇批评稿要调查材料、核对事实、征求意见,需花费很大精力。写成后往往还会徒劳无功。一经被批评单位阅看后,有婉言说辞的:“事情已处理了……”;有施加压力的:“要影响学校声誉……”,总而言之不要登报。有时院长发话,指令要报载,事情是迎刃而解了,可校报室的同志却里外难做人。<br>我爱人常对我说:“你长期干这份工作,要得罪多少人啊”。我不在乎,干工作就得有点责任感。但令人费解的是,化工的舆论环境仍然如此不正常。是坐而论道者太多?还是梅陇意识太浓?抑或是传统的“人怕出名”的封建意识在作祟。<br>化工要深化改革、抓教学质量,出科研成果,就要有一个奋进和宽松的环境。师生员工要同心同德,少说些闲话,多干点实事。这样校报就能放开手脚,多出人名,颂扬先进,曝光丑恶,更好地起到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br>解春,1990年第465期(1990.3.30)<br><br>但愿化工真正成为笑的殿堂<br>一张张合不拢的绯颜,一阵阵舒展的欣笑,给大礼堂增添了令人陶醉的容光。一缕缕“轻气球”纷飘,小品相声在舞台上竞相争妍,校园里又出现了一朵奇葩。<br>首届上海市大学生小品相声邀请赛的一二等奖、优秀演员奖、创作奖几乎全被我院囊括。在宣读获奖名次时,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曹可凡面对着使劲鼓掌的观众幽默地说:“化工学院发生了化学反应,成为笑的殿堂。”于是,又是一阵长久的乐笑。<br>一直对此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的我,首次观看了化工学生的相声小品演出,也不得不对他们有如此出色的演技而五体投地。看来二流的学校也有技压众多一流学校的方面,难怪学生们笑啊!乐啊!跳啊!自傲不已。<br>然而,在忍俊不住过后,我冥思夜想,化工的“笑”应该延伸、扩展。曹可凡在邀请赛闭幕时的一句即兴致词“祝学生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耐人寻味的。这句朴实的、似乎是常对小学生讲的警句,同样对大学有激励。小品相声显示出的技艺英姿,足以证明化工的学生是有能耐的。诚然,这种能耐要渗透、要升华,哪一天,化工想学生在学业上、在学术上能技压群芳,那时发出的笑才是欢畅和舒心的。但愿化工能早日真正成为笑的殿堂。<br>叶韵,1990年第476期(1990.6.15)<br><br>重任<br>黄菊书记在上海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说:“坚持教育为本,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作用。”这对我们高校来说,具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同时也意味着重任在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br>党委书记徐凤云在元月4日召开的中心组会议上指出,要认真学习党代会文件,全面领会其精神;把学习市党代会精神和贯彻十五大精神以及学习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把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的实处,切实推动两个文明的建设。一句话:学习贯彻,推动工作。<br>因此,我们每一个干部和教职工都应该牢记肩负的重任,充分认识加强学习的紧迫性,做到善于重新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以适应形势和任务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br>其次,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工作,抓住机遇,不能让机遇从我们身边擦身而过。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就要敢闯、敢干,不断深化改革。探索高教的发展新路。<br>在今天召开的教代会预备会上,王行愚校长的报告全面总结了四年的工作。这四年来,全校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克服了面临的各种困境,使学校走出了经济的低谷,教育、科研、产业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现状离社会发展和群众期望还有不少差距,强校之路怎么走,还有待于我们不断去探索和实践。<br>1998年是上海高教的春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全校干群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那么华东理工大学的春天也将呈现在我们面前。<br>冯毅,1998年第788期(1998.1.9)<br><br>善于重新学习<br>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党委书记徐凤云在上星期召开的党总支书记会上也强调,要进一步掀起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并以此指导我们的工作。