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元</span>上都文化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活动发言—补完版)</p> <p class="ql-block"> 看到几位前辈为我们草原的历史文化做了那么多的工作,我深受教育和感动,并深感自己的无知,也对自己为草原所做太少而惭愧。我是教师,凡事喜欢从教育角度看。据我所了解,如果我们去课堂上调查今天的学生,看看发自内心热爱草原的人究竟有多少,结果恐怕不会乐观;如果再调查他们,对草原的历史真正关注的人有多少,恐怕会更少。我很有草原文化传承断代的忧虑。阿旗博物馆的陈馆长做了那么多、那么好的工作,独力为草原建立了一个文明的生长点,但他说,他面临退休,然后后继无人。我们研究会也面临着类似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些现象的背后,有个时代的大问题,或者文化的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到元上都遗址,看到满眼颓垣荒草,悲凉之余,主要的念头就是“想知道”。我想知道这个遗迹的前世今生,以及烧毁这个城市的那场大火,都是怎样的故事。可惜,翻遍史书,看不到多少。</p><p class="ql-block"> 我们汉族,是一个个人喜欢博文强记的民族,我们也特别喜欢记录历史,但是偏偏我们的历史上,充满了大量的空白和断裂。为什么这样呢?</p><p class="ql-block"> 有仇恨的原因。我们知道,元末明初,毁了的不仅仅是元上都等城市,还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屠杀蒙古族人的风潮,不分老弱妇孺。那种仇恨,是一种要把对方从国土上彻底抹去的意志。我们民族做过很多这样的事:项羽烧阿房宫,义和团烧教堂,是人同此心的。</p><p class="ql-block"> 也有统治者的意志的原因:为了留存我认可的,不惜毁去所有我不认可的。秦始皇焚书是这样,三武灭佛是这样,朱棣灭方孝孺十族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最后就是我们百姓没有历史感、参与破坏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圆明园确实是被英法联军所毁,但更大的破坏,却是我们中国老百姓自己。他们把剩下的圆明园抢掠一空并彻底毁坏。这个风气潜行滋长,从未断绝。今天,我们已经把整个国家拆得不成样子了。有人拿一二百年前西方的油画出来,拿上面画的街道、房屋建筑来对照今天同样那个街道,发现竟然完全一样。我们诺大国家,能找到几处这样的地方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国家百年以上的企业,货真价实的就5家。日本历史上同样经历过漫长的战乱,但他们有千年企业7家,500年以上企业32家,100年以上的企业据说有几万家。我们只讨论这一件事: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不同?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深层文化基因在起作用?</p><p class="ql-block"> 南京大屠杀,为何总有些日本人不承认,跟我们拿不出真实数据有关系。西方国家,凡是大小战役,都会在各种可能的地方留下所有阵亡的人的名字。教堂里的墙上,石碑上,个人的书写,各种调查资料……他们会把死难者尽最大程度地精确到个人。我们呢,大屠杀发生时没留资料,国民党时没留,新中国也没留。等日本人不承认了,已经不好调查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擅长留下材料,以做为历史的见证。二战期间,一个犹太族的拉比,在他遇害前两三年,一边躲避纳粹的迫害,一边到处走访受迫害的同胞,把犹太族的苦难一一都记录下来,保存在旧牛奶罐里。他最后被纳粹杀害,但是他留下了那个民族苦难的见证。比较而言,我们做得实在太少。</p><p class="ql-block"> 我的学生写道:没有历史,怎能为受难者声张;没有记忆,怎能为未来指路?</p><p class="ql-block"> 我们民族的血液里,好像缺少一种对历史的敬意。我们觉得,仇恨大于它,权力的意志大于它,苟活的生存大于它。</p><p class="ql-block"> 二战后期,盟军打算轰炸日本本土之前,找到梁思成,请他标出日本重要的名胜、建筑,标出的那些地方就不去轰炸。从而保存了大量日本的文化古迹。</p><p class="ql-block"> 盟军的飞机奉命去轰炸德国科隆,科隆大教堂是第一个目标。飞到目标上空,指挥官发现大教堂外面悬挂了无数衣衫褴褛的人,原来这些难民为了让教堂免于被彻底毁去,正在加班加点摘下教堂上上下下的玻璃,那些花窗玻璃尽是壁画,是宗教和文化的珍宝。指挥官当即下令放弃轰炸科隆大教堂,即使明知会因违背军令而受处分。</p><p class="ql-block"> 文化、历史,要比仇恨更重要。精神性的东西、人性的东西,永远高于仇恨,也高于权力意志,高于物质性的生存。这是“文明”这个概念的内涵。否认它,我们就不足以谈论文明,就无资格自诩进步。</p><p class="ql-block"> 我在签名册上签上了几个字:“留存记忆,触摸源头。”我感觉它们很是沉重。我希望我们更多人去传承记忆,去呵护文化。希望青草连绵,记忆也生长。所以也因此,听到各位前辈所做的工作,感到钦佩。你们所做的,是我们这片土地最需要的工作之一。我真心希望更多人能参与其中,也感到我们年轻后辈,任重道远。唯有更加努力,才不辜负养育我们的草原。</p><p class="ql-block"> 向各位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