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上苑,一个鲜为人知的帝王故里

南方鱼人

<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 供于上苑王氏祖庙的开闽三王神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漳州上苑与闽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朝末年,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带数万中原军民一路辗转入闽。攻取漳州后经过一段休整,民众及眷属离开军队,各自择地而居。三王后裔就在城东郊的上苑村一带定居、落地生根,并且此后一千多年再无迁徙记录。按《上苑王氏族谱》记载,闽国的末任皇帝王延政晚年也回到上苑,卒葬漳州北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闽国,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一个小国,国土是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共五个州(后期新辟了“南剑州”)。因有别于大一统王朝,后梁的朱温常被正史冠以“篡唐”,五代一度被称为“僭伪”(僭越的伪政权),因此闽国这样一个南方蕞尔小国,更没放在“正统史家”的眼里。然而,它在历史上不但真实存在过,而且史学大家司马光、欧阳修为之修史,国外的史家也定义其为——10世纪中国南方的独立王国。</p><p class="ql-block">作为“五州”之一的漳州,是闽国的藩篱之属。上苑,则是作为帝王家的后院而存在。历经千年时光长河的磨洗,上苑已渐渐变得鲜为人知。当年闽国五州的重心落在相对繁荣的建、福、泉州,而汀、漳二州看上去更像是通往目标路上的两个驿站。但漳州作为三王入闽的第二个州郡,宗祠的匾额上镌刻的是独一无二的“上苑王氏祖庙”——即王氏家庙中的祖庙,而且我们注意到架着匾额的木构件是两个雕工精美的龙头,其圆形的“户对”正面的图案雕着凤。其规制之高自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漳州在唐末及五代时期的文献史料近乎空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是说,无论是国史还是地方史,三王入漳的记载也近乎空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斑驳沧桑的王氏祖庙前,千年的马蹄辙痕已无从追溯,只好从门前九龙江的水波中,努力分辨潋滟折射出的历史光影。本文只拾取一些史书点滴的相关记载、别处的碑碣以及族谱记录的一些碎片,以勾勒一个大致的轮廓,并记录、推测一些相关的人和事。勉力成文以示方家,旨作引玉之砖,以求在向王氏宗亲及文史同好的请教、交流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三王入闽、入漳的资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走进上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苑在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漳州的华安、龙海、长泰诸县都有叫上苑的村庄,而文中所指的上苑位于龙文区,是毗邻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湘桥的村庄。其具体位置在漳州江滨路、建元东路和龙腾南路形成的“U”字形底部区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建元东路的南侧,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旧村道,尽头是江滨路的防洪堤。村道的西边是湘桥社,东边就是上苑社。湘桥有整洁宽敞的村道、古色古香的闽南古厝群、碧波荡漾的湘桥湖、文化广场中的七星池……相比之下,与一路之隔的上苑社则成了政府规划改造的棚户区,面临着拆迁安置。</p> <p class="ql-block">龙文区位于漳州平原的东部,在九龙江北溪和西溪的夹峙之间。区域内有一条由北溪流入西溪的城市内河,就是久负盛名的九十九湾。二十公里长的主干道,河汊港道形成一个巨大的水网,滋养着山地林木和万顷良田,形成美丽富饶的闽南水乡。肥沃的土壤,优渥的北纬23度地理条件,最适合植物生长。人们说在这个地方,插根扁担就能长成一片竹林。