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泰和县营商办 欧阳效远</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旺盛的窑火中,有一座瓷窑,它熊熊燃烧了六百年,又默默地等待了六百年。晚唐点燃窑火,五代初具规模,北宋蓬勃发展,南宋鼎盛兴旺,元代衰落熄火。它就是吉州窑。</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曾是中国外贸的重要节点。伴着海上丝绸之路的风帆,吉州窑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它创烧了木叶纹盏等精美器物,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所珍藏。</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又称“永和窑”、“东昌窑”,是宋时八大民窑之一。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品质最佳。</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有博大的胸怀,具开阔的视野,继承前人制瓷传统,吸收宋代民窑精髓,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技术,建立了完善的瓷业体系,在窑场林立、竞争激烈的宋代瓷业中异军突起,成为一座名扬天下的综合性大型民间窑场。</p> <p class="ql-block"> 一、吉安户外齐聚千年古镇</p><p class="ql-block"> 一千二百多年前,江西吉安赣江边的一个叫永和的小镇,因为水运的发达,而日渐兴盛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里云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陶瓷工匠。他们在这里点燃了永和的第一炉窑火。从此,吉州窑成为永和的别名,陶瓷成为永和的脸谱。</p><p class="ql-block"> 永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先后去过四次永和镇。最近的一次是上周参加吉安户外联盟发起的2023年“激情一夏”吉州窑首季帐篷节。</p><p class="ql-block"> 帐篷节落幕已是晚上10点。我没有睡意,沿江边散步。江风习习,灯火阑珊。夜幕笼罩下的永和镇有一种静谧之美。</p><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天色尚早,四周宁静。一顶顶帐篷,散落于草坪,好似草原上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蘑菇。狂欢了一夜的驴友,仍还沉浸在夏梦中。</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镇,华能电厂,隔江相望。两大两小,四根烟囱,倾吐白烟。天光微亮,日出东方。晨曦初起,霞彩喷薄。极目远眺,水天一色。我拍下了此行最美的江景图。</p> <p class="ql-block"> 热爱追溯历史的我,喜欢深入历史现场,探寻历史本来面目。</p><p class="ql-block"> 文献中的永和镇,和眼前的永和镇,是两个样子。眼前的永和镇,安静、恬淡、平和。文献中的永和镇,热烈、精致、喧闹。</p><p class="ql-block"> 遥想当年,赣江之上,舟楫如林,帆影交错。岸边装货卸货,岸上酒肆林立,瓷店游人如织,交易热闹非凡。该是一幅怎样的繁华图景啊!</p><p class="ql-block"> 迅速脑补画面,上货下货之间,瓷器不慎落水。不妨大胆推测,如果上下拦坝,阻断江水流动,可以江中淘宝,重现盛世瓷颜。</p><p class="ql-block"> 古代永和镇沿江有三个主要的渡口,从东到西依次为古大集渡码头、米巷口码头、丹沙渡码头。南来北往的客商乘渡船经码头上下岸。</p><p class="ql-block"> 大江之畔,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万物峥嵘。散落渡口堤内的一棵棵古樟,生长了百年乃至千年,依然郁郁葱葱随处可见,它们见证了古镇的繁华岁月,也见证了古镇的沧桑变化。</p> <p class="ql-block"> 在吉州窑博物馆里,陈列着复原的宋代永和镇街巷模型。这是一座拥有“六街三市”的繁庶市镇。</p><p class="ql-block"> 宋代永和镇的主要街道由与赣江平行的两横街与垂直的三纵街交错组成。北横街为鸳鸯街,南横街为莲池街,东纵街为瓷器街,中纵街由北段米行街(迎仙街)与南段锡器街连接组成,西纵街为柴草街(茅草街),以三条纵街为中心形成三市,即上市、中市、下市。