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序</p><p class="ql-block"> 癸卯年五月,夏至连端阳,十余战友重返军营故地,忆军旅芳华,表战友深情,是为序。</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8日--22日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军营故地--西安北郊岗家寨和眉县齐镇。</p><p class="ql-block"> 驻足营房旧址,战友们深情回忆青春岁月,滴滴哒哒的军旅生活从记忆深处涌上来……摩尔斯、绿军装,懵懂少年,这里是我们从军的起点,更是梦想开始的地方。高耸的水塔,挺拔的松柏,青砖的教室,还有操场、饭堂……记忆的小溪潺潺流淌,那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泪水虽模糊了我们的眼睛,可这种释然,它将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西安北郊岗家寨,到秦岭太白山脚下的齐镇,这里留下了军旅生涯的岁月足迹,记录了芳华时代的人生故事。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我们倍感亲切,魂牵梦萦。</p><p class="ql-block"> 岁月更迭寻常在,山河永叙战友情。聚会是短暂的,思念是长久的。相聚时热情拥抱,举杯祝福,分别时洒泪相送,依依不舍……</p><p class="ql-block"> 军营是青春最美好的记忆。重走军营路,重温军旅情,带着无尽的感怀,千里迢迢回到故地,追忆军营的青春年华和美好时光。 </p><p class="ql-block"> 我们自豪,我们曾是总参763部队的一员。我们骄傲,我们曾是一名中国军人!</p><p class="ql-block"> 最后,借用战友一首小诗感怀留念。 </p><p class="ql-block">古都重温战友情,</p><p class="ql-block">结游故地梦归程。</p><p class="ql-block">换盏推杯均尽兴,</p><p class="ql-block">再展英姿谊永恒。</p><p class="ql-block"> 执笔:王以栋 崔波</p><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27日</p> 本次“情系军营故地游”从左至右由张玉春、王以栋、崔波、孙京生四位战友策划、筹备、实施,圆满完成。 73届刘进保报到 76届毛荣、周庆芝报到 同学相见分外激动 原六处战友合影 喜相逢,老战友合影 这是著名书法家马正达先生专门为本次活动题写的折扇。 <p class="ql-block">这是战友黄秋凤从四川特意带来水果。为使聚会顺利完成不少战友不仅给于热情关注,更有战友以实际行动支持。王以栋为每人买了一把由书法名家亲笔题字的折扇;张玉春、张树彪、辛军志等战友自费组织了特色聚餐等等,谢谢大家的热情赞助。</p> 崔波就聚会有关情况说明 王以栋致辞,热烈欢迎各位战友光临,预祝本次聚会圆满完成。 欢迎晚宴 本次参加活动的五朵金花 <p class="ql-block">西安</p><p class="ql-block"> 西安是陕西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简称“镐”,别名长安,西安市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西安是国家明确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亦是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区。</p><p class="ql-block">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国古都学会认定的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帝都历史最长的古都。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西安旅游景点众多,主要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雁塔景区;陕西历史博物馆;华清池景区;古城墙;碑林博物馆;华山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情系军营故地游”活动是以西安为集散地,以眉县齐镇故地重游为重点,顺便游览西安市一些名胜古迹,以了却战友们怀古、叙旧的心愿。我们时间有限只能在市内选几个景点转转,篇幅有限,景点照片点到为止,个人景点照随机选用,见谅。</p> 山下山上,这里是我们度过生命中战斗青春岁月的地方。 山下 红五星作证,这就是我们战斗过的军营。斉镇,我们回来啦,虽然没有人欢迎,我们是专程来寻觅青春的脚印,还有对人生的梦。 在特殊年代创建的军营,现在虽然杂草丛生,但每一处都留有特殊的记忆,都有独特的故事在发生,每一处留影都记录下无悔的青春。 <p class="ql-block">小车不倒只管拉,拉着"媳妇回娘家"!</p> <p class="ql-block">山上</p> 山洞——是在那山、散、隐的特殊年代留下的证明。 以栋告诉笔者,1978年,就在这个地方参加第四期侦训班时,巧遇同批执友小队长朱强,昔日快乐相处旧境重现脑际,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相拥而泣。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啦,梦中的齐镇,期待着下一次重逢。</p> <p class="ql-block"> 我们即将离开这里,短短半天时间了却了久已的心愿,再见了,这曾经哺育我们健康成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西安钟楼</p><p class="ql-block">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古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西安市标志性的地标建筑物,明朝初建于今广济街口,后整体迁移至今址,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钟楼。</p><p class="ql-block">钟楼起源于唐初皇宫钟楼和迎祥观钟楼。公元708年始建景龙观,后改为迎祥观,建钟楼;明朝又在迎祥观里再建钟楼遗留至今。</p><p class="ql-block">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钟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西安钟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西安鼓楼</p><p class="ql-block"> 西安鼓楼,位于西安市市中心,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有着600多年历史,是中国所存的同类建筑中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鼓楼。