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4探寻陕州地坑院

子沐爱旅游

<p class="ql-block">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老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人类穴居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为方便游客,当地政府开发了这个特色景区,复盘了陕州地坑院的全貌;</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想看原汁原味的地坑院,也可以到附近村子走一走,瞧一瞧,一定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分为四个步骤,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p><p class="ql-block">营造技艺既与传统的阴阳八卦方位密切结合,又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关,反映了古人卓越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当地有个传说,抗日战争时期小鬼子过来扫荡,来到此处,只发现袅袅炊烟,三两人声,不见房屋,好似从地下发出,吓得落荒而逃,这里因此躲过了一劫。</p> <p class="ql-block">如今,像这样的村庄现存200多个,有地坑院12000余座,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年。</p><p class="ql-block">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墙上展示的是建造地坑院的工具,古朴而原始,透着卓越智慧。</p> <p class="ql-block">地坑院内展民俗表演与非遗展示如陕州剪纸、锣鼓书、澄泥砚、木偶戏、皮影戏、糖画、红歌表演、陕州特色婚俗表演等,体验互动性强,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穿山灶是地坑院独有灶具,灶呈陡坡状先后往上,灶心互通,依据热流往上升的基本原理,先后开九个灶孔,能够置放九个锅,往上面温度控制递减,可依据熟度烹制地坑院的美食特色“十碗席”。</p><p class="ql-block">穿山灶的第一个火力最大,适合蒸制,伴随着火力点的逐渐变弱,先后为炖、焖、保温,十分环保节能,且多个灶台同时操作,“七紧、八慢、九消停”,效率极高,心悦诚服,老辈人的生活智慧真牛。</p> <p class="ql-block">豫西婚俗有悠久的历史,当今社会,当地婚礼的举办沿袭豫西婚俗的极为少数。</p><p class="ql-block">每逢周末假期,在地坑院(婚俗四号院)可以让你好好体验一下,迎亲前的披红、出嫁前的叮咛、拜堂中的对拜以及洞房中的家具陈设,每个环节都仿佛情景再现,如亲临婚礼现场一般。</p> <p class="ql-block">地坑院通过这样长达十几米的通道进出院落,大多设置在坑院的角落;</p><p class="ql-block">厨房排烟管道通到地面上,地坑院上方四周建有拦马墙,同时也防小孩不慎跌落院内。</p> <p class="ql-block">我很好奇,这地坑院如何排水,遇到暴雨如何抗涝?</p><p class="ql-block">听导游讲解方知,原来为了应对极端降雨情况,庭院内一般会挖一口井作为渗井,下通暗渠,雨水可以流出去。</p><p class="ql-block">这个渗井既能排水,里面半腰还可以打侧洞存放红薯和馒头一类食物,恒温保鲜,如同天然冰箱;</p><p class="ql-block">几百年老辈人传下来的这个渗井技术功能强大,再大的雨水也没有流满过。</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地坑院的上方,俯瞰挂满红灯笼和涂鸦脸谱的地坑院,脚步不自觉地放慢许多,感觉周围空气都是暖暖阳光的味道,此刻在任何一处发呆也不失为一种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走出地坑院,便步入百味巷小吃街,引进了陕西马嵬驿小吃街,集秦、晋、豫三省名优小吃一百多种,北方的饮食份量很足,南方的游客可饱享美味。</p><p class="ql-block">小吃街旁的五行院还设有陕州当地特色的“十碗席”,经济实惠、荤素搭配、汤菜兼有,独具风味,你可以在游玩之余享受一把舌尖上的狂欢。</p> <p class="ql-block">寻根问祖百家姓,醉美史话宴陕州。</p> <p class="ql-block">陕州曲村知青大院是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由知识青年(即知青)自愿到当地乡村、山区建设和生产的组织。</p><p class="ql-block">这些知青在陕西省汉中市陕州区曲村建造了一个大型的集体宿舍,成为当地知青的集中居住地。</p><p class="ql-block">在那个时期,陕州曲村知青大院成为了知青们的家园和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现在,这个大院被改造为了陕州区农民文化中心和纪念馆,用于展示和传承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和经验。</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一代人,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定不会陌生。</p><p class="ql-block">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由此掀开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规模运动的序幕。</p><p class="ql-block">当年在校的初、高中生(1966、1967、1968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有些还和当地村民恋爱、结婚、生子,后来知青返城演绎了无数悲欢离合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文革中总数大约1600万知识青年,相当于当时我国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下放到了农村。</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们无法体会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经历了什么,但这场运动确实改变了许多人,经过农村劳动磨炼,不少知识青年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更多的人开始否定原本不切实际的思想,变得更加务实,意志力得到提升,他们中不少人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一些特别优秀青年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提出要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p><p class="ql-block">1979年后,大批知识青年陆陆续续返回城市,历时20年的上山下乡运动逐步结束,这是一段无论如何都不该被忘却的岁月,也成为那代人难以抹去的青春记忆。</p> <p class="ql-block">曲村知青大院保留着当年的记忆,工作人员的着装和饮食习惯都延续着那个年代的味道,绿军装红五星,大白馒头香喷喷。</p> <p class="ql-block">为深入体验地坑院生活,当晚我们住在地坑院民宿里,里面的洗浴设施已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了改装,房间干净卫生,冬暖夏凉,真心不错。</p> <p class="ql-block">民宿提供餐饮服务,丰俭由人,在这里也可以品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陕州十碗席”,感受当年慈禧和德忠皇帝的口福,纯正地道,十全十美。</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民宿的灯光渐渐亮起,与三五好友静坐院内,享受质朴生活和闲情逸趣,暂且做个清闲客,让诗意栖居,让思绪灵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