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之抗日英雄丁文法

玄尘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在屯留区,有这样一个光辉的小村子,他虽然不大,但在村后那块石碑上却刻着那样一个伟大的人,他的名字叫</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丁文法</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丁文法烈士1914年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路村乡官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祖籍山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幼时努力学习于1929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愤于中国军阀混战,经常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军阀混战的工人学生运动,其间化名胡士秀。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考入北平弘达学院学习,同时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同年转为中共党员,此后,辍学专门从事革命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3年调天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河北省委工作,由于叛徒告密被捕入狱,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组织难友,开展绝食斗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日军南侵,国民党政府仓惶逃窜,丁文法率难友砸开狱门,冲出监狱,辗转返回故乡,接通党的关系,即担任中共屯留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尚未公开,县委还以县牺盟会名义掩护工作的情况下,他按照党的指示,通过牺盟会实现党的决议,动员一切力量,进行抗日救亡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帮助中国正规军扩军,并成立了县牺盟抗日突击队,任指导员。1938年任中共屯(留)、长(子)、安(泽)中心县委书记兼中共屯留县委书记、牺盟会屯留特派员。1939年调任中共晋城县委书记兼牺盟会特派员、中共晋豫边区晋(城)、沁(水)、阳(城)、高(平)中心县委书记兼办事处主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0年1月4日在阎锡山发动的“十二月政变”中与顽匪激战,牺牲于晋城西南之土岭,年仅26岁。</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丁文法同志牺牲后,屯留人民为了悼念这位先烈,在抗日胜利后,召开了数万人的追悼大会,并在烈士家乡官庄村立碑永志。在长治市的太行太岳烈士陵园,也树碑纪念。</b></p>