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6日(周五)我们一行数人跟随杨老师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p><p class="ql-block">犹太难民纪念馆位于长阳路62号(原华德路62号),属于虹口区提蓝桥历史风貌区。中国有四个区域接纳犹太人最为集中:河南开封、哈尔滨、天津和上海。上海虹口区曾接纳两万余名犹太人。犹太人为了逃避纳粹的屠杀和迫害,大概在1938年~1941年陆续从欧洲到达中国。“摩西会堂”成为当时犹太难民祈祷、聚会的重要场所。当时,上海最大的犹太人社团犹太宗教公会长期设在“摩西会堂”内,犹太复国青年组织总部亦曾设在此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犹太人纪念馆是犹太摩西会堂旧址,始建于1927年。1907年建造之时是一幢私宅,由俄罗斯犹太人集资将原来在其他地方租屋建造的摩西会堂迁入,成为一所供俄罗斯犹太人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纪念馆经过2020年的扩建重新开馆。纪念馆通过场景再现和现代科技的展示手段,以及大量珍贵的史料文物原件,以“</span><u style="color:rgb(1, 1, 1);">逃之上海”、“避难生活"、"患难真情"、"战后离别"、“特殊情谊"和“共享未来</u><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六个区块向广大参观者展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入选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热搜纪念馆及革命类博物馆前50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幢房曾是"摩西会堂"及教堂里面的陈设,</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p><p class="ql-block">会馆的西墙上刻满了当年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的名字——13732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这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落成后前后发生的与之相关的一些重要事件时间表。例如:</p><p class="ql-block">2020年新馆扩建;</p><p class="ql-block">2015年白马咖啡馆复建;</p><p class="ql-block">2014年名单墙落成;</p><p class="ql-block">2011年第一次国际巡展;</p><p class="ql-block">2007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落成;</p><p class="ql-block">1994年犹太难民纪念碑建立;</p><p class="ql-block">1993年拉宾参观摩西会堂旧址等等。</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段文字展现:现在,让我们推开这扇时光的大门,一起去追寻那段无法忘却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 每面国旗代表犹太难民纪念馆曾接待过的这些国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这幅图是犹太人的逃亡路线。</span></p><p class="ql-block"> 当时为了躲避纳粹的追杀,大批难民远涉重洋绕道来到中国,来到上海。也正是中国人民的善良之心给予他们温暖的庇护,为他们撑起了一艘"诺亚方舟"。由此也留下了一段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因图片文字太小,便于清楚地了解图片文字的内容,下面我根据图片上的文字重新摘录供大家阅读欣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逃离德国的困难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莉莉·弗利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终于办理好所有的相关文件,你简直无法想象其中的困难……到了周五,你父亲照例去Lloyd Tniestino 旅游社,弄到了三张船票,因为之前订票的客户沒能及时提交文件……你上次问我,如今犹太人是否无法离开德国?这倒未必。要离开德国必须准备好所有的文件及护照。但根据复杂的新规定,不出示船票就无法申请办理文件,而因为根本弄不到船票,就无法申请,除非走非法路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1939年2月,16岁们哥哥Hans获得去巴勒斯坦的签证,乘船离开。在柏林犹太社团的经济支持下,LiⅠⅠi FⅠiess和父母倾尽家产,想方设法买到了3张头等舱船票,三人于1939年5月离开柏林,乘坐火车到达里雅斯特(Tuitst),坐上“绿佰爵号"(Cohte vorde)轮船,于1939年6月到达上海。</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恐怕是6月大战爆发前最后离开欧洲的轮船了。一一汤姆·罗萨</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住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俄斯特拉发。1940年,尽管这里还没有出现排挤犹太人的现象,但纳粹在德国的所作所为使我们胆战心惊。我母亲执意要我们离开这里。而我们能去的地方只有二个,一个是哥斯达黎加,另一个就是上海。