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活动背景</span></p><p class="ql-block"> 游戏是幼儿源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的自由活动,它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自发、自主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最能够接受,最基本的学习与活动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幼儿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国家政策文件一直倡导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小班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与游戏经验,游戏的形式和范围也在变广。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小班孩子由于好奇心比较强,总想尝试一些新的的东西,有一天由于室外下雨原因,孩子们在室内一次搭建玩具积木的过程中,由于李程和小伙伴们搭建的房子意外倒塌变成了小桥,引起了全班孩子的目光和讨论。于是孩子们萌发了搭建小桥的想法,搭建小桥的探索之旅就这样开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过程实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场景一</b></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初搭小桥</p><p class="ql-block">我问:你们会搭小桥吗?</p><p class="ql-block">窦俊清小朋友说我会搭独木桥,刘彦秀小朋友说我会搭很长很长的平板桥,我们比赛吧!</p><p class="ql-block"> 搭建就此开始,小朋友们都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开始搭建。刘承泽小朋友说快看,我们的是两座房子连在一起的小桥。还有的说我的是走在两边的桥,中间是一条小河。有的忙着运送积木,有的当设计师,有的在认真搭建,总之在最初的搭建中小朋友们都乐在其中,认真搭建。</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在户外自主游戏理念的支持下,孩子们在初次搭建中只是单纯的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搭建。</p><p class="ql-block"> 从建构游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动作技能的发展。如垒高、平铺、围合等技能技巧,而在孩子进行这些动作技能操作时,也会看到他的平衡、协调、灵敏大肌肉动作的发展,抓、拿等精细动作的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场景二</b></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加固小桥</p><p class="ql-block"> 游戏分享时,孩子们纷纷被窦俊清搭建的桥吸引了目光。刘彦秀说:“我搭桥时用三块长木块做了桥面,可是我觉得桥面不太安全,怎么办呢?”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p><p class="ql-block"> 李程说我见过桥,我想我们可以在两边加上围栏。张若泽说用更多的木块放在桥面的下面当做桥柱子,让桥面更结实一些。说着他们便开始了行动。冯瑾瑜小朋友说我们比一比谁的桥更结实更漂亮。没一会儿刘彦秀按照李程说的在两边加上了围栏,这样过车的时候车就不会掉下去了。你们看,我的桥多结实,下面每层都有很多的柱子, 一定可以过大卡车。</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1、有了第一次的搭建,孩子们具备了已有经验,并能总结出一些经验,孩子们搭建桥的过程中发现桥搭到一半就会倒塌,桥面不安全等问题时,他们没有急于求助老师,而是通过想办法解决问题,这说明幼儿已经有了初步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p><p class="ql-block">2、这次孩子们知道搭的桥想要牢固必须加上柱子或者每层都要平稳才行,游戏中他们有分工,有合作,也有每个参与者的努力。在搭建的过程中幼儿针对搭建中出现的问题能和同伴一起讨论改进。</p><p class="ql-block">3、热烈的讨论让我发现,幼儿的想法和语言表达相比较上半学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要倾听幼儿的发现、困惑、回应,给幼儿提供充分自由的发言空间耐心倾听,通过教师的提问和鼓励与幼儿进行思维上的碰撞。在这一过程中, 加固小桥也梳理形成了。</p> <p class="ql-block">游戏表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场景三</b></p><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改进小桥</p><p class="ql-block"> 延续上一次游戏结束后,孩子们通过表征讨论重新设计了不同种类以及改进的桥。随着搭建活动的不断深入,搭建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孩子们还利用不同的材料改进了小桥。小木块搭建和其他建构材料的结合,让小桥内容更加丰富,孩子们搭建的兴趣更加浓厚。在搭建的种类上再一次激发起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他们觉得搭建的小桥种类有点少,想要设计更多的款式……</p><p class="ql-block"> 于是孩子们又通过自己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讨论的热火朝天。张若泽说我们决定把桥改装成高铁样式的桥,在两边用长积木当围栏比较结实。