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在陕西巡抚龚懋贤主持下,命咸宁、长安二县县令将其迁建于现址。清乾隆五年(1740年),又经巡抚张楷重修,仍按明初年的原结构修建,唯将原室内悬挂的唐代“景云钟”移出室外,以使报时之声远扬。楼上还奉祀文昌帝君。</p><p class="ql-block">馆藏珍品文物展展出了馆藏50余件珍品。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清代瓷器为主,主要有绣墩、青花缠枝莲纹贯耳瓶、青花山水人物纹瓶等;第二部分是国画大师齐白石亲赠我所的十二幅书画作品;第三部分是凤凰牡丹雕漆果盒、古琴、雕填博古插屏等杂件。</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整张牛皮蒙成直径1.8米的世界第一大鼓。</p> <p class="ql-block">西安城墙 </p><p class="ql-block"> 西安城墙也称明城墙,位于西安市区内,面积大约为11.5平方公里,于1374年到1378年修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景点由明太祖洪武命西安府长兴侯耿炳文等修建,后由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对城墙宽窄进行了统一,当时拥有东长乐门、南永宁门、西安定门、北安远门。</p><p class="ql-block">该城墙经明清两代的修葺使西安城墙周长13.72384公里,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顶面内沿筑有0.88米的女墙,外沿筑有1.76米高的垛墙,有垛口5984个,各垛墙中间均有方孔用于瞭望和射击。</p> <p class="ql-block">从城墙上看钟楼</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角楼</p> 城墙和护城河之间现在开辟成环城公园,四面公园各有特色。 通过南门城门洞穿越南大街看西安钟楼。 <p class="ql-block">书院门</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人通常所说的“书院门”,指的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步行街,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p><p class="ql-block">书院门位于南门内东侧,东至安居巷接三学街。明万历二十年间(1592),学者冯从吾,今长安县人,因与阉党斗争失利,辞官归里,在宝庆寺讲学。后辟新址,在街北侧建立关中书院,学生常至千人,为著名学府。后为阉党所迫,书院毁冯从吾在此坐两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规模修建。现为西安师范学校,遗址保存完好。此街因在书院门前而得名。于佑任曾住32号。西口有唐宝庆寺华塔。1991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风格建为文化旅游街</p> 战友张树彪请大家品尝西安的特色美食。 <p class="ql-block">大雁塔</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p><p class="ql-block">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北广场辟为水景观赏区,每天定时演出几次,一般每次最长10分钟。</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南广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慈恩寺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大唐不夜城</p><p class="ql-block">大唐不夜城位于西安曲江新区举世闻名的大雁塔脚下,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480米,总占地面积967亩,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天堂。</p><p class="ql-block">每逢节假日,这里日日夜夜都是人潮涌动充满欢声笑语的海洋,特别是夜晚整条街道都被大小不一,形式繁多,造型精美的各色大小花灯连同两旁建筑都被点亮,火树银花,灯光璀璨,流光溢彩,吸引着中外游人,扶老携幼,赏花灯,品美食,看演出,猜谜语,大家都在想象着的盛唐元宵夜,亲身体会着享受着盛世中国年的西安,很多老西安都感叹,西安过年从来都没有今年这么热闹,感慨幸逢盛世。</p> <p class="ql-block">远处就是著名的大雁塔南广场</p> <p class="ql-block">西安 碑林</p><p class="ql-block">西安碑林位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西安碑林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品日益增多,现收藏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p><p class="ql-block">西安碑林是中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1961年,西安碑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大明宫</p><p class="ql-block">大明宫位于唐京师长安北侧的龙首原,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p><p class="ql-block">该景观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内庭有太液池,各种殿、亭、观等30余所。</p><p class="ql-block">大明宫不仅奠定了中国的宫殿建筑制度,而且对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宫殿建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p> 此为丹凤门夜景 <p class="ql-block">丹风门</p><p class="ql-block">丹凤门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大明宫的正南门,唐朝的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北侧,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城门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北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遥相呼应,构成大明宫的中轴线,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也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及举行宴会等外朝大典的重要政治场所。