近些年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许多村庄和田野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四下拔地而起的高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湘桥是九十九湾注入西溪的最后一个村庄。广袤的田野、便捷的水陆交通和优越的商贸码头,使这个村庄在清初迅速崛起并蒸蒸日上。2007年,拥有保存完好的闽南古厝群和诸多古迹的湘桥村,被福建省人们政府正式命名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人们纷纷把目光聚焦在湘桥时,其自然村上苑却遗憾地游离于视野之外,以致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生生缩短了八百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着防洪堤下的环村路东行三百米,左侧就是上苑王氏祖庙。坐北朝南的二进三开间,燕尾脊、抬梁式木构架,由前潭、前埕、前厅、天井、过水廊道、主厅组成。门槛两侧的一对清代涡纹抱鼓石,门楣由一对精木雕龙头托着“上苑王氏祖庙”的匾额,龙头下方是浮雕凤圆形户对,前厅外檐一对透雕螭龙纹木方窗,次间一对圆形透雕螭虎窗,前廊梁架上斗拱穿叠,有狮子戏球、垂莲柱等雕工精美的木构件。二进的主堂悬挂《世沐恩光》大匾,主堂金柱柱联(图为原物拓片):溯唐季族冠全闽蔚赴四百年多文臣武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迄宋末派分上苑相承十二世半显宦名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柱联尽显帝王家雍容气象,无声叙说着往日辉煌。</p> <p class="ql-block">右侧过水廊道墙边,靠着一块清代光绪23年的《重修王氏祖祠碑记》,有:“……上苑村自宋直阁学士惠熙载公,以鄱阳王讳延政公嫡派,肇始斯族”等字样。王熙载是上苑第十二世祖,始建王氏祖庙于南宋时期。</p> <p class="ql-block">祖庙每天都聚集着十几位老人,或打牌或聊天。他们会告诉来者:这里是王氏家庙中的祖庙,是全漳州、全闽南最早的王氏祖庙。如果聊得投机,他们还会向你描述防洪堤未修时的上苑村美景:祖庙前的大潭中有白云岩的倒影,村口就是九龙江西溪,古时上苑港舟楫往来,连通内河、外海。当年的金戈铁马,早已随流水远逝,而那些帝王家事,至今仍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王氏祖籍山西太原的簪缨世家,是琅琊王氏的后裔,后迁居河南光州。公元885年正月,三王离开中原故土一路南下,同年八月抵达漳州。上苑村是王潮的长子王延釭和王审知四子王延政堂兄弟二人共同开基,尊祖父王恁为开基一世祖,开闽三王为二世祖。公元907年唐亡,公元909年后梁帝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于是漳州就成了闽王的藩篱之属,故而有了“上苑”的正式命名,宋明时期的全称是“永宁乡唐化里峙东保上苑”。</p> <p class="ql-block">公元945年,闽国亡。公元951年后(时间不详),被南唐幽禁金陵的末代闽国皇帝王延政告归回到上苑,不久辞世,奉敕葬于漳州城北郊仪凤山麓(今浦南双凤山),墓碑书刻“闽国殷帝延政王公墓”。</p> <p class="ql-block">在漳州,人们也会谈论帝王文化、争论这片土地是否有过帝王的足迹。但口中的帝王,要么是逃亡途经漳州的南宋帝罡帝昺,要么是传说中游江南途经漳州南门溪的乾隆,甚至是随老师蔡新回乡的嘉庆(时为太子),却不愿提起与本土文化息息相关的闽国。究其因,也许人们心目中的帝王只是大一统的帝王,也许是闽国后几任帝王只认江山不认亲情的行径而令人不屑一顾。总之,闽国和它的帝王们在漳州均鲜有问津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他解读历史的角度和方式。其实,历史不会顺应人们的愿望而推进演绎,无论生旦净末丑,它都在台上真实地上演了,而且总在不断循环往复,今人只需了解而无需回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王潮到王审知、王延政,王家人在闽国的历史上共有两位闽王、四位闽帝。前后六十年间,这个家族对中国南方的人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都产生了及其重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三、入闽第一站——汀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881年,安徽寿州的屠户王绪带领五百人起兵,并迅速占据了安徽寿州及河南光州,几年间队伍壮大到五千人,王绪也受唐王朝封为光州刺史。