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主题。本单元课文带领学生领略了威尼斯小艇的独特风光,品味了荷兰牧场之国的异域风情,感叹于埃及金字塔的古老神奇。在习作部分,除了学习动态和静态的写法,回归中国,引导学生探寻凝结着华夏祖先汗水和智慧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本次习作也旨在提升学生搜集、运用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如下:</p><p class="ql-block"> 1.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介绍给别人。</p><p class="ql-block"> 2.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p><p class="ql-block"> 3.写完后,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一评介绍的是否清楚,再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台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刘祖歌</span></p><p class="ql-block"> 攀过险绝雄奇的华山,登过烟雨迷茫的青城山,踏过白雪覆盖的岷山,它们或险峻重岩,或清澈淡雅,或万壑争流,然而,那给喧嚣以宁静,酷热以清凉,高峰以平坦,悠长的晨钟暮鼓声,足以让你心灵得到安宁的世界文化遗产,佛教圣地——五台山,却是我一心向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 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五台山,脚下是清澈的潺潺流水,放眼望去,四面群山环抱,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星罗棋布的寺庙红墙灰瓦,散发着古色古香韵味,远处传来声声悠长的钟声,那些虔诚的人们一步三叩首,向着山顶行进。</p><p class="ql-block"> 在五台山,五爷庙的香火最旺。因此,也就有了一个传说。相传五爷是龙王的第五个儿子,特别爱看戏。在庙的对面就建了一个大戏台,尤其是在农历初一、十五的日子,人们都要赶着去上头柱香,据说特别灵验。如果你的愿望实现了,就给五爷送一台大戏来还愿。 </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小朝台的黛螺顶,它有1080个台阶,象征着人们把人世间的108种烦恼踩在脚下,寺庙内共有五方文殊,象征着五个台,登上此处也相当于朝拜了五个台。台怀镇是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文殊菩萨是智慧之神,每年有考生的家庭,很多都要来这里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金榜题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菩萨顶 ,是位于台怀镇灵鹫峰上的寺庙,整座寺庙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也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 和全国重点寺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入山林,穿过古道,走进寺庙,在氤氲的香炉面前虔诚摩拜,在幽淡的檀香味中寻觅清净。五台山,一个远离城市的喧嚣,一方远离世俗的净土,一个一生一定要来一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点评:习作开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五台山的特点,接着,小作者把五台山最著名的景点描绘得生动详细。在这炎炎夏日,让读者对清凉景美的五台山心生向往,真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云冈石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李灿语</span></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山西,那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地上文物更是冠绝中国。最让我引以为傲的是位于大同市郊的云冈石窟。</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年间,前后耗时六十多年。石窟依山而建,东西绵延延一公里,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p><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尊高达14米的巨佛。他的造型雄健,气宇轩昂,安闲地团坐在石窟中。他细眉高鼻,双耳垂肩,面相丰圆,嘴角微徽翘起,笑容满面,和蔼可亲,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视前方,仿佛在注视着芸芸众生幸福美好地生活着。</p><p class="ql-block"> 若说大佛壮观惊人,那么陪伴在他左右的小佛像则精致动人。我看到成千上万的小佛像雕刻在石壁之上。他们头上的每一缕发丝,衣物上的每一段褶皱,细致惊人。他们的神情似笑非笑,似睡非睡,每一个佛的表情,竟都不相同。石窟中也有许多飞天的形象。她们宽衣长带,潇洒飘逸,让我彷佛看见了西方极乐净土的自由与美好。</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是智慧的结晶,是人美的文化瑰宝,是不可替代的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点评:习作开篇就表现出小作者作为山西人的自豪,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把云冈石窟的佛像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果真是地上文物看山西,相信小作者一定是个热爱家乡的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里长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尉宸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长度约达一万多公里,它是由一个个石砖,一根根石条组成,宏伟又巨大,它便是我今天要讲的万里长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城是用来防止游牧部落侵入的。在春秋时各国互相防护,在汉朝时又向外扩大。明代时又有许多的箭楼等,而这雄伟的一切应归功于秦始皇,一开始春秋时各国之间都有“长城”,楚长城长约500公里,魏长城长300公里......