<br>学习的目的是推动工作,我们的工作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抓住高教改革的机遇和迎接新的挑战,就要深入反复领会十五大的精神实质,从中去找答案,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br>当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果我们不能摆脱各种思想束缚,不能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那么许多机遇就会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而增强探索的勇气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r>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已讲了许多年,但要真正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这个精髓并不是很容易的,必须做到善于重新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以适应形势和任务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br>学校工作的难题很多,如怎样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如何激活学校的各种资源等等,这就需要我们着眼于对当前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大胆地探索。寒假将临,各级干部能否利用这段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学习,通过学习去思考,去研究,争取在新的一年中努力创造出教育改革的新路子。善于重新学习,这是每个党员和干部必备的素质和要求。<br>解春,1998年第789期(1998.1.16)<br></h1> 此处省略8万字…… <h1>夯实基础</h1><h1>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抓住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核心问题。</h1><h1>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因此,要学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就必须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推进学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为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h1><h1>我校基层党支部有241个,党员有3700名。切实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直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随着学校事业发展的快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各个党支部在近阶段要安排一次组织生活,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要充分认识到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充分认识到全面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就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学习领会精神的基础上,使每一个党员自觉地为学校发展开拓创新,把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紧紧凝聚到党的周围,形成学校党建新格局。</h1><h1>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紧密结合学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发展要求,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与创新,夯实基础,为学校的党建带来勃勃生机。</h1><h1>解春,2004年第1034期(2004.10.8)</h1><h1><br></h1><h1>【附件】</h1><h1>在观念的碰撞中扬利抑弊</h1><h1>——华东理工大学综合改革侧记</h1><h1>张传晓,1994年4月,摘自《上海改革开放风云录》</h1><h1>社会变革的观念与实践,正在迅速而又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存方式。这种富有挑战性的、瞬息万变的波进现象也撞击着高等教育的又一次复苏。</h1><h1>位于上海西南隅的华东理工大学(原华东化工学院)虽则是全国重点大学,却并不引人注目。然而,他们在路陌纵横的教育领域中,找到自己成功途径以及去迎接和驾驭新时代的神骏,处处显示了“天马行空而气度不凡”的改革思路,骤然间在社会上声誉鹊起。</h1><h1>1992年,作为高校改革的样板,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编写并公开出版发行了《在改革中奋起——华东化工学院综合改革纪实》一书,洋洋28万字勾勒了学校改革的风风雨雨,以及出现的使人流连的新格局和新面貌。毫无疑问,华东理工大学开始崛起。</h1><h1>诚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有险滩、有峻岭。