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作文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多数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的习作缺乏真实性,缺乏个性。</p><p class="ql-block"> 针对此现象,我们小组成员确定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习作教学评改一体化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和习作积极性,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确定本次课题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习作教学评改一体化的研究》。</p>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员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决定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习作教学评改一体化的研究策略进行更有效的探究。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文学修养与文化品位,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促进校园文学繁荣,积淀、发展校园文化。</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提升作文评改课实效、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提供借鉴。我们小组成员</span>从技术因素、人的因素、技术与人三个方面,探讨了作文评改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率的策略。</p> <p class="ql-block"> 全组老师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研讨新课标,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 实践,学习了《新课程标准》 、 《小学语文教学》等一些书籍和杂志,并作了适量的摘 抄记录和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p> <p class="ql-block"> 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了解师生习作评改的方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减轻老师的劳动负担,并对滨河路小学小学高段习作评改进行了调查。</p> <p class="ql-block"> 此次,县里举行了评优课活动的恰到好处,也为本次课题研究做了有效推进。我们小组成员也为本次习作贡献集体力量,探讨了方法。</p> <p class="ql-block"> 技术再发达,一堂课的技术应用再美妙,也取代不了教师的创意。技术的应用程度取决于学生和课堂需要。用与不用,怎么用,实现学生价值最大化才是体现教师工作意义的根本。技术,只是实现思想的工具。一名教师,基于学情需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才是对技术的尊敬,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希望我们的课堂永远是老师和学生的课堂,以人为本,师生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田老师这节习作指导课呈现了一个很好的写作范例,习作指导要解决如何写生动写具体,一定要从小处着眼,细化描写片段。</p> <p class="ql-block"> 把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从被动写作到喜欢写作,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让他们借助信息技术这股“大风”乘风破浪,扶摇直上。</p> <p class="ql-block"> 这节习作指导课呈现了一个很好个人魅力,团队精神。教学中贯彻从读学写,先放后收的重要理念。</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此次的课题研究,教师立足每次习作训练点,找准习作训练的支点,引导学生进行选词造句、选材构思、谋篇布局等,为学生写作搭建起支撑作用的“脚手架”。让学生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总之,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出以“走进生活”为载体,以“真情体验”为突破口,以“快乐习作”为主渠道的方法,使习作成为小学生的生活需要,成为有趣的快乐体验,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自主表达,自由表达,凸显个性,实现快乐习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