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非凡人生</p> <p class="ql-block"> 本人杨XX,一九三六年出生,现年八十五岁,和老伴闲暇无事,回忆起一段段平凡又不平凡的往事。原题《平凡的记忆》,原稿编辑时有微改动!</p> <p class="ql-block"> 一、母亲对我说</p><p class="ql-block"> 你们老杨家原住在辽宁省昌图县双庙子五道沟,杨氏家族庞大,东西两个大院,东院是你近支,共有十几口人,家有上百亩土地和家产,东院是你爷爷主持家务。你父亲他们哥四个,你大伯杨疏田,二伯杨疏彬,你父亲杨疏恩排老三,你老叔杨疏文,两个姑姑,大姑姓王,二姑姓张,全家依种地收地租为生。</p><p class="ql-block"> 这年,我的十一爷在四平买地,建街,开医院,十一爷和我爷爷说:六哥,你别这样挨累经营家务了,把地卖掉到四平买地,建街,开卖买。爷爷信了十一爷的话,就把自股的百余晌土地、房屋通通卖掉,成袋子的大洋放在家中,十一爷就在四平张罗买地,建街。就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货币改革,大洋变票子,上百晌地的大洋几乎什么都没有了。爷爷一股火病倒,一场大病烧的双耳穿孔,什么都听不见了,后得外号六聋子。</p><p class="ql-block"> 爷爷病好后宣布分家,大伯投奔自己的岳父家去红山嘴老高家,二伯也去岳父泊林子程家,我父亲无路可去,因三大伯在牤牛梢当村长,父亲投奔了三大伯,去了牤牛梢村当了雇员,老叔没成家只好留在老家五道沟,六叔家做长工,爷爷给六叔家管事。</p> <p class="ql-block"> 二、我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一年,我六岁,记得我家住在牤牛梢村公所的西墙外,门朝西开的三间平房的南屋,北屋是房主人姓吕,我们全家六口人,有奶奶,父亲,母亲,我们姐仨,挤在一间屋内,全家只依父亲一人收入维持生活。</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是我家最惨得一年,正月初几我奶奶坐在火盆前突然死了,在大伯、叔叔们的帮助下,把奶奶安葬在老屯五道沟,悲痛!</p><p class="ql-block"> 同年七月,牤牛梢北大桥大庙唱戏,父亲带我去看戏,我骑在父亲肩膀上看戏,高兴极了!晚上父亲就得了重病,上吐下泻,是传染病,当时缺医少药,又没钱治疗,父亲病了七天不幸身亡。年仅三十七岁,更是悲痛!</p><p class="ql-block"> 在日本人统治的那个年代,母亲领着我们三个不懂事的孩子过日子,生活是怎样的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这年冬天,我们后院住的是学校老师,一天,有一家猪丢了,说是我母亲找人偷走的,把母亲告到了日本衙门,我的堂兄杨凤章出头和我母亲同他们辩论,这当中,猪回来了,真相大白。是他们诬告了我们,在堂兄的支持下他们认了错。恭请了几桌,了事了。在那个年代,真是家中无人被人欺!</p><p class="ql-block"> 母亲她为了我们的生活,整天忙碌着,夏天到日本农场去打工,什么艰苦的活都干;秋天领我们去树林捡干树枝,到地里去拔豆根,到收粮场去扫丢下的粮食粒;到了冬天,去双庙子偷买大烟卖给吸烟人,从中挣钱,就是这样还是过着缺吃少穿,十分艰苦的生活。记得吃三伯给的仓谷粮,因仓底发霉的谷子磨的米,太难吃了!三大伯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可惜没有报答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二年夏天,又是不幸,念了六年书的大姐得了和父亲一样的传染病,十几天就死了,在两年中失去三位亲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仍然坚持着,领我们姐俩过日子,生活在苦暗之中!</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三年冬,我二姨家大哥结婚,二姨夫来我家接我们到他家过年,那是腊月二十几,姨夫在我家住了一宿,屋内特冷,在屋地拢火取暖过夜,母亲安排好家事,把有用的东西寄放在房东吕家,母亲给我和姐姐各买了一双草鞋,穿着随身的衣服,第二天坐火车经四平到石岭子。然后步行,姨夫领我们走,大雪连天,爬山越岭,晚上到达目的地---现在的叶赫镇东升村小南屯二姨夫家。从此离开了难忘的,最苦的我的出生地牤牛梢。这个年是在二姨家过的,特高兴!放鞭炮,吃年夜饭,其乐融融!屯邻们都到二姨家来玩,我第一次看见人围一圈推牌九,掷色子,大神给人看病……这种快乐是短暂的,我和姐姐都很高兴,母亲的内心是痛苦的!</p><p class="ql-block"> 春节过后二姨和二姨夫就劝说母亲不要回牤牛哨了,回去无法生活,就在这呆着,有合适的找个人家吧!</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四年二月,经人介绍,母亲同意改嫁到叶赫镇砬子沟村金家屯,养父叫刘文志,当年53岁,家境较好,自己有小份地八垧,有三间房出租,老哥三个在一起生活,是租地产,有马车,全家十几口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能嫁给大她十三岁的老头,今天我明白,目的是奔他家的八垧地家产,能保证我们今后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刘家生活三年,体会到了刘家人的纯,善,扑 。