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介休藏乾坤

魏萍

<p class="ql-block">  介休,位于山西省中南部,因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休逝于此而得名。介休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史出春秋晋国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而被称为“三贤故里”。“寒食节”出自介休,做为晋商的发源地之一,介休商贾的商号曾遍布全国。山西有“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的美称,三晋大地从南到北,历史悠久的古建筑遍布各县,介休则被称为“中国琉璃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97年,由于工作关系,我第一次踏上介休的土地,直至2021年才放慢了脚步,有机会细细品味介休这座古城的魅力。“霓彩越千年,无处不琉璃。”黄土高原的介休小城,随处可见千年窑火淬练出的琉璃,介子推为介休这座古城平添了一抹苍凉的历史底色,那么造型各异,绚烂夺目的琉璃构件,则为介休铺就了一道流光溢彩的城市色彩。介休琉璃几乎无处不在,基本囊括中国古建筑的所有形制,并保持了一定的历史格局。介休城内与琉璃有关的文保单位比比皆是。随便走进一处,均可见其古典雅致的琉璃屋脊,禅意静美。祆神楼、后土庙、城隍庙、张壁古堡等诸多建筑中都存在着精美的琉璃饰件,有的还是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  祆教,由波斯人琐罗亚斯特创立,<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祅”者,为“天神”的省义字,不称“天”而称“祅”,也说明这是外国的天神,而非中国本土自由有的天抻。祆教崇拜圣火,所以也被称为“拜火教”,盛行于隋唐,明清时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span>现代作家余秋雨在《问学余秋雨》一书中也曾有介绍,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也曾有过浓墨重彩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与波斯等地交往的大门,但陆地丝绸之路的逐渐消亡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曾经显示相互交往和具有波斯宗教风格的遗迹随着年代的久远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表里山河的山西腹地的介休古城,即不是丝绸之路的驿站,又没有做过都城,却能在中华大地上保留下唯一的一座异域特色的祆教建筑,真可谓是难得的奇迹。据<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重修碑记》中记载,规模并不宏大的袄神楼,在北宋仁宗时期,由宰相介休人文彦博出资建造,现存在的袄神楼重修于康熙年间。虽然经历种种变故,但仍然保留了北宋时期的建筑风格,与永济的鹳雀楼、万荣的飞云楼、秋风楼并称“三晋四大名楼”。</span> </p> <p class="ql-block">  袄神楼,通高20余米,三重檐歇山顶转顶,平面呈“凸”字型,全楼为木质隼卯结构,从表面上看与其它古建筑差别不大,但内在的精神与气质却大不同。该楼集戏楼、山门、过街楼于一体,在山西众多的文物中,它既不是最高大的,也不是最宏伟的,却是最独特的。祆神楼的独特,不仅是三位一体的抱厦结构,还有分布于楼内众多的神兽形象。在斗拱与雀替中,有猛虎、神牛、牧羊犬、大象、骆驼等雕刻图案,把这些国人熟悉的动物做为神兽借养起来,并不符合中国传统。显然,这并不是我们传统的遗存,洽洽证明了这里来自异域他乡,具有浓郁的祆教建筑风格。其中一些建筑手法及风格与中原迥异,波斯异域特征明显,对研究袄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遗存。</p> <p class="ql-block">  祆神楼檐下斗拱下的牛首,正是祆教中被极其重视的神兽,非常符合<span style="font-size: 18px;">波斯“角牛形天神、狮形天神”的祆教“胜利之神”的模样,也与祆教的教义相吻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牛是不被崇拜的动物,古建筑中一般不会选用牛为吉祥之物。与中华文化相悖的祆神楼建筑风格,正是波斯祆教特色的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  在祆神楼的屋脊上一排排精美琉璃构件中,有的人物造型十分别致,细细观看就会发现,这些人物不同于汉人,是胡人装扮的祆教徒。 </p><p class="ql-block"> 整座楼多层檐角高挑,斗拱华丽而繁复,瓦件脊饰全部是彩色琉璃,色彩艳丽。东、西、南三面的二层屋檐外单独突出的一个抱厦样的挑角屋檐,使整座楼的结构更显得精巧大奇特,巍峨高大。屋檐层层叠叠,还真有些千里千寻的既视感。独特的祆神楼,在雕琢之间讲述着风云往事,让我们窥见了千百年前深秘的异域宗教,感受到了浩瀚宽容的中华文化。