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0日—6月20日是全国第十二个学前教育宣传月,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相关要求,围绕“倾听儿童,相伴成长”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倾听孩子的童言童语,聚焦孩子的一举一动,和孩子一起探究、发现、解读、成长,与孩子一起共情、同理、相融。快来听,小四班的故事开始啦!</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教育活动是用纸巾制作蝴蝶。需要孩子们用水彩笔在纸巾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通过滴管进行晕染,纸巾晒干后再用毛根进行捆绑、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拿到纸巾后,都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水彩笔颜色在纸巾上绘制图案。这个时候,我发现你(小文)两只小手抠着纸巾,盯着纸巾上红色的水彩笔绘制的图案上有个小洞不知所措……我走过去,蹲在他身边说:“小文,你怎么不画了呀?”小文说:“我一画纸巾就坏了,我的蝴蝶都不漂亮了!我不想画了!”</p> <p class="ql-block"> 我拿起他的纸巾,指着上面的洞洞说:“哦,是这个洞洞吗?没关系的,这只是一个小洞,小蝴蝶的翅膀只是受了轻轻的伤,我们修补一下小蝴蝶也能很漂亮!”你撅着小嘴说:“我怕我再戳出洞洞!”我说:“小文你看丫丫,她是一手轻轻按着纸巾,画笔在纸巾上画图案的时候也不是用笔尖戳,我们需要慢慢的拿笔在纸上画!”边说,我边扶着他的小手,在纸巾上慢慢的画了圆形,并轻轻的在里面涂满颜色!小文看了我和他一起画的图像,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小文你看,这样画纸巾就不会破了!你自己试一试,想画什么形状呢?你看这张纸巾上还有很多白色呢,我觉得如果再画一些好看的图案,小蝴蝶的翅膀才会更漂亮,你觉得呢?”“我觉得也是,我要给小蝴蝶的翅膀画上红色的爱心形状!我还要把小洞洞旁边画上线,把坏的小洞洞变成一个小太阳!”说着,你开始小心翼翼的画了起来!看着你大胆尝试,并想办法将之前的小洞洞进行修补,我发自内心的夸奖说:“小文你可真棒,通过你的修补,受伤的小蝴蝶也变得更漂亮了!”你听了我的夸奖后,开心的笑了,画的更认真了!</p> <p class="ql-block"> 在晕染环节,你又坐在那里不动了,我走过去说:“小文,你有什么需要我的帮助吗?”你说:“我的水一下就滋出来了!没有滋到我想滋的地方!”我说:“我们需要拿小滴管先吸满水,然后对着想晕染的地方轻轻捏滴管的后面,不要害怕捏出来很多水,我们一点一点的试着进行晕染!”我边说边再次示范着动作。在我讲解完后,你皱着小眉头再次开始进行活动。我发现,你慢慢的挤着滴管,开始认真、专注、耐心的进行晕染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一张张晕染后的纸巾平铺在玩具柜上晒干时,孩子们在过渡环节都纷纷来看!顾禹诺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把漂亮的纸巾变成小蝴蝶?”“我也想赶快把它变成小蝴蝶!”我弯着腰,和他们一起欣赏起来说:“小蝴蝶从卵变成毛毛虫、再变成茧最后才能变成漂亮的小蝴蝶,是需要时间的,就像我们制作的小蝴蝶一样,同样需要时间耐心的等待!下午干了以后我们就可以继续制作了!”下午,孩子们满怀期待的开始后续的活动!在经过了等待以后,孩子们更加爱护、小心的开始制作,最终,当白色的纸巾通过孩子们一步一步的创作后,都变成了漂亮的小蝴蝶!</p> <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有效的倾听和陪伴呢?来看看小四班的老师为大家总结的好方法。</p><p class="ql-block">1. 用眼睛观察幼儿在活动中遇见的困难,当和他沟通时,蹲下来用眼睛看着他,可以用肢体语言和微笑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话。</p><p class="ql-block">2.用心听孩子的表达,最后根据他的疑问合理的进行应答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他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由创作,并及时对他们给予表扬和认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被认同感。</p><p class="ql-block">4.家园配合,共创成长!一次晕染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孩子的作品以及晕染方法介绍在班级群中后,家长可根据晕染方法与幼儿一起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多其他的作品!不仅巩固了技能技巧,同时也曾近了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5.作为家长,可以利用晚上睡前的半个小时,多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和孩子讨论班级里有趣的事儿等。同时,积极与老师沟通,多了解孩子在园的真实情况。这样孩子能感觉到家长的时刻关注,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关爱。</p> <p class="ql-block"> 倾听儿童,是一种尊重。 当孩子告诉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我们应该用心聆听,理解他们的立场和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互信的关系,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自信、积极向上的人。 相伴成长,是一种陪伴。 孩子们需要有我们的陪伴和支持,才能在成长中充满力量和勇气。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要在他们需要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这样,我们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倾听儿童,相伴成长,让他们在我们的陪伴下茁壮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