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市民与社会》 现场直播

筛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6月16日上午,陈至釆访者发来短信,邀请我参加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当天下午1:30举行新书出版《平凉路2767弄上海十九棉百年工房口述史》发布会,同时也是她2023届毕业典礼,事不凑巧有事不能参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左(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力奋教授,6月18日,新建了一个《上广2767弄专题》群聊。告知本人,邀请参加6月21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专栏节目,由秦畅老师主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乘10号线地铁从虹桥站1号囗出来,左右张望,在右前方有一座高楼巍然耸立在蓝天白云间,天线直立苍穹。我断定哪就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大厦,兴奋不已向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张照片,是“都市、田野调查与记录”最后一堂课。十九棉工房平凉路2767弄,二级旧里以下动迁将全部结束。从大弄堂的1弄向10弄拍摄,背景是早期搬迁的十九棉部分动迁户,在十九棉厂房原址建筑的阶梯式高楼,我就是原拆原回的住户之一。学生们手拿门牌号,预示着百年老宅不复存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本人不是专业新闻工作者,对现场直播对话重来没有经历过。秦畅老师毕竟是中国新闻名专栏,《市民与社会》首席主持人;曾是金话简获得者,生怕出差错,秦老师名气很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2013年经常收听她主持的节目。频率990一档节目与频率93.4同属一档类,一定的时间节点会自动切换调频节目,常听秦老师主持的节目及“海波热线”。现在半导体仍锁定在频率93.4收听节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热点话题,展开对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实真象,客观分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社会焦点,雄辨证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媒体力量,发挥能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复旦大学2023届新闻新院毕业陈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都市、田野调查与记录”课题分为四个组,陈至摸彩抽签到与我衔接联系,采访人陈至,口述人周筛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次我口述后,她梳理后电子文件上传我,不厌其烦的校对,口述史不同于写作,保留对话时的原生态,那怕是口头语或是方言都得留着。对于这种形式我是第一次知道,每次釆访,事先约好时间、地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她工作热情,精神饱满,喜爱新闻,零零后的她们,对上海二级旧里以下的居住环境,实地看到的所有现象,也许是难以想象的,但确实是鲜活存在着。她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确实感动了我,手绘画一次次,一张张修正更改,尽量做到精准,大小面积,尺寸比例;不得不使我认真思考,还原当时我家中旧家具的款式和颜色,以及家具摆放的位置。这就是新闻战线做记者所必备的基本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下是采访人陈至 感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2021年秋季学期,选修了张力奋老师开设的“都市、田野调查与记录”课程,机缘巧合下走进了十九棉社区这一片即将消亡的百年田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是一个喜欢徒步旅行的人,每来一个新地方定居,我习惯把周围方圆三五公里的地界抽空走个清清楚楚。以复旦大学在上海邯郸路的校区为中点,我清楚地知道附近都有哪几个社区,有哪几家味道深刻的美食小店,某个不起眼的街角路口甚至还有一座未曾拆迁的小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定海路街道离我所生活的复旦大学校园不远,早在两年前我做跨文化传播深程项目的时候就曾来过。当时的主题叫“闻字上海”我在上海街道徒步采风的时候,沿途收集了许多文字招牌、横幅,以及带字的涂鸦。在这个再度回到定海街道从事新课题田野调查时,我不由自主地留意到了十九棉社区沿途宣传标语——“机遇就在眼前,错过再等何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发展的列车开到这了,再等何年买票上车呢?100年前,工业化席卷了上海,棉纺厂在杨浦滨江拔地而起,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了安家落户的机遇。随着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棉纺厂的工人借成熟的居民社区,享受到了第一批现代化的生活。产业迭代,城市转型,昔日工业区如今到了该为其他城市功能让步的时候,城中的棉纺厂面临拆迁,百年社区的发展也将告一段落。历史不断演进,不同时代的机遇更迭不休,宏观大环境的变迁投射到微观个体身上,又是一个个家族迁徒绵延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接触上海文化的外来者,得益于这堂宝贵的课堂,我深入接触了曾经的棉纺厂工人群体,并有缘结识了其中一位历代定居于十九棉工房社区的老居民周筛罩先生,听他说起十九棉从前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后四个月的时间里,我一共采访周叔(即周筛罩先生)5次,录音十余小时,原始文本十万字有余,听亲历者娓娓道来前后四代人,历经100年和棉纺厂有关的生活。