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合肥西北的蜀山湖上,有一座科学岛。岛的中间矗立着一座外形酷似宇宙飞船的大楼——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大楼深处有一个巨大的科学装置,这就是科学家们种下的“人造太阳”。它的中文名叫做“东方超环”,简称EAST,全称叫做“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核聚变”这个词听上去很神秘,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它的影响无处不在。太阳就是一颗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核聚变反应的恒星。它一直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提供着稳定的能量来源。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类就把核聚变的技术运用在了制造氢弹上,,但由于氢弹的能量不可控制,所以只能作为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而存在。从那时候起,科学家们就希望通过建造一个装置实现稳定的核聚变反应,就像太阳一样源源不断地产生能量。这就是“可控核聚变”也被称作“人造太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控核聚变”虽然优点很多,可是要实现却并不容易。太阳发生核聚变主要依靠恒星的引力,约束住了聚变材料,可地球上没有那么大引力。于是科学家们想到了借助磁场约束的方法来控制聚变能量这个装置,就是“托卡马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在今年4月12日,我们的“东方超环”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以“东方超环”项目为依托,中国参与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多科幻作品中,都曾经畅想过人类驾驶着宇宙飞船穿行星际的场景。随着“可控核聚变”技术逐步变为现实,相信有朝一日,我们真的能够像梦想中一样——利用核聚变能源冲破地球引力,飞向浩瀚的星辰大海!</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张玉琳老师</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一至六年级副班主任</p><p class="ql-block">审核:韩丽辅导员</p><p class="ql-block">校对:符少萍副校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