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一生何求:吴世道

<p class="ql-block">聆听窗外的雨声,我坐在书桌前手捧着《用一辈子时间准备一堂课》这本书,翻开崭新的扉页,开始了假期阅读。我认真读完第一章的前三节内容如获至宝。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三个关键词:平等、学习、资源,请允许我围绕这三个词慢慢梳理。</p><p class="ql-block"> 平等即师生平等。要想真正实现师生之间有效、高质量的沟通就必须建立在教学过程中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中教师不能单纯地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完全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而应该感受他们的思维过程,理解他们奇妙的思想火花。沟通与交流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分享彼此的智慧与情感,交流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师生融入那情那景中,既共情又共享。</p><p class="ql-block"> 书中说到“拥有了知识只是拥有了过去,因为知识代表的是历史;只有掌握了方法才是真正地拥抱了明天。”这句话,我读后触动心弦。“四个学会”的核心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我们培养人的根本目的是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在拥有了学习知识的能力,今后走入社会靠学习力才能学习更多的本领,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p><p class="ql-block"> 现代教师教学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资源意识,需要我们去寻找、去发现、去开发,用心开发资源并有效利用,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事实上,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教科书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应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对各类资源进行再加工、研制和开发,以一种整合的眼光重新看待课程和教学注重实效性。资源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支撑材料,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许多因素得以滋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外面的雨停了,天也放晴了。书中所读所悟如一股清流荡涤在我的心中。她,款款而来,犹如这场大雨滋润了高温炙晒后的大地来得这般及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