在五千年华厦文明史中,诸多类似祆教这样的外邦文化在中国得以传播、融合、共生,正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繁荣至今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  祆神楼主楼高三层,共三部分,乐楼面开三间,廊外的过街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屋顶苍青、鹅黄、翠绿三色的琉璃瓦组成了各种图案。在中华文化中,“三”也是个吉祥数字,但相对于偶数“八”,奇数“九”、“三”还略逊,还没有达到受人崇拜的地步。祆神楼里隐含着这些对数字“三”的崇拜,如果不是巧合,那就显得有些另类了! </p><p class="ql-block"> 整个祆神楼没有使用一颗铁钉,支撑起整个门楼的是粗壮的支柱和力架。参差的斗拱飞檐,犹如绚丽的千手观音,楼内广度和深度比例协调,显示出楼体的雄壮与稳定的外观格局,实为我国古建之精品。</p> <p class="ql-block">  从脊顶之畏兽型天神,和胡服骑瑞兽琉璃雕像以及祆神楼琉璃饰件中常见的莨苕纹样来看,有着浓郁的西亚波斯风格。据说独特的狮托瓶和胡服人像就是代表祅教的符号。</p> <p class="ql-block">  祆神楼的藻井部分是中国传统的八卦图案和构件,呈现出中西融合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有2500余年历史的介休,瑰宝璀璨,从山西博物院三件绿釉菩萨像实物看,琉璃的烧制可上溯到北朝时期,距今约1500余年年,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介休东南的丘陵地区,不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还盛产烧制琉璃的必备原料---坩泥。唐代的长安城和许多寺庙所用的琉璃,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由介休烧制和供应的。明清时期,介休的琉璃工艺到达顶峰,北京故宫、沈阳故宫中所用的琉璃,虽不在介休烧制,但烧制琉璃的工匠全是介休的。介休的琉璃自成体系,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  介休琉璃以一种色调为主,再搭配两种颜色,袄神楼的屋脊就是使用苍青、鹅黄和翠绿三种颜色组成了各种图案。袄神楼东侧的介休博物馆前的三贤广场,耸立传承人刘开宝的“四狮抬瓶”琉璃艺术品,狮高6.6米,加底坐有十米之高。从中国传统文化汉字的谐音,引伸出的艺术名称“世世太平”,代表了中国建筑琉璃艺术历史久远及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祆神楼东侧是介休博物馆。做为县级博物馆,该馆的规模并不宏大,却是小天地大精彩,尤其是位于地下一层的琉璃展厅,收藏着以明清为主的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琉璃制品,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琉璃陈列博物馆。无论是俯视人间的琉璃鴟吻,还是护卫飞檐屋脊的珍禽异兽,都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琉璃馆的一角,有一块挖堀出土于介休洪山唐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的“法兴寺碑”,彰显出介休琉璃技艺传承的历史地位。碑文正面记载:“神峰北,地一所:东至大烟头,南自至,西至琉璃寺,北至石佛角。”说明介休唐代就有“琉璃寺”,建筑琉璃已经出现。石碑的背面为北汉天会十四年(公元970年)《洪山寺重修佛殿记》,其中檐辅玳瑁,瓦甃琉璃”的记载,明确表明公元970年介休已有铺设琉璃瓦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距介休市区十五公里的张壁古堡,有座空王行祠,堂前有两通高1.59米高的“孔雀蓝”琉璃碑,烧制于明万历四十一年。此碑与城内后土庙建筑群里的“孔雀蓝”琉璃构件,一时瑜亮,相映生辉。这两通琉璃碑通体由琉璃烧造,分碑帽、碑身和碑座,由琉璃一体烧造成型再拼接而成。碑帽为黄绿二龙戏珠图案,碑身通体为孔崔蓝色。如今“孔雀蓝”琉璃烧制配方早已失传,类似琉璃制品存世稀少,这两通“孔雀蓝”琉璃碑,是目前我国现存唯一的两通“孔雀蓝”琉璃碑,堪称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  介休后土庙,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全真派道教古建筑群,自古被称为“道家地”。始建年代不祥,据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重建石碑记载,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就已存在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和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都曾进行过重修,现存建筑中的三清楼为元代建筑,其余多为明洪武至清道光年间修葺扩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土神,最早在《左传》中便提到了“以地神后土言之。