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好书是阳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照亮我们人生的航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好书是蜂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甘甜我们生活的芳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好书是清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荡涤我们生命的河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教育向美而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刚拿到这本书时,就被封面郑英老师的优雅形象和具有诗意的书名所吸引。翻开此书,被目录中同样诗意的题目所震撼。《教育,向美而生》这本书是郑英老师多年来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的结晶,书中字里行间都体现着郑英老师对教育的执着和热情。读完这本书我觉得,真正的教育不离生活之美,作为老师,首先应该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因为我们自己就是一门课程,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会影响孩子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过好自己的生活,会为教育注入新鲜美好的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会以拐弯的方式为教育人生做新的笺注和眉批。我期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美好的人,热爱生活,富有诗意,追慕美好,向美而行。郑英⽼师在书中写到:仪式感本质上是对⽣活的深情,以及对⼈的深爱。一个⽼师如果都不爱⾃⼰的⽣活,⼜怎能让⾃⼰的学⽣热爱⽣活,所以未来的我要先把⾃⼰的⽣活过好,⽤仪式来装点⽣活中的每⼀个重要时刻,把⽣活过成诗⼀样,然后⽤同样的热情去感染我的孩子们,努力追求向美而生的教育,把教育做得有滋有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给教师的建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教师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教师的教育素养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现在觉得自己还有经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足以能“应付”小孩子,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不得不时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读书才能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而读书的这种意识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做温暖的教育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期,我有幸读了《做温暖的教育者》一书,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作者陈震老师始终以教育者的智慧关照注教育现实,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与生活姿态。读完这本书,我认为,老师应该和孩子共同成长,只要老师俯下身子与孩子站在平等的地位,在孩子的身上也能学到很多东西,老师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是相互学习的,幼儿是老师的一堂课,老师是孩子的指向标。另外,我们应该把微笑留给幼儿,把宽容留给自己。老师的微笑对于幼儿来说是认同,是接纳,是鼓励,是嘉许,是赞扬。我们不妨把微笑写在脸上,在与孩子分享微笑的日子里,让他们变的更加慷慨大方、真诚善良、勇往直前!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个孩子,帮他们树立成长的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精彩的童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