为人好,纯农民,就是没有文化,叔叔婶子,哥哥嫂子,姐姐妹妹们对我们外来人没有两样看待,都对我们非常好,对母亲是非常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四年冬天,在母亲的建议下,经家里同意,让我们三个男孩到本屯的私学堂念书,同行的有老叔家的刘庆春,大哥家的儿子刘春海,教我们的老师是孙百军,念一个冬天的书,只是背书,识字,没动过笔写字,我们念了百家姓,千字文……后来老师得传染病死了,学校黄了,学生散了,我们三个回家放猪。</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六年,刚过完年刘家分家,全家所有家产按两股分的,二叔老叔各一股,因为养父有八垧地,净身出户,带我们另立门户,除了八垧地可以说一无所有。</p><p class="ql-block"> 分家后母亲主张让我到英额卜学校读书,直接上二年级,班主任刘玉民,学到了算数加减法,念到暑假放假,下学期开学到学校一看,学校全住上八路军的大兵,学上不成了,只好又回家放猪。</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七年解放后,成立了农民会,斗地主分田地,化成分,养父定富裕中农成分,我定贫农成分,家里分到七亩土地,养父种地,我放猪,一家四口人生活得很好。</p> <p class="ql-block"> 三、求学之路</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九年秋,我放猪撒群,庄稼收上场,又是母亲主张让我到砬子沟小学读书,这年我十三岁,先上了二年级,三年级没念直接跳到四年级,一直念到六年级毕业。</p><p class="ql-block"> 小学读书这些年养父一直不同意我读书,让我干活,母亲支持我读书,因此两个人经常吵架,养父不是坏心,只是想法不同。为了躲避争吵,我从不在养父面前看书学习,冬天晚回家,在学校学习,夏天躲在树林里学习,到家有活就去干活,免得养父不高兴。</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三年七月,小学六年级毕业,砬子沟学校我们十几个同学到梨树去考初中,考试前在中学操场集合,老师讲考试规章,考场分配,我被分到梨树二小学考场,从中学到二小学能有好几里路程,全是跑步去的,进考场我就头晕,第一节数学没考好,第二节也是如此,第二天发表结果我没考上,心情失落。回家后就下定决心参加劳动。</p><p class="ql-block"> 下学期开学后几个月,原班主任张宪涛老师来我家让我去学校复习,母亲同意,养父反对,最终还是回到学校复习。</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四年又一次小学毕业,报考梨树中学,考场设在叶赫,这一次顺利以高分考上梨树县第一初级中学。</p><p class="ql-block"> 学是考上了,依家中的经济状况,确实是没有条件念中学,在犹豫中,张老师又来我家说服养父和母亲,同时给我原在小学教过我的老师,当时在梨树中学任教的甫乃峰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介绍我的家庭情况,在学校的表现,请求甫老师帮我评上公费生,我拿着这封信和母亲借的十几元钱到中学去念书。</p><p class="ql-block"> 到学校后,在甫乃峰老师和班主任陈书礼老师帮助下,我评上了二等公费生,每月津贴七元五角钱,交伙食费只差五角钱。</p><p class="ql-block"> 记得到学校第一堂课,班主任老师点名,我们站起来两个杨凤山,经查资料我留在了这个班。班主任老师在资料中发现我在砬子沟小学的鉴定,“学生会主席,表现优秀……”当堂宣布我为一年四班班长。</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期中学老师取消坐班制,老师上完课就没事了,班级的事全由班长负责,我经常到学校开会,管理班级,带领同学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同时兼职学校学生会委员职务。</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五年五月四日我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p><p class="ql-block"> 由于自己认识到学习生活来之不易,所以在学习上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以实际行动感恩党的培养,回报老师、家人的恩情。初心不改,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本人的不懈努力下各科成绩均达四分以上(中学实行五分制计分法)。</p><p class="ql-block"> 我初一、初二在梨树县第一初级中学学习,上初三学校合并,我被分到了梨树中学(现在的梨树二中),落到初三五班,班主任是陶振华老师,在班级仍然担任班长一职,(是陈书礼老师向陶老师介绍的)又一次评上了公费生,被学校团委选为委员,顺利读到初三毕业。