</p><p class="ql-block"> 我告别渡口,来到鸳鸯街。来到老街访古探今,深入了解老街的前世今生。在这些茶馆、酒肆、客栈、钱庄、祠堂里,曾有多少先民来来往往。</p><p class="ql-block"> 鸳鸯街在渡口南边,走势基本与江面平行,主要是明清民国建筑。鸳鸯街被保护得最好,大体保留了原来模样。商铺民居,沿路铺陈,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有的是一层楼,更多是两层楼,有些是三层楼。老街依然保留着当年格局。楼下是店面,楼上是住宅,为砖木结构。</p><p class="ql-block"> 一砖一瓦皆有故事,一草一木都是文章。漫步老街就像穿越。一座座斑驳建筑,跨越历史的长河,见证岁月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墙面上有不少的建筑名称,都是建国之初社会主义建设期间留下的。一个个建筑名称,“永和铁业社”、“永和木业社”、“永和饭店”、“生资、南货门市部”、“永和供销社”“永和药店”......这些有时代感的建筑名称,属于特殊年代的特有符号,见证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p><p class="ql-block"> 木板上有许多的革命标语,都是土地革命和文革期间留下的。一条条红色标语,“打到吉安去”、“牢记主席话,永做革命人”、“赤胆忠心为人民,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的话句句听,毛主席的书时时读”、“大学毛泽东著作,大立毛泽东思想”......这些永不褪色的革命标语,代表永不动摇的革命信仰,成为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p><p class="ql-block"> 老街由青石板和废弃匣钵铺就,历经千年风雨侵蚀,经过无数脚印踩踏,变得异常光泽润滑,散发独特韵致魅力,显得尤为古老沧桑。老街悠长、恬静、安逸,承载着多少人的记忆。这里有青砖黛瓦、飞檐翘角,这里有斑驳墙壁、老旧木门,这里有结实的石门楣、高耸的马头墙,让人穿越回到建国初期乃至千百年前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 五、博物馆收藏吉州瓷精华</p><p class="ql-block"> 占地6000余平方米的吉州窑博物馆里,数千件形制丰富、技艺精湛的历代藏品,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昔日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宋代吉州窑的瓷器种类非常齐全,宋代吉州以吉州窑瓷器品质最好。有原始古朴的青瓷器,有带有窑变斑彩色装饰的黑釉素面瓷器,有师从定窑、乳色雅致的白釉瓷器,有青白交融、晶莹如玉的青白釉瓷器,有引领潮流、褐色瓷画的釉下褐彩瓷器,有别出心裁、纹如绘画、富有纸墨情趣的釉上彩绘瓷器,有釉变多色、碧水青山、刻划刀法犀利流畅、纹样飘动清逸的绿釉瓷器,有胎上贴花、工艺新颖、乡土气息浓郁、实为瓷饰奇葩的剪纸贴花瓷器,有纹样独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一绝的木叶纹盏,有独领风骚、无需笔绘、釉色斑斓、出神入化、意象万千的洒釉瓷器,有巧夺天工、手法多样、形象传神、小者朴拙、大者精巧的雕塑瓷器等。</p> <p class="ql-block">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木叶纹盏。作为古代吉州窑一项独有的陶瓷烧造工艺,木叶纹盏独特而神秘。木叶纹盏是吉州窑传统技艺的最具特色的陶瓷产品。</p><p class="ql-block"> 盏中的木叶纹,是吉州窑最具标志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纹样。木叶纹是取一片天然的树叶,贴在已施黑釉的盏面,然后入窑经高温烧制而成。烧完之后,叶灰脱落,留下清晰的叶脉。</p><p class="ql-block"> 若往盏中注满水,我们很快会发现,仿佛有一片真实的树叶漂浮在水面上,有一种“一叶飘空天似水”的飘逸灵动。</p><p class="ql-block"> 而盏中树叶一般采用桑叶。桑叶又称蚕叶,“蚕”“禅”相同。因此,古人特别喜欢用木叶纹盏来喝茶参禅,他们认为这样有助于悟禅明理,达到禅茶一味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一叶一盏一世界,薪火相传吉州窑。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所以也不会有两只完全相同的木叶纹盏。