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月底从河南旅游回来,刚好赶上六月上旬的全国高考和六月下旬的中考。迎和这两个压倒一切的环境和任务——高考的分量自不必说,中考在我们家就是头等的大事——外孙女就是本届中考生。索性先把参观新郑考院博物馆的影像整理出来做个美篇,联系当代环境下的高考、中考,感悟一下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p> <p class="ql-block">新郑考院博物馆位于新郑市新建路南大街考院巷,<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存大门、东厢房、西厢房、大堂、南考舍、北考舍、西花厅7幢主体建筑,</span>展示着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科举考试的相关内容。</p><p class="ql-block">新郑考院始建于清代晚期,是举行县级科举考试的场所。2016年,新郑市对其古建筑进行了全面维修;2019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陈列布展,建成了现在的考院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以叙事化、情境化的展示,穿越历史,让参观者了解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科举考试原貌,感知古代知识分子寒窗苦读、鏖战科场、中举入仕济天下的艰辛历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科举是中国及部分东亚国家在古代设科考试,选拔知识分子任官职的制度。科举创立于隋代大业元年(605年),历经唐、五代、宋、元、明、清,至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1905年9月2日)停废,在中国历史上延续达1300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我国古代的科举取士制度对读书人从童试考起,再升级到面对生员(秀才)的乡试、会试、殿试,取得入仕为官的资格。当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体现了儒家学派对人教育的根本思想,也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与思想境界。</p> <p class="ql-block">初试童试 晋身秀才</p><p class="ql-block">明清读书人报考者需先参加童试。童试既是官学的入学考试,也是科举的预备考试——就是下图说的“鹏程初步”吧。童试创立于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p> <p class="ql-block">县试</p><p class="ql-block">读书人报考之后,首先参加知县主持的县试。县试的试卷由本县署礼房备办,为红格纸,共十几页。答题要用正楷书写。考生信息都写在答题纸封面上,包括府州县名、考试类别、坐次位置、年龄身材、保证人等。下图为清代茶陵州文童谭柱桢的县试试卷及封面。仅凭文童这一页考卷上工工整整、绢绢隽秀的蝇头小楷,便可对初试童生的治学面貌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府试</p><p class="ql-block">县试合格者有资格参加府试,由知府主考,考试内容与县试基本相同。由于府试的录取名额较少,难度最大,故有“府关”之名。下图为一位考生府试试卷。</p> <p class="ql-block">院试</p><p class="ql-block">院试是童试中最关键的一次考试,由各省分管文教事务的提学官(学政)亲临各府州主持。府试的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院试。院试的录取者称“生员”。下图为清代大兴县童生周赐祐参加院试的试卷及草稿。仅凭卷面的篇幅以及与草稿主题思想的呼应,便可管窥院试关口的规范严格。</p> <p class="ql-block">秀才</p><p class="ql-block">在院试中被录取的生员俗称“秀才”。秀才是终身资格,有免除徭役、官府不可用刑、遇公事可凛见知县、入官学学习等权利。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也是百姓与官府的沟通代言人,尊称“相公”。</p><p class="ql-block">当然作了秀才也不是轻轻松松,一劳永逸。有道是秀才好作岁考难。明清两代每年都对生员(秀才)进行考试,根据优劣作出赏罚。因为岁考关系到生活补贴和社会地位,所以有“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的俗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图为清嘉庆13年颁发的“秀士流芳”匾和休宁县童生王选院试录取捷报。</span></p> <p class="ql-block">再战乡试 秀才中举</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乡试不同于前列童试中的县试、府试、院试的考试层级,是读书人在取得生员(秀才)之后的考试层级。乡试在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生员。因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沿用宋代每三年开科一次的旧制,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秀才)经岁考合格者均可应试,考试合格者称为“举人”,其中考取第一名者称“解元”。中试之举人在明清时期即已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p> <p class="ql-block">乡试的考场称“贡院”,最早始于唐代,宋代以后数量增加。明清时期贡院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建筑格局,大多数位于城东或城南。贡院外部为牌坊、围墙和望楼,内部以考舍为主体建筑,另有主考官和阅卷官工作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乡试的考官分为主考官和同考官。