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增加我校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对我市公共文化知识的了解,2023年6月26日我校团支部书记肖艳开老师、黄东岩老师、高丹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我市公共文化场馆。在参观学习活动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在参观中学习、领悟我市文化的魅力,树立学生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公共文化参观活动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希望、是一种可以丰富学生视野的课外活动。</p> <p class="ql-block">活动(一):参观平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平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于2007年开始建设,占地面积6040平方米,由综合楼和游泳馆两部分组成。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4840平方米,共四层(含负一层),三楼综合场馆承担各类体育项目的训练和大型文体活动、体育赛事以及毽球、篮球、羽毛球、排球的群众健身活动;一楼、二楼分别设有各种专业教室以及办公室,负一层为健身中心,为青少年体能训练、乒乓球训练提供场地服务。游泳馆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为全年开放型游泳馆。中心共有特色功能教室多个。</p> <p class="ql-block">1.景观小品</p><p class="ql-block">映入眼帘的是活动中心的景观小品,文字标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小品不仅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色彩鲜艳单纯,还对空间起点缀作用。小品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使我们的学生在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又加强了对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p> <p class="ql-block">2.二十四节气走廊</p><p class="ql-block">进入活动中心一种传统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文化长廊分布了二十四节气的介绍,二十四节气是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的总称,在二十四节气里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候(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参观完二十四节气文化长廊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加深刻,更加热爱。</p> <p class="ql-block">3.科技馆</p><p class="ql-block">科技馆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展品种类繁多。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一般会设置具有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的展品或者辅助性展示设备。进而激发参观者的科学兴趣和启迪科学观念。比如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品有机械旋律、气泡成像、动态变形墙、锥体上滚、与门捷列夫对话等。天津科学技术馆展品有:宇宙剧场、天象厅、地震模拟、幻象和电、磁、光、机械能转换轮等。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4.图书室</p><p class="ql-block">图书室藏书总量余册汗牛充栋。各类图书比较齐全,按要求目录采购图书,全部图书为正式出版出版物。藏书质量好,书刊种类齐全,重点突出,有较高的科学及实用价值,适合师生阅读。环顾四周,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和警句映入眼帘,再加上全开架资源共享的分流服务;应用电脑便捷地流通图书和随意查询资料;为师生创造了一种舒创造了一种舒畅的、自由的、宽松的择书、阅览环境。活动中心的图书室功能较全、设施好、布局个性化,成为了中心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学生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5.茶艺室</p><p class="ql-block">茶艺实训室建成于2012年,拥有茶桌、茶台、茶具、博古架、专用热水壶等设备和用具。本实训室是学生学习中国茶文化及茶艺服务技巧的重要场所。通过茶艺理论传授和技能实训的开展,学生可在实训室学习鉴别茶叶类别,学会使用各种茶道用品,熟悉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掌握茶艺技巧,熟练开展茶艺服务,并有助于学生理解茶文化的基础理论知识,全方位提升审美情趣。实训室还能满足茶艺师资格培训的需求。茶道的背后潜隐着微妙的哲学,学生参观后不仅懂得了茶艺,还参悟了茶道的哲学。</p> <p class="ql-block">6.美术室</p><p class="ql-block">在美术绘画中,因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活动分年级、分周次进行。活动中心本着以我创新,我快乐,我精彩为原则,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人性化的学习空间,在墙壁上设立了新作品栏目,将每次优秀的作品张贴出来,使学生更加有成就感对美术课程也更加有兴趣。现在所呈现的这些美术作品,如素描、儿童画、水墨画、书法等,都出自学生之手。我校学生也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小试牛刀,发现自己的美术天赋,促进学生能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让学生们在这间小小的美术室里,快乐的描画,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能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p> <p class="ql-block">7.网络培训</p><p class="ql-block">中心网络培训在专业理论和技能方面,我校学生参观学习了“园区网互联”、“网络服务管理”、“静态网页设计”、“园区部署”、“企业顶岗实习”“AI人工智能”课程。在专业知识的海洋中,学生们努力吸取每一滴养份,勤奋的享受着这知识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活动(二):参观平泉市新时代文明实</p> <p class="ql-block">1.室内墙展</p><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平泉市被确定为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2019年10月,平泉市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平泉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河北省和承德市部署要求,围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总要求,从完善组织架构,优化资源配置,丰富实践内容、打造实践品牌等方面入手,凝聚合力,担当作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20个、实践站253个,实现了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组织全覆盖。同学们在参观文明实践中心的同时明确了文明实践的目标,方向。还积极参观了健身活动室、理论宣讲室、市民教育室、宣传文化室、科普宣传室,同学们大开眼界,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2.观看宣传片</p><p class="ql-block">文明始于心,践于行。