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p><p class="ql-block"> 4、5月相交之际,我和几个同学在武汉相会,游东湖登黄鹤楼,叙相聚谊谈同窗情。当时,站在黄鹤楼上眺望巍峨壮观的长江大桥,看着那波涛滚滚的长江我就想起了《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首优美的歌,同时心里也萌发了,一定要下一趟扬州的强烈意愿。</p><p class="ql-block"> 巧的是回到西安,朋友们聚会竟同时提出了到江南一游的议题,不谋而合,一拍即合,当时就确定了振国夫妻、保东夫妻、小平夫妻加上我和玲玲,四家人两台车自驾出游,目的地就是江浙一线,包括扬州。</p><p class="ql-block"> 当时正值农历的三月下旬,江南正是花香柳飞水绿莺啼的好时节,出行时间和历史上的乾隆、康熙两个帝王下江南的季节相同,于是四家人建了一个小群,群名就叫”四家联袂下江南”。</p> <p class="ql-block"> 五月十三曰早7.30分,我们和振国、丽君两家从西安出发,保东、玉蓉与小平、谢老师两家从阎良出发,两台车分别驰上连霍高速,在华山服务区汇合后,便前后相伴,开启了我们的“烟花三月下扬州”……</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江南选择的第一个驿站是河南开封。从西安到开封是540公里,我们带上中途休息、用餐,开了8个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安排好住处,按照行程攻略,我们就立即前往开封的著名景点“清明上河园”游玩。 </p><p class="ql-block"> 虽然是下午,景点游人仍然爆满,围着景区转了大半圈,好不容易在街边找到空位置停好车,我们马不停蹄的赶到门口,购好票,终于在闭园前进入了“清明上河园”。遗憾的是景区不允许带宠物,小平只好放弃了游园,带着宠物狗大美留在了外面。</p> <p class="ql-block"> 清明上河园是依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原<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画中反映了开封作为中国北宋时期都城的社会生活、市井风情和城建格局。</span>是中国古代一幅弥足珍贵的社会民俗生活长卷,虽然它所反映的只是当时开封的一部分,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由此也不难推想其他街市的大略形貌。有趣的是,千年前,张择端把它从现实搬到了画卷,千年后,开封人又把它从画卷上搬到了现实。</p><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在富贵华丽的园中,到处是碧水亭阁,到处是鲜花和食肆,让人重回到了宋朝的开封盛市,大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p> <p class="ql-block"> 在游园中,我们还巧遇了西飞来这游玩的另一群人,他乡遇故知,大家相见恨晚,一齐合影留下这美好的相遇。</p> <p class="ql-block">惊叹于清明上河园的繁华,我题了一首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游园入梦》</span></p><p class="ql-block">踏入园林融图中,</p><p class="ql-block">旌旗船橹柳丝丛。</p><p class="ql-block">石廊绿水映翠楼,</p><p class="ql-block">九龙桥观夕阳景。</p><p class="ql-block">店肆招恍吆喝声,</p><p class="ql-block">重现宋朝繁华容。</p><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传千年,</p><p class="ql-block">神韵仍存锦绣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带着游园勾起的美梦睡了一晚好觉,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离开开封,朝着江苏的扬州驰去。</p><p class="ql-block"> 到达扬州已是下午四点,我们幸运的在离东关街不远的皮市街一条窄窄小巷里找到一家旅店住下。</p><p class="ql-block"> 这家旅店叫寄园旅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始建于1912年,装</span>修风格古朴,共有三层,没有电梯。旅店门口的墙上有扬州市政府制作的介绍牌,表明这确实是历史建筑,现代史上的名人朱自清、梅兰芳等人都在这里住过。经济实惠,设施齐全,干净卫生。</p><p class="ql-block"> 安顿好行李,草草洗漱了一下,就按旅店工作人员的建议步行前往几百米远东关街旁的“粗茶淡饭”用餐。“粗茶淡饭”店里的食品都是扬州的当地小吃,我们在这里各样都点了些儿,细嚼慢咽地品尝了美味的扬州小吃。</p> <p class="ql-block"> 品尝完扬州小吃,走出饭店大门,街上巳是华灯初放,我们便乘兴夜游东关街。</p><p class="ql-block">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素有不逛东关街白来扬州城一说。东关街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和彩衣街相对,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街上的“老字号”商家颇多,比如: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等。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东关街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同时,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逸圃、汪氏小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等。</p><p class="ql-block"> 夜晚的东关街灯火辉煌,各个门店都秉夜开张,虽然游客不多,但街上的吆喝叫卖声依然响亮,食品香气弥漫整条街。各色灯光闪烁,映照着不同门店招牌,五光十色的街景别有一番风味。</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白天也来逛了一趟,但两相比较,我们感觉东关街晚上去游玩更让人愉快,印象更深更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 夜游东关正街使我们浅尝到了扬州名城的韵味,第二天我们便前往瘦西湖去游玩。</p><p class="ql-block"> 瘦西湖景区游览区面积33.66平方公里左右。这个湖其实是扬州城外一条较宽的河道,因湖面狭长,所以称瘦西湖。其原名保扬湖,瘦西湖之名直到清乾隆年间才广为流传。