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作者:徐玲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徐玲玲:专职书画家,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四川省中山文化艺术研究会副秘書长,原成都浣花书画院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照片提供:张秀珑(徐玲玲之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首先要与朋友们见面的这位老人,鹤发童颜而潇洒乐观外带几分时尚!他就是我的父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昨日宅家,我陪他整理“陈年老窖”。无形中引起了老人家滔滔不绝回顾他“老窖”中有趣的不少事情。从小就喜欢听父亲讲故事,很有意思的是现在居然还是听得那么津津有味,甚至还与小时候一样,老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是才”从头说起吧!年仅17岁尚在成都川大附中上学的父亲,1951年假期回家,因组织家乡青年扭秧歌,被当时的仁寿县借田区区长苏世沛发现留下参加了工作。热血青年,当时叫“参加革命”。(苏世沛是建国前中共借田地下党負责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加了革命”!父亲热血沸腾,追求进步,很快被区团委看中吸收加入了当时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即如今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先后被派到借田区的老君、大林、借田乡担任教导主任、校长职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年轻的父亲就四口之家了!人民教师的母亲抱着弟弟,父亲站在她的身后扶着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秀”(我)、“小珑”(弟弟)好响亮的名字!是来自成都多才多艺活泼开朗的张秀珑老师和借田区首批入团入党的徐成村主任夫妇的一对宝!当年的借田区谁个不知?哪个不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张照片年龄段以前的我尚不知道啥,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就有个深刻的印象,那些年父亲的工作单位明明是在为纪念中共借田地下党烈士丁地平创办的”地平小学”任教导主任、借田区中心小学校长。可为什么父亲总是不在我们身边?父亲偶尔回来一次总是那么亲热,但很短的时间却不又见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 这次清理“老窖”,父亲的绘声绘色摆谈中自己才豁然开朗:建国初的红色政权面临及其复杂的”对敌斗争”,父亲长时期被抽调参加当时的政治运动,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审干肃反等,一直到后来的整风反右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是有一种感觉,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积极向上,生龙活虎,忘我工作,能力强,效果佳,群众关系好。他还在自己团龄阶段的时候时就入党了!话到这里引出了他的一段笑话,大家都知道,那个年代的共青团员每月都必须自觉向组织交纳团费,这是一个团员组织观念的起码表现,共产党员就更不用说了!他入党后第一次交党费,交完之后接着就去交团费,收团费的老同志笑起来了!说你已经加入最高组织,交党费就不用再交团费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忘不了啊!在我更大一点的时候父亲经常给我們姐妹上“政治课” ,讲革命斗争故事。教育我们人生必须实现自己的“三大目标”:入“少先队”、“共青团”、“共产党”。并说我们党的干部是在熔炉中炼出来的,分三代,二万五千里長征的为第一代;解放战争的为第二代;说他自己仅仅是个“解放牌”,算第三代。嫌自己没经过“白刀子进紅刀子出”的考验,因此必须向老前辈学习。要求我们处世“不能只埋头拉車,不抬头看路…”。父亲23岁就被调到区公所担任全区文卫口党支部书記,管理全区教育卫生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流逝, 1958年父亲从借田区委調中共仁寿县委。自此,我小小的全家跟随他到了县委机关大院。(到目前为止,大院儿的发小闺蜜们聚在一起时都还在念叨:真怀念睁眼就能看到镰刀斧头”中国共産党党徽”那些年代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慨长达23年的时间吧!父亲在县委宣传部先后担任过党教干士、理论教员和有书记、县长、县委各部部长组成的“县委中心学习组”理论辅导员职位。父亲说他在第一次给当时的县委“核心領导班子”辅导马列主义基础课《共产党宣言》的时候还有点拘谨,他的老书记杨汝岱見状立马叫到:“成村儿:(仁寿人在呼叫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名时爱带儿化音)你在刘家沟党校上理論大课不是讲得手舞足蹈,谈吐自如的吗?今天给我们讲课仍然要放开,学习会上你是老师我们是学生…”,父说说自己好像一下就放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从事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需要,父亲非常有幸每年都会去省委、市委党校学习,平时他非常重视自己埋头读书和阅览中央和上级下发的各种重要文件,下乡蹲点调查研究充实自己,他在县委党校培训区乡干部或在县委礼堂给城区机关干部讲理论课一直是很受欢迎的,人们总是叫他“老师、教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的时候一件事在我心里留下特别深的印象,父亲经常熬夜书写材料,晚上下班后他办公室的灯往往还亮着的,有时候他干脆回寝室写,説是只有夜深才不会有干扰。