唐末各地烽烟四起,列强相互劫掠。王绪因受蔡州节度使秦宗权的讨伐而无法在中原立足,不得不于公元885年正月率军南下。时王氏三兄弟效力于王绪军中,这支南下大军“悉举光、寿兵五千人,驱吏民渡江”(《资治通鉴》卷256)。</p> <p class="ql-block">他们选择的目标,是同乡陈元光在两百多年前进驻的闽地。也许在上辈人的流传中,闽地是躲避战乱、休养生息的好去处;也许是潜意识中,那个蛮荒之地还生活着一些中原乡亲。无论出于什么想法,光寿军民“有众数万”(《新五代史》卷68)扶老携幼随军同行,满怀希望向南方的闽地进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行民众数倍于军队,显见这是一支不折不扣的“流民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一程、水一程,大队人马艰难跋涉,跨越安徽西部、进入江西境内。他们借道江州(九江)、洪州(南昌)、吉州(吉安),并一度攻占虔州(赣州)。旋即又被地方武装打败、得而复失。离开虔州后,队伍兵分两路:王潮带着部分精兵翻越山岭进入广东潮阳境内,寻找机会;王绪带领队伍进入闽西并占领了汀州(长汀)并一度自封为汀州刺史,随后还是继续率军南下进入闽南的漳浦。此时,王潮部因在潮州受到追击和阻击,也赶到漳浦与王绪大军汇合。</p> <p class="ql-block">西的地方武装以保存实力为重,一般不会太为难这样一群“庞然大物”。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当王氏大军见虔州守卫空虚,起了觊觎之心继而实施攻占。那么,当地的武装就会迅速集结力量进行反击,才有了王潮的军队被虔州军一路追击到潮州,欲除之而后快。从这个角度上看,当时中原大军出虔州后的兵分两路,也可能是王潮为引开追兵、掩护主帅和民众的策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从队伍的行军路线及行为,不难发现虽然最初定的目标是闽地,但一路艰难跋涉进入江西境内,尤其是过了吉州后,众人的想法已经产生了一些变化。如攻占虔州、分兵打探潮州、占领汀州等等行为,已明显有了立足的打算。只因虔州守不住、潮州又受阻,至于汀州,很可能因为地处山区、生存条件过于恶劣而主动放弃。虽然在《闽国史略》中,也有王潮后裔王思刚居汀州宁化东门王家巷的记录,但这已是后来的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筚路蓝缕,最终,中原移民大军不忘初心、历尽艰辛入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着,他们面临的就是以什么方式落地生根,为生存而奋斗。</p> <p class="ql-block">四、入闽第二站——漳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史册记载,王绪率领移民大军入漳的地点在漳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王潮从潮州赶来漳浦,他们会师的地点会是哪里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漳州州治从漳浦迁到芝山下已过99年,漳州境内只有龙溪、漳浦两个县。漳浦县域十分广阔,北连龙溪县,西端与潮州接壤。无论从汀州南下、还是从潮州东移,移民大军沿途无疑有不少安营扎寨之地。此刻,我们不妨把目光暂时停留在一个叫横口(今官浔康庄)的村庄,细细打量一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龙岭下东南十里许,横口地处渐山脚下,是与龙海东泗乡相邻的一个小平原。马鞍寨、渐山、纱帽山、峩山坪(郑成功屯兵处)等连绵的山峰,环护着这片数千亩的土地。大、小南溪顺着山势环萦着这片平畴,交汇形成南溪。作为发源平和、跨越漳浦和龙海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南溪与西溪、北溪三条河流合称九龙江。</p><p class="ql-block">横口小平原,是古河道沧桑变幻逐渐形成的冲积平原。</p><p class="ql-block">虽然没有任何文献记录它是王绪、王潮两军会师之地,但两军极可能在横口有过驻留。因为这里后来成为三王后裔的一个主要聚居地,也是漳浦及周边境内最早开基的王氏一族。</p><p class="ql-block">我们也注意到开闽王后代一些村庄都有个“珩”字:如惠安东桥珩山村、珩海村,厦门后溪乡珩山村,南靖靖城珩坑村,长泰的珩山村等等,也许是取“王”“行”之意易于辨识吧?