清乾隆年间钱塘(今杭州)诗人汪沆赋诗《咏保障河》:“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而使得瘦西湖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 到扬州必游瘦西湖,我们为了方便,放弃了驾车,租了两辆扬州特有电动三轮,一边看街景,一边吹春风,悠哉悠哉的就到了瘦西湖南门。</p><p class="ql-block"> 循着春天的脚步,我们从南门进入春光明媚的瘦西湖,迎面就是长堤春柳,漫布在小径上,看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旁边的湖水中荡漾着漂亮的游船,岸上绿草簇拥着一朵朵怒放的鲜花,让人沉浸在浓浓春意之中。我们八人兴致勃勃的跨过小红桥,踏过小金山,穿过钓魚台,登上由五个亭子组成的五亭桥,眺望由乾隆和康熙皇帝所造的白塔,塔顶上的葫芦本是用黄金做的,但被侵华日军掠劫损毁,现在己改成铜制的了。</p><p class="ql-block"> 瘦西湖的景真是太美了,我们边走边观景,边观边玩,边玩边拍照,将精致美景尽收眼中,最后还雇了一艘花船,沿湖漂荡,直到兴尽才从北门出园。</p> <p class="ql-block"> 《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二十四桥,又称为廿四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颓圮于荒烟衰草。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在瘦西湖西修长桥,筑亭台,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p><p class="ql-block"> 重修的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p> <p class="ql-block">面对瘦西湖美景,我作词一首:</p><p class="ql-block">《柳梢青. 瘦西湖美景》</p><p class="ql-block">风吹波澜,柳丝拂面,倒映蓝天。翠鸟啼鸣,天鹅盘旋,美满人间。</p><p class="ql-block">西湖瘦舞翩跹,御码头,绿拥船帆。长堤春柳,花熏荷醉,痴人梦甜。</p> <p class="ql-block"> 从瘦西湖北门出来,我们在附近用了中餐,稍事休息就直奔旁边的“淮东第一观”大明寺。</p><p class="ql-block"> 大明寺,位于扬州市西北的蜀岗中峰上,唐开元年间律宗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住持此寺。为中日佛教文化关系史上著名古刹,在国内外具有深广影响。大明寺主体建筑多为晚清风格,从牌楼、山门殿兼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体建筑布置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与中国寺院建筑的传统程式是一致。近30年来,又陆续建立了鉴真纪念堂、藏经楼、卧佛殿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我在朝拜大明寺时,专门登上了寺内最具盛名的“栖灵塔”,站在塔顶“瘦西湖”全貌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游玩回来,洗完澡后,正在休息时,传来一条好消息。振国的一个朋友听说我们来到扬州,特地在扬州名店富春茶社请我们品尝淮扬大菜。</p><p class="ql-block"> 朋友非常好客热情,这顿淮扬大餐几乎上齐了淮扬菜的主要品种,色、香、味、样俱全,加上当地美酒,让我们在大快朵硕之中开了眼界,真正感受、体验、品尝到了淮扬菜的精华与美味………</p> <p class="ql-block"> 5月16日,按计划是我们在扬州游玩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我们安排的非常紧凑。</p><p class="ql-block"> 一大早,我们赶到了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开发东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这座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地方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志性项目,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p> <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出来,吃完午饭。我们又来到了东关街,游览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个园是清嘉靖、道光年间两淮盐商总商黄至筠的家宅。黄至筠性爱竹,园内遍植修竹,竹叶之形似“个”,故取名“个园”。个园是扬州明清园林的经典代表,园内池馆清幽,水木明瑟,并以叠石手法造出春夏秋冬四座假山。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p><p class="ql-block"> 从个园出来,我们沿东关街一路游逛出东门,东门遗址紧挨着大运河,述说着唐代以来扬州城的悠悠岁月、悲欢离合。东门对面有个古渡,在古时为京杭大运河的一个渡口。由于漕运发达,紧靠渡口的东门曾为宋代最繁华的城门之一,它也见证了扬州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兴衰。</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大运河东门古渡,我们立即赶往在扬州的最后一个参观景点“何园”。</p><p class="ql-block">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p><p class="ql-block"> 何园<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誉为“晚清第一园”。我们在这里观花赏石,玩的非常开心。</span></p> <p class="ql-block"> 四家联袂下江南,我们在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繁华都市的扬州古城呆了三天。走了走东关街,逛了逛瘦西湖,吹了吹大运河的凉风,看了看二十四桥的明月,穿行于个园何园,感受了江南园林的雅韵,真的很惬意。也深切的体味了那句“天下三分灵秀,二分尽在扬州。”的寄语。</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认识了扬州,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span style="font-size: 18px;">扬州之旅是非常充实的行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再见啦,扬州,有缘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