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平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率先发展、全域推进,生动鲜活的文明实践成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平泉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取景平泉标建,如水泉、就日馆、政务服务中心、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场景)理论宣讲入脑入心: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带头宣讲,“泽州大讲堂”“小板凳课堂”“蒲公英宣讲团”遍布城乡,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信仰信念、凝聚奋进力量。志愿服务用情用力:全市注册志愿者56000多人,文明行为劝导、心理咨询疏导、农业技术指导、疫情防控服务,帮老扶幼、捐资助学、扶危济困、宣教义诊,用爱心传递希望,用真情点亮未来,“志愿红”成为最美的风景。(播放领导干部到企业调研、政府工作站、政务中心为办事、民心实事、志愿服务等视频或照片)文体惠民走深走实: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助推乡村振兴,依托融媒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阵地,整合平泉博物馆、山庄皇家酒文化博物馆、蘑菇博物馆、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资源,为文明实践提供了广阔舞台。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社区、村等组织优势,围绕“我们的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探索开展了爱心联盟超市、爱心环卫驿站、诗词小镇、诗词校园、村史馆、旗袍队、村民国旗班、农民合唱团、广场舞比赛、太极拳表演、全民歌咏大赛、书画摄影展览、优秀电影展播、彩色周末演出、新年送春联等实践活动,为群众送上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通过“学习强国”平台、“两微一端”等媒介,引导广大群众线上线下参与各类文化活动500多场次,实现了平台信息联通、公共服务共享。(播放博物馆参观、南五十家子农民合唱团、广场文化活动、全民歌咏比赛、写春联等等)文明平泉,有你有我。平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科学思想入了脑、先进文化进了村、文明乡风入了户、实用技能到了手,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承德”作出了平泉贡献!学生们观看了宣传片从内心深处得到了深深地震撼,与此同时也在小小内心中树立了文明实践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投身到我市文化建设,文化实践中来。</p> <p class="ql-block">活动(三):参观平泉市文化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1.序厅部分</p><p class="ql-block">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的这面墙,是由模块组成的一面造型墙,通过灯光打在上面的折射与反光,凸显出的平泉的城市天际线,视觉核心区展示平泉通衢三省的重要区位。平泉是契丹文化的发源地,所以平泉被称为契丹祖源。因此,将展馆的核心主题定位为“契丹祖源,圣地平泉”。同学们初步了解我市“平泉”命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2.城市概况</p><p class="ql-block">位于正前方,是平泉市域壁挂模型,展示了市域总体范围及19个乡镇行政区划及重要交通路网。在同学们左手边这面图文写真墙,从历史,自然,资源等方面对我们平泉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我们平泉历史悠久,是红山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契丹文化的发源地。平泉市处冀北燕山丘陵区,全境皆山,蜿蜒起伏的层层山峦之间是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沟谷盆地,平泉市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形、纬度等因素影响,四季分明,全市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8万人。同学们纷纷的寻找自己的所在的乡镇,热闹至极。</p> <p class="ql-block">3.历史部分</p><p class="ql-block">进入到这个古色古香的展区,展示的是平泉的历史人文。眼前这副徐徐展开的历史卷轴上,展示的是平泉至今有可考历史以来的建制沿革。左侧的影片,以时间为节点,从最早的旧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以时间为节点,从最早的旧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将平泉的发展演变一一展示出来,在同学们面前的是会州城复原模型,是我们的八沟古镇场景复原街,漫步在这条古香古韵的老街,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古代平泉人的日常生活。盛世八沟展项,通过影片结合场景复原微缩景观的手法,全景复原盛世八沟面貌,展示了春夏秋冬四季,阴晴雨雪四象,同时聚焦“古城一天”早午晚三时的生活场景,再现我们平泉古城清末时期的建筑、商品贸易、民居生活,展示一副动态的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车水马龙的盛世八沟繁华盛景图,令同学们有一种“穿越之感”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的期。</p> <p class="ql-block">4.城市建设</p><p class="ql-block">同学们来到的二楼主要展示的是平泉的建设成就和总体规划。这张图是到2030年的城市愿景展望,对743.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平泉镇、卧龙镇、南五十家子镇、小寺沟镇、杨树岭镇和道虎沟乡,职能分工与空间发展进行规划,同时对到2030年的人均GDP城镇化率等经济指标进行测算。同学们对我市的乡镇、文化、经济更加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5.交通规划</p><p class="ql-block">同学们走的这个走廊是交通规划部分,脚下是仿制的一个铁路轨道模型,这个铁路的模型不仅寓意着平泉铁路事业的发展,也象征的平泉整个交通事业犹如高速列车一般,飞速发展。在墙上,展示的是平泉在内通外联的总体发展目标以及铁路,公路和航空几个方面的未来发展规划。在右边壁挂模型是交通规划图,两侧的部分展示的是平泉的市内道路,桥梁发展规划以及市内交通的空间结构规划,这里屏幕上播放的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平泉现在在交通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交通事业的发展规划。同学们对家乡的交通深入了解,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6.总规沙盘</p><p class="ql-block">总规沙盘模型,运用四位一体数字沙盘的展示方式,向同学们展示平泉的发展规划蓝图,这个巨大的沙盘模型,是根据平泉中心城区和南城区规划按1:800的比例真实还原的,让同学们可以总览平泉的全貌,近距离感受平泉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7.未来影院</p><p class="ql-block">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平泉的城市风景墙,展示了平泉各处的美丽风光。在风景墙对面就是未来影院,在未来影院里,将以3D影片的形式带同学们领略平泉的古今和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p> <p class="ql-block">公共文化场馆参观让同学们受益浅,“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丰富了课外活动的同时,还了解了我市的优秀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