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行——欧洲五国(下)

nbcpb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布达佩斯是我喜欢的地方。这里有太多的精彩,太多的伤痛。正因为曾有伤痕累累的过去,就越想好好地去了解它、感知它。虽然,它没有像伦敦那样现代又发达,但它依然有着自己的脉搏和活力,进发着越加鲜活生机的布达佩斯。</p><p class="ql-block"> 站在火车站台,即将告别这座城市时,我想,下次再来布达佩斯时,我一定不会那么纠结于街边陈旧的报摊、简陋的零食铺、地铁通道的涂鸦,而是更加敞开心扉地去看它现在的灵气和不甘平凡的样子,正如它一直敞开了双手来迎接我一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p><p class="ql-block"> 当我坐了近3个小时的火车,在中午的十二点钟到达布拉迪斯拉发这个城市时,暧暧的日光已经把车站大厅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离“五一”节还有两天的时间,但当我出站时,发现几个售票窗口前都挤满了购票的旅客。为了后天5个小时的车程有个座位,得预先买好去布拉格的车票,于是,跟在人群后排队购票。</p><p class="ql-block"> 在布拉迪斯拉发这两晩的房东叫卢卡斯(Lukas),他是一位软件工程师,但今天他尚在周边出差,住在他家隔壁的母亲来接待我。卢卡斯在与我联络的邮件里,还主动写上到达主火车站后,在车站广场哪个位置、乘几号巴士、在什么位置买票、票价是多少,坐到哪个站下车……</p><p class="ql-block"> 卢卡斯给我的这些提示就宛如身边多了个专职导游,一路上的顺利过关让我对这位软件工程师的行事严谨认真大为佩服。</p> <p class="ql-block">巴士站自动售票机</p> <p class="ql-block">  我在Hany Melick站下了32路巴士,他的家就在马路对面的住宅楼里。</p><p class="ql-block"> 我来到楼房前,按卢卡斯提供的密码,在楼道门口的钥匙箱里取出钥匙,然后,进楼门,上电梯。虽然手上有房门的钥匙,但我还是轻轻地敲了敲门。</p><p class="ql-block"> 开门的是位一头银发又可亲的老太太,她便是卢卡斯的母亲。我递上预订单并作了自我介绍, 她把我引进屋中,让我换上拖鞋,然后边说着斯洛伐克语边指着略小的房间,虽然我听不懂她说的话,但我知道这个房间是留给我的。还陪我看了厨房和洗手间,又指着客厅墙边餐桌上的咖啡及小饼干,意思可以随便吃。老太太又指了指朝东的房间说道:“卢卡斯,” 哦,原来卢卡斯住这个房间。然后,她转身出门回了隔壁自己的房间。</p><p class="ql-block"> 我的床铺软乎乎的,被子看起来很干净。我坐下给卢卡斯发了一封邮件,告诉他,我已顺利到达。这时已是下午一点了,有半天的时间可以去城堡游览,便背上背包出门去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布拉迪斯拉发城堡</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多瑙河畔老城西边的布拉迪斯拉发城堡<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在一座小山上,城堡</span>高耸入云,<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座四四方方的建筑。土耳其人占领布达佩斯期间,这里便是匈牙利王室的避难所。城堡中最古老的部分于公元13世纪重建,新的部分则是玛丽亚•特瑞莎为她最心爱的女儿Christina建造的。</span>城堡在1811年遭遇火灾,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修复重建,如今重现昔日的壮丽。</p><p class="ql-block"> 登高,才<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可以俯瞰多瑙河以及密密麻麻的被房屋塞满的老城,红色的房顶一直连绵至远方新区的另一端。这时,我被头顶上空的冷风吹得有点晕,中午下火车时天空还是万里无云、在我出门去城堡没多久的路上,远方天边的云就灰得诡异起来。这个处于北温带多瑙河畔的城市,在我到来布拉迪斯拉发的那两天迎来它的灰色。遇上阴天是让人不太愉快的事,而眼前满布的阴云让我变得不安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老城</p> <p class="ql-block">  “咚——咚——咚——”原来到了整点,教堂的钟声提醒我到了该回的时候了。</p><p class="ql-block"> 之前来的路上,在“Hany Melick”的前一站“Pri podchode”有一家大型超市,于是坐上巴士原路返回,去超市购买做晚饭的食材。</p><p class="ql-block"> 在当地超市购物其实是件有趣的事,我一直把它作为到任何地方都自然而然会去做的一件事。超市的东西经常比外面划算,可以节省些花费、更重要的是,你会从食物品种的程度上了解当地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外面下起了小雨,过度期待而带来的失望让我有点沮丧,心里担心着明天会不会也下雨? 我查询手机气象,结果显示有50%可能下雨。然后,带着无论是大风暴雨都很期待去看看这个城市的想法,慢慢地睡去。</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8点,我的房东卢卡斯终于现身了。他昨晚到家时我已经睡了,他母亲把煮好了黑咖啡和一大早从面包房买回来的新鲜出炉的甜面包放在客厅的餐桌上,让我和卢卡斯一起吃。