在香港朋友的一再邀请下,我父母最终决定去上海。</p><p class="ql-block">1940年5月,我们在意大利的里亚斯特登上了开往上海的“红佰爵”号(Coute Rosso),这恐怕是6月大战爆发前最后一艘离开欧洲的轮船了。我已经记不得我们是怎样拿到纳粹当局要求的所有文件证明的,但有一点我记得:我们不能在途经的港口下船停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逃 亡 上 海</span></p><p class="ql-block"> 犹太民族源远流长,除了《圣经》对犹太人的记载外,公元前12世纪埃及“黙尼普塔石碑"中便出现了有关犹太民族的记载。犹古人的历史里,有信仰的虔诚,有迫害的苦难,有离散的无助,有团聚的欣慰。数不尽的爱与悲,笑与泪,组成了一部恢宏的犹太民族历史。</p><p class="ql-block">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纳粹德国利用国家机器展开了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的迫害犹太人行动。在排犹、清犹思想指导下,犹太人成为德国以及被纳粹占领欧洲国家公开歧视、掠夺和驱逐的对象,成千上万犹太人在纳粹的死亡威胁下奔逃出走。到了1938年前后,当时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对犹太人关上了国门,600万犹太人遭到屠杀,犹太民族在欧洲近2000年形成的社区和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 </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生 命 签 证</span></p><p class="ql-block"> 急于逃离纳粹摩掌的犹太难民,必须拿到其他国家的入境签证,才能离开德国或是德国占领下的奥地利等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国 际 义 人</span></p><p class="ql-block"> 何凤山博士,1938至1940年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当时在奥的18万犹太人一下子坠入灾难的深渊,他们想要离开奥地利非常困难,何凤山博士对犹太人的遭遇十分同情。他和他的同事周其库领事采用发签证的办法对犹太人进行救助,使2000名犹太人得以逃生,来到上海或辗转到达其他地方。他们颁发的签证后人称为"生命的签证"。</p><p class="ql-block">以色列政府2001年1月举行隆重仪式,追认何凤山为“国际义人",授于"义人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他向犹太人发放签证的外交官</span></p><p class="ql-block"> 1939年10月,德军占领波兰后,大约</p><p class="ql-block">15000多名犹太难民逃到领国立陶宛,为了求生,这些犹太难民急于离开立陶宛,但当时苏联不允许没有第三国签证者过境。</p><p class="ql-block">考纳斯的荷兰代理领事杨·兹瓦滕狄克(Jan ZwavtendiJk l896~1976)在1940年7~8月期间向立陶宛的犹太难民签发了大约2345张以荷属苏里南.库拉索以及其他荷属西印度岛屿为目的地的签证。拿到签证的犹太难民随后到同在考纳斯的日本领事馆,申请日本的过境签证。从1940年7月至8月底日本驻考纳斯领事馆被关闭前,代理领事杉原千亩签发了数千张日本的过境签证。</p><p class="ql-block">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大约有2330名犹太难民穿过苏联,从日本北方港口敦贺进入日本。1941年,这些犹太难民中大约1100人陆续离开日本,主要前往北美和南美一些国家,另外大约1200人来到上海,也有一些犹太人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来了上海。</p> <p class="ql-block"> ▽德国犹太人持有的护照,打开后首页,纳粹在护照的左上角印有J表明他们犹太人的身份,便于识别。</p> <p class="ql-block">▽中国驻伦敦总领馆关于德国护照持有人以及无国籍难民申请中国签证的通知。</p> <p class="ql-block">▽ 二战前的上海犹太社区</p><p class="ql-block"> 早在1000年前的唐宋时期,便有犹太人踏上了中华大地,在这里落户经营,繁衍生息,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一部分犹太人经由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经商落户,形成在华的犹太人社团。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北宋时期定居开封的犹太人。该犹太社团因与汉民族融合逐渐失去犹太社团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终于认识到自已经成为"难民"这个事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第一顿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轮船抵达上海后,难民们乘坐一辆木板大卡车抵达虹口。因为日本发动的侵略战,虹口已经几乎成了"无人区"。他们被安置在由红色砖墙学校改造的救济所。救济所中,大约58人住在上下铺上,床下的空间是唯一存放私人物品的地方。新来的难民被告知可以吃一顿便饭,他们感觉到在这样的处境面前实在无能为力,也终于认识到自己已经成为"难民"这个事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住在被炸毁的学校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费里德里希·格罗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反犹太人的法律开始冲击我们的日常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了1938年底,我和妻子意识到纳粹德国控制下的犹太人毫无未来可言,于是决定和我们14岁的儿子查尔斯,连同两条家犬一起前往中国上海。