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衔接,成就未来》——三方合力,共促成长!

甜💖蜜蜜-黄资利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播种有时,成长有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开有时,衔接有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方合力,共促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学衔接,成就未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了贯彻落实孝昌县教育局关于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的精神,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减缓衔接坡度,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幼儿入学的适应性教育。2023年6月27日上午聆听杨慧玲专家讲解《花开有时 衔接有度——做好科学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需要经历和适应这个转折的,除了孩子,还有家长。&nbsp;</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未来的小学生活中有什么期待?&nbsp;</p><p class="ql-block">❤ 家长对孩子的入学有什么迷茫和困惑?&nbsp;</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应如何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教育?&nbsp;</p><p class="ql-block">❤ 小学怎样帮助幼儿做好入学适应?&nbsp;</p><p class="ql-block">幼儿园、家庭、小学如何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稳过渡?让我们再次深刻领悟到幼小衔接并不是简简单单知识层面的衔接,需要关注儿童后续可持续发展,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把握好儿童发展特点,深入理解三年学前教育在促进儿童幼小衔接中的发展价值。</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问题,虽早已引起专家,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节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有些最多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或请小学生回园介绍一下小学生活。而儿童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幼小衔接工作往往出视片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将小学部分学习内容提前教给幼儿,致使儿童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到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小学却无动于衷,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也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事实证明,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进行所谓的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方面,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摸底测验的成绩也成为小学教师、幼儿家长衡量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幼儿园则不得不在大班对幼儿进行相应的突击训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述问题需要家长、幼儿园老师、小学教师在共同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共同解决,三方合力携手共促幼升小,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渡过人生的第一过渡期。</p>

衔接

幼小

幼儿园

幼儿

小学

入学

儿童

学习

共促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