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到佛光寺,远远地见到大影壁上三个巨大的字“佛光寺”。</p><p class="ql-block">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p><p class="ql-block">佛光寺建在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寺内主要轴线为东西方向,依据地形处理成三个平台。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佛光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06月26日,包括佛光寺在内的五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到佛光寺天王殿前,见到一侧一棵侧卧的松树,根部压着一块巨石。一游客解释“神龙见首不见尾”。</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471~499年)曾路过这里,看到一团佛光,于是下令新建寺院,名为“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也是佛光寺的山门。</p> <p class="ql-block">过天王殿回望</p> <p class="ql-block">唐元和、长庆年间,法兴禅师在佛光寺内兴建弥勒大阁;会昌五年(845年),大举灭佛,包括弥勒大阁,寺内建筑全部被毁,仅存一座祖师塔;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李忱继位,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大中十一年(857年),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佛光寺。现存东大殿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即是这次重建后的遗物。</p> <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6月,中国当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亲赴山西五台县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同年7月5日,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和纪玉堂四位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在大梁上发现题记墨迹,确证了佛光寺东大殿是一座唐代建筑,建造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内有唐代石幢两座,一座在东大殿前,高3.24米,八角形,立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一座在文殊殿前,高4.9米,八角形,立于唐乾符四年(877年)。这是文殊殿前的石幢。</p> <p class="ql-block">仰望东大殿</p><p class="ql-block">东大殿是整个寺庙群的制高点,一下就被他的气势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建在高台之上,要登上石阶,同时低头穿过洞门。</p> <p class="ql-block">北魏孝文帝命名为“佛光真容禅寺”。</p><p class="ql-block">门上匾额边框呈翻卷波浪纹状,饰以云纹,甚为精美。字体浑厚圆润,遒劲有力。</p> <p class="ql-block">有人考证为明代书法家黄养正所书。明代重修大殿时在旧有的匾额上叠刻。</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内殿堂高大,层层相叠,布局疏郎,主次分明。用材粗大,屋面出檐深远,屋面坡度平缓。粗壮的柱身和硕大的斗拱,简单的直楞窗,古朴的彩绘都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走近大殿,首先引人瞩目的是巨大的斗拱,古朴而精美,错落而有致。</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斗拱延伸出3.8米</p> <p class="ql-block">朱红色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简单的门窗</p> <p class="ql-block">厚重的屋顶</p> <p class="ql-block">殿墙</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为唐代典型的方格内顶。无法拍照,网搜。</p> <p class="ql-block">还有梁上的题记</p> <p class="ql-block">元代,佛光寺补修殿顶,添配脊兽。</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前的石幢,高3.24米,八角形,立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p> <p class="ql-block">只有远些才能拍下整座建筑</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殿内佛坛横跨5间,雕塑35尊佛像。其中33尊为唐代遗存。佛坛正中塑释迦牟尼佛,左塑弥勒佛,右塑阿弥陀佛;左梢间塑骑象普贤菩萨,右梢间塑骑狮文殊菩萨。释迦牟尼前站阿难、迦叶,三佛前各塑4位胁侍菩萨、两位供养菩萨,佛坛前塑两尊护法金刚。35尊佛像主次有序,尊卑有别,各具神态,各尽其职。</p><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雕塑还应用了写实手法,雕塑两尊写真人物。一是佛殿主宁公遇坐像,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面目丰满,体型健壮,袖手趺坐,风韵高雅,情态虔诚。另一尊为主持修建佛殿的愿诚和尚,塑像前额隆起,颧骨突出,两腮下陷,正襟趺坐,面容清苦,姿态沉静。