抵达上海后,我们得到了援助欧州来沪犹太难民委员会的帮助,找到了住处,并领到了一些救济食品。当时上海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我们一家住在被炸弹炸毁的学校里,这里安置了上百名犹太难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住进了临时租用或搭建的难民收客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窘迫的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刚到上海时,欧洲犹太难民全要居住在公共租界和生活费用较低的虹口地区,一些难民住进了临时租用或搭建的难民收容所。一般30到50人挤在一间房里,最拥挤时甚至有100到200人往一间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胸怀世界的妮娜</span> <span style="font-size:15px;">雅库布·沃坦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二战爆发后,妮娜(Nina)一家于1941年逃往上海避难。当时,父亲雅库布·沃坦斯无法寻找到工作,就把所有的时间都顷注在妮娜的教育上。在他的引导下,女儿把大部分时间都化在学习上。妮娜回忆说,这段时间的学习让她受益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雅库布非常重视对妮娜的家庭教育。他教妮娜波兰语和俄语的读写,会跟女儿花费大量时间谈论各种话题,为她挑选读物,与她一起谈论诸如托尔斯泰这样的文学大师。有时候,雅库布也陪妮娜研究地图册,玩地理游戏,给她讲一讲自己曾经到过的地方。从那时候起,妮娜就已经“胸怀世界”。在父亲的引导和关爱下,勤学善思的妮娜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在班里的成绩数一数二,雅库布让女儿对战时童年的记忆留驻在学习和乐趣当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 艰 难 谋 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38年及之后来到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处境比较艰难,他们身无分文,面对战争带来的经济萧条和就业压力很难找到正式工作,只能到处打零工、干杂活,如送煤球、修电器、烤面包、卖报纸,有的开起了杂货店、面包店、药店、水管铺、锁匠铺、理发店、裁缝店、修鞋铺、女帽商铺等店铺,渐渐地犹太人凭借自己的才能在其他外侨开办的企业和机构中找到了工作,甚至与人合资或独自开始经商办实业。他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基本解决了居住和温饱问题。他们还在虹口提蓝桥附近开设了许多具有中欧风情的咖啡馆、酒吧和餐厅,成为远近闻名的"小维也纳"。</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行医的"医师证明"。</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海特别市卫生局颁发的“医师开业执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爱 情 故 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海犹太人非常重视婚姻,将它看作是巩固社区人员联系的纽带,促进犹太社区发展的重要方面。上海犹太人的婚姻生活有其特点:一是早期犹太人的人数相对有限,社区规模比较小,因此上海犹太人的婚姻半径不大,主要是在夲地犹太家族及中国其他城市或国外亲戚之间通婚。犹太难民的大量涌入扩大了上海犹太人的婚姻半径。二是族内婚制仍占据绝对多数,当然也有传为佳话的族外通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塞法迪犹太富商哈同和中国女子罗迦陵婚姻。又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6年上海著名犹太画家白绿黑迎娶了中国妻子郑迪秀,从此两人相亲相爱厮守了3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用画笔记录上海市井生活的聋人画家一</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白绿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卫·布鲁赫是一名逃亡上海的犹太聋人。他在上海避难期间通过手语交流结识了两个聋哑的上海朋友。艰难岁月里,这两位上海朋友常带大卫去参加上海聋哑人的聚会。1941年,大卫在聚会上认识了上海聋哑姑娘郑迪秀,并且一见钟情,两人于1946年结婚。虽然欧洲人的习俗和中国的不同,沟通起来有点困难,但大卫·布鲁赫却能从中国夫人简单的手势中体会到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两人之间有着一种常人想象不到的黙契。他们在生活中互相理解,互相体谅,艰难世事中,这位中国姑娘把自己全部的爱献给了在异国他乡漂泊的犹太难民画家,并把自己的命运同他紧紧连在一起,直到她在美国离开人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卫·布鲁赫对中国的一切相当感兴趣。