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点高高山——存留在端午文化中的一丝烟火

<p class="ql-block">  端午,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民间有很多要讲究的风俗,比如:门上插柳条、挂艾草,烙花馍、吃粽子,佩戴香囊,绑五色线,还有出嫁的女子要回娘家,出师的徒弟要拜访师傅等等。这个节日和春节、清明、中秋一样,人们即使再忙,也要提上礼物去走亲访友。因此,端午也配得上用“隆重”二字来形容。</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老家,人们把端午称为“五月五”。或许是从小就这样称呼端午的原因吧,我总感觉叫“五月五”比叫“端午”更顺口一些,就如同家人呼唤我们的乳名一样,听习惯了倒让人感觉格外亲切。老家端午的习俗也颇为繁多,既有让人念念不忘的花馍香囊五色线,又有沁人心脾的凉粉甜醅酿皮子,更甚者,花大价钱请来一台戏,咿咿呀呀唱上几天几夜……这些端午该有的东西准备齐全了,“五月五”才算有了过头。然而,如果大家的端午只停留在享受美味佳肴,访友看大戏的层面上,那似乎还有点不太过瘾,甚至有些单调。于是,另外一种风俗也就尤为引人注目:在山顶上燃起一堆柴火来,用烟火气息丰富生活,谓之点高高山。</p><p class="ql-block"> 点高高山,源于古代先民对山神的祭祀活动。上古时期,人们上山狩猎采野果,在荆棘丛林中获取食物,每一次经历都险象环生,每一次平安归来都让人万分庆幸,人们把这一切都归功于山神的保佑。仲夏来临,气温骤升,猎物大量出没丛林,又到了狩猎的绝佳季节。进山狩猎前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祭祀以娱神灵,求得山神保佑,这或许是当时最实惠也是最有意义的仪式了。虽说我们现在早已告别了狩猎文明,但祈求平安健康的愿望和往常一样----老家端午点高高山同样敬意十足,大家都极为虔诚。</p><p class="ql-block"> 当然,但凡我们的传统节日,其来源都会有相应的民间传说来作铺垫和支撑。端午的传说也不少,如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这些传说无非忠义孝廉,正义战胜邪恶之类的题材,都带有浓浓的主观教育情怀。在我们老家,点高高山也有着比较明确的传说:春秋时,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逃亡期间曾割股救主,其忠心令重耳万分感激。后来,介子推携母入山隐居。重耳为报恩前往请其母子出山,怎奈没有得到回应,晋文公情急之下放火烧山,以异于常人的思维逼迫介子推下山。最终,介坚守其志,被活活烧死在大树底下。晋文公后悔至极,遂令天下每年五初五燃火把以追思介公……这种以毒攻毒的纪念方式多少让人有点难以接受,但这并不违背古人对天道规律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人们往往把这个传说与寒食节联系在一起,寒食节禁火,端午节又燃火。这极阴至阳冰火两重天的说法与古人正反相成的观念正好相吻合,一种传说衬托两个节日也算是影响最大化。不管怎么说,端午点高高山这一现象,我们老家就依据介子推的故事这样一代代沿用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十几年前,老家依然保留着端午点高高山的习俗。农忙时节,大人一门心思都在田间地头,点高高山这等事宜便成了孩子们对端午的盼头。只要是大人默许不干涉的事,孩子们都乐于去干。于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先推选出几个能顶事的头儿来,再由当选的头儿分派任务,明确分工,然后各自分头行事。</p><p class="ql-block"> 高高山的准备工作是漫长的。孩子们得提前一两个月往山顶上背运柴火——分散在其他山头沟畔的树林是柴火的主要来源,距离主山顶都很远。所以,除了周末,大家平时都是争分夺秒,下午放学后就赶着趟子背柴火,那场面绝对是村子中四五月份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记得《红楼梦》中曾几次提到过贾府过端午时的情形,前期的打谯、水陆道场等热场活动也得折腾上两三个月时间,这繁杂的工作把府中的下人们累得够呛。虽然我们背运柴火从气势上远远比不上贾府祭祀打谯那样盛大恢弘,但耗时与他们大致相当,或许从内心的敬意上也颇有相似,更何况我们每一个背柴火的小伙子们干活都是你争我抢,和贾府的下人们相比,我们很累但我们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每天一放学,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涌进小树林。