本文舍弃对改革具体内容和改革成果的大部分描述,从某些侧面,着重记叙在改革过程中,由于观念和利益的不同,情感和心理的交叉作用,以及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展现华东理工大学在观念的碰撞中扬利抑弊,使改革在深层次突破。</h1><h1>“聘任制”与“挂牌上课”的竞争机制</h1><h1>在转轨的过程会出现惯性的离心力。华东理工大学的推行综合改革的第一战役中,提出了没有先例且又严厉的“教师聘任制”。然而,具体措施尚未正式出台,已如撩拨了一窝蜂,整个校园里沸沸扬扬了。</h1><h1>一些年过半百的老教师担心会被解聘,一些正当中年的教师唯恐经受不住能力的检验,少数活力不强的青年教师害怕占据不住一席之地。</h1><h1>这一些早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意料之中,他们所希望的就是出现这种碰撞的局面。因为任何改革的焦点和最终落足点都是人的问题。如何用人,正是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能否推陈出新的关键所在。按部就班,平平稳稳地搞教学科研是决无是非的,但势必会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丧失机遇。学校领导决心已定,力求找到一种能增强办学活力的用人机制。</h1><h1>诚然,“聘任制”不一定是最完善的,极有可能会误伤一些同志,但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h1><h1>学校领导没有回避各种震荡,他们一方面倾听和分析教师提出的各种意见,一方面又设计了一项更为新奇大胆的改革措施。对教师提出先聘工作,后聘职务,组织聘任后实行“挂牌上课”。对学生在全面推行“学分制、选课制”的过程中,由学生自主选师上课。</h1><h1>于是校园里摆开了“选师”的摊子,出现了从未有过和“讲台错位、答辩颠倒”的局面。一个个教授、讲师们端坐在桌子前,接受学生的“考核”和“鉴定”。学生们带着明显的挑剔口气向老师提出种种问题,而教师则着力“推销”自己讲课的特色。</h1><h1>同时,学校还明确规定,学生选课人数的多寡与教师的教学津贴挂上钩。显然,这种激烈的竞争机制对教师的冲击太大了。更何况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把“面子”置于首位的,钱少拿些还能处鸣清高,选课人数少了,从讲台上被淘汰下来,那简直是坍了台、丢了魂,难以忍受。</h1><h1>果然不出所料,校园里激起了轩然大波。学校领导被人骂“独裁”、“专制”、“辣手”……一位50年代毕业的中年女教师落聘了,到校长办公室里,哭诉自己“面子没处搁了”。一部分教师经受不住竞争压力,不习惯这种新的竞争环境,或者接受不了“挂牌”任学生“货比货”的挑选。个别教师甚至愤愤不平地说:“学校把教师当作商品拍卖,教师的神圣被亵渎了。”</h1><h1>种种非议传来,有的校领导成员担心这样下去,会给日常教学工作带来冲击。于是,党政班子会上也出现了争议,在冷静的各抒己见中终于达成了共识:这一改革措施不是对教学工作的冲击,而是对旧观念的冲击,是两种不同“人才观”的对立与碰撞。</h1><h1>学校领导认为,社会搞活以后,必然会出现竞争,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压力的真正来源。师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这对矛盾是推动教学工作前进的根本动力。教师掌握着考试评分的权力,对学生形成一种制约和推动;学生自主选课、选教师是对教师的一种制约和推动,这样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机制会“自动”地产生教与学的活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学校并没有因为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和管理上增加难度而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地修正完善改革措施,使其日趋成熟。教师聘任制、挂牌上课如期实施,优胜劣汰,上了一批人,也下了一批人,全都动真格的。首批就有近50名教师未被聘任,其中包括一些高年资教师。</h1><h1>其实,学校领导并非“无情”,在实施“冷酷”的聘任制的同时,也掺进了“温暖”的成分,建立了人才交流中心,把它作为人才的储存库和中转站。未聘人员进入人才交流中心照样能拿到工资,让他们在那里接受培训,帮助他们增长新的才干,发展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然后以其特长重新应聘到合适岗位上就职。</h1><h1>在最初的震荡过去之后,用人机制的改革竟然成功了,出现了教师互相竞争,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的大好局面。这使学校领导大受鼓舞,继而在校园内全面铺开竞争体制:对校部机关干部一律就地免职重新聘任,对后勤实行分块竞争承包制。根据工作需要选人,扬长分流,优化组合,通过“优势互补”效应,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产业、机关、后勤等各方面形成了很强的“整体攻防能力”。</h1><h1>“平衡论”与“推动论”的分配政策</h1><h1>中国在分配政策中的“大锅饭”,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根深蒂固,这种习以为常的观念并非在短时期内就能消除,而华东理工大学偏偏在这一十分敏感的地方“切”了一“刀”,而且是那么坚决,丝毫没有半点含糊。