原本订单里没有包含早餐这项服务,但他母亲非要让我坐下,我们坐在餐桌旁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因为我的英文不好,卢卡斯便放慢交流的速度,我有时没听懂,这时他会耐心地换个同样意思的另一种说法。有时感觉他说话很幽默。比如,咖啡里不要加奶,你可以这样说:“No room” 表示咖啡里不需要留空间给奶油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太太说她儿子是个工作狂,都快40了还单身一人,卢卡斯却笑着说一个人自由。他告诉我:他上面有两个姐姐,都在德国的慕尼黑生活。母亲过几年就80岁了,需要他在身边。说不出“孝子”英文的我,对他翘起大拇指表示赞赏。</span></p><p class="ql-block"> 早餐过后,卢卡斯建议我乘9号轻轨电车在poetical站下车,然后沿Drevena街向西北方向步行至五路口便就是格拉苏尔科维奇宫(<span style="font-size: 18px;">The Grassalkovich Palace)现在的总统府。游玩后从五路口的</span>suche myto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向南步行就能到达老城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出门前,我和卢卡斯说好晩饭我来做两个中国菜。然后,按卢卡斯的建议,出门步行了一段路,来到9号轻轨电车站等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午没有下雨,天气要比昨天下午好许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poetical站下车走了没几步便到达这</span>座洛可可风格的宫殿。宫殿前的广场有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喷泉,</span>而它的北面有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球形</span>法式花园,<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非常有气派。</span>在1939年至1945年期间,这里曾是斯洛伐克总统府所在地。二战后<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斯洛伐克政府使用,</span>直到1990年代初,宫殿才得到全面修建,焕发出全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离开总统府,沿着suche myto街往南走大约3分钟就来到了米迦勒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又译迈克尔门)。它</span>是布拉迪斯拉发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该建筑原本是老城整体城墙防御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只剩下一座经过重建后的塔楼,建于1300年左右。16世纪曾一度被摧毁,18世纪中又重建为现今的样貌。从51米高的塔顶平台上,可以欣赏到迷人的城堡和老城区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虽然这里的天气不好,时而看起来灰蒙蒙的。但是,每个城市都有那么一个凝聚了整个城市美妙气息的地方,在布拉迪斯拉发,大概就是老城区中心的那个罗兰广场了吧。</span></p><p class="ql-block"> 穿过米迦勒门,就是历史悠久的老城区,它虽然不大,却很好地保存了中世纪城市中心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米迦勒门</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士兵</p> <p class="ql-block">银先生</p> <p class="ql-block">工作中的男人</p> <p class="ql-block">  广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虽然比布达佩斯的英雄广场要小许多圈,但却比它不知耐看几倍。广场中央有个罗兰喷泉,而西北角的拿破仑士兵雕塑<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布拉迪斯拉发的瑰宝之一。这座雕塑描绘了一个当年随拿破仑军队来到斯洛伐克的法国士兵,因掉队而被迫留在当地,而在雕像的背后恰恰就是法国驻斯洛伐克的大使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广场的四周有辐射开来很多条小路,无论沿着哪里走出去,都是一番有趣的新天地。比如南面出口处有个爱笑的银先生雕塑,他出生于1897年。曾是一名学者,但可能因过度压力而导致精神崩溃。此后,他穿着西装,戴着礼帽,常在街上向行人问好,给美女献花并唱歌。他的热情好客在当地深受欢迎,并成为城市的标志性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经过银先生雕像,没几步就到Panska和Rybarska两街的交叉口。路口边有个身着工作服的下水道维修工,刚从下水道修理完障碍钻出地面,探出半身趴在地面休息。下水道的泥水在铜盔上滑过,嘴边却露出一抹笑容。