张宇心说我的是跨海大桥,高一然说这是我见过的高架长桥……</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1、这一次游戏中,通过孩子第二次搭建结束后的讨论实践到回来后的表征设计,在这一次的搭建中他们打破了单一搭建小桥的玩法, 加入了更多种类的桥,反映了孩子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有了自由说话的机会,体验了语言交往的乐趣,也发展口语表达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可见投入更多低结构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促进了幼儿多元化的学习与发展。</p><p class="ql-block">2、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表现出幼儿非常享受游戏的过程,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情绪安定愉快。</p><p class="ql-block">3、活动中,幼儿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体现了《指南》社会领域子目标中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成分享:</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反思</p><p class="ql-block"> 在本次分享活动中,我发现幼儿思维逻辑很清楚,会用比较流畅的语言介绍自己所搭建的桥的构造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并且通过搭建视频和图片直观的对比,幼儿能发现在搭建桥时所用积木材料和搭建方法等都会影响整个桥的稳固性。在每一次得出结论后,教师都能及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梳理,帮助幼儿巩固记忆。</p><p class="ql-block"> 在分享课结束后,教师针对分析出的原因,让幼儿想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有幼儿提出“他抢我积木”、“按我说的搭吧”等这些问题都分享结束都为幼儿一一讨论解决。孩子们在社会交往能力上明显有了很大进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活动特点及价值</b></p> <p class="ql-block">(一)活动的亮点</p><p class="ql-block">乐趣让幼儿能积极、主动的投入搭建活动中。</p> <p class="ql-block">(二)活动的价值</p><p class="ql-block">1.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积累知识经验</p><p class="ql-block"> 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在与积木材料的互动中,不断探索着不同形式的材料对搭建小桥的影响。手的动作是在脑的活动支配下进行的,幼儿的游戏过程是他们观察、注意等能力的综合运用。同时,手的动作又刺激脑的活动支配能力,促进观察、注意等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提供给幼儿交流表达经验的平台,以理清他们的经验。</p><p class="ql-block">2.游戏问题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坚韧性</p><p class="ql-block"> 游戏过程中,幼儿遇到改进小桥需要选哪种材料的问题时,他们不断尝试,不断地观察、讨论调整,直到出现他们想要的“桥”的效果。获得成功后,孩子们开心的大笑,游戏的兴趣变得更高,这种不放弃的坚持性,获得成功后的自信心,不是我们教师说教,孩子们就能够学会的,而是在游戏问题与解决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和积累的。</p><p class="ql-block">3、同伴之间交流合作有助于经验的互换与积累</p><p class="ql-block"> “是不是因为太高了”“这样再试一试”, 同伴之间的建议与讨论,不断推动着他们对小桥选材、高度宽度的调整,使游戏逐渐深入。同伴之间在共同探索中进行着游戏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不断吸取着同伴的经验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教师小结</b></p><p class="ql-block"> 始终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重视游戏的分享计划:</p><p class="ql-block">1、每次游戏都会拍摄大量的照片,与幼儿进行分享,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获取丰富的经验</p><p class="ql-block">3、鼓励孩子做游戏计划,根据小班幼儿的绘画水平,孩子绘画能力还处在涂鸦阶段,所以计划以幼儿说为主,表征绘画为辅。</p><p class="ql-block">4、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会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个别引导。幼儿教育之父福绿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生活的源泉,是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手段,游戏是这个阶段幼儿发展的最高阶段”,老师们在《纲要》、《指南》 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很欣喜地发现,他们在进行高质量游戏的同时,每一位幼儿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了发展,实现了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1、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源泉。游戏与幼儿日常的生活紧密相连,它能够真实反映幼儿的实际生活,还能创造性的对幼儿生活经验进行迁移。</p><p class="ql-block">2、大胆放手,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整个活动中,不论是搭建主题的选择还是搭建内容的扩展,教师都要始终以观察者、合作者的角度支持着幼儿的游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