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红细雨的美篇

枫红雅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游 祖 山</b></p> <p class="ql-block"><b>6月23日,我们一行7人来到了祖山旅游。祖山位于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内,开车从秦皇岛到祖山大约需要一个小时。祖山是燕山山脉的一支,风景秀丽,奇峰怪石林立,犹如仙景一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没有上过湖南的张家界,也没有到过安徽的黄山,说祖山是小黄山,我不知道它们差异在哪。但是当一眼看到祖山时,还是让人心动了!它那高大的石山,巍峨耸立,层层叠叠,直插云天,让人连连赞叹。祖国山河的壮美,让我立刻涌起了一股爱国的热情,不由在心里唱起了“我爱你,中国”!如有谁胆敢侵犯我的祖国,我们一定会去保卫她,让母亲的容光永远焕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上祖山,就是看山,看石,看树,还有水!石是祖山的柱,它创造了祖山的奇,涂抹了祖山的彩,形成了祖山的势。山是祖山的型,它高大巍峨,气势恢弘,千姿百态。树则林丰冠蜜,抱壁攀崖,咬定山石不放松。水在那纵横交错的沟壑里,大小顽石也挡不住,它奔腾着,激起了朵朵的浪花。</b></p> <p class="ql-block"><b>当我们的车停在了祖山景区的门口时,两座别具特色的山就立刻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座石山昂首站立,好像是迎接远方游客的使者;一座石山,从高高的山顶倾泻下的飞瀑,就像那飞机场迎接新来的飞机而用水车搭成的彩虹门,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欢喜。</b></p> <p class="ql-block"><b>祖山景区的面积很大,说有80多平方公里。我们早上9点多入园,晚上近5点才离开,一天中除了坐车就是不停地走。走到最高处,海拔是1428米!我们从海拔十几米的地方,走到了这么高的地方,除了一半是坐汽车、坐缆车外,另一半则全靠徒步。这真是一次体力和耐力的考验,也是一次对个人健康的检查。</b></p> <p class="ql-block"><b>这个名字很好吧?“忘忧谷”!说明你有再多的烦恼和忧愁,只要到了这里,一切都会统统忘掉。因为它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它已把你所有的注意力和关切点都集中了这里,你根本就想不起来还有其他的不愉快。我衷心地奉劝心情不好的人,都来祖山看一看,它是一剂开心的良药,它是一付治疗抑郁的妙方。</b></p> <p class="ql-block"><b>王维有一句名言,叫“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这既是一种情况的写照,也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宣示。我们还有一句老话,叫“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确实是如此。山顶上的树,虽没有小溪、河流的灌溉,但是它有云的遮盖,有雨露的滋养。涓涓细流都是山的毛细血管,最后 形成了山的大动脉,就是那溪水,就是那河流。这是一条从山顶流下来小溪,它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甘甜,从来没有中断,从来没有污染。鱼儿在水中漫游,草木在吮吸它的乳汁。</b></p> <p class="ql-block"><b>水不是只从一个山坳里流出来的,它们来自多处,它们或者在山腰或者在山下汇集起来。“五泉映月”,就是五条小溪在往一处淌,同时就有了诗的意境。</b></p> <p class="ql-block"><b>五潭是:新月潭,眉月潭,弦月潭,满月潭,残月潭。每一个名字,都让你和月亮每一个时间的变化联系了在一起,给人以遐想。</b></p><p class="ql-block"><b>毛主席的“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是借月抒情的好诗。</b></p> <p class="ql-block"><b>祖山个个是景,处处有诗!看这一句:“祖山祥云常入梦”,祖山的美,让我们念念不忘,并由于我们的惦记,常常把它带入了梦中。</b></p> <p class="ql-block"><b>看到了祖山,会使你美目养颜,愉悦心情;来到了祖山,能陶冶你的情操,受到文化的洗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著名作家峻青赞:“闻道老岭塞外秀,今见果不负胜名。层林茫茫呈野趣,怪石鳞鳞夺天工。云开九霄现丹阙,雾锁千蟑隐翠峰,劝君休夸五岳游,不登此山是虚生”。</b></p><p class="ql-block"><b>著名诗人臧克家题:“画境诗天”。</b></p><p class="ql-block"><b>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书:“祖山风光好”。