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野史杂说之四:马路,上海人的特殊乡愁

繆新亚

马路,是上海人“家”的坐标。 <p class="ql-block">各种聚会,风靡上海,有同学会、战友会、邻居会…其中以中小学同学聚会最为火爆和扎劲,这些人往往同住邻近马路、或同读一所学校、同在一条弄堂,甚至出生同一家医院——有基本相同的生活环境,有太多的人生交集,有太多的旧时回忆。</p><p class="ql-block">年少时吃过的、看到的、玩了的,基本相同,聚会时的兴奋点,高度重合,聚会的都是白头老人,吃的都是现做新菜,喝的是陈年老酒,说的是从前老话,情绪显得特别兴奋:脸总是涨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根根暴出,眼睛瞪得浑圆生火,嗓子扯得高八度,声浪推动着分贝,最后,嘶哑着喉咙收官。</p> <p class="ql-block">说的旧事,都和马路有关,立意却不高、格局也不大,无非是马路上的“官兵捉强盗(游戏)”,大楼边的乘风凉,路灯下的讲故事,弄堂里的“四国大战”;说起吃的,更是寒碜:无非是生煎馒头小馄饨、油豆腐线粉菜包子之类;吃的环境往往蹩脚;路边摊头小店家,站在马路边排队,在马路上走着、吃着…一场聚会,就是一场集体怀旧。记忆虽不完全等于同乡愁,但对上海人而言,群体性的怀旧,往往就是乡愁!</p> <p class="ql-block">其实,乡愁之“乡”,不必指祖籍的乡村,乡愁之“愁”,也无须背井离乡,上海人的乡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怀旧情愫。没有离开上海半步,但上海已经不是原来的上海了。</p><p class="ql-block">动迁和拆迁,让上海变得面目全非。旧貌新颜,已不是原来的那方家园,房子拆了,弄堂没了,马路还在的,造了别样的房子,种上了另外的花草,回不到从前的时光,找不到儿时的记忆,仿佛走进了别人的梦境,总会惊出一身冷汗,落荒而逃!</p> <p class="ql-block">也有没动迁的:马路还在,弄堂还在,房子还在,甚至天井里那棵枇杷树还在,挂满果子…但老人都走了,玩伴都散了,学校改名了,同学老师难找了,街景变得陌生了,风情完全不对了,童年已经远去了,一切都消失了…唯有记忆还顽强存在。怆然感慨,还有一丝慰藉:幸好,马路还在,马路的名字,没有改,这算是“家”的痕迹,这也是“家”的坐标,永远矗立在心灵深处!乡愁在心灵深处,隐隐作痛,慢慢洇染。哦,马路是上海人的特殊乡愁!</p> <p class="ql-block">上海马路,极有个性,一条马路,有一条马路的颜值担当;一条马路,有一条马路的空间格局,一条马路,有一条马路的文化符号;一条马路,有一条马路的天际轮廓。上海马路,连着不同风貌的弄堂,立着不同风格的建筑,住着有不同经历的人物,形态上,他们共同编织出不同街区,形成具有不同个性的点线面,建筑是“点”,街区是“面”,马路是“线”,作用是最重要的,它勾连起街区的空间布局,提供着人物生活和工作场景的展示与活动场所。点线面是街区的形态和格局,它们是无生命的,唯有人物和事件是鲜活的:是有生命的血肉、是有温度的色彩,马路链接着街区的各种元素,组合展示不同马路的独特肌理。</p> <p class="ql-block">生态色彩、文化肌理,决定街区风格迥异的风貌,解析着各种人物事件错综复杂的形式与关系,激荡起人们的审美情感,也时时撩拨着人们的怀旧情愫。</p><p class="ql-block">上海没有两条完全相同的马路,不同特色的马路,让上海风貌变得多面、立体。</p> <p class="ql-block">同样是商业街:南京路的繁华,折射着美英商业形制和海派商业的特质,它是一位高楼广厦和大型百货商场来展示实力的“肌肉男”,南京路的商业模式、建筑风格体现的是英伦的严谨。与它平行结伴而行的淮海路,同样一路向西,并排而行,却呈现完全不同的风格,以若隐若现的阴柔之美,演绎着法式浪漫,宛如一位婉约妙曼“精品女”。马路是有生命的城市介质,弄堂,建筑,商铺、环境、人物,都是附着在马路上的文化元素。上海的上海的马路都有自己的鲜明的个性特色,高辨识度的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上海其他马路,也都各有特色:.