那年代没有空调,冬天冷就弄一个小钵钵当火盆,一次他的棉鞋底着火了都还不知道。小小年纪的我不晓得原因問妈妈才知道,原来父亲和县委机关里的另外几位叔叔,平时还担负着县委对上汇报对下发文的重要任务。当年谁都知道他們几位是仁寿县委大院有声望的“笔杆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張泛了黄的老照片承载着那些年代中共仁寿县委机关的悠久历史。看!这就是当年以王篪音叔叔为部长的中共仁寿县委宣传部全体成员照,它是那个年代县委机关工作作风的“历史见证”,百万人口大县首脑机关的宣传部,不到十个人,就靠他们的执着和艰辛,肩负着当时全县的15个区,100多个公社,1100多个大队,9000多个生产队与100多万人口大县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排右起:罗明清(秘书)、李学渊(副部长)、王篪音(部长)、吴跃卿(文秘干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排左起:石仲伦(理论教员)、曹上元(学校工作干事)、徐成村(党教、理论教员)、刘质文(宣教干事)、谌光前(理论教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着这张老照片我的心特别难受,他(她)们11人中,如今尚健在的就只有我可爱的父亲和远在内江市那位患老年痴呆的吴跃卿阿姨了。時光飞逝,岁月无情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张照片我的父亲是不是正当”风华正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的国家经受近20年的极左灾难,拨乱反正,文化工作和全国各个领域一样迎来了春天!仁寿县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管文化领域的政府智能部门“文化局”。父亲被派首任文化局长。我曾听父亲的挚友仁寿县原老常务副县长黄伯轩叔叔説,文化局长的人选很难,胜任者首先要有文化而且更要懂文化,说县委常委研究了很久,认为我父亲是最佳的人选,可他到政府后县委又少了一位得力干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千里马遇到了百乐!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生性格活泼开朗的父亲算是如鱼得水春风得意,撸起袖子干,团结一班人,把全县的文化工作搞得个热火朝天。那些年代的广大农民是“白天在田头 晚上伴枕头”,看一次坝坝电影都很难,更不用说“满足农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化局建立后,全县农村电影隊普及,乡村文化站雨后春笋,抢救保护历史遗迹的智能部門诞生,众多历史文物获得抢救和保护,高家乡牛角寨唐大稀罕儒、释、道绝本石刻整整八个版面上了《中國美术全集》,非物质文化遺产川剧繁花似锦,乡村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城区群众文化娱乐热闹非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我们县川剧团的一出剧照。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振兴川剧的指示》下达,父亲及时深入剧团,与演职员工交朋友共度“戏台生活”,同演员一起睡舞台,搬道具,深受爱戴。针对仁寿川剧团“生、净、丑”的强項,创作出了新编历史剧《鞭督邮》 ,被四川省文化厅选中上省公演,喜讯被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仁寿老书记知道了,欣然亲临观看轰动全省,节目获奖,剧团被评为四川省文化先进单位,上级拨款为剧团新修宿舍,演职員工士气大振,给仁寿文化兿术单位留下了历史罕见的一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编历史剧《鞭督邮》中的刘、关、张扮演者,汪熙超(刘备)、熊作虎(关羽)、张飞(王正业)、李运福(督邮)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间,全体演员受到川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和有关领导接见。(前排右三是巴金的侄子、时任中共四川省宣传部副部长李致,其右是我的父亲,再右是父亲的好搭档仁寿文化局副局长但和舟叔叔,前排左起第四位是时任四川省文化厅厅长杜天文,居中第八位是川剧老一辈著名表演艺术家阳友鹤(小侗凤),他的左侧是时任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电影《达吉和他的父亲》父亲扮演者著名老一辈表演艺术家朱丹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6年,父亲正当在自己称心如意的岗位上干得十分起劲的时候,突俸中共乐山市委之命,调任乐大佛乌尤文物保护管理局局长,一生忠于党勤于政的好父亲他的领导和同事们一直认为真正称得上是一位干一行爱一行的好干部,在蜚声中外的国宝重地整整24年,算是他的“精华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宝重地、风景名胜、翰墨宝库融为一体的得天独厚条件,恰巧又迎上改革开放的最佳时期,国门打开,放眼世界,派出去、请进来,凌云山周年四季宾朋满座,一时间变成了中共四川省委政府省、乐山市委市政府对内对外迎来送往的重要窗口,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国家机关领导、外国首脑要员、国内外名流名家争相赴乐。