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英才榜】北京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姚燕安

北京滦南商会 在京人才工作站

<p class="ql-block">  姚燕安,教授,博士生导师,197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滦南县司各庄镇。现任北京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p> <p class="ql-block">  姚燕安教授1989年至1993年在燕山大学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至1999年在天津大学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6月进入北京交通大学工作。</p> <p class="ql-block">  姚燕安教授提出“连杆式整体闭链移动系统”原创设计概念,主持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军技术指标的闭链多足无人平台。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7年入选首届国家级人才计划;主持承担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40余项);主持获教育部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三等奖2项;<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3年获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2014</span>年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发表论文200余篇(SCI/EI检索1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48项;成果转化产品50余种。在科普方面,提出“几何机器人”概念与MSEAP教育理念,即将数学(Mathematics)、科学(Science)、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哲学(Philosophy)融于几何机器人的学习、研究以及应用,旨在培养数学家的逻辑思维、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工程师的实践能力、艺术家的美学视野以及哲学家的普世情怀。</p> <p class="ql-block">  姚燕安教授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常务委员、机器人分会委员、空间机构分会委员、机械传动分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分会导航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仿真学会机器人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机构与机器理论联合会(IFToMM)连杆与机械控制执行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产业合作教席(UNESCOChair)研究员,《FrontiersofMechanicalEngineering》期刊编委,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专家,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山东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高精尖艺术中心特聘专家。</p><p class="ql-block"> 姚燕安教授举办并参加多项艺术科技展。包括:参展,“后生命”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8);个展,“恒易——几何机器人艺术科技展”(成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9);参展,裂变-数字艺术的全球化浪潮(贵州省博物馆,贵阳,2022);参展,从青铜器到机器人——历史时空中的数字艺术(湖南省博物馆,长沙,20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