这个雕塑建于1997年,是世上最有名气的街头雕塑之一,也是无数游客来到这座城市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卖艺唱歌的男人</p> <p class="ql-block">  沿着狭窄的Panama老城街道,可以从容地悠闲漫步,如果累了,就在路边的座椅上歇一歇,或在街边的小餐厅、咖啡店点上一杯咖啡配上一块小点心,慢慢欣赏眼前色彩柔和的18世纪洛可可建筑,以及建筑上精巧的雕塑和漂亮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不知走了多久,来到一个路口,站在此边,眼前出现的是现代高楼建筑,再下去应该是新城区了。虽然只有一街之隔,但这里的世界离我还是太远,总让人觉得难以触碰。所以,比起到处都是高耸的摩登大楼,我更喜欢又接地气又热闹的老城。正是那些古典的建筑,如米加勒门与卖艺唱歌的光头男人、圣马丁主教座堂、旧市政厅和广场上的每个形象各异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于1273年的</span>圣马丁主教座堂位于布拉迪斯拉发老城的西部边缘,它是布拉迪斯拉发最大、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曾是匈牙利王国的加冕教堂。教堂内有三个漂亮的哥特式圣坛,现在它是布拉迪斯拉发总教区的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 而东面的圣伊丽莎白教堂建于1907-1908年,代表着新艺术风格。它以其独特的装饰风格而闻名,其中大量采用了天蓝色和白色相间的元素,这种风格<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显得活泼、灵动和高洁,</span>在整个欧洲的教堂中是很少见的。因此,人们将其称为“蓝色教堂”。</p><p class="ql-block"> 下午,又回到了没看够的罗兰广场。当我穿过广场东面的城市博物馆,来到老市政厅时,天空开始飘起了雨。站在市政厅门廊内,看着被雨水模糊了的窗外光景,心情也变得潮湿起来。</p><p class="ql-block"> 久久见雨势没有任何减弱的迹象,看看时间,耽误不起做菜的我,沿着建筑屋檐赶去吃午饭的农贸市场,那里的牛肉比超市划算又新鲜。然后又去了超市买了洋葱、西红柿和一小瓶日本酱油,准备做个番茄炒鸡蛋和洋葱炒牛肉,让卢卡斯品尝一下中国菜的美味。想到这些,之前的压抑心情像是假的一样。</p><p class="ql-block"> 拎着食材回到住处后,我就张罗着烧菜,而卢卡斯已经将他母亲烤好的土豆和披萨放在了餐桌上,就等我的中国菜。没多久,餐桌上的国民级番茄炒蛋和洋葱炒牛肉成了晚餐的主角,老太太边吃边不停地夸奖……</p><p class="ql-block"> 旅行的这一路上,我一直在遇见不同的人,大多是我请求别人帮忙,比如问路、拍照,以及在电车上替我购票的年轻人。而遇见卢卡斯和他母亲,并在短暂的一小段时光中被拉进他们的生活,<span style="font-size: 18px;">然后挥手告别,继续走着自己原来的路。但遇到了他们,让自己的经历多了一道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老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圣伊丽莎白教堂(蓝色教堂)</p> <p class="ql-block">农贸市场</p> <p class="ql-block">  离开布拉迪斯拉发的那天早晨,7点不到就准备出门,卢卡斯还在睡,昨天晚上他在电脑前工作了很晚。我轻轻地出了房门,房东太太为我送别,下楼一直送到路边的车站。由于早晨的天气很冷,我让她尽早回去,但她嘴里一直念叨着斯洛伐克语,我只听懂32路这一句,估计是让我别乘错车。</p><p class="ql-block"> 等我在自动售票机上买好车票时,她才放心挥手与我告别。当她转身走回楼房时,我掏出手机,拍下她蹒跚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没多久32路巴士缓缓靠边到站,在我上车那一刻,我回头看,老太太依然站在楼房的门廊边朝我挥手,这时的晨阳特别美,一层金色的光洒在她身上,她在金色的光芒里一直朝我挥手。</p><p class="ql-block"> 坐上巴士的我,脑海里定格了我在斯洛伐克的最后一幕。</p> <p class="ql-block">32路巴士站</p> <p class="ql-block">布拉迪斯拉发主火车站大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布拉格(Praha)</p><p class="ql-block"> 当我乘上开往布拉格的(RJ1046) 火车时,终于可以坐下来,打开房东太太送我的早餐,从纸袋里掏出两个裹着香肠并沾满了香香的白芝麻面包,边吃边喝一口酸奶,它们香甜的味道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中,并涌上一股窝心的感动……</p><p class="ql-block"> 一直向往布拉格的春天,尤其是在网上看多了有关布拉格的古迹文化,听多了去过的朋友由衷的赞美,早已心动。在这次欧洲五国旅行规划中,挤出时间,选择五一节在布拉格住上三晚,瞻仰心仪已久的古城风貌。</p><p class="ql-block"> 欧洲的火车干净舒适,火车从斯洛伐克西行,经过5个小时的行程,火车扺达布拉格中央火车站,我迫不及待地提上行李下车。</p><p class="ql-block"> 欧洲国家的主火车站一般都设在市中心附近,方便上下车的乘客,而布拉格的主火车站更是在老城区附近。</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的酒店却在布拉格的郊区,一个新开发的住宅区,离中央火车站有8公里的距离。当初选择这个酒店是因为五一假期布拉格市区的酒店价格实在贵得离谱,根据谷歌地图得知这个酒店所在的Praha-Vysocany小镇有个火车站,离布拉格只有一站路,而且就在酒店附近,花25克郎(8元人民币)乘城际列车S2、S 3或S34只需十分钟即可到达市中心的中央火车站。