</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七年,国家中等专业学校不招生,高中念不起,巧遇四平师范学校在各中学选招优秀学生,我被学校保送。高兴的心情无以言表!</p><p class="ql-block"> 在四平师范前夕,有一天,我在操场打篮球突然晕倒,住进了医院,确诊为精神性癫痫病,等我出院保送生已经入学,我失去了上中师的机会,嗨!这就是命!然后返回家乡休养,病好后就在生产队参加劳动了!</p> <p class="ql-block"> 四、成家立业</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八年五月,英额卜成立了农业中学,聘请我去当民办老师,当时是大跃进年代,在农中领着学生到石岭大炼钢铁,搞深翻地,学生没上几天课,一个学期后农中合并到叶赫农中,我被留在英额卜小学任代课教师,工资每月21元,一九五九年转为公办教师,工资每月定级35元。</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八年,经亲属介绍,我和在小学同班同学陈XX订婚,因为是本屯住着,又是同学,对她很了解,她为人忠厚淳朴,是过家好手,当年年底结婚成家。</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零年4月,大女儿出生,给家庭增加了喜悦,这年正是吃大食堂,家里无粮食,只是在大食堂喝稀粥,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家家挨饿,我家也是如此,记得那年全屯老弱者饿死十几口人。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二年秋,养父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因当时是国难时期,按当地风俗,用早已准备好的棺材,在邻居的帮助下使老人入土为安。</p><p class="ql-block"> 养父对我除了不支持读书外,没有任何的不好,待我为亲人,处处关心,养父的去世全家极为悲痛!</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二年年底,岳父住进我家,送走一位老人,又进入一位老人,全家仍是五口人生活。</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二月二日有了儿子,给全家又增喜悦,儿女双全,全家六口人生活。</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家在金家屯盖了两间土坯草坪房,第一次住进属于自己的房子。特高兴,这个房子住了十年。</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八月,四清运动,在这次四清运动中我遇上了麻烦事。一是我的成分问题,养父是富裕中农成分,认为我是他养大的,成分必随养父,母亲拿出嫁到刘家时婚书写着身价伍佰元钱留作我抚养费。这是我爷爷给我的,工作人员见此证认为属实,成分仍是贫农。第二说我有反动标语,事情发生在五七年,我在生产队劳动时,白天干活,晚上教社员识字,(扫盲夜校)这天一早上山去砍山,在队部黑板上写着“大小当个头,强于屯岗楼,社员坎山挑粪,队长干部不压肩旁头”,我看见了,发现 “蹲”写成“屯”, “膀”写成“旁”,我改了,宋文学拿起粉笔在一旁写上了“许看不许擦”,我们就上山去坎山了,当晚大队来人追问此事,宋文学承认是他写的,此时就结束了。</p><p class="ql-block"> 工作队进村,就说我写反标多次找我交代,我说明情况,找宋文学核实,此事结束。</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七年二女儿出生,家里又增加一口人,也是一份欢乐,也就是这一年的秋天,岳父因食道癌在我家去世,在他儿子主持下入土为安,享年六十二岁。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岳父在我家呆了五年,我也没尽到什么责任,只是每年给他留量,她女儿为他管理日常生活,吃着普通的饭菜,实感愧疚!</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三女儿降生,这时家里七口人,上有母亲,下有四个孩子,依靠我一个人的工资生活,日子还算很好。</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三年,我在金家屯又盖了三间砖瓦结构的房子,是全屯第一座砖房。这年儿子高中毕业,经镇党委任国栋介绍到叶赫农村信用社当上了信贷员。</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母亲去世,享年七十九岁,在悲痛中将母亲安葬入土为安,回想起母亲,心里很是难过,她一生为家为我操劳,没享过一点福,家里生活刚有好转,就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五年,儿子结婚,住在金家屯新盖的三间砖房里,这是我家第一件大喜事,全村邻里,全乡教育界人士都来贺喜,场面很大,气氛热烈,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六年,有了大孙子,真是喜上加喜。</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八年,由于儿子工作调转,我也在叶赫上班,所以家迁至叶赫,安家在河西新买的三间砖平房,离开了生活四十五年的金家屯,结束了我骑自行车上班二十五年的通勤历史。