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万万没想到,“此生必驾丙察察”这颇具蛊惑性的口号,一不小心让我这七旬老太付诸了行动。2023年春天,和老伴自驾“指南者”从海南出发(返乡),经广西、云南绕行怒江美丽公路至丙中洛,以此为起点,开启了一段原始、神秘、崎岖而艰难的丙察察进藏之旅。</p> <p class="ql-block">怒江美丽公路的“美丽”二字,不是形容词,而是公路的名字。这条路蜿蜒于深壑的怒江大峡谷中,穿行在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与怒江之间。而作为漫长的219国道重要组成路段,美丽公路也是自驾丙察察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路两侧绵延300公里的山水风光,将其美丽毫不吝啬地展现给每一个行走其间的人。步步皆风景,入目便是画,是对美丽公路真实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怒江两岸的房屋大多依山而建</p> <p class="ql-block">与美丽公路相伴的怒江,不同季节呈现不同颜色。5月初的颜色是混黄的,与其它季节碧绿的江水判若两江 </p> <p class="ql-block">因为多弯路,美丽公路路边停车拍照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设有停车区):提前将手机调整到拍照或录像页面;观察前后车情况;迅速下车,麻溜拍照。如此很难顾及到角度、构图等,有影就行。有时候因不方便停车遗憾地错过了拍照的机会,只能把美景刻在脑海里(彩色条是骑行道)。</p> <p class="ql-block">离开美丽公路驶向S316省道去片马镇。这是一条更加弯曲、陡峭的公路,但路况很好,全程行走在高黎贡山深处。一路上时不时见有从山上滚落的大大小小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沿途茂盛的植被,被云雾笼罩着,为高黎贡山増添了一份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海拔3150米的片马丫口检查站</p> <p class="ql-block">来到片马这个隐藏在高黎贡山深处的边陲小镇,才了解到这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英雄小镇。100多年前,英国觊觎片马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矿藏,出兵强行占领了片马, 并把片马纳入缅甸版图。新中国成立后,与缅甸政府历经3年的谈判,1961年游离了70多年片马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期间片马人民为保卫自己的家园,英勇抗击英军侵略,发生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身后是片马国门)。</p> <p class="ql-block">片马抗英.驼峰航线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驼峰航线是二战期间世界空运史上付出代价最大的空运线。馆里有一架驼峰航线C53运输机遗骸,是1996年在片马丫口附近被一缅甸猎人发现的。发现时机骸在高黎贡山静静地躺了半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在片马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5月2日午夜时分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阵摇晃惊醒,床左右晃动持续10多秒。“地震了,快出去。”有人喊。起身到室外,已有许多人跑到了街上,后来知道震中在云南保山。感受这样“强烈”的地震平生还是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一路风尘仆仆,美景“伺候”,终于到达美丽公路尽头即此行的主角地之一——丙中洛。丙察察穿越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是滇西北最后一个乡镇,位于西藏、缅甸、云南交界处。这里怒族、藏族、傈僳族、独龙族等多民族混居,每个民族有各自不同的信仰,每个人都有心中的神,被称为人神共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不是第一次来到丙中洛了。8年前的丙中洛虽然已小有名气,但还是冷清、落后的小镇。如今,摇身一变成繁华热闹的现代化小镇。尤其是来自全国各地自驾丙察察的车队(大多越野车)或单车,走马灯似的一波一波会聚在这里,车来人往,给小镇带来了生气,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p> <p class="ql-block">怒江流经到丙中洛,因大山阻挡,顺势拐出了一个U型湾,被称为怒江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怒江两岸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拔地而起,形成了一道巨大石门。汽车来向的左侧是碧罗雪山,右侧是高黎贡山。</p> <p class="ql-block">隔怒江远眺雾里村——散落在山坡上的雾里村,因其美丽的田园风光被誉为“中国小瑞士”。 至今村里还不通公路,进村只能走挂壁上的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丙察察云南段详细的指路标志</p> <p class="ql-block">出丙中洛镇约27公里,就到了滇藏交界的地方。再次踏上西藏的土地,心情是复杂的。13年前曾走G318至西藏芒康,但因高反严重,不得不中止脚步,当时的沮丧可想而知。如今,当年的一幕会不会重演,心里没有多少底气,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p> <p class="ql-block">扫码报备,勾起了多少抗疫往事。但愿它永远告别历史舞台,万不要卷土重来</p> <p class="ql-block">突出的巨大岩石低垂,形如张开利齿的老虎口,这就是丙察察著名的天险之一老虎嘴。由于路面加宽,路边又加装了防护栏,通过时没有那么惊险、吓人。不过,前方不远的丙察察唯一的隧道——鸡爪骨隧道,简陋得像地道,没有什么“装饰”,十足的原生态隧道。