初见周叔,年逾古稀的老人精神矍铄,穿着笔挺,身上有退役军人做英气和独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优雅气质,谈起早年居住在十九棉社区的岁月,周叔难掩对过往的怀念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将长久铭记,在每一个约定好的周末下午,十九棉居委会的老办公室里,枣红添木头家具上细微的尘埃在阳光下浮动,我随着周叔的讲述,漫溯到这片田野的过往,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见证前辈对人生过去的60年的追忆,从个人的视角中,瞥见工人社区和时代转变的痕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何其有幸,我能够亲身参与了这场调查,并在这个过程中记录下一个平凡人前半生身的故事,这是我在张力奋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第一次长篇口述史作品。在一手的记录里,我得以穿透冰冷的文献,倾听到活生生的历史细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最终的完稿,周叔贡献非常,前后帮忙校订修补数十次,我致以最诚挚的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谨以此文,献给周叔一家和存续百年的国营上海十九棉纺织厂社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12月22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从弄堂文化,在原生态教育背景下走出来的居民,八竿子打着的我,走进国家传媒宣传机构,党的重要喉舌部门,尽力配合做好《市民与社会》这档节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与秦老师素味平生,当在电台大厦大厅里,见秦老师与张力奋教授握时;随后我与秦老师握手致意!我说:“久闻大名,很早就听说其名,您好!”接着她问起我收听频率93.4节目情况,简短地回答了一些问题。她的热情待人接物,一瞬间消除了拘谨;仿佛熟人似的拉近距离,给我一种随和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力奋教授在照片墙上,各时期上广人物中,找到了他在复旦大学硕士导师邹凡扬,特意拍照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邹凡扬是张力奋教授在复旦大学的硕士导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邹凡扬、上广新闻部资深编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台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海电视台台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海广电局局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左(一)范嘉春是张力奋教授,40年前的复旦大学学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上广台博物馆照片墙前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左(一)魏之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4届,是张力奋教授的学生,“都市、田野调查与记录”采访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左(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范嘉春,是张老师40前复旦大学的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左(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平凉路2767弄上海十九棉百年工房口述史》主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右(二)平凉路2767弄居民周筛罩右(一)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专栏首席主持人秦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左(一)秦畅主持人与右(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魏之然高兴的交谈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进入二楼展示厅,张教授在厨窗前,寻找他需要的资料,找到后,他很是高兴,拍照留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秦老师的团体尽地主之谊,带我们三人在上广台食堂用餐,迎客热忱,待人之道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先张喆编辑加入了我个人微信,然后,电话联系了我,告知秦老师直播对话的范畴,直播对话的内容是我耳熟能详的场景,忐忑的心情一下子轻松起来。张喆编辑热情友好,表示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左(一)平凉路2767弄路居民周筛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左(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左(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生魏之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右(一)上广电《市民与社会》节目编辑崔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右(二)上广电《市民与社会》节目首席主持人秦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事新闻媒体工作者,时间观念极强,工作态度严谨。分秒不差,现场直播准时准点播报,现场的工作状态,我是亲眼目睹现场直播整个过程。秦老师对话的语速把握得恰到好处,节奏的变化张驰有度,互动情节到位,姿态的协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与对话者的兴趣,活跃气氛,使人感到一种轻松,像似和你聊家常一般,又好像是在讲故事一样叙说着……将你融入到最佳境地,积极的调动起你与秦老师的积极对活。这就是金话简获得者的特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主持人读起我的名字,感觉很拗口,说是名字世界唯一。我解释道:叫习惯了也不觉得什么,名字是外婆为我起名,这里有寓意,人生立世处世,长大遇到人和事,要筛选,遇到困难要自己罩住,困难自己去解决,顾名思意取筛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魏之然谈起“都市、田野调查与记录”课题时,她一看当时就蒙了,三者之间好像是不搭界的,然而随着深入访谈,慢慢的呈现出她的实际实值。