</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七年又在叶赫街里盖了三间砖平房,住了两年。</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九年,小孙子出生,家里又添一喜!同年在儿子的主持下,在叶赫街里盖起了楼房。只住了一年。</p><p class="ql-block"> 二零零一年,由于儿子工作调转至孤家子,大孙子又要上高中,全家迁到了四平,在益民小区买了一百平方米的楼房,住了十年。</p><p class="ql-block"> 二零零九年,又在在卫校路新月世纪经典家园购124平三室两卫一厨的新楼,二零一一年入住,现在仍居此处。</p> <p class="ql-block"> 五、工作历程</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八年五月一日参加工作,在英额卜农中任民办教师</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八年九月至一九六零年三月在英额卜小学任民办教师</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九年九月转为公办教师</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零年三月至一九六零年七月在砬子沟小学任教,教六年毕业班</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零年九月至一九六三年七月在英额卜小学任教,教科任课</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三年七月至一九六九年二月在砬子沟小学任教,教科任课,当会计</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二月至一九七一年十月在英额卜小学任革命领导小组组长</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十月至一九八一年九月在砬子沟小学任教导主任</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砬子沟村党支部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一年十月至一九九一年十月在叶赫中心校任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一年十月至一九九六年三月叶赫中学任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六年三月在叶赫中学退休,享受中学一级职称待遇</p> <p class="ql-block"> 六、子女的教育与安排</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时子女的教育和现在是不同的。一是子女多,少则三四个,多则七八个,十几个;二是做父母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家庭生活整天在忙绿着,对子女没有那么多关心和爱护,只能保证孩子们的吃穿,不让他们饿着,不让他们冻着,品德教育不放松,示范引导孩子们如何做人。到了上学年龄按时就读,我的愿望就是创造条件,努力给他们安排一个固定的工作。这个愿望基本实现了!</p><p class="ql-block"> 大女儿高中毕业,在职函授取得中专、大专学历,一九七九年参加工作,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先后在叶赫、郭家店任教师、任教导主任、任副校长职务,二零零九年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延时工作五年,二零二零年(60岁)退休。 </p><p class="ql-block"> 大儿子高中毕业,在职函授财经学院本科,一九八三年参加工作,在叶赫农村信用社当信贷员、会计,一九八八年调到孤家子信用社任主任,现在在梨树信贷总社任清欠科科长。</p><p class="ql-block"> 二女儿初中毕业,高中念一年,在梨树教育局办的音乐班学习一年,在职函授取得中专、大专学历,一九八四年参加工作,在叶赫中心小学任教,一直教音乐课,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工作表现极为出色,高级教师职务。</p><p class="ql-block"> 三女儿初中毕业,在职函授取得中专、大专学历,一九八五年参加工作,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先在张家小学任班主任,后转入叶赫中心小学任教。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送走了三个毕业班,现在是一级教师职务。</p><p class="ql-block"> 儿媳高中毕业,在职函授取得中专、大专、本科学历,一九八四年参加工作,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先后在英额卜学校,叶赫中心校任教。