极不寻常重要接待重担给父亲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在他24年守山伴佛的岁月中故事很多很多,下面这些珍贵的照片,记录着他在大佛乌尤文物保护管理局主持工作时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丹崖峭壁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刹钟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唐塔屹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峰回路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绿影一堆漂不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南安之冠汉墓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弥勒之大我极小也!”,“蜚声中外唯我独尊!”,“凌云山的工作千抓万抓不抓大佛是瞎抓,早忙晚忙忘掉大佛是胡忙”。工作接手后深感凌云山的工作涉及面广,千头万绪,可他始终把住那块宝地的“功能定位”不变,保护大佛,发掘文物,运用资源,宣传乐山 ,增加收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认为自己在凌云山虽然干事不少,比如花大力加强了文管局自身建设,解决了凌云山历史遗留問题,理顺景区与相邻的关系,净化景区管理等….!但他觉得自己最称心的还是对世界遗产乐山大佛的保护和对大佛文化内涵的发掘研究和宣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乐山出现”大佛老爷要下河洗澡”的传説而经国家批准的“千年第一诊”。这是父亲登上凌云立即紧抓不放历经四年,中外瞩目,项目级别最高 ,科技含量最全,作业队伍最强,诊断序列最细,历史空前的文物保护工程。国家命名《乐山大佛前期调查研究工程》于1988年国务院批准立项,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科研项目,由父亲全权主持。照片反映着工人们正在为大佛老爷搭建脚手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家文物局、国家科委、国家建设部、铁道部成都科研院、四川省文化厅、乐山市文化局、大佛文管局七单位选派的文物保护专家、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集体照,第二排左一是我父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右一)与专家和科研人员们在大佛老爷的脚上现场办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乐山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家领导出席开工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全国著名石窟保护专家黄克忠现场坐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川省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石窟防化专家马家郁(左)常年座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前者)是大佛文管局文保建设科长、工程前沿部队队长曾志亮常年不离工地,照片反映的是他正在现场培训队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沿部队整装待发。前排左一就是父親称心而得力的干将,前沿部队队长曾志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佛保护工程一经启动即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 1991年4月21日時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到乐山来了!一行有当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在四川省省长张浩若、中共乐山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佘国华的陪同下,大家在乐山港上船往弥勒大像方向缓缓而行,一路上总书记心旷神怡谈笑风生,瞬间,“女神号”在大佛面前停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举世瞩目重要工程责任人的父亲,当天自然成为一刻停不下来的“主角”,向总书记汇报告工程情况。总书记仔细听着父亲的讲解并问这问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一会总书记转身进入船舱,博学多才的他微笑面对父亲“你给我们讲讲古嘉州的人文历史好吗?”父亲应声而答,首先从苏东坡“载酒时作凌云游”诗句和故事开始,总书记诙谐潇洒话语不断。接着,清人张船山《嘉定舟中》诗句把他深深地吸引住了,立即叫父亲慢慢讲,并要来纸筆,要父亲背一句,讲一句,他记一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全诗句记完之后,总书记激动得站了起来,手指乌尤山:“绿影一堆漂不去!潺潺流水一年四季总是把乌尤山这一堆绿影漂不去哦!古人把你們乐山写绝了!写绝了!”转身面对市委书记郭金龙:“乐山文人荟萃,天华物宝,乐山大佛不仅是你们乐山人的骄傲,而是我们全中国人的骄傲,一定要把她保护好!利用资源,发展経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照片左起:父亲、时任乐山市委书记郭金龙、江总书记,时任乐山市长佘国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书记同父亲合影留念,给父亲留下了历史性的美好一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书记视察大佛保护工程后还去了乐山郊外看下湿田改造。