</b></p><p class="ql-block"><b>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颂:“祖山老岭,山清水秀,石奇林密,气清云飞”。</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还有……</b></p> <p class="ql-block"><b>千秋万代的寒冻冰劈、风化剥蚀、流水侵袭、地震崩裂等,使祖山形成了鳞次栉比的千米高峰和纵横迂回的沟壑幽谷。鬼斧叫它千姿百态,神功让它百媚众生。</b></p> <p class="ql-block"><b>看,三块石像叠罗汉一样站在了一起!你可能担心那不稳呀,什么时候被风一吹,就会从高处滚落下来。告诉你吧,多虑了,它们很稳,风吹不动,雨打不摇,就这样天长日久,一年又一年向人们展示它的神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无独有偶,我们的家乡也有这样的一处石头,三个石头叠落在一起,上边的那个最大,中间的那个最小,就在公路旁的山上。咋一看,人们很担心,它们是不是随时会掉下来,或者人上去,用手轻轻一推就掉下来了吧?可是它们很结实,你别说十几个人推不动,就是用很长的铁棍撬也撬不动。后来,人们放心了,就天天在它下面行走、开车,而且还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家乡人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三块石”,这是一种最朴实直白的表达。“三块石”,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走过了多少冬夏,送走了多少芳华。</b></p> <p class="ql-block"><b>还有“圣手伏魔”。</b></p> <p class="ql-block"><b>还有“醒狮长啸”。</b></p> <p class="ql-block"><b>这是“五人岭”,它有一个故事。</b></p><p class="ql-block"><b>曾有一伙强人,常在林海出没,终日打家劫舍。有一天,他们聚在一起,谋划抢劫岭下的一个村庄,恰好被一头小牛听见,告诉了庄主,于是庄主备酒以待。席间,强人问庄主,你何以得知此消息?庄主以实相告,强人不信,牵牛而出,小牛便开口说:“我原本是一恶人欺负家人老实,时常接多还少或借物不还。如此,触犯天条被神灵惩罚变成了小牛来还债。”闻此,众强人大惊失色,其中有十八人幡然悔悟,背起小牛到险峰出家。祖山另一景区“背牛顶”因此而得名。但强人中仍有五人执迷不悟,继续行凶作恶。一日来岭上查看地形,准备作案抢劫,天神终于震怒了,命雷公电母将其击成石人,就变成了现在的“五人岭”。&nbsp;</b></p> <p class="ql-block"><b>你知道吗?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发生地是祖山吗?</b></p><p class="ql-block"><b>俞伯牙是战国时期的一位琴师,他弹奏的曲子没有人能听得懂,为此他感到非常悲哀,于是四处游荡,寻找知音。一天,他途经祖山忽见这里美景,顿生弹奏之情,钟子期砍柴归来,耳闻琴韵便驻足聆听,那悠扬的琴声使子期随口道“洋洋忽若流水兮”,伯牙听到终于有人能听懂他弹奏的曲子了非常惊喜,随即又狂奏一曲,子期又道“巍巍忽若高山兮”。伯牙听后为自己终于能寻到知音而激动万分,便与子期结为知音。从此子期每次砍柴伯牙都抚琴相接,弹琴相送。若干年后,子期因病亡故,几年以后伯牙携琴来探望子期,途中遇一老夫,伯牙便问:“老人家可相识子期?”老人没有答言,却落下了两行泪水。伯牙感到奇怪,继续追问才知道老者便是子期的父亲,并得知子期已经去世,伯牙悲痛万分,并求老者带他到子期墓前跪拜,最后弹奏了一曲。子期已故,伯牙失去知音,他知道世上再没有人能听懂他的弹奏了,便告别老者又回到他经常为子期弹奏的地方,摔琴于崖下,以谢子期。这就是伯牙摔琴谢子期的故事,琴弦变成六棵松,琴韵化为这谷间飞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愿我们大家都能寻到自己的知音!</b></p> <p class="ql-block"><b>祖山的雄伟壮丽是难以形容的,但是用手机拍下的照片,又失去了它原有的风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搞了几段录像,它或许能弥补这个不足。</b></p> <p class="ql-block"><b>祖山虽然是石山,但是它并不荒凉,而是郁郁葱葱。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到生命力的顽强,只要有那么一点缝隙,有那么一点土壤,就有一颗生命在成长,甚至是疯长!所以祖山的美,不光是悬崖峭壁、奇峰怪石,还有那红花绿叶、鱼游虫鸣。</b></p> <p class="ql-block"><b>这是我们这次旅游到的最后地方,它说明祖山面貌已经全部展示给了我们!“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不到险峰怎见无限风光”,我们的付出使我们获得了最好的回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