后土著,地之大名也”,如今的后土神已成为道教中的一位神祇,也就是所谓的地母。后土神即是丰收之神,也是生育及大地之神。 </p> <p class="ql-block">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道出了琉璃的精美与保存之不易。位于介休城区西北一隅的后土庙,古建筑上繁复精美流霞霓彩般的琉璃构件,将建筑装饰得富丽堂皇,庄严大气,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山西古代琉璃最漂亮的庙观</span>。该庙里的琉璃保存之完整,历史之悠久,全国无出其右,堪称“世间绝品”。山门前的明代影壁,装饰精美,绚烂夺目,令游人还没进庙门,就会对介休的琉璃艺术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后土庙建筑群,按照中国传统的深进院落式结构,即以木构架之三、五楹、七楹……为单位,构成单座庙殿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串连排叠组成建筑群。这座五进院落的建筑群,占地9196平方米,由三清楼,钟、鼓楼,戏台等建筑组成,后土庙里的吕祖阁、关帝庙,为当地特殊建筑的形制一一窑套楼。一层是无梁窑,利用青砖起拱,取代梁架结构修筑而成。上层是在窑顶筑基墁砖而建的悬山、硬山阁楼,砖木结合,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  中国神庙戏台现存万座有余,其中大美者,“众里寻她千百度”,应属介休后土庙明代戏台。戏台本身与三清殿融为一体,2.45米高的台基空腔是三清殿往圣母殿的通道,与东西钟鼓楼浑为一体,层次分明,为最高的、体量最大的明代戏台,总高13.11米,通阔(包括钟鼓楼)28.386米,占地面积约264.756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重檐悬山顶、单檐歇山顶抱厦、八字音壁与十字歇山顶钟鼓楼合在一起,翼角高低错落,气势恢宏,堪称有极强实用价值的建筑艺术典范。</p> <p class="ql-block">  后土庙戏台的结构合谐对称,声学技术先进,不仅继承了金元古戏台的声学技术,还多有开拓。两侧的八字音壁不仅在形制上与外观上为古戏台之最精美壮观,其合理的位置(位于两山墙前侧)、角度(130度,可使反射声波直达面对的正殿)、高度(6.108米直达屋檐)、宽度(3.388米可反射较低频律的声音)和厚度(0.718米),还可将原本从戏台山墙两侧散逸的声音反射回观众席乃至正殿内的后土娘娘,即提高其声压级,又改善其清晰度,优化听感。</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后土庙里,犹如置身于琉璃世界,只要抬头就可以看到碧绿、金黄、孔雀蓝交色彩缤纷的琉璃构件,从八座影壁墙到八座大殿的屋顶,图案丰富。有楼阁狮瓶、仙人脊饰、吻兽瑞禽,设计精巧,造型逼真,秞质细腻牢固,历经数百年依然光彩夺目。这里的琉璃与紫禁城的琉璃不同,紫禁城的琉璃构件造型统一,尺寸巨大,处处彰显皇家气派。而介休后土庙里的琉璃制品样式几乎都不雷同,即便是同一屋顶上的吻兽脊饰,都有明显的差异。</p> <p class="ql-block">  与其他寺庙相比,介休后土庙琉璃制品造型生动,不拘泥于形式。用于皇宫、贵旅府弟和寺庙的琉璃制品,以传说中的珍禽异兽为主,而后土庙里,不仅有这些,还以写实的风格表现了奇花异草、葡萄🍇、鱼等,甚至还有介休地区独有的元素,绵山的造型,山上标志性的建筑以琉璃的手法表现出来,彻底摆脱了早期琉璃制品构图单调,形式简单的束缚,显得独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  戏台使用的琉璃五彩斑斓,博风板上的细密的紫色、白色葡萄在阳光下恍如真物,栩栩如生。抱厦上的木彫,不仅有钟、鼎、炉、瓶等图案,而且还有“彩凤戏牡丹”等图案,古老的木彫与琉璃相得益彰,大发异彩。</p> <p class="ql-block">  后土庙还保存有1000余尊明代早期的《万圣朝元》道教彩色悬塑。这些悬塑造型达不到平遥双林寺悬塑的艺术成就,但也塑造的阵容浩繁。由于使用了矿物质原料和金粉妆绘,历径500余年仍色泽如初,是我国为数不多保存至今的道教系列群神像,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后土庙,这是一座与每个人都有关的神祇。每个生命的诞生与生长,都与它敬奉的大地有关。天与地,人与神,梦境与现实,交织在流光溢彩的琉璃中,令人称奇,充满魅惑。</p> <p class="ql-block">  介休,位于山西中南部的一个县级市,并不广为人知的小城,却是中国建筑琉璃之乡。建筑琉璃烧制悠久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的传世精品,对中国古代建筑琉璃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山西,珍藏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最完整的记忆,而隐于绵山脚下的介休,正是记忆链中独特的东方净琉璃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