之后回到嘉州宾馆,按计划安排,父亲请总书记观赏了文管局馆藏精品“张大千、徐悲鸿墨迹”和精选出土文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即将午餐,父亲乘机大胆向总书记要求:“总书記:您日理万机,机会难得,饭后可否给我们乐山留下墨宝 ,提词好吗!”,意想不到平易近人的总书记开口应允,“好哇!我们現在就写!”,笔墨铺开,一拥而上,大家都围在总书记周围!总书记激情满怀,手握羊毫問父亲:“你要我给你写个啥?”早有准备的父亲立即回应:“大佛奇覌”,总书记不语,父親又説”凌云胜境”,总书记仍然不出声,父亲以为总书还没想好准备再说 ,谁知总书记抬头面对大家:“乐山自古以来文人荟萃,题词,我们这些人没有资格啊!今天我还是签个名吧!”话音刚完,潇洒落筆“江泽民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一日于乐山大佛寺”。顿时一阵掌声,伟人谦逊之举令人感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左一)、郭金龙(右一:时任乐山市市委书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8年中央軍委副主席刘华清視视察乐山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华清(中者) 其左是他的夫人 ,其右是邓小平的堂妹邓先芙,右一是驻乐部队陈师长,左一是父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説刘华清是一位十分谦逊和严谨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张照片里面有着非常感人的故事, 1989年中共思想理论元首,中国工农紅军时期起就一直担任毛主席秘书的胡乔木视察乐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一天父亲得知消息后就激动不已 ,因为这位老人在父亲心目中的份量太重了!故而早就藏経楼等候,乔木老人还没下车父亲就迎了上去,进楠楼刚入座,父亲开口就说:“尊敬的乔木老前辈,欢迎您的到来!今天的我真是太高兴了!因为我是读“中共教科书”您的大作《中国共产党三十年》成长的!我五十年代起就在宣传部工作,不知读了您多少文献和讲话…”,正在这时,老人打断了父亲的谈话:“今天我们不说那些,我要听你给我讲你这里的情况…”,父亲立马转过话题,谁知刚开口,老人风趣说到:“我们不要坐而论道,边看边说好吗!”。于是父亲陪着胡老途经凌云寺出天王殿,当弥勒大像出現在胡老眼前老人就目不转睛看大佛全貌和周围环境,不停问话,“功德无量哦!”,转身被几通古石碑吸引住了,他弯着腰,戴上老花镜,细看碑文,还是“功德无量啊!”,到了东坡楼,清人何绍基耐人寻味的楹联又把他吸引住了,细声念读“江上此台高問坡颖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蜀中游迹遍信嘉峨特秀扁舟载酒我重来”。片刻老人问父亲“你讲来听听,是什么意思?”热爱和熟悉本质工作的父亲应声而答,侃侃而谈出自己对那幅对联的理解,“江上此台高指的是东坡楼的位置,问坡颍而还是说试问自从苏轼父子年代过后 ,千载读书人几个意思是千百年来真正有学问的人有几啊?蜀中游迹遍是说四川到处我都去了,信嘉峨特秀,只有嘉州和峨嵋好,扁舟载酒我重来,驾驭着小船赏着美酒我又来了…”,老人听完后不断点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胡老看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无愧为中共文献“祖师爷”,他对古碑、古字画丁点儿也不放过,当天看了很多,最后叫父亲把文管局的通讯地址给了他,回京不久,老人的大作《乐山大佛之歌》邮到了凌云山,文物库房里又多了一件珍藏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人离开大佛后父親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么大的官,那么高的寿,当天身边仅仅只有老伴和秘书陪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戎马一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国防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張爱萍80年代就视察过凌云山,据说当时因見到文管局的文物库房设备简陋,回京后即以国防部名义赠送了一套完整的文物保险柜给凌云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0年老将军又一次到了大佛景区,细心听取父亲汇报景区目前的变化和管理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将軍对凌云山的变化十分满意,当天特别去看了当年他赠送给文管局的文物库房设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大佛头、涪翁碑廊到了碑林,越看越高兴,突然他轉身指了指站在他左側的原文管所老所長黄高彬,又转身面对父親:“现在你接他的班,原来这里是文管所,現在是文管局,牌子更大了!任务更重了!你年富力强,听说你很懂行,很好嘛!