大一点的孩子负责砍树枝,小不点儿负责捆绑背运。趁着大孩子们砍树枝的间隙,其他人先拿树枝条给自己编一顶新颖别致的帽子,模仿丛林战士炫耀几圈,再挤到一起整理树枝。绑好柴捆后就开始向山顶进发,你追我赶跑几步,凑到一起歇一会,一路上嬉笑连连。从树林到山顶,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蚂蚁搬家,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庞在落日的余辉中变成了古铜色,汗水浸透了每个人的背心。每天的背运任务完成后,头儿都会根据柴捆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给每个“背运工”奖励两三颗糖果。夜色下,每个人的心都甜甜的……</p><p class="ql-block"> 临近端午,柴火已经堆满山顶,后续的“垒山”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先在地上挖出一个“十”字大坑来,用结实的木料打好底子(把木料交叉架在大坑上边,“十”字四头留空通风),再把柴火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打好的底子上,然后一层层“垒”起来。当最后一捆柴火架上去时,孩子们都抬头仰望,神情中透露出一丝丝惊艳的光芒来。</p><p class="ql-block"> 五月初四这一天,是最为繁忙的一天。一大早,大家来到山顶,把“供神”的窑洞打扫得干干净净,洞内挂满花花绿绿的幡纸,“神龛”周围摆上瓜果点心,再燃起几炷香火来,烟气腾腾的窑洞顿时让人多了几份敬畏。中午时分,头儿们仍然挤在窑洞内,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后面的各项议程。时不时有人走出洞口,在柴火周围警惕地查看几圈,确认无人捣乱后再提高嗓门给大家叮嘱一番,之后又一溜烟钻进洞里。晚饭过后,孩子们都戴上了香囊,绑好了花线,在大人的再三催促下很不情愿地钻进了被窝。</p><p class="ql-block"> 当夜难眠。凌晨急促的鼓点终于响起,大家应声起床,来不及洗漱,点上火把寻声而去。锣鼓阵阵,人影绰绰,“绕庄”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孩子们跳在前面欢呼雀跃,大人们紧随其后谈笑风生,大家顺着蜿蜒山路盘曲而上,直奔高高山顶。</p><p class="ql-block"> 到了。人群中走出几位有威望的长者,他们手持火把,上前点燃柴火。火苗“腾”的一下从留空的“十”字坑内一跃而起,蹿向半空,仿佛通天的火蛇一般,时而螺旋上升,时而左摇右摆,呼呼的气焰中夹杂着柴火噼噼啪啪的燃作声,每一次霹雳中迸溅出无数的烟花,纷纷落下的火星装扮了每一个孩子的梦!人们聚拢在柴火周围,尽情地欢呼吆喝着,还会不时地发出阵阵惊叹。火光映红了大家的脸,也映红了乡下人的半边天!环顾四周,放眼望去,邻村的高高山也相继点亮,忽明忽暗的火苗好像夜空中闪烁的星,也如同古边防上的烽火,在漆黑的旷野中为人们送上一份安宁。</p><p class="ql-block"> 东方露白,嚣张的火焰终于沉寂下来。大家围着“十”字火坑跳来跳去,抖落浑身的烟尘,把所有的晦气“甩”进火坑里,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p> <p class="ql-block">  而今,人们为了生活多半出门在外,孩子们也跟随父母一起进城。往日喧闹的老家逐渐沉默起来,光阴在留守老人蹒跚的脚步中一点点消磨。每逢端午,大大小小的车辆急匆匆地驶进村口,又急匆匆地驶离村口,厚厚的黄土中只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车辙印子……</p><p class="ql-block"> 端午,本来就是一个祭祀日:这一天,爱国诗人屈原跳进汨罗江,伍子胥的尸体被扔进钱塘江,曹娥为救父跳进曹娥江……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经典记忆,在历史的演进中愈发珍贵,我们有责任去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点高高山,本来也是端午的一个习俗:借助介子推的故事,为生活增添一点烟火气息。在时间的推移中,我们无法切断过往的经历,把人生的轨迹,雕刻成一个符号,永远存留在心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