衡山路,是上海最具格调的文艺马路;武康路,是承载了上海人一个世纪回忆的马路;愚园路,是上海充满生活美学的马路;多伦路,是上海众多名人留下足迹的马路;番禺路,是上海历史旧印记与现代时尚的碰撞的马路;甜爱路,是上海手牵手最浪漫的马路;新乐路,是上海藏在庭院里的精致气息的马路;绍兴路是上海最有文化和书卷气的马路…</p> <p class="ql-block">今天,已是互联网时代,上海马路的文化符号,也在不断地被植入新的时尚元素,不断产生着流变与迭代:去年,著名国际品牌“路易·威登”,与愚园路上的愚园百货公司联手,开出一间限时店铺;“高田贤三”则在安福路上开出一家“限时花园”;再往前的一些日子,“普拉达”先在武康路上开出一家绿意盎然的限时店,随后又让乌鲁木齐路上的乌中市集立变“穿的菜场”;石门一路边上的张园,刚揭开神秘面纱,就成了国际品牌争相入驻的空间。用</p><p class="ql-block">世界时尚品牌焕新老马路,是一种尝试,方浜路改造前让喵星族上墙,有些马路竖起了“我在XX路等你”之类的浪漫路牌,也算是在为老马路,寻找并增添着新的时尚元素,激发着年轻人表现自我、打卡拍照、网上分享的冲动,探街的博主,街拍的大神,网红达人,自媒体大咖们更是推波助澜,让老马路,成为网红马路,不断推动着上海马路的文化元素在迭代中流变!</p> 上海的马路到底要承载什么? <p class="ql-block">上海城市更新,由拆字当头,改为留改拆并举 ,“拆”是最简单的,也是最见效的,“拆”能拆出旧貌新颜,“拆”能拆出GDP,“拆”能拆出官员的政绩与升迁,于是乎,一段时间里,满眼拆、拆、拆,往往错拆无辜,推到有历史的建筑,的事件,屡有有所闻,岂不知这是“拆”了断了历史链条,截断了历史文脉,简直就是犯罪,让人细思极恐!</p><p class="ql-block">好在2007年6月, 上海城市管理者们,觉醒了,明白了,决定中心城区内12个风貌保护区内,144条马路被列为风貌保护道路,其中64条风貌道路为“永不拓宽”的道路。更值得庆幸的是,上海的城市更新由原来的拆字当头转变为留改拆并举。这真是马路之幸,真是上海之幸!</p> <p class="ql-block">至于,如何把握好留改拆三者的关系,留什么,怎么留,考验着城市管理者们的眼光和智慧,要把上海打造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城市更新的语境下,文化可以被认为是城市的马路和建筑等历史遗产或者旅游景点,历史风貌街区、工业遗产、滨水空间、里弄石库门建筑肯定是上海的文化符号,正在得到被不断加以塑造与宣传。大量留,中量改,小量拆。保护修缮、改造提升、拆旧建新,管理更精细了,绣花功夫般的梳理、评估多了,外科手术式般地安排工程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城市更新,马路保护,最根本和最稳定的维度是保风貌,增颜值,留文化,提功能。马路的功能一直被定义为交通,因为交通,马路曾经不断为人“背锅”:交通不畅,被骂“肠梗阻”;无计划开挖,被贬为“拉链马路”;无视交通法规,造灾酿祸,被骂“马路杀手”;无良之徒散布谣言,被讹为“马路消息”——其实明明是人的问题,与马路何干!</p><p class="ql-block">梧桐婆娑,洋房斑驳,上海老马路,地方性的召唤;上海老洋房,一代人的集体追忆;网红小马路,文青潮人的精神锚地;网红街拍,旅游者的历史想象,时空回望;走走看看,新上海人的精神朝圣。</p> <p class="ql-block">上海马路看什么,怎么游?其实,也有个教育引导问题,责任还在城市管理者,首先要让自己成为有国际视野的城市管理者。要教育市民和游客热爱自己的城市,热爱上海,为上海立传,为马路树碑列传,也是城市管理者们的责任,前个阶段“网红马路”乱像频出,城市管理者引导管理,缺位似有可咎</p><p class="ql-block">欣喜看到:有识之士在提倡“马路写作”而且首本上海“马路史”——《南昌路上》已经问世。</p><p class="ql-block">凭着想象,将历史复盘,闭上眼睛,拼接起整个城市的文化;一条条网红马路,分量很重,分量的累积,就是上海文化的重量。</p><p class="ql-block">马路如人生,上海的老马路,是上海文明史的缩影。马路是上海历史的重要载体,用文字、图片追忆曾经集聚马路上的人物、故事和记忆,还原历史,同时演绎城市的变迁。为上海的马路立传写史,是上海人对家乡特有的地方情结。</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本文未完,且待下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