</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瓷器功能实用,彩釉斑斓,纹图美观,内涵丰富,意趣盎然,士庶乐用,广泛使用于社会生活,潜移默化地传递文化、教化民众。庐陵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寓含于吉州窑瓷器当中。她是一座文化宝库,庐陵文化蕴藏其中。</p><p class="ql-block"> 宋代文人士大夫社会地位极高,文人意趣对工艺美术影响巨大。宋代吉州文士群体庞大,地方文人意趣在吉州窑瓷器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莲、梅、菊、兰等陶冶情操,寄桃花、鸾凤、鸳鸯、蝴蝶等寓意爱情,借芭蕉、鹧鸪、卷草等送达思念,托萱草、海棠、波涛、芦苇等传递情意。</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瓷器包含了大量的市民风俗。她们继承传统、贴近生活,直接表达了人们的希望与追求。舞狮纹祈盼社会安宁;牡丹纹、龟纹、鱼纹、银锭寓意生活富贵;鹿鹤纹希望生命长寿;龙纹、坤牛纹预兆吉利祥瑞;如意纹、吉言表达万事如意、一切顺利。</p><p class="ql-block"> 宋元吉州,佛雨浸润,道风吹拂。佛教影响广泛,禅宗、净土宗为主流,“家家有观音,处处弥陀佛。”道教亦颇流行,历史久、信众多。吉州寺庙宫观遍布,僧侣教徒众多,宗教用瓷量大。吉州窑烧造了不少带有佛道功用与色彩的瓷器。</p><p class="ql-block"> 江西适宜茶树生长,宋代产量最大,商品化程度很高。王安石言:“夫茶之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宋代茶之饮法多而有趣。虽饮者身份不同、品味不同,但都尝到了清香,感觉了快乐,体悟了人生。在饮茶中,吉州窑茶具实现了使用功能,体现了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宋代酿酒普遍,吉州冬酒最负盛名。每年寒冬腊月,精选糯米蒸熟,趁热淋水其上,拌入酒曲,贮于大盆。在酒浆渗出后,注水兑成水酒。水酒长期封于坛内,开坛千家香,举杯万人醉。至今吉安冬酒酿造,仍沿用千年前方式,饮用冬酒遍及城乡。吉州窑烧造了大量的盛酒、饮酒器。用吉州窑酒器喝冬酒,别有一番韵味。</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经营手段有效,管理模式独到,市场定位准确,产品迎合大众。拾遗补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新品辈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如鱼得水。商贾云集,器走天下。通过便利的水路交通网络,销往大江南北与海外各国。</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独具特色的装饰工艺,丰富别致的文化符号,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名窑。至今吉州窑瓷器仍光彩熠熠,魅力不减,成为中国古代陶瓷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 永和镇,一座历经辉煌的千年古镇。吉州窑,一座富有创造精神的窑场。吉州窑瓷器,丰富多彩,特色鲜明。一件件瓷器,既含文人意趣,又纳地方风情,可谓雅俗共赏。吉州窑,宛如一部鸿篇巨作,展现了陶瓷的美妙,谱写了历史的辉煌,凝聚了庐陵人的聪明才智,诠释了吉安市的人文内涵。</p> <p class="ql-block"> 六、吉州窑遗址公园随想录</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景区核心区,占地面积205亩。2017年被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 公园分为陶艺展示、旅游观光和考古研究三个区,由吉州陶苑、清都观、舒翁轩、本觉寺塔、本觉寺龙窑遗址、茅庵岭龙窑遗址、周必大纪念馆等景点组成。</p><p class="ql-block"> 园内亭台轩榭、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各色建筑小品与古陶瓷文化相映成趣,既可领略旖旎自然风光,又可学到陶瓷知识,探寻千年古窑奥秘,体验亲自制陶乐趣。</p><p class="ql-block"> 宋朝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朝代,江南望郡庐陵出了文天祥、周必大、胡铨、邓光荐、刘辰翁、欧阳修、欧阳珣、欧阳守道等名人。</p><p class="ql-block"> 假如每一位逝去的先贤,都可以幻化作一颗星斗,纷然照亮各自的传说,那么庐陵的夜空一定是群星璀璨,如银河般绚烂壮阔。