结交的中国艺术家朋友们教他练毛笔字,其中一位中国朋友还根据"布鲁赫"的谐音,为他起了"白绿黑"这个中国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白绿黑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极为关注。他拿起画笔,走上街头,很快就融入到上海普通巿民约生活当中,用敏锐的眼睛捕捉所看到的一切,并用画笔将他们记录下来,融入到自已的作品中。他以上海底层社会人民的生活为题材,先后创作了"黄包车"(1942年完成),"乞丐"(1943年完成),"中国儿童"(1944年完成),"阴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8年完成)等几个系列的木刻版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2年12月,上海太平书局出版了白绿黑的木刻集《黄包车》,它是在"黄包车"系列木刻基础上编选了60幅作品。每幅画都是独立的,但相互之间略有情节关联。他的作品通过描绘黄包车车夫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透视出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span></p> <p class="ql-block">▽在公共租界巡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担 任 保 甲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库尔特·霍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水晶之夜"后,库尔特·霍特的父亲被关押至奥拉宁堡集中营,霍特和母亲连夜(这一段看不清梦)的火车而侥幸逃脱,母亲在终于搞到逃往上海的船票后,鼓起极大的勇气,将船票带到关押她丈夫的集中营,父亲两周后被奇迹般地释放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库尔特刚到上海时只有十八岁,全家被安置在虹口区的兆丰路难民营。在他的记忆里,这里兼具战俘营和隔都的特质,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死亡的风险。在来到犹太难民医院工作前,库尔特曾做过一段时间的隔都保甲。之后在医院工作期间,他拯救了许许多多的生命。有一次,他在给一个正在动手术的外科医生送咖啡时,差一点被一架美国P一51战斗机所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库尔特移民美国后,积极参与大屠杀纪念活动,利用一切机会让年轻一代了解上海的隔都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注释:隔都:</span>上海隔都,二战时期上海的犹太区。</p> <p class="ql-block">▽下面二帧照片中标注:</p><p class="ql-block">①是保甲袖章;</p><p class="ql-block">②是犹太保甲人员使用的哨子;</p><p class="ql-block">③"通"字徽章,犹太难民需携带通行证,佩带"通"字徽章才可以进出限定居住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和中国人融洽相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罗萨莉娅·肖莎娜·图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肖萨娜于1938年至1947年避难虹口,接受过救济,做过裁缝。她说,尽管自巳与当地的中国人接触不多,但如果想要接触他们会很容易,因为中国人很友善,也很感恩。肖萨娜于1947年前往美国定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99岁高龄时,她接受中国导演赵强的采访,完成了纪录片《Shoshaua》的拍摄。在片中她表示:"如果人们充满智慧又具有包容心,就可以避免战争,和平相处。"在上海生活时,中犹人民和睦相处的亲身经历令她对中国人民始终怀有一份深厚的感激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等待主人的手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2015年5月29日,《新民晚报》报道,上海居民金文珍记得,当年祖父金老先生在东长治路500多号的地方开了家米店,住在周边的不少犹太人生活很困难,常常会到店里来借点米、面。祖父和犹太人相处很友好,"感觉他们比我们中国人过得还要苦,祖父很同情他们。他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有时借了钱沒打收条,有时对方还不出,他从不计较,碰到特别困难约还会主动赠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1940年的一个傍晚,阴沉的天空下着雨,金老先生的米店突然来了一对神情焦虑的犹太人夫妇,抱着一个发着高烧的孩子,孩子得了重症,得去医院看病,急需一笔钱,但家里一时拿不出,夫妇希望金老先生能帮帮忙,边说边拿出一只漂亮的手袋交到金老先生手里。"他们告诉祖父这是家里祖传的,很珍贵,先放在祖父那里,一旦有了钱就来赎回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金文珍的祖父借给那对夫妇一笔金额不小的现金,相当于当时米店一个月的营収,之后再也沒有见过他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祖父还一直惦记那个小孩子的安危,希望这个包交换的钱能救回孩子的命"。10多年过去了,老先生把包包交到孙女金文珍手里,叮嘱她这是犹太夫妇家里的传家宝,一定要保存好。随着年岁渐高,金文珍找到手袋主人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她打算通过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保存手袋并设法找到那对犹太夫妇的后人。