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到此,声消音灭。</p><p class="ql-block"> 《巨流河》是台湾作家齐邦媛的著作,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流落到哑口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p><p class="ql-block"> 八年抗战,中国3700多万人死伤,数百万军人殉国,生者不言,死者默默。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被凐没与遗忘。</p><p class="ql-block"> 邦媛先生在这场战争中长大成人,心灵上刻满弹痕,她为后世和故乡写下了《巨流河》这篇血泪记录,以一家两代人在战争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为我们直观而真实的展现那段不能忘怀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图:辽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巨流河》已经不是单纯的文艺作品,而更像是一部个人传记,因为她记录的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打开书页,那些忧伤的文字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了我,常常泪流满面、夜不能寐。我想追寻先生的脚步,实地感受一下这条伟大河流,去看看这条见证了苦难中国的巨流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康熙以来很多年都是封禁的,不允许关内流民百姓到关外,所以植被茂密、水量充沛,故辽河史称巨流河。后来随着解禁,大量百姓到河的上游屯田垦荒,导致泥沙含量增加、水量亦受到影响,不过仍然是辽宁重要的河运动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人来了以后,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但东北军仍在内战。于是东北将领郭松龄发动兵变,企图一统东北一致对外,可惜在巨流河功败垂成。</p><p class="ql-block"> 之后东北的局面日趋紧张,随着便发生了柳条湖和皇姑屯事件。 </p><p class="ql-block"> 九一八,从那个悲伤的时刻,东北的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均沦为敌手,更让人气愤的是,张学良一枪未发,连同多年搜括的民脂民膏、枪支弹药,甚至是停在机场的军用飞机等等,都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帮凶。后来那些在天上轰炸扫射中国军民的敌机,其实很多只是涂改了标志的东北军飞机而已,怎不叫全国人民群情激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图:辽河入海口</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后的故事就不一一赘述了,齐邦媛她们一家从故乡流亡,经历了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武汉和长沙保卫战等等。她们也一路被日军追赶,从辽宁到了北平,北平到南京,南京到武汉,武汉到长沙,长沙到桂林,从桂林沿着黔桂公路到贵阳,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到达战时的大后方重庆和成都。</p><p class="ql-block"> 这些逃难所经历的故事有很多回忆录讲述,但具体到本人的真情实感简直罄竹难书。其实邦媛先生是幸运的,因为她的后面还有山一般的父亲保护,可千千万万逃亡的百姓就没有这种幸运了,那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血泪史,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图:现在,回头看逃难人群的真实影像,一段渐渐遗忘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八年抗战,三年内战,邦媛先生似一片飘零的落叶,不由自主的被裹挟而随波逐流,最后来到孤悬海外的台湾,在这个孤岛上生活了六十多年。</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来,邦媛先生在台湾结婚生子、生活工作,早已错把他乡当故乡,而故乡只是风云变幻的人生际遇中,藏在心底日渐模糊的记忆。好在国共之间的仇恨被时间稀释,她才可以重回巨流河,完成了一个人的轮回。 </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过去了,那个风起云涌的世纪和牺牲,早已尘归尘土归土,唯有记录这场世纪沧海桑田的变化,才可以让我们的伤痛不被忘怀,也才可以避免它的再次到来。这是《巨流河》在流淌了作者和读者的热泪后,于今天的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图:辽河西炮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八年抗战使华夏生灵涂炭,于今天即将八十周年,关于这场战争的争论亦近八十周年。为战争警示,我认为是时候用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讨论当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明知战争不可避免,国家争分夺秒、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面对咄咄逼人的日寇和国内抗战的呼声,所以发生了淞沪会战,其实通过会战,试探一下日军亦是蒋公的目标之一。但八十万国军精锐中的精锐,世界先进的德械装备在此战中损失惨重。</p><p class="ql-block"> 看来硬拼是不行的,他于是采纳了军事家蒋百里的意见,以空间换时间,逐次抵抗、以拖待变。</p><p class="ql-block">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正确的,因为终于等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和美国的参战。随着大量日军精锐调太平洋战场,侵华日军的素质、装备和人数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从而大大减轻了中国抗战的压力。其实抗战后期我方取得的局部胜利与此关联极大,但即便如此,日军在太平洋败像已露的情况下,后期发动的豫、湘、桂战役还是取得了胜利,甚至顺便就打到了贵州的独山,直接威胁陪都重庆。</p><p class="ql-block"> 二战后统计日军死亡人数,共计约250万人左右,其中百分之七十在太平洋阵亡。想象一下,如果抗战一开始我们就和日本人死拼,其结果必然是大量青壮年战死,而国无青年与亡国何异?