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南端午节诗词选

朱江南

<p class="ql-block">朱江南,江苏淮安人。曾披甲淝水,复游历塞外,现旅居春申。</p> <p class="ql-block">《七绝·端午》</p><p class="ql-block">文/朱江南</p><p class="ql-block">端阳时近几伤神,一叶扁舟访古滨。</p><p class="ql-block">只是沧浪多玷污,无颜合酒吊灵均。</p> <p class="ql-block">七律·端午节感怀</p><p class="ql-block">文/朱江南</p><p class="ql-block">每逢端午怕吟诗,此意常人哪得知。</p><p class="ql-block">天上鸿冥空带恨,镜中鹤发暗添时。</p><p class="ql-block">未兴强楚纳忠谏,却为荒台作梦思。</p><p class="ql-block">何忍愁看亡国痛,一沉湘水最堪悲。</p><p class="ql-block">怀沙沉水,旷古灵均——赏析朱江南《端午节感怀》 端午是诗人节,是追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操的日子。这首诗开篇不落窠臼,不从与端午有关的各种现象入笔,反而提出怕吟诗的观点,这就引起了悬念,让人迫切地想读下去,挖掘怕字所含的深意。 “此意常人哪得知”,对于端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在大多数人眼里,它是一个和屈子有关的传统节日,揉进了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与民俗传统。然而又有几人溯本求源,探寻节日带给我们的更深层的意义呢?颔联紧接着阐述自己的见解与感受。 “天上鸿冥空带恨”,鸿冥,隐者的高远踪迹,代指屈子。屈原终身报国无望,抱石投江,饮恨而去,这是亡国之恨,是一个赤子的肺腑之言。 “镜中鹤发暗添时”,白驹过隙,电光火石之中,人不知不觉就老了,但志向不会老,它无时无刻不在胸中积蓄。诗人怎么能不心焦?这老了的何止是屈子,也是作者内心的感慨。此处一语双境,最堪咀嚼。</p><p class="ql-block">“未兴强楚纳忠谏”,屈大夫忠心报国,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他主张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可惜屈子未遇明君,秦国最终灭了楚国。这让英雄何堪?</p><p class="ql-block">“却为荒台作梦思”,报国无门,却留下了千古诗篇,开创了辞赋的先河。《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杜甫怀古句云: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这是这句诗的出处之一。《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描写死生契阔,始终不渝的爱情。就连这荒台作梦思的梦想也终于破灭了,怎不让人恸心疾首!</p><p class="ql-block">“何忍愁看亡国痛,一沉湘水最堪悲”。诗人满怀悲愤之心,众人皆醉我独醒,痛定思痛,只有清澄的沧浪之水才可以洗清尘世的污浊,还我以清平世界。这是时代的局限,是诗人最后的抗争。诗人去了,千古离骚传唱至今。为诗人伤悲怀念,不正是为了不再有这样沉痛的教训吗?我们过端午祭奠诗人,是祈求贤者尽其才,国事固其本,四海升平,国运昌隆。江上的龙舟,扬的该是军威,使诸国不敢冒犯。桌上的美食,庆的是人民安居乐业,再无流离之苦,我想这才是端午祭江的要领,端阳的祖训之真谛吧!</p><p class="ql-block">整首诗开合有度,句式错落,富于变化。散中有整,常中有变,风格沉郁浑厚,不做作,不喊口号,写出了自己深刻独到的感受,抒发了强烈厚重的爱国情怀,这正是端午深层次的涵义,是后人要吸取借鉴之处。诗意承转自然,层层递进,确是抒怀佳品,上乘之作。 【作者:绿萝婉兮】</p> <p class="ql-block">行香子·端午怀古</p><p class="ql-block">词 / 朱江南</p><p class="ql-block">潮涌湘江,雾锁衡峰,久凭眸、叠嶂千重。残红寂寂,暮雨蒙蒙。问天无语,地无应,恨无穷。</p><p class="ql-block">肯忧覆宇,含悲负石,奈东流、还复匆匆。祭蘋酹酒,谁恨相同?饮一江泪,一江怨,一江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