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端午至,情系飘香传千里,</p><p class="ql-block">浓情蜜意放心里。</p><p class="ql-block">甜甜的粽子是“思念”,🍙</p><p class="ql-block">青青的粽叶是“惦念”,☘️</p><p class="ql-block">黏黏的糯米是“挂念”,🍘</p><p class="ql-block">红红的大枣是“想念”,🍒</p><p class="ql-block">说不完的点滴,诉不完的相思。</p> <p class="ql-block">端午安康</p><p class="ql-block">“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我们迎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端午节的故事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由来</p><p class="ql-block">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日、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的习俗</p><p class="ql-block">端午节主要的风俗习惯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放纸鸢、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打马球、跳钟馗、斗草等,其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标志性的习俗。</p><p class="ql-block">赛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是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舞龙俗称舞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1]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时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艾草和菖蒲都有驱除蚊蚁,杀虫灭菌的作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艾草和菖蒲挂在门上,用以驱邪祛病。</p> <p class="ql-block">五色丝线是由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丝线搓成,在端午节当天,人们常配戴在手臂上, 据说有辟邪之意。</p><p class="ql-block">腕戴彩线</p><p class="ql-block">传统民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兩中飘走,会带来一年的好运。</p> <p class="ql-block">雄黄“画额”</p><p class="ql-block">“画额”是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孩子额头的传统习俗,端午节,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宇,一借雄黄以驱</p><p class="ql-block">毒,二借猛虎以镇邪,有祈求平安之意。</p> <p class="ql-block">投壶</p><p class="ql-block">投壶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也是一种礼仪,今天就让孩子们继续传承这种传统文化,有趣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端午节吃粽子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习俗,粽子主要是用粽叶包糯米, 里面可以加一些馅, 做成不同口味,如肉粽、豆沙粽,蛋黄粽等等。</p> <p class="ql-block">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次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亲自感知端午、动手制作端午手工、品味端午,不但增进了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让幼儿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与魅力,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了传统文化,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p><p class="ql-block">端午节将至,景德桥幼儿园祝所有小朋友、大朋友:端午安康!万事顺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