正副主考官由皇帝钦点的京官充任,同考官则由考点所在省份的地方官出任。</p> <p class="ql-block">为保证考试过程公正,考生进入贡院时必须搜检。从博物馆展板上列出的三场考试入场退场日期和时辰上推测,也应该是全国规定的统一考试时间罢。</p> <p class="ql-block">乡试的考试内容</p><p class="ql-block">明清乡试前两场考题多出自《四书》《五经》,第三场为时务策(治国政论文)五道题。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起,会试考试也按此内容进行。光绪二十七年(1903年)改革考试内容,增加新学考试,废除八股文。上图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江南乡试题目。</p> <p class="ql-block">录取放榜 喜传捷报</p><p class="ql-block">主考官确定录取名单后填写榜单,随即在顺天府尹衙门、各省布政使司衙门或巡府衙门前张贴。报子手持捷报,一路高呼某某人高中某某科多少名;中举家接待报子,并列出所有亲朋名单,由报子前往报喜;道贺者蜂拥而至。</p><p class="ql-block">上图为光绪已亥恩科江南乡试捷报</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光绪丁酉恩科浙江乡试捷报</p> <p class="ql-block">清代癸巳恩科“钦赐举人”牌(下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鹿鸣宴</p><p class="ql-block">是指明清乡试放榜次日,考官、新科举人和中举已满60年的老人至顺天府衙门,各省巡府衙门赴宴的宴会。新科举人谒见考官,然后依次入座开宴,齐唱《诗经小雅》首篇鹿鸣诗。从初酌、再酌到五酌,边唱边饮,连饮五杯——那时候喝的是酿制酒,不是蒸馏酒,度数不高的,不然都得喝醉了!</p> <p class="ql-block">鏖战会试 搏取贡生</p><p class="ql-block">会试因各省举人集中在京城考试而得名;又因由礼部主持,故称“礼部试”“礼闱”。会试在春天,又称“春试”或“春闱”。会试录取者称贡士,考取第一名称贡元、会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会试的考官</p><p class="ql-block">明清会试的主考官由朝廷任命京官担任;清代会试正副主考官称总裁,初由内阁大臣担任;同考官主要由翰林院官员充任。</p> <p class="ql-block">公车盘费</p><p class="ql-block">自清初起,举人赴京参加会试,享受官方驿马。车上插有“奉旨会试”黄色小旗,由各省布政使发给盘费。西北边陲的新疆考生赴西安参加乡试享受公车,体现朝廷对边疆考生的特别关照。雍正时期,还给落第举人发盘费银,以资助返程。上图为清代考生赴京会试公车盘费发放标准示意图(地图截图,均标注有银两、购米和驿马)。</p> <p class="ql-block">决战殿试 天子门生</p><p class="ql-block">殿试是科举最高一级的考试,因在朝廷宫殿内举行,故称“殿试”或“廷试”。因皇帝亲自主考,又称御试、亲试。制度化的殿试始于北宋;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起殿试没有淘汰,只对考生进行次序排名,为后世沿用。殿试录取者称“进士”,也称“天子门生”。考中进士后,古代读书人漫长的读书应试生涯也就结束了。上图为皇帝主持殿试的群雕</p> <p class="ql-block">金榜题名:</p><p class="ql-block">明清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通称为进士。钦定名次后要举行传胪大典,张挂榜单,供民众参观。因殿试榜单为黄色,称为“金榜”,考中进士者称“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大三元:</p><p class="ql-block">凡一人中乡试解元、全国会试会元、朝廷殿试状元者合称大三元,为古代读书人的最高成就。在浩如烟海的古代科举历史中,大三元及第的仅有14人。</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连中三元的王曾,山东青州人,北宋名相、诗人。八岁而孤,由叔父抚养,自幼勤奋好学。去世后謚号“文正”,葬于新郑临济乡(今薛店镇文正村)。</p> <p class="ql-block">进士恩荣</p><p class="ql-block">唐代新科进士会在曲江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称为“曲江会”。宋代赐“闻喜宴”、“琼林宴”。元代始有“恩荣”之名,赐宴于翰林院。明清在礼部赐宴,称“恩荣宴”。</p> <p class="ql-block">同门录</p><p class="ql-block">就是乡试会试中录取者建立的通讯录,也称同年录,用现在话说就是建个群吧。清代同门录有两种编排方式:一是某科乡试会试同门录,以名次为序;二是某科同门齿录,以录取者年龄长幼为序。下图为清光绪壬午科湖南乡试同门录。</p> <p class="ql-block">闱墨朱卷</p><p class="ql-block">明清乡试后,官方和民间均会刊刻闱墨。一种是主考官将新进举人的优秀答卷编辑刊印,以朱色印刷,又称“朱卷”;一种是民间刻印,新进举人刊印自己的考试文章,并加上主考官、同考官的批语。下图为清代云南中考举人窦鉴的乡试朱卷。</p> <p class="ql-block">作为新郑本地的博物馆,展板列举了几位新郑籍的科举名人。</p><p class="ql-block">上图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出生于新郑。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p><p class="ql-block">下图白行简,字知退,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弟弟。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等职。</p> <p class="ql-block">上图白季庚,是白居易、白行简之父,随家族迁居新郑。