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中考成绩 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调试——致中考揭榜后的考生家长

仪陇马鞍中学政教处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昨天晚上中考成绩已经发布,面对分数,不少考生会出现心理波动,特别是没有在中考中发挥好的同学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从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和下一阶段进一步的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帮助考生进行考后的心理疏导很有必要。此刻,家长们的角色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在得知分数之后的反应往往是大不相同的,一些孩子会选择痛痛快快地玩一场,而有些孩子由于面对外界多方面的压力,而产生焦虑和自责的情绪。各位家长要及时引导和干预,以免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可逆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家长在考后要勇敢地负起责任,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调试。那么如何正确面对成绩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淡化“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b></p><p class="ql-block"> 家长必须要穿过“分数”的迷雾,理性的看待孩子每一场考试成绩。家长为何狂热追求好成绩?这背后似乎有两个隐含的推理:成绩好→考上好高中、大学→好工作→好前途;成绩差→上职高→考大学(或考不上大学)→差工作(或失业)→差前途。实际上这两个推理并不一定成立,在我们的周围,差生走上社会后前途并不差。爱迪生、爱因斯坦都曾是“差生”“问题儿童”,可是他们的成就举世瞩目。</p><p class="ql-block"> 家长要摆正心态。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分数。一个家庭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孩子的成绩上是不正常的。家长要摆正期望的天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的家长孩子考得好时就把孩子捧上天,孩子考得差时就把孩子踩在脚下,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会让孩子心理失衡。分数固可贵,德行价更高。如果一个学生只拥有优秀的成绩,但却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好的成绩又有什么用呢?当学生走出校园,不如社会,他不懂得尊重他人,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那么从书本上学到的那些公式定理就显得太过单薄,再好的成绩也只是无稽之谈。</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设身处地的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b></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因为中考成绩而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波动,家长们需要耐心陪伴孩子渡过这段转折期。可以遵循以下三步法:</p><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 承认孩子的难受和失落——毕竟付出了那么多,原本的期待却打了折扣;不要说“别难过、想开点、要坚强”,尤其需要避免说“这不是大事,没必要太介意”。孩子之所以难过,是因为真的很努力过,是因为自己有追求,只有没有付出的人才会觉得结果无所谓,而难受说明他/她有进取的精神,这会让他/她的将来会很好;尽量不让学生解读成“之所以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努力,某些时刻没有抓紧”的自责。</p><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想哭,想要倾诉,在开始的时候就先陪伴,先听她说给出发泄的时间,当好听众;不要急于让学生调整,不要急于提建议。</p><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 渗透“对成绩的失落感”是非常普遍的情况,不仅仅是一个人考不上理想的学校,而是大部分都会有这样的遭遇,比如 “当年谁谁平时成绩很好,结果去了第三批学校,觉得很亏,结果后来发现他们班里连620分的学生都有,才觉得能够接受”。</p><p class="ql-block">3 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p><p class="ql-block"> 从考试结束到成绩公布往往是孩子们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间阶段。因为考试期间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考试后,不少孩子在心理上一下子难以适应,会出现“考后心理综合征”。</p><p class="ql-block"> 如有的孩子因为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整日忧心忡忡,闭门不出;有的孩子认为自己考得不错,于是纵情玩乐,同样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这个时候的心理疏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p><p class="ql-block"> 这里给家长几点建议:一是家长要给孩子减轻思想压力,告诉考生既然考完了,再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是毫无意义的,其实“条条大道通罗马”;二是家长要加强和孩子们的交流沟通,不能以为放任不管就是让孩子轻松了,多聊聊生活上的事,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等等。</p><p class="ql-block">4 锻炼下孩子的意志力和思考力</p><p class="ql-block"> 中考之后,家长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让孩子学会坚持,学会思考。现在的孩子普遍怕吃苦,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家长可以借助这个长假帮助孩子们锻炼下意志力和思考力。很多家长肯定问到底怎么锻炼呢?跟大家分享下,一是跟孩子就他感兴趣的东西定一个计划(一定要有时间长度);二是在家长的监督下,让孩子坚持着独立完成;三是最后让孩子自己做个总结,总结下自己在坚持做这件事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自己怎么克服的,以后再做事的时候要如何避免。</p><p class="ql-block"> 关于思考这个事,是很多孩子缺失的。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思考力呢?这个东西更多是内化的东西,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多读书是肯定能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的,所以在这个假期让孩子们多读点书吧,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的思考更加深入,为进入高中打好基础。</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p>

孩子

家长

成绩

中考

心理

分数

考后

自己

思考力

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