有多年班主任经历,现任科任教师,高级教师职务,工作表现极为出色。</p> <p class="ql-block"> 七、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党的教育事业中,艰苦奋斗三十八个春秋,为了报答共产党的培养,教育之恩,始终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去工作,遵守党纪国法,工作中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努力做一个共产党员应做的事情,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没有什么惊人的业绩,但是没有做过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p><p class="ql-block"> 老伴陈明珍为了这个家,也是辛苦的付出一辈子,她操持家务,奉养了三位老人,养育了四个孩子,哄大了两个孙子。年轻时更苦更累,白天在生产队参加劳动,晚上回家做家务,挤时间还得上山砍材。休息时间针线活不离手,除了包做全家的家务活外,还要帮失去母亲的侄子、侄女做鞋,做衣服……劳苦一生!</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俩都老了,共享幸福的晚年!</p><p class="ql-block"> 从杨永为成家,到女儿们先后结婚离家。我和老伴始终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三十多年的体会是:家为和睦,没有分歧,经济自挣,自管,自用,我和老伴的社保费自己保管,保证全家的生活开支满有余,当老人的要多花钱,少管事。</p><p class="ql-block"> 现在家中六口人,儿子儿媳整天上班,大孙子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小孙子大学毕业在外地实习,我和老伴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伴今年八十五岁了,赶上了这个好时代,共产党给的幸福生活我们永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想多活十年,看看伟大祖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杨凤山 (写于二零二零年元旦)</p><p class="ql-block"> 编辑:大女儿</p><p class="ql-block"> 校对:儿子 二女儿 三女儿</p> <p class="ql-block"> 子女感言:</p><p class="ql-block"> 老爸的故事感人至深!文章给子女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值得收藏!</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很好的教材,我们都要讲给孩子们听听,让我们的后代受益!</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优秀一方面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领航人——奶奶的功劳!</p><p class="ql-block"> 奶奶杨郑氏是那个落后年代优秀妇女的代表,思想进步,有前瞻性,重视对子女的培养教育,支持孩子读书,在条件及其艰苦的情况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找机会供孩子读书,奶奶是一位伟大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一位伟大的奶奶培养出一位伟大的父亲,奶奶、父亲、母亲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们是那么的不容易!绝处逢生!生活的强者!我们做晚辈的为之骄傲和自豪!为有这样的老人而感到光荣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我们,生在新社会,始终在父母的关怀下成长,衣食无忧,幸福的长大,所以我们都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再苦再难也比她们强!和她们相比我们的这点苦,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还有爸爸不愧为党员,立场鲜明,站位准确,政治觉悟高,处处感恩党,感恩社会的培养教育,感情十分的真挚!</p><p class="ql-block">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道人生美丽的风景线!人生在世,我们都应该学会感恩。学会了感恩,你才会体会到幸福,你才会体会到快乐!</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们终生难忘!父亲和奶奶给予了我们生活力量!我们为我们是杨氏家族的子孙而荣光!学习奶奶父亲优良品质,弘扬家族精神,传承家族美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