唐天宝末年参加科举,明经出身。历任大理少卿、徐州别驾等职。</p><p class="ql-block">下图高捷,字渐卿,号存庵,河南新郑人。明嘉靖十三年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兖州知府、山西按察副使等职。</p> <p class="ql-block">上图高拱,字肃卿,新郑人。17岁以“礼经”魁于乡里,后考中进士,明朝中期内阁首辅,著有《高文襄公集》。</p><p class="ql-block">下图高尚贤,新郑人,高拱之父。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及第。历任工部主事、礼部主事、山东按察司检事等职。</p> <p class="ql-block">上图毕士安,字仁叟,山西大同人,北宋初年宰相。曾在新郑寻名师求学,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进士及第。</p><p class="ql-block">下图毕仲衍,字夷仲,河南商丘人,毕士安曾孙。在新郑求学,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及第。经欧阳修等推荐任司农主簿等职,曾出使契丹。</p> <p class="ql-block">上图毕仲游,河南新郑人,也是毕士安曾孙。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任主簿、知县、集贤校理等职。</p><p class="ql-block">下图刘槃,字克昌,河南新郑人。明正统二十年(1447年)中举,天顺元年(1457年)中进士。历任宿州知州、宁国府知府等职。</p> <p class="ql-block">发领落卷</p><p class="ql-block">乡试会试放榜之后,允许落第考生凭卷票领回自己的朱卷。如果考生认为考官阅卷不公,可以申诉。这样不仅能安抚落第考生,也能对同考官进行监督。</p> <p class="ql-block">落第</p><p class="ql-block">科举是竞争异常激烈的选拔性考试,能成为秀才、举人、进士的毕竟是极少数人,而名落孙山是大多数古代读书人的结果。但行行出状元,不少落第者将自己的精力转到其他方面,同样为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介绍几位落第名人,他们分别是:</p><p class="ql-block">蒲松龄:济南府淄川人,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倾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p><p class="ql-block">吴敬梓:安徽滁州人,出身仕宦名门,因随父亲到各处作官而有机会接触大量官场内幕,后因落榜对科举制度产生怀疑,进而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花了二十年时间创作了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其中一篇《范进中举》将念死书巧中举的书生写成了精神病。</p><p class="ql-block">盛宣怀: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清末官员,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自22岁童子試后屡试不第,三次落第之后放弃科举之路。</p> <p class="ql-block">贾岛,河北道幽州人,唐代诗人,字阆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参加科举,累举不中,留下著名落第诗《下第》:“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乡”。</p><p class="ql-block">唐寅,苏州府吴县人,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参加府试、乡试均为第一名,在会试中因卷入科场舞弊案,被夺去考生资格,永远与科举无缘。</p><p class="ql-block">李时珍,湖北蕲春人,14岁考中秀才,之后9年三次落榜。于是他弃官从医,走遍大江南北,参考800多种医书,历经29年编成《本草纲目》。</p> <p class="ql-block">文韬武略 治国安邦</p><p class="ql-block">武举又称武科,是中国古代专为选拔武职人才而设置的科举科目。武举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女皇武则天第一次把武科放在与进士、明经两科同等的地位。北宋仁宗天圣7年(1029年)重开武举;元代不设武举;明英宗天顺8年(1464年)恢复武举考试;清代沿袭明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武举制度;光绪27年(1901年)宣布废除武举。武举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窗下十年 求学备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前文介绍的都是学子功名成就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span>语有云:“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兼济天下,需得十余年时间闭门苦读,经历蒙学教育、系统经书教育、科举备考等诸多过程。只有刻苦钻研的优秀学子,才能在科举之路上通过层层考验,实现理想抱负。</p> <p class="ql-block">家学</p><p class="ql-block">家学是古代儿童蒙学前接受的启蒙教育,包括识字及家风家训的学习与养成。孔融让梨的故事真实反映了良好的家学对儿童启蒙教育的影响。随着科举制度的盛行,读书成为晋升越阶的主要途径,家学逐渐在普通大众中受到重视。</p> <p class="ql-block">私塾</p><p class="ql-block">是我国古代一种设立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蒙学教育机构。入学年龄视学生心智发育而定,大致为8—15岁。