</p><p class="ql-block"> 痛定思痛,这确非不负责任的几句口号难以承受之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图:大辽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日本至今不对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道歉,是缘于他们根本不认是被我们打败。这当然不是事实,但战后我们的一些做法也确实值得商榷,比如放弃战争赔款,善待日本军人,原谅日军罪行等等。我们本能的以为以德报怨会感动他们,事实是,日本认为我们是弱者的心虚,是对强者的害怕。古人说人穷莫说话,位卑莫劝人,其实是一个道理。一个任人欺凌的弱者胜利了,他对强者说我原谅你了,你想他会感恩吗?他心里会想,是他的强大让你不得不选择原谅,所以你的原谅一文不值。</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丛林的世界,所以必须适用丛林法则,丛林法则就是强者为王。日本对美国惧怕是缘于美国打疼了他,日本对俄国和澳大利亚的屈服,是因为他们对日俘著名的凶残,而我们自我感动的以德报怨,却是日本今天即使面对一个强大中国,仍敢大言不惭的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底气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图:辽河口西炮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中国不能忘记仇恨,面对日寇众多让人发紫的暴行,我们没有权利替先辈原谅。金一南说中国人最大的弱点是不懂得复仇,对此我深以为然。所以如果日本真的敢在台海再次参战,我们唯一要做的是新仇旧恨血债血偿,要让他们的子孙万代因此脊背发凉,从此断绝非分之想。</p><p class="ql-block"> 美国人对广岛、长崎扔原子弹不是没事吗?我看再来一次也是可以的,他们服的就是这个,丛林里的其它野兽也只服这个。</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北京到辽河入海口,需要经过朝阳、锦州等辽河上游地区。</p><p class="ql-block"> 五月的风吹拂着杨柳,漫山遍野的低矮山岗是过度开垦的土地,冰消雪融后的小溪,因为缺少降雨变得若有若无,狂风骤起,风卷尘土和杂物在旋转升腾。我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色就是辽河的源头,一个应该森林茂密、芳草萋萋的辽阔荒原,但这确是不容争辩的事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图:辽河源头过度开垦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辽河携松辽盆地之水在营口入海,营口由于处在辽河冲积扇上所以土地肥沃,加上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等等,是东北重要的工农业基地。且由于土地平坦辽阔,她的城市建设也非常气派,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高楼鳞次栉比,和八十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p><p class="ql-block"> 来到入海口,只见著名的西炮台巍然,粗壮的炮口直指海天相连处,这座国家曾经的军事重器,早已失去了军事意义。想当年日军一个小队就占领了营口,两条试图逃亡的东北军炮艇顺辽河而下,就在此被日军掳获成为帮凶,怎不让人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果国家不能善待百姓,以民为本,那么长城挡不住匈奴,炮台当然也抵御不了侵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图:辽河口</p> <p class="ql-block">本图:西炮台巨炮。</p> <p class="ql-block">本图:营口,一个美丽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营口是东北的缩影,宽阔的大街和公交车上老年人很多,一些国有轻重工业因为各种原因缺少市场竞争力,而民营企业发展似乎也不顺利。</p><p class="ql-block"> 来到河边,由于落潮的缘故,宽阔的河面,湍急的河水夹杂着混浊的泥沙日夜流淌,在海天处和大海交融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我在大辽河畔放飞思绪、踯躅凭吊,让我意外的是居然还有渡船可以过河,票价人民币一元。于是从码头售票处买了船票,一张红色的,二指宽薄薄的船票,纸质很差,像极了四十年前的公交车票,然后到有些斑驳的候船室候船。从售票员漠然的脸色到维序保安的粗暴态度,恍惚之间似乎时光倒流。</p><p class="ql-block"> 看来东北振兴得换一些思路才行了。</p><p class="ql-block"> 当地有名的特产有大米和海鲜,而我的运气不佳,正值渤海伏季休渔海鲜不多,有名的什么虾扒子、骚夹子基本没有,但好在是物价不高,可以让我大快朵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本图:辽河渡口</p> <p class="ql-block">本图:作者在辽河边眺望。</p> <p class="ql-block">本图:齐邦媛先生和她的孩子在哑口海。</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从遥远的大西南,不远万里横越中国来到东北,就是想看看齐邦媛先生笔下的辽河,想象一下她父亲齐世英意气风发,随军度过还在流凌的辽河;想象一下那个寒冷而晦暗的夜晚,幼小的齐邦媛和家人紧紧挤在一起,渡过这也许终身无法再回的辽河,那个在遥远的台湾哑口海眺望了六十年的巨流河。</p><p class="ql-block"> 巨流河日夜流淌,流淌的是国家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流淌的是逃难百姓的斑斑血泪,是邦媛先生对故乡执着而无奈的思念。我没有去过台湾,更没有去过鹅銮鼻的哑口海,只是在这部著作的附图中,看到一张邦媛先生和她儿子在哑口海边的黑白照片。海水翻卷着泡沫,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和她的孩子坐在一起,目光越过大海,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越过奔腾的长江黄河,也越过她经历的苦难,越过国家经历的屈辱和国殇,到达巨流河畔她梦里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齐先生当然知道她的故乡,而她的孩子们,还有孩子们的孩子们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归去来兮</p><p class="ql-block"> 田园将芜胡不归</p><p class="ql-block"> . . . .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献给尊敬的齐邦媛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6日于花溪云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