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博士风采第二编第104辑——彭麒玮博士

《石门博士》编辑部

博 士 简 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彭麒玮,男,中共党员,1993年出生,汉族,湖南石门人,初中毕业于澧澜完中,高中毕业于石门县第一中学,本科毕业于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专业为临床医学,硕-博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专业为神经病学,师从导师胡波教授、曹学兵教授,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p> 读 博 感 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首十年学医时光,感慨良多,曾经以为漫长枯燥的学医生涯已正式结束。本科5年,未涉猎过基础科研,在校期间一直以学懂教材内容为导向,一直想着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即可;可当自己真正读上了研究生后发现,学习方式和本科不可同日而语,从被动接受式强力转变为主动探索式,也猛然意识到攻读博士学位对医学生何其重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年硕博之路是艰难且漫长的,科研探索也很好地印证了“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无所回报”的道理,早出晚归是常态,也使我更高效率的利用时间。我也曾迷茫过、质疑过,经常夜间辗转反侧,思考我的未来究竟在何处,是否真的有必要为了一纸文凭而让自己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但正是因为身边的良师益友,使我在黑夜中找寻到了光明,突破了自我,继续点燃了我心中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2年博士论文答辩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博士导师胡波教授,她对科研的高度热情和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正是她的耐心指导使我培养了良好的科研素养,让我在脑血管病领域收获巨大。犹记得 2020 年武汉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时候,她作为一名医者所表现出的高尚医德,深深触动了我,影响着我未来的职业态度。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也衷心感谢我的硕士导师曹学兵教授,是他对我的信任与爱护,引领我进入帕金森病研究的神奇领域。在临床工作中,他以自身为榜样教会我作为一名医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和高尚品德。在基础科研中,他所创造的自由思考学术氛围,让我对神经电生理领域产生浓厚兴趣,并为帕金森病领域做出小小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彭麒玮(右一)与导师胡波教授(中)及同门博士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题组很大,每一位成员我都铭记于心:我要感谢靳慧娟、陈胜财、万艳、贺权威、李亚男、周逸凡、吴介洪、洪灿东、陆观凤、申靖、杨航、陈安琪、曾玮琪、王吉等师兄师姐的帮助与关怀,尤其是靳慧娟师姐一直以来对我实验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即使自己临床工作繁重,但仍怀有巨大的责任心对我的学习进行指导与解惑,使我不落后于他人。也感谢实验室里互相帮助与鼓励的小伙伴们,朱佳异、陈杰方、毕仁堂、许鹤翔、陈邵丽、尤明凤、张春林、罗焱、李志方、李健壮、刘煜霄、郭小青、李博维、邓奇乐、蔡卓远、杨斯博、 袁沛哲、邱燕媚、王海玲、文程、张凤、邱敏、顾馨媚、郭虹秀、孙帅、谭森威、程驰、杨小曼、寇梁、银思珈,我永远记得大家一起学习、奋斗、欢笑的日子,正是他们让艰难困苦的科研生活充满了乐趣!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梅元武教授、方瑗教授、徐岩教授、吴艳教授、毛玲教授、梁直厚教授、朱青教授、张磊教授、夏远鹏教授、姚承烨师姐在临床工作中对我耐心的指导和严格要求。感谢我的挚友汪文豪、丁译超、雷伟,虽然大家都不在一个城市,但正是他们在我心情最低落的时刻给我最坚定的支持,使我渡过了最难熬的时刻。也感谢我硕博期间的5位室友,骨科的韩立志、耳鼻喉科的林琨、放射科的邵国柱和杨崇图、胰腺外科的陈佼舜,是他们的支持与鼓励让我的求学生涯充满阳光。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济医学院,是我梦想实现的地方,值得我一生去珍惜!</p> 研 究 成 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b></p><p class="ql-block">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2171306,小胶质细胞通过CIRBP诱导中性粒细胞NETosis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中的作用和机制,55万,2022年01月至2025年12月,排名第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发表学术论文</b></p><p class="ql-block">1.Peng Q*, Zhong S*, Tan Y, Zeng W, Wang J, Cheng C, Yang X, Wu Y, Cao X, Xu Y. The Rodent Models of Dyskinesia and Their Behavioral Assessment. Front Neurol. 2019 Oct 11.</p><p class="ql-block">2.Zhu J*, Peng Q*, Xu Y, Xu H, Wan Y, Li Z, Qiu Y, Xia W, Guo Z, Li H, Jin H, Hu B. Morinda officinalis oligosaccharides ameliorate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 poststroke rats through upregulating GLUT3 to improve synaptic activity. FASEB J. 2020 Oct.</p><p class="ql-block">3.Peng Q*, Bi R*, Chen S*, Chen J, Li Z, Li J, Jin H, Hu B. Predictive value of different bilirubin subtypes for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receiving thrombolysis therapy. CNS Neurosci Ther. 2022 F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