</span></p><p class="ql-block">“因为年代久了,从箱子里拿出用布包着的手袋时,外面用丝线串起来的珠珠都掉了下来”。金文珍还意外地在手袋里发现一条银手链,她带着"散了架"的手袋和手链来到纪念馆,纪念馆辗转联系到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告诉他们手袋背后的故事后,丝绸博物馆表示愿免费修复。</p><p class="ql-block">如今,珍贵的手袋历经历75年重又焕发光彩。在纪念馆等着回到主人手里,完成金老先生家袓孙三袋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浩劫空前 幸有余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战争结束后,欧洲大屠杀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1942年1月,在万湖会议上,纳粹高层提出最终解决方案,计划杀死生活在欧洲的约1100万犹太人,截至二战结束,约600万犹太人被残忍屠杀。得知这个噩耗的犹太难民们想到自己到上海避难,虽然生活艰苦,但比起在欧洲的同胞,犹如生活在幸运的乐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被害的600万犹太人中,超过150万犹太人在苏联境内被党卫军的特别行动队杀害,约300万犹太人死于6个灭绝营的毒气室里。在被德国纳粹占领的欧洲,其他小规模的集中营或犹太人居住区,有超过100多万犹太人死于谋杀、饥荒、疾病或过度劳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波兰南部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欧洲最大的集中营,超过100万犹太人死于奥斯维辛二号营的四个毒气室里,最多时每天有6000人运输至此处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1945年1月27日,集中营被苏联红军解放,关押的7000人获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位于德国南部慕尼黑附近的达豪集中营是纳粹建立的一个集中营,用于关押政治犯,对于纳粹来说,犹太人也属于"政治犯"。党卫军管理的其他集中营的守卫也在此训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达豪集中营关押了约21万囚犯,其中至少32000人遇害。在达豪和其他纳粹集中营里,德国医生在囚犯身上做医学实验。1945年4月29日美军解放达豪集中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这一切必须永远不再发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乔治·赖尼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错,亲爱的孩子们,战争是结束了。但我们并沒有赢得它。有600万我们的兄弟姐妹在这埸战争中死于最恐怖最惨无人道的屠杀。纳粹屠杀了男人、女人和孩子,而侥幸活着的人正忍受着饥饿和无家可归的煎熬,他们是最残酷最不人道行为的直接受害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我们来说,这个世界毫无救星可言,甚至还无容身之地。人们惧怕世界将充斥太多的犹太难民。我也说不准,如果世界各国群起而与法西斯抗争并保护他们的话,夲该有多少罹难的犹太人可以得到拯救并生活的较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犹太民族不善憎恨,犹太人并非天生的仇恨者,但这一切必须永远不再发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现在应该拥有一个我们自己的国家,并不惜为自己生存的土地而献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和平终于到来时,学校里宗督导的那段话让乔治·赖尼希毕生铭记在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和平到来 欢庆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1945年5月,希特勒死亡和德国投降的消息传来,犹太难民知道获得解放的日子很快要来临了。1945年7月17日,限定层住区所处的虹口遭到美军飞机的误炸,250人丧生,其中有31名犹太难民。哀掉的阴影很快被盟军取胜的好消冲淡,大家相互支持、鼓励、准备迎接战争的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8月15日,日夲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与欢天喜地的中国人民一起,犹太难民欢欣鼓舞地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走上街头迎接进入上海的中国军队和盟军。喜悦又很快被悲伤取代,随着越来越多关于纳粹死亡集中营的内幕揭露,上海犹太难民得知自己的亲人惨遭屠杀。他们内心充滿了悲痛和愧疚,自责没能尽早安排亲人逃离欧洲来中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告别上海 四海寻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犹太难民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对很多人来说,上海只是他们心目中的临时避难地,因为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的不同,没有上海长期居留下去的思想准备。当世界各地硝烟散尽,和平恢复,他们便带着对上海的感激,着手去寻找一个可以永久居留的新家园。