</p><p class="ql-block">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一千多年前,一个个闪亮的身影纷至沓来。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或饮酒吟诗或讲经论道或读书辩论或游山玩水,为庐陵郡为永和镇为吉州窑这部大书撰写下属于自己的那个章回。</p> <p class="ql-block"> 环秀轩,为智度寺僧侣所建,原名“环秀亭”。一云取自欧阳修《醉翁亭记》而得名,又云因其旁有秀水溪环绕而得名。经多次扩建,改称“环秀轩”,为宋时“东昌古景”之一。传说,苏东坡自海南北返,在此与时令太和县令的黄庭坚相会。</p> <p class="ql-block"> 讲经台,位于永和镇东南,又名“苏黄讲经台”,传苏东坡、黄庭坚两位诗友在此讲经论道,故得名。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南宋中期享有盛名的丞相周必大,常在此台读书,故又名“读书台”。</p> <p class="ql-block"> 清都观,系江南地区著名道观,始建于南唐年间(公元937-975年),明清曾三次整修,存有碑刻六道。今观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12平方米,中有殿堂,旁为侧屋。1985年3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元1083年10月15日,黄庭坚曾在此观用早餐。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春,64岁的苏东坡自海南北返,特到永和一游,为这座道观题写了“清都台”三字,还写了一首诗赠给观中道士谢子和。观内祭祀真武大帝,另供奉“康王”及吉州窑窑神欧阳太保。旧时窑工们每逢重要节日和特殊日子都会到观中祭拜,祈求窑火昌盛、国泰民安。今每年7月7日、7月21日村民会在清都观举行祭祀活动。</p><p class="ql-block"> 当年永和镇,因土而生窑,因窑而成镇。最令人瞩目的,当属一座座在民居中间如山岗一般隆起的长长龙窑。永和镇的核心,正是这些龙窑。“秀民大家,陶埏者半之。无高城深池,窑焰竟日夜。”</p><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象,1000年前,赣江之滨的这座小镇,车流穿梭,舟楫不绝。精壮汉子烧窑的兴奋面庞,被火光照得通红;长髯老者专注画坯的神情,和膏泥一道凝固。入夜,四周山峦都陷入沉静。密布在永和镇西侧的窑岭,窑火不息,映红夜空。而吉州窑整个窑系有1200余年的烧造历史。</p><p class="ql-block"> 1980年,江西省考古队首次大规模发掘吉州窑遗址。考古探明,在长约2公里、宽约1.5公里的地面上,散布着24座窑包(岭),占地面积8万余立方米,体积超过72万立方米,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窑遗址群之一。</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遗址被考古发掘后,当时的人们没有想到,外表平静的永和镇,竟隐藏着如此巨大的秘密。当时的人们更没有意识到,这样一处深埋在地下的瓷器宝库,能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一扇现代人向历史张望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 本觉寺岭龙窑遗址,属于吉州窑24座遗址之一。此遗址于1981年由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发掘,证明其始建于晚唐五代时期。窑床属斜坡式“龙窑”,平面呈船形。窑头火膛保存较完好,窑之两壁系红砖横平铺砌,壁面满布灰色烧结釉面,具有体长且阔、火膛狭小、坡度倾斜等特点,装烧量大,使用时间长。此窑址曾出土匣钵、垫圈、垫块、支座等窑具,及酱褐釉青瓷碗、乳白色厚唇碗、折唇碗、直唇碗、盏、碟等瓷器。</p> <p class="ql-block"> 龙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吉州窑陶瓷厂根据吉州窑本觉寺遗址复制出此窑,作为复烧生产之用,2012年维修续烧至今。龙窑系我国南方烧造瓷器最古老的一种窑形。因窑身呈长船形,由下而上,坡形砌筑,烧造时似一条火龙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马蹄窑遗址,于2006年发掘,系明朝为南京城墙烧砖的窑址,占地80平方米。出土器物有明朝时期古砖、陶瓷片、匣钵等。此窑址保护棚采用钢架结构,顶面和四周墙体均为玻璃幕墙,多角度可视,便于人们对遗址的观察和认识。