</h1><h1>在改革的过程中,分配政策应当是一种激励因素,但常常又事与愿违,致使激励的作用小,而心态失衡的作用大,往往得不偿失。因此,学校领导一直在苦索以寻找对策。</h1><h1>“分解——协调”是系统论方法的基本要素,对大系统进行适当的分解,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必要先行步骤。许多人衡量一项分配政策是否正确往往立论于“公平”,取决于心理能否得到“平衡”,在人数众多的大系统里,从公平论出发,很容易走向平均主义。每人加一级工资是“平等”,看上去很公平,但它的推动作用到底有多少呢?这等于把不同类型的人“捆绑”在一起,其结果必然造成互相牵制,减慢总的发展速度的局面。</h1><h1>无疑,华东理工大学寻找的机制是与“公平论”不同的“推动论”,即在宏观调控前提下实行分收分支。</h1><h1>后勤系统实行承包经营,在保证教学、科研、生活的基本条件下开展有偿服务,按劳付酬;基础教师不要求他们搞创收,必须承担起全面育人的责任,同时参照学校兴旺学科的人均水平,作政策倾斜,由学校保障他们的较高收入;专业教师采取“断粮”政策,鼓励他们去社会上“要粮”,争取尽可能多的科研项目,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获得自己的利益。</h1><h1>……</h1><h1>分收分支的结果必然是不平衡的,自然引起观念碰撞,激起阵阵涟漪,学校领导又挨“骂”了。一些教师首先坐不住了,他们面对后勤一般职工的实际收入迅速提高到甚至超过教授水平而愤愤不平,疾呼“分配不公”,指责学校扩大“脑体倒挂”。</h1><h1>对此,学校领导有自己的表述语言。党委书记蒋凌棫说:“事物从一个平衡状态走向新的更高的平衡必定要经历各种不平衡的中间状态。过去‘大锅饭’的平均是一种平衡,如今为了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均衡发展,调整了分配政策,使学校所鼓励的各类工作都获得相应的报酬,又出现了新的平衡。因此,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到不平衡再上升到平衡,这就推动了工作。”校长陈敏恒认为:“并非是我对工人的偏爱和对教师的苛刻,改革就是从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这种‘转化’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喜怒哀乐之情。工人实施的是承包责任制,按劳取酬,教师实施的是项目提成制度,靠自己的活力,事实上有的教师的收入远远多于工人。不平衡不仅是一种规律,而且本身也就是一种推动,后勤职工在一些教师的‘骂’声中更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骂’推进了工作。同样,教师在心理上要得到平衡,也要靠自己的活力去提高收益。”</h1><h1>也许是不同阶层的人,互相攀比是不恰当的,时间久了,也就风平浪静了。对于同一类型的教师,各种议论纷至沓来,矛盾的焦点是一些专业教师对基础教师的“高收入”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一时间,申诉、辩论、抗议甚至吵闹之声不绝于耳。闹得最凶的时候,有的同志坐不住了,想掺和一点能使局势安定下来的“平衡论”,从“顾全大局”出发,是否动员基础教师自愿减少一点收入。</h1><h1>学校领导没有松口,态度坚决地表示:“一分钱也不能减!”</h1><h1>学校领导认为:“如果我们‘公平’了,固然不会有‘骂’声,但是,也就不会有推动作用,这就是平衡论与推动论的分野。基础教师在挨‘骂’声中也能体会到,这不算高的收入也来之不易。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也许还会出现‘骂’声。从推动论的观点看,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到另一种新的状态的转向,就必然要触及和冲击不合时宜的观念和秩序,要调整利益分配和奖与罚的投向,从而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引发尖锐的矛盾冲突,这是不足为怪的。”</h1><h1>华东理工大学在改革过程中的确制造了许多不平衡。</h1><h1>分配住房,学校主张:“劳作者有其屋,贡献大者善其屋。”</h1><h1>评审职称,学校贯彻:“不论资排辈,看其实绩、水平和能力。”</h1><h1>……</h1><h1>不平衡制造了激励广大教师奋发向上的竞争机制,使学校工作在不断前进,“骂”声不断减少,新的平衡不断建立,原先愤愤不平者也靠自己的业绩获得应有的酬劳。华东理工大学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推向新的平衡这样螺旋式循环的过程中推动了改革的进展。</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抢跑道”与“显后劲”的育人模式<br>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对于高等院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教育的终极产品是人才,产品能否进入市场,关键是质量,大学生的质量高低关键是在人才市场上能否确立明显的优势。在教育改革中,华东理工大学明确提出:衡量大学生的质量最终取决于对社会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竞争能力表现在学生择业时能迅速抢到“跑道”,适应能力表现在学生就业后具有“后劲”。<br>对于“学生畅销”的教育工作目标,教师是决无疑义的。