横口的名字从衡山、横山一路演变过来,说不定最早也是“珩山”。如今这里拥有三千多亩的田园和坡地,中心区域是稻田基地,周边连着坡地则多数种着花木和绿化树。或许是因为毗邻福建东南花都的缘故,如今官浔一带都逐步形成了花木基地。</p><p class="ql-block">一千多年前,当数万中原军民在闽粤的泥泞古道上艰难前行,当人困马乏的人们来到横口时,这片依山傍水小平原将带给他们怎样的感觉。可以想象许多人其实都不想走、也走不动了。</p> <p class="ql-block">“及秦宗权窃弄五兵,遍侵四境。绪内乏婴城之计,外无善邻之助,遂率众以作窜,欲辟地而偷安”(《忠懿王庙碑》)。王绪率军南下入闽,主要是为了避开秦宗权、寻找一个安身之所,而当他进入地广人稀、防守空虚的闽地时,立马感受到了自身的强大,从而产生了占据闽地重镇的打算。由于一路上饱受民众的拖累之苦,而且紧接着便是生死存亡的攻城略地,于是他在漳州的这段期间下达了军令:途险粮少,军中无得以老弱自随,犯者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常理,此军令可能是在攻占漳州后下达。因为如果是在漳浦下达,那么“王氏祖庙”可能就落地漳浦而非如今的龙文上苑了。在漳、潮地区,“王氏宗祠”“王氏家庙”“王氏祖祠”比比皆是,而“王氏祖庙”惟上苑独此一家,各祠皆以上苑为祖祠。所以,可能的情况是严令之下,随行的中原十八姓(据学界考证实际上有三十多姓)以上苑为中心,分散而居。许多人也会循着来路上的心仪之处、择地而居。虽然大迁徙沿途在安徽、江西、潮阳等境内会有人员流失,但也会有随行的扩充。而从到达漳浦的总人数大致不变这一情况,能推测光、寿二州的军民绝大多数还是来到了闽地,数万之众也构成了闽地的主要人口,而且由于王绪的军令,绝大部分的中原士民留在了漳州。到了三王控制了全闽大局时,可能或接或才陆续迁往泉州、福州等地。时至今日,在漳浦定居的王氏人口约4万人,漳州城区一带定居的王氏人口近3万人。</p><p class="ql-block">如今,你如果随机抽查十个福建人其先祖来自何方?则会有八个以上的人会回答:“来自河南固始。”其实,中原入闽的人员主要有三批:一是晋代的永嘉之乱、衣冠入闽;二是唐初闽粤的蛮獠之乱、开漳圣王入闽;三是唐末的黄巢、藩镇之乱,三王入闽。其中以三王入闽的数万中原士民为数最多,但数万人不可能都来自一个固始小县。固始可能只是中原向南方进发时的一个聚散地,但在战乱中,无论淮南道上或其他地方的人随军而行,出于从众心理都会说成是来自河南固始,后代也就以讹传讹、不甚了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王入漳时,由于地处偏僻加上战乱频仍,置州已两百年的漳州还是十分羸弱,即便面对一支流民军,然“自潮阳抵漳浦,百姓畏其涂炭,五马避其锋刃”(《忠懿王庙碑》)。就是说当地无论百姓还是兵马,见到这支来自中原的队伍都避之唯恐不及。彼时的漳州城,也仅仅是一个简易的土城而已。即便如此,王绪在攻占漳州城时还是遭受了一定的抵抗,经历了围城之战。虽无从得知战事的激烈程度,但从陈元光后裔族谱的记录中仍可见端倪:“八世陈江( 834-- 886年),荫袭漳州剌史。唐僖宗光启二年(丙午 886年),值光州刺史王绪起兵入闽,陷汀州后围漳,与战不支,城破死节。”</p> <p class="ql-block">北上到今三明沙县一带。又因为机缘巧合而改变行程,中原军队一年后又回师攻占泉州,七年后攻克福州,从而控制了全闽。而当后梁篡唐、进入五代时期,乱世中的王审知韬光养晦29年,悉心治理闽国,终得河清海晏、富甲一方……此为三王离开漳州后的系列行为,因史书均有详载,故不复赘述,本文只厘清一下其行程的基本线路:光州—江州—洪州—吉州—虔州—汀州—潮阳—漳浦—漳州—同安—沙县—泉州—福州。</p><p class="ql-block">可惜王审知之后的几任闽王都不争气,十几年间就把闽国充盈的家底全部败光,包括闽国江山。公元926年,长子王延翰嗣袭闽王,接着先后有王延钧、王继鹏、王延曦、王延政等四位独立称帝,期间骄奢淫逸、自相残杀……内乱不断导致国力虚弱不堪。公元945年,闽国为南唐中主李璟所灭。</p> <p class="ql-block">五、闽国末代皇帝王延政晚年告归漳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史对王延政最后的日子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明代传下的漳州《上苑王氏族谱》记录其最后归附大宋,受封为太师后告归漳州上苑,不久才辞世,奉敕葬于漳州城北郊的仪凤山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闽国末代皇帝王延政告归地为何选择漳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先了解一下闽国灭亡时、其所属五个州的基本情况:南唐灭闽,建、汀二州以及新建的南剑州落入南唐手中;福州被吴越国占据;漳、泉二州为王延政旧属留从效、留从愿兄弟所掌控。