比乘地铁或公交,而且需要再转有轨电车的线路省时又省钱。</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没有出站,在车站又买了一张开往Praha-Vysocany的车票,并登上列车,前往我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Praha-Vysocany—Praha </p> <p class="ql-block">老城广场</p> <p class="ql-block">卡夫卡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  我对布拉格的遐想,更多来源于卡夫卡。</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见过父亲书架上一本没有公开发行的内部刊物,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审判及其他》,并问过父亲卡夫卡是谁,父亲只说了一句犹太人。因看不懂书中的内容,就一直没去碰这本书。到了恢复高考后的79年,《世界文学》杂志刊登了一篇翻译过来的卡夫卡短篇小说《变形记》。并从那时起卡夫卡开始在国内“爆发”,无数国人读者感受这部小说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此后,曾被收入上海高中语文教材。后来我再去找那本《审判》小说,却再也找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当天下午,我来到了布拉格老城广场西北角的卡夫卡出生地。</span>瞻仰这位<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世纪文学的奠基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父亲是位犹太富商。卡夫卡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并获博士学位。20岁开始发表作品,但直到4 1岁去世,他尚未成为名闻遐迩的作家。当后人在1915年,将他的中篇小说《变形记》发表后,《变形记》便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查理大桥</p> <p class="ql-block">老城桥塔</p> <p class="ql-block">桥上艺人</p> <p class="ql-block">布拉格城堡</p> <p class="ql-block">圣维特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黄金巷</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当我走近伏尔塔瓦河畔,最醒目的地方,永远是布拉格城堡。伏尔塔瓦河上的查理大桥建于14世纪。这座长达520米、宽达 10米的石桥,是一座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建筑。毗邻着布拉格城堡区和老城区,查理大桥曾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这座欧洲最古老最长的桥上共有30尊圣人雕像,都是17-18世纪捷克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誉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走过查理大桥,顺着美轮美奂的街区,一路直达山上的布拉格城堡。这是波希米亚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及后来共和国时期的政府所在地。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保存着波希米亚王国的王冠。</p><p class="ql-block"> 与布拉格城堡柤连的即是圣维特大教堂。它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也是罗马帝国的加冕教堂。五一节教堂门口弯弯绕绕排满了人,我也挤在队伍里,为的是进入内部,一窥雄伟的大殿和波希米亚国王的坟墓。</p><p class="ql-block"> 教堂始建于925年,400年后扩建为现在的哥特式,但直到1929年才完全竣工。这座建在山巅的圣维特大教堂,正面空地狭窄,因此所有人只有尽力抬头仰望,而经过皇宫狭长的过道后,这座庞然大物忽然屹立眼前,令我无不饱受震撼。</p><p class="ql-block"> 在大教堂边上的圣乔治女修道院前面是条黄金小巷,卡夫卡出生两年后,搬去黄金巷22号的小房子居住,现在己经改为卡夫卡书店。由于游客人挤人实在太多,我没进书店便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从城堡沿着陡峭宽阔的石子路往河边走下坡路,便又回到了查理大桥前。来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桥头边的这家麦卷冰激凌店,克制自己没买。当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时,终于还是没能忍住地买了个麦卷水果冰激凌,然后对着过来的这条坡路举起它。“Cheers——”</p> <p class="ql-block">布拉格麦卷水果冰淇淋</p> <p class="ql-block">伏尔塔瓦河畔的卡夫卡书店</p> <p class="ql-block">变形记</p> <p class="ql-block">苦艾酒酒吧和商店</p> <p class="ql-block">  又一次走过查理大桥,一路直达老城广场。