秦始皇建造工程应该十分巨大。我在观看长城时被那宏伟似巨龙的英姿震惊了,在秦朝时,一定有许多人力和物力支持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来到长城之后,看到长城建于群山之间,由石砖和石条组成,还有许多的烽火台所组成。让人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之意,其长龙英姿一定很难建造,所以秦始皇派李斯修长城时,便有了一段神话:相传在秦始皇统一长城时,因监工门只修了一丈长,便让李斯来修,在他修时,一开始民夫一有怠慢便打死,后来李斯在梦中梦到一位老者告诉他:“虎带牢笼羊背鞍,燕子衔泥猴搭肩,龟驮石条兔引路,喜鹊搭桥冰线铺。”说完李斯便醒了,他让人来给他说文解字,有一个老人出现,李斯一开始瞧不起他,可当他说出谜底时李斯便立马照做。他让乌龟驮石条,羊驼砖,猴子运料物,燕子衔泥,喜鹊铺路,只用了八个月便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来到有名的山海关,它处于长城东端,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因倚山襟海而得名,是长城奇观之一,周长4千米,其中由箭楼、靖边楼等组成。我主要来介绍箭楼,在我看到它的第一眼用四个字形容便是气势磅礴,规模宏伟,在牌匾上,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无不展现它的锐气与锋芒。它有一种在顶部的悬结构平台,可供攻击,底部有门,增加了兵力与防御效果。它为古代人民防御了一波又一波的敌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上长城看到脚下起伏的山峦,我激动极了,长叫一声,我陶醉在了富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长城上,我看着在那个没有机械的时代,他们是怎样一砖一砖堆砌上去的,在这条千年古龙的脊背上,我惊叹他的绵延万里,惊叹它的工程艰巨,我惊叹它的深厚历史,你是多么光彩四射啊!说到这里,你不来看看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点评:小作者从长城的位置、作用、修建历史以及相关故事进行介绍。习作结构清晰,详略得当,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对长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让读者也不禁赞叹长城的雄伟壮观,真棒!</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京故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冯若芸</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他是由明代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是蒯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故宫时,需要从天安门往里走,就到了故宫的大门——午门。走进午门,是一个青砖铺地的大广场,碧蓝的金水河上横着五座雕着花的汉白玉桥。过了桥就是太和门,一对反射着光泽的狮子像保安一样守卫在门的两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了太和门,就到了故宫最有名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三层雪白色的台基上,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栏杆上雕着连鳞片、龙须都能看清的龙和连羽毛、脚爪都能看清的凤。不仅如此,每个栏杆上雕的龙居然都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和殿(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万里无云的蓝天下,金黄色的琉璃瓦把一切都映金了,仿佛那黄色是有魔法的。太和殿用色十分讲究,要求斗拱、额枋、梁柱的青蓝色与红色柱子、金黄瓦片、雪白栏杆相互照应。这使太和殿更加雄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了台阶,进到殿堂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朱漆方台,上面放着雕龙宝座,后面是雕龙屏风。方台旁有六根高大的盘龙金柱。矫健的金龙龙眼圆睁,龙爪和刀刃一般,让人有一种敬畏之感。抬头仰望,中央藻井中有一条盘绕的金龙,他嘴里叼着一个圆镜,名曰轩辕镜。据说皇位上不是真正的皇帝时,巨龙就会吐出它,将假皇帝砸死。因此,宝座就在这藻井的正下方,看看四周粱枋间彩画绚丽,大多为双龙、单龙的画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和殿不仅雄伟美丽,也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在继位、生日、大婚节日的时候在这里接受朝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和殿的后面是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用的一座亭子型大殿。过了中和殿就是宝和殿,这里是举行殿试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保和殿出来,后面就是内廷了,这些宫廷大多是皇帝批奏折,皇后妃子休息用的。再往后走便是御花园,这里有假山流水,亭台楼阁,仿佛在苏州园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了故宫,我感受到了这里的宏伟与古代人的智慧,更是感叹这里和谐统一的布局,大家也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点评:小作者按照游览顺序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的雄伟壮丽和独特的装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思路清晰,过渡自然,详略得当,真是一篇佳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湖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雷淇然 </span></p><p class="ql-block"> 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色。江南,是渺无烟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p><p class="ql-block"> 清薄的雾笼着三潭印月,这番清美是东坡先生用心,用眼去体会的。湖水微微渗着青,这水的青与山的青是不同一般的。