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书香,遇见美好——站前小学“书香致远”教师读书社团第二期活动

岳阳楼区站前小学办公室

<p class="ql-block">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一样,把人带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艾米莉·狄金森</p> <p class="ql-block">  在学校里,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沉浸在书香之中,探寻教育的真谛,追寻着诗与远方,用阅读对抗生活的平庸。让我们走进“书香致远”教师读书社团第二期活动现场,感受经典的魅力,遇见阅读的美好。</p> 经典摘录 <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的巨著《给教师的建议》是人类教育史上的珍宝,时至今日,仍然发人深省,历久弥新,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于阅读</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不管你教的是哪一门学科,你都应当,使书籍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书籍也是一种学校,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里傲游。</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于劳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那些双手灵巧,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好钻研的智慧。我指的不是随便什么劳动,而首先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里有思想、有巧妙的技能和技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思维在检查、纠正、改善着劳动过程,而手似乎把各种细节和详情报告给思维,于是劳动就发展了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多年的学校工作经验告诉我,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种途径,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给青年教师的建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 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心灵的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希望你到了你参加教育工作满10年的时候,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显得像识字课本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你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在备课。</span></p> 好书分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静老师分享《活了一百万次的猫》</b></p> <p class="ql-block">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这本书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去阅读。少年读到好玩,青年读到爱情,中年读到坚守,老年读到了死亡。这个故事的猫像极了我们的一生,从小时候和父母一起生活,到独立,再到找到爱人组建自己的小家,并逐渐明白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东西是“爱”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方利老师分享《只有医生知道》</b></p> <p class="ql-block">  《只有医生知道》以故事的形式,把医患关系,医学知识,诊间故事等等打开在我们的眼前,让我看到了从没有看到过的世界,有感恩,有惊喜,有诧异,有感动,有震撼,就如书页说的,如果阅读时惊涛骇浪,读完后也请放慢呼吸。书的内容涵盖了妇产科几乎所有的,也基本上就是人们可能会遇到的大小问题,小到痛经,大到疑难杂症。所以说这本书真的不该只有女生需要看,众多男同胞,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也应该来读一读,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女朋友或者妻子,这一生到底有多不容易,你还忍心跟他吵架发脾气,冷战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蒯练红老师分享《诗经》</b></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美,无需修饰;有一种美,不会凋谢;有一种美,浪漫纯真。这种美,有一个名字,叫《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诗经》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西汉时它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它记录了我们的先民对生活、爱情、劳动感受,诗经的美,纯洁得不染一丝尘埃,孔子赞誉其“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戴三林老师分享《给教师的建议》</b></p> <p class="ql-block">  毕业后,我断断续续地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我读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应该“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由于学生能力有差异,反应有快慢。“读到这我不禁反思到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为什么同上一堂课,有的学生可以很容易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现在我终于明白,原来我没有在备课中考虑到孩子们的差异性,没有周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读书,让我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精进我的教育教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魏诗颖老师分享《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b></p> <p class="ql-block">  《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是一本充满活力的书,作者房琪她带着朝气蓬勃的热情诉说着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并通过故事体会到一些人生哲理,对于逆境,人生就是有很多这种跌宕起伏的时刻,没有人能够一路顺遂,我们要学会接受高潮与低谷对我们的席卷与反噬。从顶端的喜悦到坠入谷底的失落,也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人生就这一次,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并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汪弋老师分享《长安的荔枝》</b></p> <p class="ql-block">  《长安的荔枝》从书名就能猜出大概,为满足杨贵妃吃一口岭南的鲜荔枝,李善德这个小小荔枝使穷尽自己所有,甚至赌上命运,在那个权贵大如天的时代,小人物想要活着或许也只能如此。有人认为是逼老实人不再老实,有人认为它道尽了职场生存攻略,而我觉得:人生路长,不管在对什么事儿,什么人上都应该按着自己的本心来活,多一些善良,多一些无畏,无愧于心,无悔一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慧老师分享《好的教育》</b></p> <p class="ql-block">  最理想的教育,就是“教育曾经有过高尚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开展培养人自身思维能力的教育,能让你的头脑有更强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了这样的能力以后,不仅仅能通过考试,还能通过人生。这才是教育的本质。</p> 社团成员合影 <p class="ql-block">  书是灯,阅读照亮了前方的路;书是桥,阅读连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阅读推动了人生的船。有了爱读书的先生,才有爱读书的学生。因为读书,世界有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与精彩!</p> <p class="ql-block">编辑:何方晴</p><p class="ql-block">一审:周强</p><p class="ql-block">二审:李志</p><p class="ql-block">三审:胡艳玲</p>

诗经

分享

阅读

学生

教育

书香

老师

教师

读书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