状丽高大的古典建筑鳞次栉比,显出布拉格非凡的品味。</p><p class="ql-block"> 繁华街区的尽头汇入拥挤的老城广场。广场四周的建筑风格变化多样,有哥特式和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以及老市政厅和举世无双的天文钟钟楼。</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天文钟,它是捷克哥特式科学和技术的巅峰之作,具有豪华壮观的艺术魅力。钟有上下两座,它是一座精美的自动机,根据当地古老的地球中心说原理设计。上面的钟一年绕一周,下面的钟则一天绕一圈。每到整点,骷髅会拉动时间,圣人会现身,还有雄鸡啼鸣等各种报时相当有趣。每天中午12点,十二尊耶稣门徒按顺序出现在钟的两侧,一半向左转,一半向右转,然后窗户关闭,雄鸡啼叫,钟声响起。</p><p class="ql-block"> 广场上立有宗教改革先驱胡斯的雕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是,我始终没有找到蔡依林二十年前唱的 “Prague Square”(布拉格广场)歌词中的“许愿池”,因为广场上根本就没有许愿池。反而在离广场不远处的一家”Absinthe Bar & Shop”里见到了传说中的苦艾酒(Absinthe),这种被欧洲人称为绿精灵的酒</span><span style="color:rgb(36, 38, 41);">能让人容易上瘾和产生幻觉,主要原因是苦艾酒里含有侧柏酮。欧洲许多艺术家喜欢边喝边创作,如凡高、毕加索等。酒吧里的店员会很耐心为游客讲解各种苦艾酒的知识,除了喝酒,这家店还卖很多苦艾酒专用的工具。苦艾酒有很多种喝法,而波西米亚人喝法是将苦艾酒倒入酒杯,大约三分之一酒杯的量,放入一块方糖,又在杯子上架一镂空的勺子,取出方糖放在勺子上,然后点燃含酒的方糖,勺子上的方糖融化后滴入酒里,最后加入冰水使绿色的苦艾酒慢慢变成乳白色,口感有纯粹的茴香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6, 38, 41);">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想到医生曾给我的忠告不可以喝白酒,尤其是这种高度苦艾酒,否则,我的咽喉炎很难有改善的希望。</span><span style="color:rgb(36, 38, 41);">最后,我</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还是听从</span>医嘱,<span style="font-size:18px;">离开了酒吧。</span></p> <p class="ql-block">天文钟钟楼</p> <p class="ql-block">天文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城市不大,许多景点都在步行可达之处。而布拉格老城的美,在于它古色古香的建筑,带有文艺复兴和哥特式的教堂尖顶,处处可见,即使哪儿都不去,就站在查理桥上,静静地欣赏这个城市的古典风情,也是收获匪浅,更何况它还有许多内容,尤其是老城醒目的天文钟,总围满了抬头仰望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从地理位置而言,捷克确是位居欧洲中心,捷克与斯洛伐克在历史上分分合合,都是外来统治者武力强制结合,当外力消除后兄弟又各自分家。</p><p class="ql-block"> 布拉格在世人的眼中,仿佛总呈现着柔情软弱。事实上,经过数个世纪的不幸,布拉格绽放着的是它柔中带强的生命力,这个美丽古老的城市,像一颗久被蒙尘的珍珠,不擅以耀眼的光芒向世人显耀,这也正是我喜欢它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萨尔茨堡(Salzburg)</p><p class="ql-block"> 我想,我是喜欢布拉格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天的游览其实是不够的,而且让我意识到,“走马观花”和“赶行程”这种旅行方式,只满足了眼瘾,却不见知识丰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很炔到了离开布拉格的时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上午在中央火车站买了张需要在林茨中转的去萨尔茨堡车票(EC333/RJ644)。开车时间是10点21,在林茨有半小时的中转时间,然后搭乘RJ644列车,估计到达萨尔茨堡是下午4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布拉格的中央火车站是真的大,并且上下三层,有自动扶梯,是我这次走过的最现代化的火车站。我在车站里的一家餐厅坐下,点了一份三明治加一杯咖啡,当服务员问我咖啡需要加奶吗?我</span>不假思索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告诉她:“No room”。并得意地边吃早餐边给萨尔茨堡房东太太发了一封邮件,告诉她我将在今天下午5点之前到达。</span></p> <p class="ql-block">E C333列车</p> <p class="ql-block">  上车后没多久,列车员过来检票时,我被告知在去Linz途中,列车到达捷克的布杰约维采站时需要下车换乘巴士,然后把乘客驳到奥地利的Freistdt车站搭另一辆列车去Linz,也就是中间有一小段是乘大巴。为何是在捷克与奥地利的边境换乘列车?难道这三十几公里的路段没有铁路?我再一次查了在OBB铁路官网上的信息,确实不用换乘。</p><p class="ql-block"> 但更烦恼的事还在后面。