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长城日志之“三道关——王家峪”

晓神

<p class="ql-block">撰文:沈泓浩 摄影:沈泓浩</p> <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18日,星期日,晴。</p><p class="ql-block">今天又是西方所谓的“父亲节”,一早收到女儿的节日祝福短信,虽然对此节日从不当一回事,但女儿的祝福仍感欣慰。其实想说的是中国也有自己的父亲节,但是就是宣传的力度不够,而没有让人记住。据载,中国的父亲节为公历的8月8日,8、8取谐音“爸爸”,1945年在上海正式宣布成立,虽然是民国时期建立的,但却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建立父亲节的国家。借此普及一点小知识,跑题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6月的季节已是非常的炎热,但是秦皇岛的温度与本省周边相比确实是太适宜了,在周边地市最高气温普遍都超过35℃的情况下,秦皇岛的最高温度却只有28、9℃,确实是宜居宜游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与同学相约,随今生有约户外团队行走三道关至流水洞段长城。计划是由三道关上山,一路向北而行,经王家峪至流水洞而下。</p><p class="ql-block"> 车行至三道关口顺盘山公路攀升向上,三道关的城墙逐渐进入视线,车至垭口,一众驴友便开始“弃车而行”沿山而上,不多时数十人的队伍就消失在了葱郁的山林间。</p> <p class="ql-block">  此段长城总体为南北走向,几乎都是依山势山险而筑,大多为毛石垒砌,带有青砖的城墙已不多见,但有些地段城墙上的马道铺设的青砖还依稀可见,大多都已坍塌损毁。</p><p class="ql-block"> 三道关向北与九门口长城相连,向南则与角山长城相连,因修建公路现已将长城在山垭处断开,一道山峰陡然直下,建在山脊上巍峨的长城亦自顺势而下,形成了非常险峻的“倒挂长城”。</p> <p class="ql-block">  三道关原是有关城的,从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p><p class="ql-block">明弘治十四年《永平府志》有载:三道关上“旧设有城”。</p><p class="ql-block">明万历三十八年《卢龙塞略》载:“三道关,城石,高丈有尺,周六十八丈,门楼南列,居二十家。</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载:“在临榆县东北十里,关凡三重。一设涧口,涧水冲刷,基址仅存。一建山麓,一踞岭腰,悬崖危蹬,险巇难行。”</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早在清光绪年间其第一道关便已不复存在,仅存基石了,因此现在的人们也只能是凭借想象来复原关口的雄壮了。现在的第二道关也仅剩一截残墙,第三道关建在关口正北的山腰处,两端与山崖相接,与内现长城相连,只是如今也已是残破不堪,虽然如此,从这第三道关的城墙仍可感受到当年的当关雄姿。</p> <p class="ql-block">  阳光直射下的行走还是有点热的,水的消耗量较平常增加,好在早有准备,多带了一倍的水量,因而不用刻意控制。在此也提醒诸友,天气炎热一定要带足饮用水,宁多勿少,有备无患。</p> <p class="ql-block">  因中途有一段林中穿越,有队友迷失了方位,行程耽搁了一段时间,无法在预定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在领队的提议下,只能提前至王家峪垭口下撤。虽然最后又沿着公路步行了3公里多绕至流水洞,但却失去了最后一段穿行的意义,算是此行的一个小遗憾。返程的路上,所乘的大巴在盘山弯道处又与一SUV发生了剐蹭,停车等待交警出警处理交通事故,结果又耽误了一个多小时,好在问题不大,算是有惊无险吧。</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