记住,向老所长多请教,凌云山姓文,这里不许乱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0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右)视察“大佛维修工程”后与父亲(左)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藏经楼廖汉生委員长给文管局留墨,在场者从他起挨次是徐世群(时任中共四川省委秘书长),杨家全(时任中共乐山市委书记)和我父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表谢意,父亲代表文管局向廖汉生委员长赠送了嘉州画院的国画,还有历史上有名的古嘉州文房四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张照片拍于1991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来乐山视察“大佛维修工程”我父亲同他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之后,委员长田纪云(左二)在杨汝岱(右一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郭金龙(后中,中共乐山市委书记)佘国华(后右,乐山市市长)林蓉(后左中共乐山市委秘书长)的陪同下,逆水而上在“观佛楼”看巨型睡佛。父亲正在与他讲述巨型睡佛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委员长仔细听着父亲绘声绘色地给他叙述乐山惊现4000余米长的巨型睡佛的来弄去脉,听完后定了定神,挺风趣面地对父亲说到:”你这个护佛人是怎么回事!真是身在佛(福)中不知佛(福)啊!”,在场者开怀大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的康世恩瞻仰大佛,父亲给他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当年周总理在一次国际元首會议休息闲聊時,某国元首一再夸他們“巴米扬”大佛53米高,号称世界第一大佛。”大家听完后,我們周总理微笑答话:“我們中国四川的嘉州有一尊乐山大佛,她坐着71米,要是站起来不知有多高。”众国元首听完当即瞠目结舌,都向我们周总理竖起了大拇指,引得康世恩仰天大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杨汝岱,是父亲十分崇敬的老书记,每到乐山必登凌云。这是父亲受《樂山日报》之托,在壁楼津为其题词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右)陪老书记(中)在藏经楼交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为嘉州畫院画家余龙、袁林在成都“四川省美术馆”举办双人画展 ,杨汝岱亲临开幕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面所说,国门打开,放眼世界,当年国外友人也常来乐山。这张照片是前苏联国家二号元首——“尤.马斯柳可夫”(中)在参覌乐山大佛听父亲介绍大佛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临别时“尤.马斯柳可夫”給文管局赠送礼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尤.马斯柳可夫”与父亲握手告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父接待朝鲜政府代表团留影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泰国代表团参观大佛后,其武官向文管局签字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泰国商会会长陈明如离别时与文管局互赠礼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篇至此,自己不得不为父亲的敬业精神而感动。他依托国宝重地得天独厚的条件 ,充分利用资源,广交朋友,宣传乐山 ,扩大影响,借助力量建设景区。主持大佛保护工程成绩卓越,曾荣获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进步奖”。1995年退休后的他退而不休到2009年与凌云山难舍难分,引进海外资金在乐山组建了独一无二的中外合作文化企业“乐山大佛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继续引资除添凑古迹维修保护的经费外,还在乐山港新建了“观佛楼”,丹霞峰出现了乐山大佛文化内涵延伸景覌“佛国天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系热得与父亲称兄道弟的爱国台湾同胞温送珍夫妇三次赴乐三次捐款。(居中者温送珍,其右是他的夫人温黄细喜,其左是父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印度尼西亚金光财团董事长黄志源捐赠18万美金维修大佛。父亲伴他游江,他高声赞叹“嘉州美如画,你我是画中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为黄志源举行别开生面的捐赠仪式,并送給了他的珍贵礼品。(右二父亲、右三时任乐山市市长佘国华、右三副市长王莉雯、左二黄志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最后,我以父亲他老人家的感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难舍嘉州凌云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转眼变作白发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岁月远去无怨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情怀满腹载九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來结束他老人家滔滔不绝的往事回味! 谨以《父亲》献给我的每一位挚爱的亲朋好友,谢谢您們的阅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癸卯年盛夏于成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