到了布杰约维采站等了近半小时才等来大巴,上了车以为这下可以安心了,结果大巴到达Freistdt火车站时,又被告知列车已经开走,只能大巴直接送我们去林茨。车上的乘客都很配合,没人埋怨。可我买的是OBB铁路快速列车呀,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布拉格直接坐大巴去林茨。</p><p class="ql-block"> 等到大巴停在林茨火车站门口时,早已过了下午RJ644列车的发车时间,我在候车大厅的列车信息显示屏前查询到下午三点半的RJ646也同样开往萨尔茨堡。于是,早早地来到火车站台,坐在长椅上吹着冷风等候着。</p><p class="ql-block"> 傍晚5点,我终于到达萨尔茨堡火车总站。急忙出站,在车站广场跳上巴士前往Firmianstraße 5#,赶去我的旅舍。</p> <p class="ql-block">萨尔茨堡城堡</p> <p class="ql-block">  萨尔茨堡的老城与新城中间隔着美丽的萨尔茨河,顺着老城美轮美奂的街区步行,各种风格不同的尖塔教堂和古典建筑鳞次栉比,还有绿树成荫的园林和千姿百态的喷泉,把萨尔斯堡打扮得格外美丽。</p><p class="ql-block"> 萨尔茨堡是座名人之都。莫扎特、卡拉扬和多普勒都诞生此地。</p><p class="ql-block"> 萨尔茨堡城堡,位于老城区山上。建于1077年,是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城堡之一。城堡除了博物馆展示古老的兵器、乐器、民俗民风外,还配有一角咖啡厅,供游客远眺山下壮丽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站在城堡南面的城墙边,可以遥望正前方的翁特斯山。</p> <p class="ql-block">莫扎特故居</p> <p class="ql-block">莫扎特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音乐家卡拉扬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多普勒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莫扎特出生地门前的老街~粮食胡同。</p> <p class="ql-block">莫扎特广场</p> <p class="ql-block">萨尔茨堡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米拉贝尔花园(背景为萨尔茨堡城堡)</p> <p class="ql-block">  翁特斯山(Untersberg)海拔1973米,横跨奥德两国。正好在我的民宿正远方,一出门就可以看到它。原本计划花半天的时间去那儿登上山顶,俯瞰整个萨尔茨堡城市风貌,并且交通又非常方便,乘25路巴士即可到达它的山下缆车入口处。但是,为了赶去巴德伊舍,还是放弃。</p> <p class="ql-block">萨尔茨堡旅舍对面的翁特斯雪山</p> <p class="ql-block">莱奥帕尔兹克罗恩湖畔(旅舍附近)</p> <p class="ql-block">  在离开萨尔茨堡前一天的傍晚,我沐浴着莱奥帕尔兹克罗恩湖软暖的夕阳散步在湖畔。</p><p class="ql-block"> 来到一个新国度,新的文化气氛和新的生活环境,对于凡事还摸不清头脑的旅人来说,一切关于生活的方式都要重新认识,但再过一个星期就到了本次旅行的终点了。站在湖边,望着湖对岸远处的雪山,刚才被阳光柔软的心情,又浮上一丝沮丧。不过没关系,这次的旅行结束为的不就是下次有更好的旅行么?</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赶紧掏出手机,把这些陌生又漂亮的景色拍下来,变成熟悉的风景并在朋友圈里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坐在Leopoldskron 湖边的长椅上,写完朋友圈里的这些文字时,已是晚上快7点了。国内的朋友早已进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湖对岸远方的翁特斯雪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Bad Ischl 湖区</span></p><p class="ql-block"> 早晨,在萨尔茨堡火车总站前,乘上大巴前往巴德伊舍(Bad Ischl)。</p><p class="ql-block"> 我的旅舍是在巴德伊舍的巴德哥依斯恩小镇。<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小镇周边十几公里附近有许多个美丽的湖泊,如沃尔夫冈湖、哈尔施塔特湖和蒙德湖等等。虽然巴德哥依斯恩小镇没有与湖水相伴,但</span>小镇上有火车站和汽车中转站,交通非常便利。之前在Booking上查看时却觉得小镇上的酒店价格贵到让人想骂资本主义!</p> <p class="ql-block">萨尔茨堡—巴德伊舍</p> <p class="ql-block">Bad Ischl 周边湖区地图</p> <p class="ql-block">Bad Goisern 的喜得乐旅馆(Sydler)</p> <p class="ql-block">哈尔施塔特湖(Hallstattsee)</p> <p class="ql-block">哈尔施塔特小镇</p> <p class="ql-block">  离巴德伊舍只有不到20公里的啥尔施塔特小镇,是个到处开满鲜花赏心悦目的小镇。特别是它与众不同的湖水颜色,清澈、碧绿又透着优雅的深蓝,让人怎么凝视都觉得不够。而且,这里的空气也仿佛带有更多的氧分子。