百年老宅动迁,居民实际生活中包藏许多有历史意义值得探索的东西。蜗居环境、人文情怀、配套实施、魏同学与秦老师的对话,张教授是满意的,面容始终是笑嘻嘻的。故人们常说:老师教出的学生,多少带有老师的烙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主持人问魏之然到平凉路2767弄采访时,是一种什么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魏之然回忆说:刚开始与居民接触,说的话确实听不懂,问老师再翻译。眼花缭乱,没有方向感,接触次数多了,现在百分之七、八十能听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她说:我是从外地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平时很少外出走动。有一次去平凉路2767弄访谈所见所闻印象很深,早晨四、五点到达十九棉工房。甚本没有居民,只有二家做早点的人在忙碌着,还有树上的鸟鸣,偶尔的狗叫声,当七、八点钟时人们逐渐多了起来。人们拎着马桶朝公共厕所粪池走去,邻里间相互打招呼,聊天可以看出他们间的融洽。摆地滩卖菜人的吆喝声;父母、爷爷、奶奶带着子孙上学,小孩的撒娇声、长辈们的嘱咐声、学校门口学生们的嚷嚷声,厨房间锅碗瓢盆的撞击声、剁陷刀起刀落声,还有汽车的喇叭声,如同交响乐响起。十九棉弄堂新的一天开始忙碌起来。我们几个学生走街穿巷与居民交谈,同时也向收旧货的收集老照片。大都市的老弄堂,各种阶层的人居住在这里,对我来说即是新鲜,又是陌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的是用方言说话,你是无法听懂,什么“这个,哪个”等等,没有一定方言基础你是整不明白的,甚至会搞出笑话。上海大都市,海纳百川,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各地方的方言,不知有多少种?即使在上海生活多年,哪怕是一辈子,许多方言都是整不明白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主持人问我,十九棉工房曾有动物园,你是否去过?上学读书到动物园是必经之路,动物园有假山,还有小猴子,因本校有一位学生调皮,将手放进铁丝网内,猴子抓伤了该学生的手。以后将猴子送到杨浦公园饲养,拆了动物园,后来建造了蓝球场,我边说边比划着手势,铁丝网的大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直播间当主持人提问时,张教授(中)侃侃而谈,一些不为人知的人与事,我听得津津有味。对事件缺少资料,去寻找、去研究、去探索、去挖掘、去发现并留存下来,功课做的尽善尽美,完整的记录全在他脑子里,如数家珍一般,绘声绘色听了真有味道,真过瘾。不知情的人以为张教授是十九棉工房真正的土生土长的老居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小时的现场直播,愉快地不自不觉过去,到了结束时间,只能是戛然而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门牌号与家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无论到哪里,在外多少年,家的门牌号不会忘,这次十九棉工房动迁,张老师留存了许多大门牌号和小门牌号,它其实不单单是一张门牌号的标志,它隐含着多种各样的意义。即使你搬离再远,家的门牌号永远不会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早期的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秦老师在照片墙前,向我们介绍各时期的主持人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各个年代,各档频率的主持人和播音人及各部门的负责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5年年9月20日,韩正做客《市民与社会.市长热线》秦畅主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播以来,已有74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化!宣传好党和国家政策,保持为民风格,一路走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大厅,一眼看见厨窗里展示的“我和电台有个约会”大幅的图案,一下子吸引了我,好多年前时常听到,熟悉而有亲切的标题、广告词、还是电台播报的中心思想内容。情不自禁拍了几张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广台博物馆陈例了各个年代的无线电,又叫收音机,现在市民使用半导体更多,六十年代我家曾有一台美多牌收音机。因时间缘故,仅拍了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小时现场直播结束,秦老师提议,大家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左(一)《市民与社会》节目编辑崔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左(二)《市民与社会》节目主持人秦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左(三)受邀参与8103期《市民与社会》现场直播、平凉路2767弄居民周筛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右(一)《市民与社会》节目编辑朱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右(二)上广台新闻中心副主任范嘉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右(三)受邀参与8103期《市民与社会》现场直播、上海复旦大学新闻新院2024届学生魏之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右(四)受邀参与8103期《市民与社会》现场直播、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本书价值不同于一般小说阅读,有她的历史价值,可作资料文献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至采访者前几天在外地,昨天刚回沪,今日收到她发来的书籍,粗阅了几篇文章,很有味道,比看小说更有劲!书中描述的人与事都是我所熟悉的,没有虚构,真实的反映。慢慢品,细细看,有儿时的影子、青少年时的欢天喜地、中年时的蜗居窘迫、暮年时动迁的变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南工房一弄、靠左边居委会搭建的一排房全部铲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拾间头私房不见了踪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一弄、新二弄五层楼房全趴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10弄一排三楼已拆,101室至106室上下共18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十弄一排三层楼房已拆。