</p><p class="ql-block"> 丹凤门为五门道,是中国古代都城城门建制的最高规格,也被称为“五门”,“凤门”等。丹凤门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隋唐城门考古之最,建筑体量比天安门还要大,被誉为“盛唐第一门”,有专家甚至认为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天下第一门”。</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丹凤门遗址所在的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太液池 贵妃出浴雕塑 <p class="ql-block">西安大唐西市</p><p class="ql-block">大唐西市是全国唯一在原址上重建的项目,同时也是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的三级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在西安市政府“皇城复兴计划”的推动下,形成的.</p><p class="ql-block">大唐西市以盛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商旅文化产业项目,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的项目,是唯一可以用丝绸之路起点命名的项目。该项目先后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典范单位”,是陕西省和西安市“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其文物保护、文化展示、商旅开发为一体的综合运作模式,是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范例,也是西安的城市新名片和陕西旅游的新亮点。</p> 长安大排档,这里不仅可以一饱口福,同时还可一饱眼福。 <p class="ql-block">看啥呢,弄来这么多毛笔,是要开笔会吗?</p> 这玩意儿能吃吗,长这么大还没听说这毛笔是用来吃的。 <p class="ql-block">据说还要沾点墨汁才好吃?</p> 我也吃个毛笔头试试,到底是啥味道。 <p class="ql-block">这荔枝个头不小,能吃吗?</p> 胡姬敬酒,来者不善,要加倍小心,我看见李太白都醉卧台上啦。 <p class="ql-block">歌舞助兴</p> 这妮子跳的不错。 <p class="ql-block">楼观台</p><p class="ql-block">楼观台,又称“说经台”,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十五公里的终南山北麓,道文化的发祥地,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和“仙都”之称。</p><p class="ql-block">楼观台的名胜古迹很多,现存上善池、百竹林、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仰天池、栖真亭、化女泉、古塔、老子墓及宗圣宫、会灵观、玉真观、玉华观等遗址。</p> 老子塑像 <p class="ql-block">宗圣宫</p> <p class="ql-block">周至水街</p> <p class="ql-block">周至水街</p><p class="ql-block"> 周至县水街,它被称为中国第一水街——周至沙河湿地公园,位于周至县城南2公里,环山路马召转盘北约6公里,是在原沙河基础上改造的水景街景;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类主题公园,也是国内首家立体水景、互动式滨河生态主题公园。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周至县水街内的建筑风格是以仿古为特色,聚关中淳朴、粗犷等特点,白天水上竹船是水街的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夜晚的水街</p> <p class="ql-block">这是白天的水街</p> <p class="ql-block">岗家寨寻踪。除了在新大楼工作的战友,记忆中的岗家寨已经荡然无存。只有不少离退休的老首长老战友住在身后的大楼里,可惜没有时间拜见,只能预祝他们健康长寿过好每一个今天。</p> <p class="ql-block"><br></p> 送别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相聚时难,别也难,望着战友远去的背影,心中想着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默默祝福战友一路顺利,阖家平安,只要健康在,盼!再会续前缘。 耄耋之年受邀参加战友聚会,这是我的荣幸,也是难得的机缘,更是珍贵的纪念,在与会战友们帮助下本集美篇即将完成,谢谢战友们。 <h1>跋</h1> 总字763与57313部队是长征时期军委二局的正宗血脉。1953年,原军委二、五局合并组建技术侦查部,部队番号随军事部署调整不断变化。<br><br>上世纪60年代末,因国际形势严峻,国内大中城市重要军事机关疏散到“二线”。763部队就是那个时候来到秦岭太白山脚下的眉县齐镇。<br><br>山上指挥机关依山修建,包括,司令部,政治处,技保处,警卫连,食堂、礼堂、医务室,战备防空等。山下为苹果圆农场,三局六处、79届,80届,81届等即通过地方高考上学解放军信息大学的学员也在此学习,还有78年局第四期无线电技术侦测培训班,被称为最后一期黄埔,还有后来的干部文化补习,教导队培训等均在这里。<br><br>本次行程是情系三局战友群委会领导小组四人决定的,利用学生放假之前间隙的6月18号至22号,定位小范围探路,一来了却心愿,二来也为其他意向者提供借鉴。<br><br>参加故地游行程17人,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四川、河南、河北、陕西、广东等地。看到军营故地--岗家寨和齐镇,哭乎,乐乎,一切泪中。<br><br>本篇图片是多位战友不同角度抓拍,82高龄甄老编辑制作的,桢桢可爱动人。真实无瑕,图文并茂,值得收藏留念。<br>向杨莉 张树彪 王致富 常香娥 周乐碧 刘运路 赖英等同志致谢!<br><br> 王以栋<br> 孙京生<br>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