于是,我把走了一天浑身疲乏的自己扔在一个树荫下,看看面前平静却壮美的风景,咬一口早上买的普通欧包,又喝上一口自备的茶水,却也觉得津津有味齿颊留香……</p><p class="ql-block"> 在啥尔施塔特湖转悠了大半天后,我就直接等车去戈绍小镇。</p><p class="ql-block"> 戈绍地处阿尔卑斯山脉北麓的山谷地带,我站在小镇的山坡上,看到绵延伸展的雪山,守护着这个小镇和周围的村落。群山环绕中的一个个村落与世无争的宁静,宛如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在戈绍的时间过得很快,等到我想去戈绍湖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戈绍湖离小镇还有8公里的路程,而且它是奥地利海拨最高的湖泊,它背靠海拨2995米的达赫施坦峰。不去真的很可惜,但想到明天的沃尔夫冈湖在等着我,便狠心地搭上正好往回去的客车。</p> <p class="ql-block">世外桃源~戈绍小镇(Cosan)</p> <p class="ql-block">施特罗布尔(Strobl)游艇码头</p> <p class="ql-block">沃尔夫冈湖(Wolfgangsee)</p> <p class="ql-block">沃尔夫冈小镇</p> <p class="ql-block">  早晨,我早早起来。</p><p class="ql-block"> 巴德伊舍的空气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清新又干净的味道,尤其是在小镇这样的地方,似是夹带着远处雪山飘来的温度一般,多了几分冰冰凉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沃尔夫冈,一个远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耐人寻味的地方。一直觉得它与周边几个湖区有那么几分相像,但这里却比其他湖区更亲切、婉约又秀丽。这里的游船很棒,我在沃尔夫冈湖南岸的施特罗布尔(Strobl)游船码头上船,游船一路向北航行。平滑如镜的湖水,澄净浩渺,这样唯美的自然风光和湖岸别致小镇的地方,宛如理想中的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 在沃尔夫冈镇下船,跟随人群沿着坡路没走几步就是一幢幢精致的木屋旅舍,咖啡馆和小商铺。真是十分宁静闲适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走到朝圣教堂跟前。据说是一位名叫沃尔夫冈(Wolfgang)的圣人,来到此地修行时依据神的示谕在沙夫山脚下的湖畔修建了这座教堂。</p><p class="ql-block"> 许多游客都乘小火车上了沙夫山,那里不但是《音乐之声》的拍摄地,而且在山顶可以看到巴德伊舍地区整个湖区全景。但我还是选择了再次登船,前往沃尔夫冈湖北岸的圣吉尔根小城,并在小城逗留一会后再乘车东进游客相对稀少的蒙德湖。</p><p class="ql-block"> 在去蒙德湖的车上,发现我的充电宝留在了酒店房间的床上。没了电的手机,拍不了照,更没法知道行走的时间。还好,我想到了相机里的时钟,虽然相机里的电量也所剩不多,但当作时钟来使用足足有余,便赶紧把相机里的时区改为当地时区。</p> <p class="ql-block">蒙德塞</p> <p class="ql-block">蒙德湖</p> <p class="ql-block">  蒙德湖小镇紧邻蒙德湖北岸,从视觉上更加怡人,艳丽的郁金香在湖边公园盛放,小镇的圣米歇尔教堂( Parish Church of St. Michael's )是著名电影《音乐之声》的取景地。为了保存相机里的一点电量,不敢拍照的我只是静静地坐在湖边,反而滋润了眼球,享受了视觉盛宴,看遍蒙德湖壮丽的雪山、静谧的湖泊和怡人的小镇……</p><p class="ql-block"> 当我起身赶回车站的途中,经过正在湖边度假的两户人家时,有个男孩指着我的相机对我说道:“For me,for me!”我开心地用我的相机给他拍照,拍完照还没完,他想要与我合个影,我便把相机递给他的家人,帮我和男孩按下快门。然后他的家人让我加入他们的野外烧烤活动。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他:我的时间很紧,需要乘车赶回巴德哥依斯恩的住舍。</p><p class="ql-block"> 临走前,我要了男孩家人的电子邮箱,心想这次可别像以前在塞尔维亚帮一群中学生拍完照后,忘了索要个电子邮箱。</p> <p class="ql-block">蒙德湖边烧烤的两家游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维也纳(Wien)</p><p class="ql-block"> 在酒店用完早餐,并与酒店主人告别后,提着行李来到巴德哥依斯恩火车站,并在自动售票机上买了张去阿特南-普赫海姆的车票。然后在那里转车前往维也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阿特南-普赫海姆中转买票时没仔细看车票的价格,急急忙忙选择了中午11点的班车。等到售票机出了票之后,才觉得两个小时的车程花了我50多欧元。心疼不已,想退票重买吧,再一想退票也要手续费,最后还是把车票塞进口袋去找家餐厅吃个午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了开往维也纳的列车后,才发现我买的是OBB Railjet(雷捷)高速列车,相当于国内的高铁列车,但列车的速度不如国内的动车。车票注明了我为欧洲节省了50多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下午一点,我终于走下了火车。</p><p class="ql-block"> 维也纳的酒店就在火车总站对面两百米的Favoritenstraße大街上。