</p> <p class="ql-block"> 本觉寺遗址,古时地面建筑荡然无存,在遗址上有《本觉寺碑记》石刻及碑林,有南京左丞相益国公周必大石像。《庐陵县志》记载:“本觉寺,在东昌上市,南有塔,唐开元时建。”唐宋时期,永和镇禅宗之风兴盛,至南宋绍兴年间,本觉寺作为当地重要的禅寺之一,香火兴盛一时。</p> <p class="ql-block"> 本觉寺塔,此塔北侧曾有本觉寺,故名“本觉寺塔”;相传从太和(泰和)县飞来,又名“飞来塔”。塔高26米,8面9级,塔身表面抹灰,朴实无华无装饰。塔体自下而上逐层递收,一至五层中空,有螺旋台阶可拾阶而上;塔檐以砖叠挑起,塔刹为一大黑釉瓷葫芦。历经兵残风霜,岿然独存。1984年修缮时,在塔顶发现了一枚“开元通宝”铜钱,佐证建塔时间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约1300年。塔内第八层佛龛原有一尊北宋素胎莲花观音座像,现藏吉州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陶冶坊,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由原陶瓷生产车间改建而成。坊内完整展示古代吉州窑从取土、淘泥、拉坯、描绘、上釉、烧造等整个制瓷工艺流程,展现了吉州窑陶瓷产品多样性和装饰丰富性,可供游客互动和学生研学。</p> <p class="ql-block"> 吉州窑考古研究中心,位于公园入口处,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仿宋风格,院落式布局,现为陶瓷文化交流的平台和窗口。院内分为陶瓷作坊区、互动区、展示区、研究区,主要功能有陶瓷研究、教学培训、实习体验。在陶瓷作坊区和游客互动区,游客可自己动手,制作专属自己的陶瓷作品留作纪念,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在展示区和研究区,可体会吉州古窑的历史和现在,与大师研讨陶瓷理论。</p> <p class="ql-block"> 七、吉州窑火熄灭原因探寻</p><p class="ql-block"> 元末明初开始,吉州窑陷入长久沉寂。吉州窑的衰败原因是综合因素酿成的。其一,战乱时期,政局动荡,文天祥抗元带走了一批年轻技高的窑工,税重和官商勾结盘剥,商人无利可图,不太愿意经销;其二,陶土是不可再生资源,就近的瓷土(尤其是高品质瓷土)和燃料不足;其三,是生产技术陈旧,适应不了市场需求,难以和其他名窑竞争。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需求和生产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吉州窑的大量窑工,转移至江西景德镇,传承了吉州窑的窑火,成就了一座世界瓷都。</p><p class="ql-block"> 八、吉州千年窑火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 千里赣江,千年古镇,铺陈燃烧千年的熊熊窑火。船桨声声,商旅赓续,走向和合与共的辉煌乐章。</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的精美瓷器,顺千里赣江而下传遍了华夏,沿海上“丝绸之路”惊艳了世界。</p><p class="ql-block"> 大江奔流,为瓷器涂上生命的色彩,为灵魂注入炽热的激情,为瑰丽多彩的古窑文明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p><p class="ql-block"> 熄灭战火,点燃窑火,孕育文火。它是自然伟力,更是心中热火。</p><p class="ql-block"> 它用蜿蜒的身躯与生命的力量,千年一叹,穿越时光,奔赴远方。</p><p class="ql-block"> 岁月变迁,瓷魂不变。悠悠大江叩响厚重历史,滚滚浪花镌刻瓷器纹理。</p><p class="ql-block"> 一千年前,吉州窑是一处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窑场。它兼收并蓄,又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 一千年后,吉州窑人守正创新,奏响了吉州窑保护、传承、复兴的凤凰涅槃三部曲,让千年之前的古老乐章再次充满活力地唱响。</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从历史尘烟中走来;</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从千年时光中走来;</p><p class="ql-block"> 吉州窑,辉煌、衰落、雄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