此外,他们大都有家属和亲友沒能逃离欧洲或者逃到了世界其他地方,在战时失去了联系,因此战争一结束,他们便急于探寻亲人的下落,有的急着与亲人团聚,一些犹太人士曾在中国参与酝酿犹太复国计划,因此当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他们选择这个属于犹太人的国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有关战后欧洲犹太难民离开上海的具体数字难以找到,但对各类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可以得出如下不完全的统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46年离沪的犹太人约3000人,1947年约为8000一9000人,1948年5000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49年约为5000~6000人,1950年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51年在1000人上下,也就是说,从1946年~1951年,离户犹太人总数为22000~24000人,其中多数是欧洲犹太难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离沪欧洲犹太难民的去向,美国和加拿大是许多犹太难民的首选,其他的还包括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二是奥大利亚,新西兰等大洋国家。三是巴勒斯坦地区和后来成立的以色列国。心四是非洲一些国家,如南非,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回到欧洲。目前有据可查的最大一批离沪返德的犹太难民是1947年8月21日抵达柏林的295名左翼人士及其家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战后,大多数犹太难民选择离开。也有少部分选择留下。不幸的是,一些犹太难民无法选择,已长眠于这片土地。根据意第绪研究学会的统计,1939年死亡131人,1940年死亡311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1944年死亡260人,1945年死亡262人,1946年死亡145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舍不得走了 </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沙拉·伊马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二战结束后,犹太人陆续离开了上海,但仍然有些人留了下来,比如Sara一家。12岁以前的Sara是无忧无虑的千金小姐,12岁那年父亲去世,她开始经历人生坎坷。离开学校后,Sara成了一名铜厂工人,有过一段不幸婚姻,独立抚养三个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1992年1月24日,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Sara在42岁这一年,踏上了"寻根"之旅。因为Sara是第一个移民以色列的中犹混血后裔,她受到了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的接见。2002年,在以色列生活了十年以后,Sara又回到了中国,后在故乡找到了属于她的爱情,嫁给了一名大学教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2013年5月25日,沙拉在纪念馆举行了"孩子,今天你怎么成长"的育儿讲座。沙拉说:“回首来时路,我很感恩。感谢中国和以色列两片睿智的土地,让我在得天独厚的跨国教育中,在世界上最爱子女,胎教文明开展最早的两个民旅的对话中,懂得了爱子女的真正价值。”她把自己的育儿心得与感悟凝练成文,先后出版了《特别狠心特别爱》系列丛书颇受欢迎。沙拉还讲到了自己在和平眼科医院,贵州等地的志愿者经历。她说,作为父母,学无止境,我们要把孩子教育好,也要把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这样才会给孩子一个真正良好的成长环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捐赠宋庆龄的亲笔家书</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村京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9年4月29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来到北京,采访已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米勒的夫人中村京子女士。京子女士拿出家中珍藏的米勒大夫的相关资料,其中有宋庆龄女士写给米勒大夫的中英文信件,里面不乏温馨的家常细节。1939年9月,汉斯·米勒通过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从香港辗转到达延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世纪70年代初,米勒夫妇定居北京后,一起去看望宋庆龄女士,之后逢年过节,常收到宋庆龄女士的亲笔信和礼品。中村京子女士曾任宋庆龄基金会的理事和中国国防友联研究会的理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和平 发展 公平 正义 民主 自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犹太难民纪念馆不仅要纪念过去发生的历史,还有警醒当下的我们,历史的倒车不能重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你我共同的协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