《闽国史略》记载:留从愿执漳州,奉王延政长子王继成为漳州刺史。“漳州守将程谟杀刺史程文纬,奉皇长子继成权漳州事”(《十国春秋》)。留氏兄弟策略得当,漳、泉二州得以在乱世间闹中取静,获得十几年的安宁与发展。</p><p class="ql-block">据载,王延政还有其他五个儿子,如次子王继昌在南剑州为官、三子王继达为清溪(今安溪)县令等等,但估计都自身难保。如此一来,王延政的选择似乎只有漳、泉二州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富庶的泉州是闽国重镇,人口是漳州的十倍,且王延政的母亲黄氏是泉州惠安人,他似乎有一百个理由选择回归泉州。可是,最终王延政却选择了贫穷落后的漳州,回到上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上苑真正的开基祖是王延釭和王延政,不能排除王延政出生于上苑的可能。当感知大限到来时,叶落归根的渴望与故土情结的左右,王延政的选择便显得合乎情理了。</p><p class="ql-block">关于王延政的晚年,《十国春秋》记载:“保大五年(947年)……降封鄱阳王,镇饶州……九年,徙封光山王,未几,薨,赠福王,谥曰恭懿。”可见他有好几年的时光是在江西度过的,但史书没有没有指明王延政病故的具体时间,但如果就此认定他在江西亡故也流于片面。光山在江西最南端,与漳州距离较近,王延政晚年告归漳州是完全有可能的。《上苑王氏族谱》的记载:“加封鄱阳王……宋太祖即位延政以金陵内附,改封太师。自便归于漳,卒敕葬仪风山。”“配连氏封建安夫人,张氏谥封殷国夫人……坐乾向巽兼己亥,两夫人合葬在北左坐辛向巳兼酉卯二坟俱石器仲五兽有神道碑曰有宋太师王公神道。”</p> <p class="ql-block">今漳州浦南仪风山王延政墓的地理位置与族谱记载高度吻合,于今尚遗墓道两侧各一座无头石羊,根据其材质、风化程度、造型风格、气韵等综合特质,漳州多位文物专家鉴定其为宋代石器。因战乱频仍,该墓葬屡遭损毁,甚至一度被炸开裸露。至1991年漳州王氏重修时,挖开封土堆,里头惟遗一大一小两墓室。龙文区西边村95高龄的王小锅老人当年曾参与重修全程,他以住处比划描绘:大的像厅堂约70平方米,小的像房间约20平方米,里头空空;墓室墙边摞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碗,我还拿回几个收着。(注:据鉴定为明代万历年间的克拉克瓷民用圹碗,疑为当时祭祀遗留,后人封土时封于其内);土里捡到一个大的铁钱,上镌“天德通宝”字样,被王长生会长收着(注:漳州王氏宗亲会王长生老会长已故,该铁钱已遗失。)</p> <p class="ql-block">史书并无记载王延政墓地的具体所在,惟《开闽忠懿王族谱》载:“初葬寿宁县,后迁葬福州莲花峰胭脂山王审知墓侧”。但至今无论寿宁还是胭脂山,皆无发现能说明是王延政墓的圹坑遗址。求证名人墓葬地所在,最具说服力的是实物证据即墓圹和墓志铭,其次是国史及地方史的记载,最后才是谱牒及口传。迄今为止,漳州浦南仪风山的王延政陵墓的规制、遗迹,以及与明代传下的古族谱记载的吻合程度,都是目前国内唯一仅存的、最具说服力的墓址。</p> <p class="ql-block">的王延釭可能已是一位年轻的将官。公元909年,归附后梁的王审知受封闽王,漳州就属于闽国的藩篱之属。《上苑王氏族谱》记录:“开闽王三世祖讳釭,字表,王潮长子,五代后梁太祖贞明乙亥(915年)以延釭为金紫光禄大夫、太尉中书令兼枢密院直学士,出守漳州刺史……夫人陈氏,威惠王十世府君次女,讳梅,字碧心,合葬始安乡居仁里马坪保塘北山外……”</p><p class="ql-block">从这段记录能读取三个有意思的信息:一是王延釭的刺史由中原王朝册封,而不是由闽王任命;二是王潮长子与陈江曾孙女联姻,说明王审知对陈元光后裔的怀柔政策是成功的;三是夫妇合葬处为惠安,可推测王延釭后来曾调防泉州,并在惠安辞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同时代的一些佛门记事中,也出现了王延釭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漳州刺史王延釭在保福山建祝圣道场,名保福禅院。四年( 918年)迎请从展为保福禅院住持。开堂那天,刺史以下官吏,礼跪三请,王延釭亲自挽扶他升座。南唐保大年间建净众寺。后两院合并,称保福净众禅院,简称净众院。”(建于芝山上的净众寺毁于清代的炮火,其两座佛塔今移置漳州南山寺大雄宝殿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漳州牧太原王公延请桂琛在漳州罗汉院为僧众宣讲佛法,后桂琛留住该院。