两种青总是交织着,正好浮着隐在山后的黄色,伴着透澈的青,山与棕色紧贴在西湖上,圈成一色青黄,天却是金红的,衬着雾也有了青黄色。这雾总是回旋,缠绕的,托起一片清舟,一切都笼罩在一片缥缈之中。</p><p class="ql-block"> 湖水从南至北有3.2公里,不比别的湖长,便够这烟雨行舟的浪漫了。东到西有2.8公里,正为行船点雾提供了场地。光泛着黄,点在船上。5.86平方公里倒十分大气。绿翠着,点在塔上;塔棕着,点在船上。 </p><p class="ql-block"> 既是江南烟雨,怎得水多不撒欢?江南行舟,水是很多的,水量约在850万至870万立方米之间。文物古迹有三十余处。分别是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十景为西湖中的笔墨风景古迹。 </p><p class="ql-block"> 这三潭印月是一元人民币上的景色,三个石墩叠在一起,小塔尖尖的,清秀至极,三个石塔象征着这三潭印月的美丽。它小,但不妨碍它独具一格的特色。月亮是为它而生的,它的高,它的尖,它的秀美令我赏心悦目。 </p><p class="ql-block"> 还有让我格外喜爱的一处,便是苏堤了。十景,十八景我不与你细说,美需要自己体会。苏堤有2797米长,各种花栽在堤上,有四十多个品种,沿着长堤排成一道花红柳绿。冬去春来,文人墨客看着随风摇摆的杨柳与粉红花色相应,便有了“柳如烟,人面桃花”的称号。 </p><p class="ql-block"> 西湖的浪漫如同神奇的传说一般。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捡到了一块白玉,他们琢磨这块玉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光芒四射,光照到哪里,哪里便四季常春,百花盛开。王母娘娘听说后,派人去抢宝珠,在争执时不小心掉落人间,从此便有了西湖。而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p><p class="ql-block"> 雾笼在船上,有花和绿叶,有诗和东坡,有烟雨江南中的西湖。 </p><p class="ql-block"> 人在舟中便是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点评:习作语言优美,描写生动,景物描写很有意境。小作者把西湖的浪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烟雨行舟宛若画中游。如果能点出西湖如何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就更棒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平遥古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韩宗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遥古城是山西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那斑驳的古城墙已有一千多年了,是它承载着历史,还是历史馈赠与它期许。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也别称龟城,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览平遥古城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一进门,上了城门楼顶,向下看去,有一个“翁城”,顾名思义是一个近似方形的一个小城。它可以收集雨水,使雨水不会流失而合理利用,因为以前这里常年干燥、干旱,所以水贵为金,以惜当先,就连屋顶的三角形瓦片顶都很低,且怕那流动的时间耗费了水的量度。这个城也能防遇敌人,城墙很宽,砖块也很厚实。当时打仗时在瞭望孔上架上大炮,非常历害。不少人在这里观赏,以小眼望大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古城如同穿越时空越千年,一览英才豪杰插肩而过。再到县衙一看,这个院子坐北朝南,门口遵着两只威武的大狮子。门上涂着朱红鲜亮的颜色,大而厚重,仿佛此处天王老子也奈何不得,不容侵犯。院中有几个房间,其中有收税和纳粮的仓库,有六个窑洞,象征六六大顺。最中心有个大殿,这就是古代县太爷工作的地方,两边有许升堂的器具,让人进去不由肃然起敬。绕过这里进入后院,就是县太爷体息吃饭的地方,让人不禁想象曾经的公务员与普通百姓的伙食有何不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县衙出来,映入眼帘的就是明清的二条老街,建筑风格也别具一格都是木质底座和柱子,瓦片房项的结构。这里当年非常热闹,有卖小吃的卖衣物和各种用品的。再往前就是中国最早的银行,咱从晋商文化代表之一“日升昌”票号去走走,在帐房里,有几个蜡人像,做得栩栩如生,一个是在收钱,另一个像是在记帐,当时富人家墙角中都卡着钱币是为了显示主人家势力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之后问了妈妈,她说这里在康熙四十三年,由于皇帝南巡经过平遥,因而筑了四面大城楼,让城池更壮观。城墙周长约6103米,高约12米,把2.25平方公里的城市分成两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了平遥古城的介绍,你是不是心动了,去穿越千年的古街感悟晋商文化的精神,去领略前辈们的风采继续流传千古吧。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大山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点评:小作者按照游览顺序,带着读者俯瞰翁城,观赏衙门,穿梭古街,不仅欣赏了平遥的建筑,还了解建筑的作用和特点,让读者感受到古城的魅力,很好地体现了小作者对平遥的了解和热爱。为小作者点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里长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张仓豪</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大多数人都知道吧,你们是不是在爬长城时也有想一口气爬完的想法?今天,我就用文字,把你们带入万里长城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长城的基本信息,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的长恒,用以限隔骑军行动达到了防御效果,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由大量的城停标相互结合的一个体系,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稿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地。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因此长城进入了第一个高潮。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各诸侯国的长城修善连接起来。