</p><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围绕佛坛的殿内墙壁前,排列着二百九十六尊罗汉,为明代塑造,这些罗汉像原为五百尊,1954年因雨水冲蚀,被倒塌的后墙压坏了一部分。佛座背面的一幅唐代壁画,画长80厘米,高30厘米,上画天王降伏妖魔鬼怪的故事。另有一幅绘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的壁画,画上有七个圆光,每个圆光中有10尊佛像,圆光下的方框内还写着各尊佛的名号。最左一格题:“佛光庄信佛弟子刘太知……宣和四年三月初……”这些壁画,连同佛像,梁下面的一些墨迹及东大殿建筑,被人们誉为佛光寺的“四绝”。</p><p class="ql-block">大殿里塑像题记等可以欣赏,不让拍照。门口拍了一张主要塑像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管理员指给我们看林徽因当年在殿内梁架上这张照片的位置,可惜不让拍照。</p> <p class="ql-block">网上搜的,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大殿中央佛坛现存的33身唐塑,虽经后世多次补塑、重装,但绝大多数的相貌、形体、衣着装饰等,仍完好地保存了唐大中年间塑绘时的原有面貌风格。它们是 中国国内仅存的一坛唐代宫廷泥质彩塑造像,代表着唐代造像的高超水准。</p> <p class="ql-block">殿内的两座写实塑像。一是主持建庙的高僧,一是捐钱修殿的施主。愿诚和尚像是国内现存最古的高僧写真像,面部结构轮廓分明,斜披袈裟,拱手端坐,性格深沉。泥塑艺术大师用写实的手法,刻画了一位老成持重,学识渊博的高僧形象。</p> <p class="ql-block">宁公遇塑像</p><p class="ql-block">出资重建佛光寺的贵妇</p> <p class="ql-block">林徽因和宁公遇塑像</p> <p class="ql-block">殿内罗汉彩塑</p> <p class="ql-block">壁画</p> <p class="ql-block">部分题记和涂鸦</p><p class="ql-block">大殿梁上和大门背后有很多题记留言,有些被透明玻璃罩起保护。</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梁思成先生称为“四绝”。佛光寺东大殿是中国排名第三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在五台县的南禅寺和芮城县的广仁王庙)。</p> <p class="ql-block">敦煌61窟里五台山佛光寺的壁画</p><p class="ql-block">当年梁思成林徽因等几位学者就是见到一本他人拍摄的敦煌壁画的画册,上面有敦煌61窟五台山全图,其中有大佛光寺,他们受到启发,寻找到真正的唐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殿前两株古松树龄一千年</p> <p class="ql-block">古木参天</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松和千年殿堂</p> <p class="ql-block">廊下明代铁钟</p> <p class="ql-block">大殿一侧的关帝庙(明清)</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南侧偏东,有一座六角形的砖塔,即祖师塔。建于北魏时期,是唐会昌五年(845年)灭佛,佛光寺被毁留存代建筑物,也是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金代,佛光寺前院两侧建文殊、普贤二殿。天会十五年(1137年),建文殊殿。</p><p class="ql-block">文殊殿在佛光寺前院的北面,此殿梁架使用了粗长的木材,两架之间用斜木相撑,构成类似“人字柁架”,增加了跨度,减少了立柱,加大了殿内空间。殿内佛坛上有七尊塑像,中为骑青狮的文殊,两旁为胁侍菩萨,具有金代塑像的风格,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文殊七尊像。东西墙和北墙上,原有五百罗汉的彩绘,现仅存二百四十五尊。这些塑像和壁画,都在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重新装绘过。文殊殿建筑结构的独特,是中国古代木建筑中仅有的形式,具有辽、金时代的建筑特征。</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大门</p> <p class="ql-block">门上匾额均为明清旧题</p> <p class="ql-block">金代的文殊殿,除了是中国现存的最大配殿外,殿内佛坛上有七尊金代塑像,中为骑青狮的文殊,两旁为胁侍菩萨。</p> <p class="ql-block">东西墙和北墙上,原有五百罗汉的彩绘,现仅存二百四十五尊。这些壁画为明代弘治年间所绘。</p> <p class="ql-block">文殊殿侧面</p> <p class="ql-block">香风花雨楼(明)</p> <p class="ql-block">伽蓝殿(明)</p><p class="ql-block">殿前古松800年</p> <p class="ql-block">东大殿后面的地质带</p> <p class="ql-block">院里芍药正开</p> <p class="ql-block">还有只探出头的狗🐶</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回望充当山门的天王殿,百感交集。那千年厚重的历史沉淀在大佛光寺里,后人怎样去守候他?现存唐代建筑只有四个,都在山西境内,佛光寺虽然不是最早,却是体量最大,建筑彩塑绘画题记皆是珍贵的史册,国之瑰宝。任重而道远。</p><p class="ql-block">注意到大门一侧还挂着牌子: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佛光寺保护利用部</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效果图。梁思成手绘。</p> <p class="ql-block">林徽因丈量经幢</p> <p class="ql-block">网搜了几个图,术语不太懂,留作资料。</p><p class="ql-block">东大殿平面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