南北各方慕名前来罗汉院听讲、请教的僧徒,不可胜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一件佛事虽然没有指明具体时间,但桂琛是五代著名的禅师,是以“漳州牧太原王公”应指王延釭(或继任刺史王延休)</p> <p class="ql-block">从这些历史碎片中,能折射出一位恪尽职守、宽和悲悯的漳州刺史王延釭的影像轮廓。正因为他几十年辛苦经营、宽容接纳、治理有方,才使得在上苑居住的长房及三房子孙后代和睦相处、安居乐业。上苑王氏后代也不孚众望,耕读传家、人才辈出:五代漳州刺史王继成,宋进士、著名理学家东湖先生王遇,宋直阁学士王熙载,元龙溪县尹、从仕郎王义甫,明永乐进士、江西知府王昇,清乾隆武进士王天柱,晚近龙溪硕儒王履亨……尽显簪缨世家的底蕴和帝王故里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七、亡国后坚守漳州的刺史王继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有些地方记录王继成是王延政的义子,但漳州上苑的王氏后裔却坚信自古传下的族谱,认定王继成是王延政的长子,也就是上苑的开基四世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文提到,留从愿于公元944年扶持王继成任漳州刺史,家居上苑。子宗讓(亦作襄),孙三坦、埭、圿。坦徒居潮阳,埭居泉州,圿居龙溪上苑,与王继麟(王延釭子)后裔共同繁衍生息,壮大上苑祖源社。需要说明的是,王坦有子三,长子王万宝开基江西浙江,后代再迁潮阳;次子王万玉开基漳浦横口;季子王万璧先居漳浦继迁潮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从王氏后裔迁徙的路线,不难看出有一个大致规律:就是沿着相反的方向、循着早年三王入闽线路途经之处。对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早年入闽时不断有乡亲或宗亲在沿途定居,而后人的迁徙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寻亲以及抱团取暖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苑王氏祖庙由王圿始建于宋初。然而,一个宗族形成的历史,不能简单地以始建宗祠的年代为标准。在此之前,王氏先祖已在上苑定居了上百年。</p><p class="ql-block">按族谱记录:“宋太祖即位后,改封为道州刺史平营军兵马都监同潘美平岭南,卒葬新安里大溪山埔米谷(即今平和县安厚镇马堂村)。继成公墓道已废久,惟王源有重立墓道,在墓对面田中距半里许,墓之穴名“土名落水虾”,因山势蜿蜒起伏十余里状似虾,墓葬在虾首,遇王源五百年后,风水还之字,土地神在左虾沙末,面临小溪石遼处,墓前有田距马堂社张氏约两三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由于沧海桑田,一千多年前族谱手绘的王继成墓的山形地貌,因为植被、建筑等因素的变迁已面目全非,该墓几寻无果。直到2019年10月,宗亲会接马堂村好心的村民告知:国家修高速公路时破坏了一座古墓,似乎是王氏先祖之墓。随后漳州王氏宗亲会数次前往安厚马堂村考查证实,确系继成王公墓。但风水已遭破坏,众议决将祖墓迁移至龙文区恒坑村郭塘大埔顶的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八、结语</p><p class="ql-block">只有自然界的阳光雨露,才存在着真实意义上的公平:无论曾经的帝王故里,还是如今的沧桑古村,一样均沾天地间的雨露、沐浴着晨曦和月光。而宗祠,永远是百姓人家的精神家园,是心灵的寄托和栖息之地。</p><p class="ql-block">沿着王氏祖庙前的斜坡走上防洪堤,迎面是九龙江西溪。古时候,这里是舟楫穿梭、商贾往来的上苑港。而曾经的金戈铁马、城头易帜、衣锦还乡……在洗尽铅华的今天,某种意义上也就意味着给后世舞台增加了一两出戏文。烽烟荡尽后,江山依旧在,并没有因为某个王朝的覆灭而改变它的本色。江水千万年流淌如斯,从北溪、西溪交汇的三汊河注入东海。寻常百姓只望天下太平、岁月静好,惟求耕读传家,日出而作、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在在没有王权的自由的江面上,鸥鹭翔集、锦鳞游泳、渔歌互答。江渚一如既往地郁郁葱葱,风景独好。</p> <p class="ql-block">本文来源于沈少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