《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明清两代常见的识字用书,与《论语》《孟子》《孝经》等共同组成蒙学教材。</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清末《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中国古代的学校</p><p class="ql-block">分为国学、乡学、太学和书院。这里的国学和乡学,是指不同的办学主体开办的学校;太学是国家级的教育机构极其所办的大学;至于书院,应该是现在的“985”和“211”了吧。</p> <p class="ql-block">嵩阳书院</p><p class="ql-block">因坐落于中岳嵩山之阳而得名,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年)赐名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策源地和传播中心,历史上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名圣贤在此讲学。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这里完成的。这次河南旅游,我们专程去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p><p class="ql-block">我们夫妇在2011年去过。是北宋开宝9年(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元、明、清代在此相沿办学。其“岳麓书院”匾额为宋真宗于宋祥符8年所赐,张栻、朱熹、王阳明等思想家曾来院讲学。书院于清光绪29年(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p> <p class="ql-block">应天府书院</p><p class="ql-block">前身为睢阳书院、应天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北宋</span>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随之改称并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span style="font-size: 18px;">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span>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府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升格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我们夫妇2021年去商丘旅游到过那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书院</p><p class="ql-block">唐贞元年间,江州刺史李渤隐居九江庐山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南唐朝廷在此设庐山国学,也就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宋代理学家朱熹重建书院,并亲自在此讲学。这里我们还没去过。(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科举在世界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科举作为选官制度典范,不仅吸引了大批外国学子前来应试,而且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朝鲜、越南和琉球纷纷效仿。十九世纪起,科举制度还受到欧洲有识之士高度关注,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也借鉴科举,建立了各自的文官考试制度。</p> <p class="ql-block">日本的科举</p><p class="ql-block">在公元7—8世纪效仿唐制开科取士,科举有秀才、明经、进士和明法四科。考试方法、评卷标准与唐代科举基本相同。至江户时代之后,日本再未实行科举制度。</p><p class="ql-block">上图为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时代遣唐留学生。因“慕中国之风”长留大唐,参加科举高中进士,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朝鲜(左)和越南(右)的科举及中试者</p> <p class="ql-block">崔致远,字孤云,朝鲜半岛新罗人。12岁西渡入唐,17岁进士及第,28岁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p> <p class="ql-block">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1300年之久,其历史作用和社会价值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能够定义的。但是仅据科举的殿试一个层面统计,此间就有十万余名进士从中华大地上脱颖而出。他们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抱负,为中华文化留下了璀璨篇章,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榜样。</p><p class="ql-block">今天,科举考场的鼓声不再敲响,但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选拔机制依旧传承。当代的高考制度、公务员录用制度、各级干部竞争上岗的办法,都是科举制度的合理价值在我国的庚续。广大学子为中华掘起而读书,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精神将持续传承。</p> <p class="ql-block">本篇摄影/文字编辑 于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