入住后,放下行李便出门去了相隔一条街的美泉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维也纳曾经是罗马帝国、奥匈帝国的首都,一度成为欧洲的文化和政治中心。皇室居所的霍夫皇宫和王族皇宫的美泉宫都是大气又典雅的巴洛克风格建筑,但作为冬宫的霍夫皇宫,却不及美泉宫来得灵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游览完美泉宫,便前往附近的金色大厅。之前有朋友三十年前因出差来过维也纳,几个人在当地人的指点下站在一个建筑物前照相留念。但三十年来他一直对当年是否真的是站在金色大厅前心存疑虑。为了解开多年的心结,他托我替他找到金色大厅并拍照发给他。我通过谷歌地图,很快便找到了“</span>Musikverein”(爱乐协会大楼金色大厅)。最终,朋友的心结终于得到释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ad Goisern—Attnang-Puchheim—WIE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泉宫</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金色大厅(Musikverein)</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苏联英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我没有像往常那样,不是先去大教堂转转就是去什么城堡之类,而是直接去了维也纳苏联红军英雄纪念碑,因为5月9日是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当我走近纪念碑广场时,看到献花的市民挺多的。我便从背包里掏出出门时在超市里买的一束鲜花,安放在纪念碑前,共同纪念为和平献身的先烈们!</p> <p class="ql-block">霍夫堡宫</p> <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我是比较喜欢在教堂外的广场上溜达的,而在维也纳的几个教堂中,我又更喜欢史蒂芬广场。教堂两旁的建筑物古典又极为耐看,还有不少的街头艺人的表演。</p><p class="ql-block"> 而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的象征,它位于维也纳市中心的中央,有”维也纳心脏”之称。教堂塔高136.7m,其高度仅次于科隆教堂和乌尔姆教堂,位居世界第三。教堂始建于十二世纪,最早的建筑部分为罗马建筑风格。1945年一场大火将教堂严重烧毁,经过三年时间的修复,教堂才重新开放。</p><p class="ql-block"> 在维也纳的时间,头尾相加也就两天不到。那么,就等待下一次,让我有机会再来好好地看一次你的样子吧……</p> <p class="ql-block">国家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自动售票机</p> <p class="ql-block">  离回国还剩下两天了。</p><p class="ql-block"> 早上8点离开酒点前去火车总站。在车站大厅的自动售票机上购票前,先在自己的手机上仔细查询欧洲铁路列车的班次,有一趟RJ1031的列车,10点27开往布达佩斯,它的票价是其他班次价格的三分之一。卢卡斯曾告诉我,欧洲铁路有少量廉价的列车班次,其列车运行速度和其他各方面与普通列车没有区别。但自动售票机上却没有出售这趟列车的车票,于是,我在大厅里向OBB Servce 服务员咨询“雷捷”铁路售票窗口,服务员将手指向大门口的边上:那儿可以买到你要的“雷捷”铁路车票,原来不同的铁路公司有自己的售票窗口。</p><p class="ql-block"> 虽然买到廉价的车票,但需等上两个小时。不过,这次的心情肯定是开心不已。于是,要了一杯咖啡,坐在大厅的广告牌前,等着大屏幕上的列车信息。</p><p class="ql-block"> 到了上车的时间,我离开大厅走上6号站台的自动扶梯,然后,登上开往布达佩斯的列车。</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布达佩斯</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火车总站候车大厅</p> <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李斯特弗朗茨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  在即将返程这天上午,天空飘起了小雨。我坐在100 E大巴上驶向机场,想到即将结束旅程和离开这里时,心情有种不好受的感觉。我记得自己在候机大厅里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把旅程时间拉长点,并在心里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把行程安排得长些,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更长。</p><p class="ql-block"> 伴着雨水起飞,穿越密云,之前头顶上的云朵变回了松软的棉花糖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过了许久,在早晨的五点钟,飞机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周围的一切那么熟悉,像是做了一场梦。</p><p class="ql-block"> 最后,还是那句话:“旅行不在于你见过的风景,而在于一路上的心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