长城分布在合肥,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多达15个省。在计量长城总长度后,发现超过了2.1万千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再给大家科普两个知识,长城每个关口都有一个小亭子,这个也就是我刚才说的亭,也叫烽火台,如果敌军发现敌情之后就会点起狼粪,从而达到冒烟的效果,烟会飘的很高,一个个烽火台看见之后下一个会连续点起狼粪,俗称狼烟。而这个烽火台也有两种口,一个叫夺口,一种叫射口,射口是用于射弩箭来攻击敌人,而夺口是战斗的士兵用来躲避敌人的刀、箭的,而且还为了方便士兵来回走动,为士兵配备了马匹。你看长城的有些地方就是上下凹凹凸凸的岛,就是马的供给站。回归正题,现留存总计超过4.3万余公里的长城,想一口气爬完是天方夜谭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到这里,脑子是不是要忙不过来了?我们再看看长城上的风景吧。因为长城坐落在山上,当海拔高时,能看到云雾翻腾,让你体会一下什么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像鸟儿在天宫俯瞰大地,有时候站在长城上看对面的山,它们就像看大门的门神,中间有一条小缝,黑黑的,好像有什么东西要突然窜出来一样。看看旁边山是绿的,水是绿的,水上映衬的蓝天也是绿的,水绿的清新,绿的舒坦,傍晚太阳的余晖洒在长城上,把黑色的石块染成了金黄色,石阶被太阳金黄的光辉照个通明长城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机。金色的墙体是多么古老啊,和白天相比,热闹非凡的城墙现在又重新回归了宁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城是一个时代的烙印,长城是一个民族的象征,长城是文明的瑰宝,长城是智慧的结晶。只有我们伟大的名族,才能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点评:习作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有很强的交流感。跟随小作者的文字,读者进一步了解了长城的修筑历史和作用,还看到了长城上美丽的风景。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万里长城的宏伟壮观,也表达出作为华夏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为小作者点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秦始皇陵兵马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薄禹彤</span></p><p class="ql-block"> “未死先屯十万兵",兵马俑是秦始皇留给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位于我们现在的陕西西安临潼。</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起兵马俑,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它是宏伟的。现在已经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这足足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的兵马俑将近有8000个,这三个俑坑中,一号俑是最大的,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也有14260平方米。一号坑的面积最大,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左右 。二号坑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有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三号坑也是这三个坑中最独特的,它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也比较鲜艳。</p><p class="ql-block"> 站在展览区往下看,坑里的兵俑、马俑相等,一排排,整齐的很,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p><p class="ql-block">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种类众多,形象鲜明。看!那些将军俑个个身材魁梧,他们身披盔甲,手握宝剑,站在队伍最前面,指挥身后的士兵。武士俑高1.8米左右,他们身穿战袍、铠甲,脚上是战靴。他们有的拿盾牌,有的拿利剑,有的操铜戈。他们的形象各种各样。</p><p class="ql-block"> 你们知道为什么兵马俑是土色的呢?其实兵马俑刚出土时是彩色的,只是被空气氧化了。所以才变成了现在这样。</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国有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让我萌生了民族自豪感,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传承文化,开拓未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点评:习作开门见山引出主题,小作者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和种类,条理清晰,内容充实,在不经意间让读者对兵马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结尾与首段相呼应,用一句话点明主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表达自己的民族自豪感,真是一篇不错的习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京故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葛姝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霜。在繁华的北京市中心,有一座散发着古色古香的城中之城——紫禁城。紫禁城又名故宫,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1987年被联合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果要在中国的土地上找一个代表性的建筑,那就是故宫,华丽而不庄重,肃穆不失神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居住的地方,由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修建,前前后后总共用了14年的时间。