101室至104室,上下共12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菜场一边,四幢五屋楼房全拆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平凉路2767弄十九棉工房原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九棉南工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拆原回我还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走已是十年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去楼空百年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周边房屋全趴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保留建筑你不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红瓦灰墙一排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百年工房韵味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修旧如旧显神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周筛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6月26日南工房废墟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次座谈会,我的感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9月25日,在十九棉居委会书记,主任大力支持下,热情周到的安排,部分老居民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师生共同座谈,同时介绍了百年老宅建筑,教育文化、体育场所、娱乐活动、生活休闲一应惧全,表现一个世纪老宅的实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感谢张力奋教授,以全新视角带领十六位学生接近社会,到基层,走里弄,下田野,进老宅面对面与居民访谈。实地调查,了解十九棉百年住宅历史风貌,“都市、田野调查与记录”为课题。得到杨浦区政府指点及大力支持,以十九棉154街坊为体裁,通过口述、视频、录音、影像,文字的形式记录百年历史厂房及住宅,毫不夸张地说:在上海滩类似这样配套设施确实绝无仅有。通过你们的笔墨展现出历史变迁的色彩。留存给曾经在这片热土上工作过,生活过及熟悉的人们,世代传承。154街坊百年住宅掺杂着其它不同类型的住房将动迁完毕。十九棉的职工宿舍、南工房、北工房、新工房、平房、及拾间头共1185户人家,将搬离原址,重新安置东西南北居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零零后的大学生,你们通过实地调查,采访,记录百姓居民实际居住状况,对你们的人生成长有现实意义,通过老宅及现代居住环境对比,也许对你们的感触会更深,更有教育意义。四个月创作和实践是辛苦的,留住百年工房的情怀,留下儿时在十九棉工房曾一起读书学习,发小一起玩耍的影子,世纪历史的记忆沉淀的南工房,如同皓首苍颜的老人,将渐渐地离我们而去,期待着你们优质的作品早日问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周筛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9月26中环和润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祝贺张老师《平凉路2767弄上海十九棉百年口述史》一书发布成功。历时二年时间,从立项策化到成功出版,真不容易。在上海滩较完整地记录了十九棉厂及百年工房历史的沉淀,全方位的阐述,你是第一人出版了书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媒体自由发挥,有不少的人对动迁进行报道,比如在街边路口,房前屋后访谈、视频、影像、记录动迁各种状况,随意性不成体糸,零星散散。你以口述形式,整理的有条有理,保持原汁原味。力争做到完美真实。为求证事件,跑档案馆,地方志办,联系各部门单位,有时往往是空手而归;没有灰心,没有放弃,对历史事件,求真务实真心付出,功夫不负有心人,你成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刚开始,你带领16位学生到十九棉居委会与居民一起召开座谈会,“都市、田野调查与记录”为课题,我非常高兴并大力支持你,事实证明,你用心真诚做事,把百年老宅与十九棉的厂史结合起来,通过厂舍一体的历史梳理的通透,有历史文献,图案和资料加以佐征。对十九棉纺织厂起源及十九棉工房存在缘由阐述的透彻。学者的责任感,使命感融入心中,有深度和广度,更有人文情怀的温度。做了就留存了记忆,并传承下去;不做就烟消云散,做与不做效果大不一样,这就是学者的风采。张老师你是为十九棉工房做了一件实在事,一件大好事。张老师说的好“上海有许多值得保留的东西,然而,事实上却流失了许多,再想复原已经是不可能了”。田野手记,有关十九棉工房拆迁访谈中,有的老人身体状况缘故,力不从心,有的子女不同意,也有的心中的痛,不愿启动回忆之门,让往事封存。每个人认知和观点不同,也有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你,那只能是无奈。访谈本身就是自愿原则。访谈口述史以动迁以点带面,新闻报道,触及到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三大方面。动迁是个敏感的话题,处理好历史价值与思想意识确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张教授全方位客观的将百年老宅居民的思想意识、完整的统一结合起来。做一件事不易,做好一件事更不易,当初的设想与结果是完美的。书中较祥细阐明了他的观点,如同教课书一般呈现在你面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我是个土生土长在十九棉工房长大,对于十九棉纺织厂溯源及十九棉工房生活设施配套起源了解并不多,长一辈的人真正知道的也不多,张教授主编《平凉路2767弄上海十九棉百年工房口述史》,充分准备、内容丰富、资料齐全、人文情怀、可读性、趣味性有收藏价值。弥补了我对十九棉及工房知识方面的不足。真的非常感谢你亲力亲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