</p> <p class="ql-block">V型峡谷景观。怒江兜兜转转、弯弯绕绕在这里又转了一个U型湾。</p> <p class="ql-block">浑然不知已深入横断山脉腹地。嶙峋古怪的褐色山体寸草不生,显得粗犷而冷峻,混浊的怒江似乎也缺少了水的灵性。画面中隐约可见的挂在山腰上细细的白线条就是一路走来的路,是在山体上硬生生凿出来的路。</p> <p class="ql-block">走在坑洼不平的碎石路上,车子颠簸的厉害,时速只能维持在20公里左右,有时甚至是个位数蠕行。这样的烂路,对人和车都是一种折磨,尤其是对车的损害更大。难怪有人说走丙察察不爆个胎,都不好意思说走了丙察察,更有人调侃说,干脆把丙察察改名为“蹦嚓嚓”😂。</p> <p class="ql-block">导航仪显示的之字形转山路。</p> <p class="ql-block">丙察察著名的打卡地——大流沙。这是一段易滑坡塌方滚石路段,据说风一吹,沙子就从山上往下滑,而且高山上的石头随时飞落下来。所以,我们赶在上午风小的时候通过,不敢多做停留。</p> <p class="ql-block">行驶了4个多小时,约80公里到了察瓦龙乡。察瓦龙是丙察察线的重镇,更是旅友补给、休整的重要驿站。</p> <p class="ql-block">察瓦龙一家饭店的墙上,涂满了自驾丙察察驴友的留言签字。老董也即兴挥笔写下:75岁驾车来。</p> <p class="ql-block">5月份是当地农忙时节,家家户户的青稞麦开始收割了。</p> <p class="ql-block">碧绿的玉曲河与怒江在怒江大桥附近交汇,同流合污变成了“黄河”。</p> <p class="ql-block">路虽破,路标一点不含糊。一路上,这样醒目的标牌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目若村,村子不大,40多户人家,也是丙察察的主要驿站。但因其海拔3800多米,容易高反,自驾驴友不轻易在此留宿。</p> <p class="ql-block">在目若村这家四川人开的饭店,老板娘主动为我们拍下了这张难得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先后翻越了雄珠拉、昌拉、益秀拉3个垭口,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由衷佩服那些骑行勇士,尤其是单车单人的,惊人的毅力,不怕苦的精神令人仰望。</p> <p class="ql-block">穿过海拔4706米的益秀拉垭口雪墙</p> <p class="ql-block">几十辆拉练军车威武驶过,我们驻车让路。向保疆卫国的军人致敬!</p> <p class="ql-block">前方不远就是丙察察的终到地——察隅县。随着海拔的降低,不知不觉山体由黄色转换成了绿色,树木也挺拔、高大起来,山间氧含量增加,呼吸好像也顺畅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丙察察最后一站——察隅县。当从沙石路过渡到柏油路的瞬间,想到从此走上溜光大道再无颠簸路,幸福感爆棚。</p> <p class="ql-block">察隅是我国重要的边境县,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的瓦弄之战就发生在察隅县。察隅又是西藏海拔较低的县,四季温和,降雨充沛,是生存环境较好的地方,被誉为西藏小江南。</p><p class="ql-block">城区有一条碧绿的河水流过,滋润着这片土地,这是察隅的母亲河——桑曲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别丙察察,继续向北往然乌方向汇入318国道。一路风尘,一路风光,奔向远方的家。</p><p class="ql-block">沿途藏川风光——</p> <p class="ql-block">在海南出发前,打包了一些旧衣服,想着去西藏的路上送给需要的人。但也留下些许遗憾——没有留下这户人家的地址,以致不能再为他们寄点什么了。直到回家还在纠结着这件事(察隅古玉村)。</p> <p class="ql-block">古玉乡凋谢的桃花告诉我们:来晚了,错过了桃花盛开期。</p> <p class="ql-block">见美景就心动,总是忍不住停车拍照。</p> <p class="ql-block">翻越海拔4900米德姆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德姆拉山口风雪弥漫</p> <p class="ql-block">雪山下的圣湖——然乌湖</p> <p class="ql-block">G318八宿段风光</p> <p class="ql-block">跨过怒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盘怒江72拐</p> <p class="ql-block">翻越G318最高峰——海拔5130米东达山。</p> <p class="ql-block">芒康如美镇,澜沧江穿城而过。</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大桥——藏、川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巴塘姊妹湖湿地</p> <p class="ql-block">藏、汉一家亲</p> <p class="ql-block">海子山</p> <p class="ql-block">毛垭草原</p> <p class="ql-block">世界高城理塘</p> <p class="ql-block">新都桥风光</p> <p class="ql-block"> 时常有人问:去过西藏吗?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去过?可没去过拉萨。没去过?却走过了西藏一角。这一角,走过了承载多少人梦想的最原始的路,享受了雪山、圣湖、峡谷、草原视觉大餐……从某种意义上说,丙察察之行不是一次普通的观光旅游,而是一次超越自我的探险之旅。在此要感谢我的老伴老董,没有他的执念、他的慫恿,我是断然不会与西藏有这样近距离的对话,更无从体验“身在地狱,眼在天堂”的极致感受;还要感谢上天的眷顾,让高反绕着走,助我和老伴携手走过丙察察;去年底的“阳”也功不可没,身体有了“抗体”,为万里回家路“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旅行都有遗憾 ,如同人生。“西藏不在拉萨,西藏在路上”,暂且借用这句话回答篇尾之问,并聊以自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