北京故宫的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为午门,午门到太和门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广场。金水河犹如一把弯弓,从广场上流过。在金水河上,架着有名的金水桥,桥是用汉白玉建造而成的,上面雕刻非常精美,堪称瑰宝。</p><p class="ql-block"> 走过金水桥,映入眼帘的是美不胜收,气势磅礴的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建极绥猷"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皇帝登基和大婚、接见文武百官的地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了太和殿就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各地状元在此参加由皇帝亲自监考。穿过保和殿来到御花园,一股股芳看扑鼻而来,几棵古榕树和古松树耸立于此。御花园是供皇帝和嫔妃们休息、游览的地方,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会在这里举行活动。</p><p class="ql-block"> 故宫里面有9999.5间房,差的半间是一万间,因为天上玉帝住万间,人间皇帝差半间,也就是说地上的星帝再大,大不过天上的玉皇大帝,所以差的半间是一万间,但是在1973年统计的房间为8707间房,另位一组数据是8704间,故宫里面目前所有的房间,被称之为9371间房,全长7.8公里。</p><p class="ql-block">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观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五 A 级旅游景点,每天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故宫的雄伟令人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了雄伟的故宫,真是"人间巧艺夺天工",期待与故宫的下一次相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点评:习作每个自然段都围绕一个中心去写,内容具体详细,小作者运用搜集的资料,展现了故宫的建筑特点和历史价值,表达了对故宫的热爱。能看到你在习作上的进步,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故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马启正</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由明朝皇帝朱棣花费14年建造,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约72万平方米,建筑约15万平方米,有宫殿七十多座,房间九千多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宫宫殿是沿着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在这条中轴线上。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内朝和外朝,外朝的中心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国家举行典礼的地方;内朝的中心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午门走进故宫,一路沿中轴线,走过金水桥和太和门,就可以到达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太和殿又称为金銮殿,建在高约五米的汉白玉基台上,是皇帝开重大朝会的地方。再向前走就来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朝会、典礼前休息的地方。接着再向前走就来到了保和殿,这里是皇帝大朝会前更衣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过乾清门,就来到了后三宫之一的乾清宫,这里是明代皇帝的寝宫,1723年,雍正皇帝将这里改为自己处理政务的地方。继续向前走,就来到了交泰殿,这里是皇帝祭祀用的。最后来到的是坤宁宫,这里是皇帝结婚的洞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就是北京故宫,它记载着中国近千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点评:小作者清楚地介绍了故宫的位置、主要建筑及其作用,能看出来用心查找了相关资料。如果能多一些自己的感受,突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魅力就更好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蕴藏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堪称是世界文化之窗。小作者们带领读者一起欣赏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领略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瑰宝。孩子们细心地描写出中国文化遗产的韵味,优美的景色,宏伟的城墙,辉煌宫殿……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呈现在读者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编读往来:</span></p><p class="ql-block"> 《飞扬的文字》(习作版077期)最佳人气奖:</p><p class="ql-block"> 1.《百慕大三角洲的探险之旅》作者:冯若芸</p><p class="ql-block"> 2.《晶》作者:雷淇然</p><p class="ql-block"> 3.《矿洞探险》作者:张仓豪</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雨林怪谈》作者: 李灿语</span></p><p class="ql-block">最佳作品奖:</p><p class="ql-block"> 《沙漠探险》作者: 李胤瑶</p><p class="ql-block"> 向获奖小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你的努力必将促使你在未来的写作道路上越走越远!向所有参与投票的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您的宝贵一票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莫大的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