然而,学校提出,要提高学生成才自觉性的育人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达到培养学生自觉成才意识和主动进取的效果,不少教师顿感难度很大。尤其是学校全面修订教育计划,把必修课从原来的平均25周学时削减到每周18学时,而且明确教学质量不能降低。同时又紧缩编制,严格聘任标准,师生比例从原来的1比8提高到1比10,教师对此更是意见纷纷。他们刚刚经历了“聘任制”和“挂牌上课”的冲击,心态渐趋平衡,马上又将面临更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考验。有些教师沿袭了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方式,一下子要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更新等方面作大幅度的变更,于是牢骚满腹:“这课无法教了”,“饭碗将被端掉了”。还有些教师嘲讽说:“这明摆着学校领导想出风头,图改革名声。”一些教师甚至提出一种理论性责难:“学校的教育改革途径是否最佳?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达到同样的结果,或许可以达到更好的结果。”<br>显然,这是涉及到教育思想转变的一种观念碰撞。学校并没有因为一些教师思想观念上产生的错觉而因噎废食,裹足不前,而是进一步强调,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转换,必须从一种新的思维角度重新认识和评价高等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要为学生打下能适应在未来多变社会中终身独立地继续提高水平的基础,教会他们能在未来世界生活的能力。要使学生达到这种变异,教师必须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教育势必使学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落伍,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br>于是,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如火如荼地展开了。<br>“教育改革是时不我待,还是欲速而不达”;“经营教育是否应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培养人才方面求效益、求发展”;“教师是适应了再教,还是在实践中边学、边改、边教”。<br>……<br>这场争论是激烈的,直接涉及到检验教师的素质,迫使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水平。<br>在观念的碰撞中明辨是非,转变思想,教师们终于达成了共识。<br>继而,学校又提出了与之配套的一系列育人要求。<br>“明事理、懂物理”,要求学生既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能力,又要正确认识社会,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学会做人。<br>“扬长补短,合格加特色”,要求学生既要达到党的教育方针所要求的水准,而且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才华,“补短”以达到合格,“杨长”以形成特色。<br>“拓宽知识、更新结构”,要求学生以拓宽知识面,培养成为“两栖型”复合人才,实现人才的市场竞争。<br>“提倡方法论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方法论,以及观察社会与人生本领和“学会做人”的方法论。<br>“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自信心、积累成果的能力、积极向上的情趣、广阔的胸怀和坦荡的宽容精神等。<br>改革调整的对象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且具有不同的能动的方向。即对改革措施的响应,受利益、观念、自身状态等等的影响,是分散的,势必会有一定的振荡。就像跳高一样,提高了竿的高度必然会有一些人跃不过竿,这些人中有的经过努力后跃过了,有的则被淘汰。同样,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迅速抢到“跑道”,在就业后显示“后劲”,这决非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的,而是实打实的、即见分晓的育人目标。毫无疑问,这对教师的压力是大的,学校正是通过这种压力传递,促进教师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和行动。<br>华东理工大学在改革过程中,从更新观念着手,在观念的碰撞中扬利抑弊,建立新的体制,形成运行机制,在体制建立和机制形成过程中,达到观念的真正转变。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各高校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h1> 我很喜欢这个视频,因为这活我干过好几年,知道它的辛苦,但我觉得码字更辛苦,烟蒂熏着了手指,也不一定能理出头绪来。<div>张老师,您觉得我瞎说?</div><div>祝您一路走好,再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