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北宋时期隶书《圣教序》(1)

隶书学友会

<p class="ql-block">隶书作为五大书体中承上启下的书体,从战国直至明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古隶的质朴烂漫,汉隶的异彩纷呈,晋唐的平淡,宋元明的靡弱,清代的张扬。附带了各个时代的对书法艺术和审美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nbsp;关于隶书的定义,不同的《说文解字》注中大多数从“隶”字本意解读,认为隶书是小篆书的一种辅助字体。这一说法颇为可信,汉以前,隶书几乎没有在铭文,刻石等官方场合出现,大多数为下层官吏使用。可见隶书的产生是以便于书写为目的的。</p> <p class="ql-block">隶书自产生起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秦举全国之力,统一文字,推行小篆,由于统一时间短,小篆很快就被隶书取代,反而成就了汉隶的辉煌,东汉时期的隶书趋于成熟,尤其是东汉后期,刊石立碑之风盛行,大量碑板和摩崖石刻出现。官方也将这一时期成熟规范的隶书定为通用书体。这时的隶书,已经脱尽篆书的约束,笔画由象形变为符号,汉字的基本笔画已经形成。但随着晋唐书法盛行,各种书体都登上了历史舞台,隶书也逐渐没落。直到明末清初,随着《曹全碑》等一批汉碑的发现,隶书才又得以复兴。</p> <p class="ql-block">隶书上承篆籀传统,下启魏晋字体演变之门,对后世书法影响不可小觑。由史入手,知其所以然,希望将隶书书法再次发扬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