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墨分五色”

画外使者

<p class="ql-block"><b>  中国画有墨分五色和六彩之说。</b></p><p class="ql-block"><b> 墨分五色,即浓、淡、干、湿、焦。因为画有留白,加一白,便是六彩。其实是一个意思,都是说墨和水的交融可以产生很多色象。水在墨中的多少决定了墨色的浓淡,用笔的轻重徐疾,也影响墨色的变化。这对于画者来说,即是个经验问题,也是个感性和技法问题。</b></p> <p class="ql-block"><b>  那么,墨有那么多色象,在画中又如何掌控,如何运用,如何布局呢?问题提出来,同学们肯定觉得很难,其实你说难也难,你说不难,还真的不难,认真学,勤练习,肯定不难。</b></p> <p class="ql-block"><b>  清代张式说:“笔法即领会,墨法尤为深究,画家用墨最吃紧事。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墨色是因水的多少而产生的。石涛有“一笔画”之说,这一笔下去,运笔的轻重徐疾,整个过程,笔中的水越画越少,墨色自然会起变化,浓淡干湿自然形成。这不是刻意调出来的。我让大家把笔中的墨画干画完,就是这个道理。</b></p> <p class="ql-block"><b>  笔墨是语言,墨色的变化也是语言,都是用来表现物象和表达心境的。怎样用好这些语言?其实就两个字,“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画面,对比即是阴阳。浓淡干湿是对比,黑白更是对比。也就是说,墨色在画中只有对比,没有固定的位置,更不应有布局。布局是指构图而言。</b></p> <p class="ql-block"><b>  其实,墨色的变化,也是区分阴阳的方法。浓为阴,淡为阳,湿为阴,干为阳;黑密处是大阴,疏和留白处是大阳。一石一树是这样,整幅画都是这样。有大疏必有大密,有亮处必有黑处;有浓处必有淡处,有湿处必有干处,阴阳相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生相克,变化无方,画面自会生动!墨色在皴法中的体现,是同样的道理,有时左为阳右为阴,有时右为阳左为阴,有时也要疏密相间,这块石头密,另一块一定要疏,山前一大堆小石密,紧接着后面的大石就要疏。密的浓重,疏的轻淡,这样形成对比,自然阴阳可分。</b></p> <p class="ql-block"><b>  有句俗话说:墨不够,色来凑。是说一幅画如果笔墨够了,不用上颜色,仅靠墨色就很好了。笔墨不够的时候,才用色彩来补充。</b></p> <p class="ql-block"><b>  笔中的水分,以及调墨的水分,虽然比较难以掌控,但你画多了,有废纸三千的刻苦精神,不断地积累经验,也不是很难的,初学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一笔都在废纸上试一下,看看墨色的效果如何,满意了再去画!至于各种墨色在画面中的效果和作用,我在《书写之道》和《阴阳学说》里面都有交代,在这里就不重复讲了。</b></p> <p class="ql-block"><b>  其次,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讲一下。很多人都认为近浓远淡,近重远轻,近景就要浓重,远景就要轻淡。我给大家说,中国画没有这个规定!这是受西画和照片的影响形成的观念,也是对中国画不了解的一种错误认识!中国画不是风景画,所以不讲焦点透视,更不讲光影效果,一切的笔墨技法,都是围绕画面的需要和意向的表达来服务的。你看看古代的许多传世佳作,如《溪山行旅图》、《关山行旅图》、《卢山高图》等等,哪个是近重远轻,近浓远淡了?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等,往往用最浓重的笔墨来表现天空和远山,画中的气象更加气势磅礴,苍茫深远。</b></p> <p class="ql-block"><b>  因此,墨分五色是中国画特有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的独特审美情趣。它来自远古的阴阳学说,所以有人把中国画叫做黑白天下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